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研究了安徽省合肥、芜湖和亳州市周边蔬菜地土壤和蔬菜中PAHs的含量及其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典型蔬菜地土壤中15种PAHs(除萘外)的残留总量在58.2~437.8μg·kg-1之间,三环和四环PAHs占PAHs残留总量的70%以上。胡萝卜、菠菜和茄子体内15种PAHs的含量在23.4~209.1μg·kg-1之间,均值为120.7μg·kg-1,三环和四环PAHs占蔬菜中PAHs富集总量的92.8%~94.4%。不同蔬菜体内8种可疑性致癌PAHs的含量在11.5~17.4μg·kg-1之间,分别占蔬菜中PAHs残留总量的9.80%~13.8%,其中BaP含量在1.69~2.03μg·kg-1之间,低于国家对食品中污染物(BaP)的限量标准(5μg·kg-1)。不同类型PAHs在蔬菜体内的富集系数在0.10~9.20之间,极差达10倍以上,低分子量PAHs在蔬菜体内的富集系数要大于高分子量PAHs。不同PAHs在蔬菜体内的富集系数表现为胡萝卜〉菠菜〉茄子,其中芴在蔬菜体内的富集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2.
酸碱调控对泥浆反应去除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登强  滕应  骆永明  李振高  黄玉娟 《土壤》2012,44(5):794-800
采用摇瓶试验模拟研究了酸碱调控对泥浆反应去除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影响,结果表明,泥浆反应对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长期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去除率为10.6% ~ 20.7%,模拟污染土壤中的去除率为37.4% ~ 42.1%;酸碱调控对不同性质的多环芳烃的去除影响不同,整体上看,酸性条件有利于高环(五环和六环)多环芳烃的去除,而中性条件有利于低环(三环和四环)多环芳烃的去除。在实际修复中,根据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组成进行适当的酸碱调控,可以促进污染土壤的快速修复。  相似文献   

3.
城乡结合带农田土壤多环芳烃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城乡结合带农田土壤PAHs的污染特征及分布规律,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周岗镇为例,就该地区表层农田土壤中15种优控PAHs组分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14种PAHs普遍被检出(苊未检出),以高环(4 ~ 6环)PAHs为主;PAHs总量范围在24.49 ~ 750.04 μg kg?1之间,平均为230.89 μg kg?1,有48.28%的土样受到了污染;与国内其他地区农田土壤相比,研究区PAHs含量处于中低水平;空间趋势面分析表明,14种PAHs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呈现出明显的规律增减性;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研究区土壤中14种PAHs含量差异较大,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趋势,且个别点位存在PAHs的富集现象,存在局部点源污染;采用主成分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污染来源,结果显示,研究区PAHs来源主要为煤、生物质燃烧,其次为汽油、柴油燃烧,贡献率分别为71%和29%,这与当地的工业发展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太原小店污灌区农田土壤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张丽 《水土保持通报》2017,37(4):99-105
[目的]对太原小店污灌区农田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为该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土壤污染防治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太原小店污灌区15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GC/MS分析16种US 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并对其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样品的16种PAHs均被检出,其检出率为100%。研究区农田土壤中总PAHs的浓度为0.315~7.661μg/g,平均值为3.568μg/g。在组成上,2,3环含量约占总量的64.2%,4环含量约占总量的14.2%,5,6环含量约占总量的21.6%,低环和中环PAHs含量所占的比例较高。根据特征比值法及调查结果判定,农田土壤中PAHs污染来源一方面与灌溉水质及灌溉历史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主要通过燃煤或化石燃料产生的PAHs在大气干湿沉降和风力输送作用下进入到土壤环境中。[结论]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比较,小店污灌区农田土壤PAHs含量处于中高等污染水平。依据Maliszewska-Kordybach建议的分级标准评价,该区域所有采样点PAHs总量均超标;但基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GB15618-2008)》提出的16种多PAHs污染物总量的农业用地标准值,该区域均未超出此标准。  相似文献   

5.
