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产地环境中镉(Cd)对蔬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蔬菜可食部分超标,高浓度时影响其生长发育,基于评述蔬菜幼苗对Cd的敏感性是按其对Cd的吸收累积量来排序,累积Cd量越高定义为该蔬菜幼苗对Cd越敏感,采用水培方法,探讨了Cd对小白菜(叶菜)、黄瓜、豇豆(果菜)和萝卜(根菜)幼苗吸收累积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幼苗根和茎叶中累积Cd量均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同一处理浓度下根中Cd含量远高于茎叶中Cd含量,根和茎叶对Cd的累积强弱顺序也即蔬菜苗期对Cd的敏感性排序为小白菜〉萝卜〉黄瓜〉豇豆;随Cd浓度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升高;蔬菜出苗率、幼苗根长、植株鲜重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光照培养箱培养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0~100mg·L-1)Cu2+、Pb2+单一及复合污染后玉米幼苗体内各器官中积累与迁移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单一污染条件下,Cu2+、Pb2+在玉米体内的积累量与重金属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分布顺序为根〉茎〉叶,积累量为Pb2+〉Cu2+,根茎间迁移率随着处理浓度增高逐渐减小,茎叶间迁移率变化规律为先减小后增大;复合污染后,随着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Cu2+、Pb2+在玉米体内的积累量逐渐增大,其中(100+100)mg·L-1浓度下30d处理时积累量达到最大值,Cu2+、Pb2+在玉米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积累能力为Pb2+〉Cu2+,根茎间的迁移率表现为在10~20d时随浓度增高逐渐上升,30d时逐渐下降,而茎叶间的迁移率则表现为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Cu2+、Pb2+复合污染后玉米体内Cu2+、Pb2+的含量均大于单一处理,Cu2+、Pb2+复合处理具有协同效应。实验结果也证明玉米是一种易富集Cu2+、Pb2+的作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磷浓度对小白菜、樱桃萝卜和菜豆的干重以及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蔬菜各器官的干重和吸磷总量与溶液磷浓度呈抛物线形关系,高磷浓度显著抑制了3种蔬菜根部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小白菜、樱桃萝卜和菜豆在P浓度2.0 mmol/L处理的根部干重分别降低了20.0%、26.3%和20.0%,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随溶液磷浓度的增加,3种蔬菜的根冠比逐渐降低,蔬菜各器官(除豆荚外)的全磷含量显著增加。樱桃萝卜、小白菜和菜豆各处理茎叶的全磷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47.5%~94.9%、45.6%~87.7%和44.6%~70.8%。高磷浓度下蔬菜奢侈吸收磷养分。菜豆各处理豆荚的全磷含量无显著差异,且随溶液磷浓度提高,豆荚吸磷量占总吸磷量的比重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不同蔬菜对土壤Cd、Pb的累积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盆钵实验法,研究不同蔬菜对土壤Cd、Pb的吸收能力差异。结果表明蔬菜对土壤Cd、Pb吸收能力的种间差异十分显著。不同作物可食部分对镉的富集能力为:青菜>萝卜>莴苣>四季豆>黄瓜>番茄;不同作物可食部分对Pb的富集能力为:青菜>四季豆、萝卜>黄瓜>番茄、莴笋。作物的Cd、Pb吸收量与土壤浓度正相关;随着土壤含量的增加,青菜和萝卜的Cd、Pb累积系数显著提高,而黄瓜和四季豆的Pb累积系数则大幅降低;铅镉交互作用对作物的铅吸收无显著影响,但对镉吸收有显著影响,尤其是萝卜的Cd吸收量随土壤Pb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与其他作物相比,番茄Cd、Pb富集能力均较小,在轻度铅镉污染的农田中种植其食品安全的风险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不同供Fe水平对玉米幼苗Fe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 ,0~ 0 .10 μmol/LFe浓度内随Fe浓度的增加而玉米茎叶鲜物质量渐降 ,不服从矿质营养的报酬递减律 ;而 0 .10~ 10 0 μmol/LFe浓度内随Fe浓度的增加而玉米茎叶鲜物质量渐增 ;玉米根则以 0 .0 1μmol/LFe浓度处理生长量最小。 0~ 1μmol/LFe浓度内随Fe浓度的增加而玉米茎叶Fe含量渐降 ,叶片黄化渐重和叶绿素含量降低 ,尤以 1μmol/LFe浓度处理叶片黄化最重 ;1~ 10 0μmol/LFe浓度内随Fe浓度的增加而玉米叶片Fe含量渐增 ,且叶绿素含量亦增高。根内Fe含量的变化呈相同趋势 ,但致根Fe含量最低的营养液Fe浓度低于致茎叶Fe含量最低的营养液Fe浓度。而低量供Fe对玉米体内可溶性糖、氨基酸和NO-3 N含量及总Fe吸收量均比完全不供Fe处理的危害更重  相似文献   

6.