6000年以来水稻土剖面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多环芳烃(PAHs)在含6000a(马家浜文化时期)古水稻土的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可能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层土壤中PAHs的总量在25.9—202.9μgkg^-1之间,并主要富集在表层土壤,其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及其大小顺序为Nap〉Phe〉Fla〉Pyr,4环以上的PAHs占总量的51.8%。表层以下各层土壤中PAHs含量大幅降低,检出种类也有所减少,并主要以2、3环化合物为主,古水稻土中4环以上的芳烃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达37%。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Chr、BkF、BaA、IcP、BbF、Pyr、BaP、DaA和Fla等化合物主要是人为产生,Flu和Phe由生物合成,而Nap、BgP和Ant则可能来源于人为产生和生物合成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株副球菌对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毛健  骆永明  滕应  李振高 《土壤》2009,41(3):448-453
从受多环芳烃(PAHs)长期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降解PAHs的噬氨副球菌(Paracoccus aminovorans)HPD-2.使用HPD-2的菌液对PAHs污染的土壤进行了2周的生物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加入HPD-2能够明显提高土壤中PAHs的降解率.加菌土壤中PAHs的总去除率为22.9%,PAHs各组分的降解率在19.5% ~ 36.2% 之间.其中三环PAHs的降解率最高(36.1%),五环次之(26.0%),四环的最低(20.9%).对土壤微生物的计数结果发现,HPD-2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细菌的数量,而对放线菌和真菌的影响不明显.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降解过程中HPD-2可能成为土壤中的优势菌.以上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AHs污染土壤的生物降解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土壤特性,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综述,归纳总结了城市土壤PAHs的含量、分布、来源、影响因子及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土壤PAHs含量在地区、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其来源主要是人为源,同时还受到气候、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作用及地表植物种类的影响,目前许多城市土壤PAHs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需要尽快建立PAHs数据库,为城市土壤PAHs的污染预警及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采集南京地区不同有机污染风险区农田表层土壤,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仪检测样品中15种EPA优控的多环芳烃(PAHs)含量。结果表明,被检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总量分布于306.0~1251.3μg kg~(-1)之间,均值682.0μg kg~(-1),四环以上高环多环芳烃占较大比例(80%)。根据欧洲土壤质量标准,所检土壤样本已达污染水平。不同风险污染区农田土壤PAHs的含量由高至低为:钢铁工业区、有机垃圾处理区、化工工业区及炼油工业区。钢铁工业区附近主要的污染物为荧蒽、芘、屈和苯并[a]蒽,分别占到污染物总量的16%、13%、10%和10%。采用荧蒽/(荧蒽+芘)与茚并[1,2,3-cd]芘/(茚并[1,2,3-cd]芘+苯并[g,h,i]苝)比值对各地污染物来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调查区域的PAHs污染物以燃烧源为主,生物质燃料为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区同时有石油燃烧污染。  相似文献   

9.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广州某氮肥厂原料车间和油库区土壤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EPAHs含量及其组成特征和垂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源解析。结果表明,分析样品中∑PAHs范围在10-7795μg·kg,原料车间土壤中的∑PAHs小于油库区土壤中的,菲、芘、荧蒽、并(b)荧蒽、苯并(a)芘为主要污染物;油库土壤0-40cm的样品中16种PAHs均有检出,∑PAHs和单体分布基本一致;原料车间土壤∑PAHs和单体浓度随着地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通过对单组分比值(菲/蒽,荧蒽/芘)的分析可以看出油库区土壤中PAHs来源于石油和燃烧源,而原料车间污染源主要为燃烧源。  相似文献   

10.