以"新泰密刺"黄瓜/黑籽南瓜嫁接苗和"新泰密剌"自根苗为材料,采用日光温室水培的方法研究了铜胁迫下嫁接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铜(Cu2+)胁迫6 d后,嫁接和自根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下降,胞闻CO2浓度随Cu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各浓度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电解质渗漏率明显升高,细胞膜透性发生改变;根系和叶片中的营养元素(N、K、Ca、Mg)含量明显降低.嫁接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高于自根黄瓜,电解质渗漏率显著低于自根黄瓜.嫁接黄瓜幼苗叶片中Cu2+含量显著低于自根黄瓜,表明嫁接能够明显减少Cu2+向叶片的运输,缓解Cu2+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施栽培中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导致植株出现缺镁失绿症状。通过研究硝酸盐胁迫下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缺镁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究硝酸盐胁迫下外源NO对缺镁黄瓜幼苗的胁迫缓解效应,为解决设施生产中黄瓜幼苗的缺镁失绿症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水培的方式培养黄瓜幼苗,幼苗长至三叶一心时进行处理。营养液采用山崎配方,镁离子浓度设两个水平为2 mmol/L(正常浓度)和1 mmol/L(缺镁胁迫);硝酸盐浓度设两个水平为14 mmol/L(正常浓度)和140 mmol/L(硝酸盐胁迫);硝酸盐和镁正常浓度为对照。用0.1mmol/L SNP分别缓解缺镁胁迫、硝酸盐胁迫以及缺镁和硝酸盐双重胁迫,用0.1 mmol/L SF(铁氰化钠)处理,观察SNP反应产物的影响;NO-3由Ca(NO3)2·4H2O和KNO3提供,各占1/2,p H由H2SO4调节,保持在5.5 6.5。【结果】1)缺镁胁迫下,黄瓜幼苗株高和叶面积增加值、干物质增长量较正常处理的黄瓜幼苗显著降低;电解质渗漏率、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正常处理的黄瓜幼苗显著升高。缺镁处理的黄瓜幼苗根茎叶中镁离子含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指标、叶绿素荧光及抗氧化酶活性与正常处理的黄瓜幼苗相比明显降低。2)硝酸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株高和叶面积增加值、干物质增长量、黄瓜幼苗根茎叶中镁离子含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指标、叶绿素荧光及抗氧化酶活性较正常处理的黄瓜幼苗显著降低;电解质渗漏率、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正常处理的黄瓜幼苗显著升高。3)缺镁和硝酸盐双重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相关生长指标和抗逆指标较正常处理的黄瓜幼苗降低或增大更为显著。4)缺镁胁迫,硝酸盐胁迫以及缺镁和硝酸盐双重胁迫下,外施0.1 mmol/L SNP处理的黄瓜幼苗,株高和叶面积增加值、干物质增长量、幼苗根茎叶中镁离子含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指标、叶绿素荧光、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较未添加SNP处理的黄瓜幼苗显著提高,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则明显降低。外施0.1 mmol/L SF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作用。【结论】硝酸盐胁迫下缺镁黄瓜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出现失绿症状,通过添加0.1 mmol/L SNP,黄瓜幼苗的生长抑制得到明显缓解,说明在硝酸盐胁迫下外源NO对缺镁黄瓜幼苗的胁迫有显著缓解作用,增强黄瓜幼苗的耐盐性和对镁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8.
多环芳烃芘对小白菜生长和元素吸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培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芘处理下小白菜根和茎叶的生物量、芘及其它矿质元素的含量和一些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芘对小白菜根干重的影响显著,对茎叶干重和株高的影响不显著,全株干重由于根干重的下降而呈下降趋势;根中的芘含量和土壤中残留的芘含量随土壤中芘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茎叶芘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土壤芘降解率随芘浓度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茎叶有机碳和根粗灰分含量随土壤芘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茎叶粗灰分和根有机碳含量施芘处理显著高于对照,芘促进了根对土壤中N、P、K和S的吸收同化,并加速其向茎叶的转移。茎叶粗蛋白含量较对照有所增加,粗纤维和可溶性糖含量则随芘浓度增加而下降,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各个处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不同磷肥浓度下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的时空累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磷肥是水稻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吉林省九台市饮马河老稻田区,开展5种磷肥浓度处理对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Cd和Pb的时空累积、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磷肥中Cd和Pb含量高于土壤背景值,但没有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限定范围。磷肥施入土壤后,部分滞留在土壤里,少量向地上部分迁移,水稻根部累积重金属含量较高。随水稻生育期的变化,成熟期重金属在根、叶和籽实累积量最大,茎的重金属累积量在孕穗期达到最大。重金属Cd在水稻各器官的迁移能力为根〉籽粒〉叶〉茎,Pb的迁移能力为根〉叶〉籽粒〉茎,Cd在水稻地上部分的迁移能力要明显强于Pb。磷肥施用量和重金属含量的关系可用线性回归方程来模拟,相关性检验显示重金属累积量与磷肥施用浓度均达到显著相关(P〈0.01)(除根中Cd含量与磷肥浓度达到0.05显著水平),说明水稻栽培生产中过量使用磷肥,能产生重金属对土壤和稻米的污染,进而导致重金属对人畜健康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0.
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抗氧化酶和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Cd)处理对黄瓜幼苗植株生长、光合作用、抗氧化酶以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黄瓜植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叶绿素a、b、类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Cd处理使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下降,而细胞间CO2(Ci)升高。高浓度Cd处理显著降低了黄瓜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10和100 mol/L的Cd处理使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当Cd浓度达到200 mol/L,抗氧化酶的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氨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1.
以猪粪及其堆肥为供试样品,在水浸提比(W/V)1:10、1:20、1:30、1:40、1:50、1:60的条件下,采用浸提液室内培养法,研究不同水浸提比对黄瓜、樱桃萝卜及大白菜种子发芽特性指标(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在不同水浸提比下均大于80%;其他种子发芽特性指标随水含量的增多,均经历了明显的增大趋势。同一种子,相对根长受水浸提比的影响比相对发芽率显著,发芽指数与相对根长随水浸提比的变化规律一致。新鲜猪粪经堆肥处理对种子的植物毒性减轻,大白菜种子对猪粪及其堆肥的植物毒性较黄瓜种子与樱桃萝卜种子敏感。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实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市农业生态系统土壤-蔬菜体系49个样点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研究区蔬菜与土壤的铅污染水平以及蔬菜铅富集效应特性。