天津表土中多环芳烃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来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结合空间分异分析研究了天津表土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多元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可根据样点PAHs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将天津地区划分为三个含量有显著差异且连续分布的区域,即南北低值区、市中心近郊次高值区和塘沽汉沽高值区。三区除PAHs含量有显著差别外,16种PAHs化合物的谱分布也有显著不同。根据不同化合物的含量关系及天津地区燃料消耗资料可以判定,南北低值区土壤中PAHs基本来自燃煤排放,而两个高值区污染来源复杂,除燃煤仍是主要来源外,其他重要来源还包括燃油和其他工业活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了苏南地区13个农田表层土壤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和酞酸酯(PAEs)污染物,分析比较了不同区域农田表层土壤,尤其是来自钢铁企业周边的表层土壤中PAHs和PAEs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苏南地区农田土壤中总PAHs和总PAEs的浓度分别在147~40300μg·kg-1和0.575~762μg·kg-1之间,其中钢铁厂周边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130μg·kg-1和47.4μg·kg-1。土壤样品中苯并(a)芘的浓度与总PAHs的浓度显著相关,高分子量PAHs在钢铁厂周边表土中含量较高,钢铁冶炼焦化和烧结等工序是其污染来源。酞酸正丁酯(DBP)和酞酸乙基己基酯是苏南地区农田土壤中含量最高的两种PAEs类物质,钢铁厂周边有较高的DBP检出可能与炼钢、冷轧和炼铁等工序有关。本研究将为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农产品安全生产及土壤污染防治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南京市浦口和大厂的5大主要功能区(工业区、交通干线、居民区、蔬菜生产基地和风景区)内共采集了75个菜地表层土壤样品,以Cd、Cu、Pb和Zn等典型污染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为基础,运用经典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菜地有效态Cd、Cu、Pb和Zn的平均含量以交通干线沿线(宁六公路泰山新村-南信大段)最低,工业区(南钢或扬子石化)最高,其他功能区的均介于两者之间。主成分分析将菜地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大致分为农业源和工业、生活源。从功能区菜地土壤污染总得分排序结果可以看出,宁六公路沿线(泰山新村-南信大段)菜地土壤环境质量最高,以下依次是龙王山风景区、盘城蔬菜基地和盘城镇,老工业区的扬子石化和南钢周边菜地土壤环境质量较差。研究区内菜地土壤有效态Cd、Cu、Pb和Zn的空间分布均具有中等强度空间相关性,不同有效态重金属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其空间变异主要发生在北-南方向。有效态Pb的空间分布较离散,有效Cd、Cu和Zn的高值区大致都位于老工业区内。  相似文献   

13.
郑曦  韩宝平 《农业环境保护》2010,(11):2185-2191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试的方法,探讨了微山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并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微山湖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控PAHs的总量范围在324.93~1576.65ng.g-(1干重)之间,平均值为699.01ng.g-1,属中等污染水平,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炭、木材及石油的不完全燃烧。利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沉积物质量标准法分别对微山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风险评价表明,严重的多环芳烃生态风险在微山湖沉积物中不存在,负面生物毒性效应则会偶尔发生,风险主要来源于低环的多环芳烃,以芴(Flu)和苊(Ace)为主。  相似文献   

14.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heavy metal (Pb, Cd, Cu, Zn, Hg, Fe, Co, Cr, Mo) contents were established in soil and plant samples collected in different areas of the railway junction I?awa G?ówna, Poland. Soil and pla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four functional parts of the junction, i.e. the loading ramp, main track within platform area, rolling stock cleaning bay and the railway siding. It was found that all the investigated areas were strongly contaminated with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The PAH contamination of the soil was the highest in the railway siding and in the platform area (59,508 and 49,670?μg?kg(-1), respectively). In the loading ramp and cleaning bay, the PAH concentration in soil was lower but still relatively very high (17,948 and 15,376?μg?kg(-1), respectively). The contamination in the railway siding exceeded the average control level up to about 80 times. In the soil of all the investigated areas, four- and five-ring PAHs prevail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PAHs were determined in four dominating species of plants found at the junction.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in the aerial parts of Taraxacum officinale (22,492?μg?kg(-1)) growing in the cleaning bay. The comparison of the soil contamination with PAHs in the investigated railway junction showed a very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the PAHs level since 1995. It was found that the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was also very high. Pb, Zn, Hg and Cd were established at the highest levels in the railway siding area, whereas Fe concentration was the highest in the platform area.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mercury content was observed in the cleaning bay area. The investigations proved very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contamination with PAHs and similar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centration determined in the same areas 13?years ago.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首要环境问题,其污染范围广,污染后果严重。理清农业面源污染的地域分布规律,对合理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以海南主岛为研究区域,采用农田径流场结合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在生物气候分区上农田面源污染物输出系数及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不同生物气候区差异对于土壤径流系数大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半湿润区〉湿润区〉潮湿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潮湿区和湿润区存在潜在的水土流失问题;氮素与磷素分别主要以随径流和泥沙的方式迁移;暴雨强度显著增加了污染物的流失速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岷江下游(五通桥段)土壤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分析了岷江下游(五通桥段)103个土壤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全部样品中六六六(HcHs)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500μg·kg-1),大部分样品中滴滴涕(DDTs)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有机磷农药(OPPs)杀螟硫磷(60.40%)和溴硫磷(55.45%)超标率较高,重金属cd的地积累指数高达2.79。有机氯农药(OCPs)禁用20a后在区内的降解程度较高,OPPs在土壤中的大量残留是由于农药的无序使用,外源输入是导致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区内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范围广,复合污染较严重,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HRGC/HRMS)对白银市不同功能区土壤样品中的17种2,3,7,8-PCDD/Fs的含量进行了测试,探讨了白银市典型区域表层土壤中PCDD/Fs的来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白银市各类表层土壤中17种2,3,7,8-PCDD/Fs的I-TEQ浓度范围为0.42~8.56pg(I-TEQ)·g-1,均值为2.28pg(I-TEQ)·g-1,其中,工业区土壤中PCDD/Fs含量为0.42~8.56pg(I-TEQ)·g-1,均值为3.37pg(I-TEQ)·g-1;城市生活区PCDD/Fs的含量为0.50~1.83pg(I-TEQ)·g-1,均值为1.31pg(I-TEQ)·g-1;农业区含量为0.49~1.33pg(I-TEQ)·g-1,均值为1.01pg(I-TEQ)·g-1;两个背景点PCDD/Fs的含量分别为0.60和1.10pg(I-TEQ)·g-1。研究区域内PCDD/Fs的含量呈现工业区〉城市生活区〉农业区〉背景区的趋势,高氯代的PCDD/Fs异构体对土壤中二恶英毒性当量的贡献率较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SWAT模型的图们江流域氮磷营养物非点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学模型模拟非点源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其输移转化机制,是当前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流域尺度长时段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应用于我国南方许多流域的非点源污染模拟上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利用SWAT模型建立了东北图们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数据库,对该流域(中国一侧)划分为5个小流域46个水文单元,分别进行了水文模拟、降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计算。结果表明,图们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的发生区在流域中部,海兰河和布尔哈通河交界的区域内。该区内有机氮和有机磷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推测认为该区域为延边州首府延吉市所在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也造成了局部地区的植被破坏、土地裸露,水保能力下降,因此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另外,通过分析流域内有机氮和有机磷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2007年延吉、龙井地区为氮磷营养物非点源污染最大发生区(有机氮9.76t.a-1,有机磷1.24t.a-1),而2008年除延吉、龙井地区外,珲春地区有机氮和有机磷非点源污染均有加重的趋势(分别由1.39t.a-1上升到3.82t.a-1,0.17t.a-1上升到0.48t.a-1);氮磷营养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2007年与2008年除了延吉、龙井一带为最大发生区外,珲春地区有机氮流失有所加重(从1.39t.a-1上升到3.81t.a-1),有机磷流失也有所加重(0.17t.a-1上升到0.48t.a-1),而安图等地区则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