结果表明:①蔬菜种植地土壤铅平均含量为26.30 mg.kg-1,合格率为93.62%,在不同县区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顺序为红古区〉榆中县〉永登县;②蔬菜铅平均含量为0.59 mg.kg-1,合格率为60.78%,在不同县区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顺序为永登县〉榆中县〉红古区;③蔬菜铅富集系数为(1.69±2.99)%,永登县蔬菜的铅富集能力显著高于榆中县和红古区,不同种类蔬菜铅富集能力在不同县区具有差异性;④土壤全钾除与白菜和甘蓝有正相关性以外,与其他蔬菜均为负相关性,其中与白菜、番茄、土豆显著相关,与胡萝卜为极显著相关;⑤土壤速效钾与各种蔬菜的铅富集能力均为正相关性,其中与胡萝卜、甜菜、甘蓝为显著正相关,与番茄、土豆、菜花为极显著正相关;⑥土壤pH值与胡萝卜、甜菜铅富集系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菜花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兰州市不同蔬菜产区的各类蔬菜对土壤铅的富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同时不同形态的钾元素及土壤pH值对蔬菜铅富集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铅对不同叶菜的影响差异,通过铅污染土壤的盆栽试验,研究了21种叶菜的铅吸收差异和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铅胁迫对叶菜生长大部分表现抑制作用,但也有少数表现促进作用。叶菜地上部、地下部铅含量表现为随土壤铅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且地上部〈地下部。不同科叶菜间地上部铅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十字花科〈菊科〈伞形科;地下部铅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叶菜地上部铅含量和生物量抑制率把供试21种叶菜分为4类,矮脚80天特青菜心、碧绿粗苔菜心、竹芥菜和菠菜这4种叶菜生物量不受Pb胁迫的影响,且铅含量低,是铅轻中度污染土壤中种植安全系数较高的菜种,芫荽、黄心芹菜、白尖叶苋菜和柳叶空心菜属于高吸收铅的叶菜,花芽甜麦菜属于生长影响敏感型叶菜。  相似文献   

14.
为缓解低温胁迫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的伤害,以黄瓜中农10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复硝酚钠(CSN)浸种对低温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及萌发后生长的影响,以及CSN灌根处理对黄瓜幼苗壮苗效果及幼苗耐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SN浸种能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侧根数和鲜重,以50 mg·L-1浓度效果最佳。在黄瓜育苗过程中,100 mg·L-1的CSN灌根处理能显著提高穴盘苗质量和壮苗指数,低温胁迫下CSN通过促进矿质元素吸收,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生长素(IAA)和油菜素内酯(BR)含量,降低活性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提高幼苗的耐寒性。本研究为培育黄瓜壮苗和提高黄瓜幼苗耐寒性提供了新方法,也为复硝酚钠在设施蔬菜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 of the pink substance extracted from mycelia of Pyrenochaela sp. on growth of 10 kinds of plants was examined by germination test in the light. The substance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germinating seedlings of 5 monocotyledonous plants (upland rice, sorghum, wheat, barley, and oat) at a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10 ppm of the partially purified pink substance, while it rather stimulated that of 5 dicotyledonous plants (chinese cabbage, cucumber, radish, turnip, and burdock) at 10-100 ppm. When the substance was sprayed on shoots of upland rice and Chinese cabbage germinated in pot, it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seedlings of the former and stimulated that of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16.
EDTA对铅污染土壤上芥菜生长及铅积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EDTA对Pb污染土壤上芥菜生长及Pb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Pb处理对芥菜生物量没有明显的影响,但高Pb处理(2000mg kg-1 Pb)芥菜地上部含水量显著降低;Pb处理芥菜体内Pb含量随土壤Pb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根系Pb含量高于地上部Pb含量;3mmol kg-1 EDTA处理能促进土壤Pb溶解,增加土壤有效Pb含量,影响芥菜的正常生长,芥菜地上部生物量下降,高Pb浓度处理比低Pb浓度处理更明显;EDTA处理14天芥菜地上部和根系Pb积累量都比不加EDTA的对照明显增加,地上部Pb总量增加到对照的13.1~80倍;EDTA处理芥菜地上部与根系Pb含量的比值上升,表明EDTA处理促进Pb向地上部运输,这种促进作用因土壤Pb浓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福建省16种常见蔬菜幼苗对不同浓度锌(0.05、0.5、1、2、4、8、16mg·L-1和32mg·L-1)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黄瓜和空心菜的锌毒害表观症状最为明显,在添加Zn后第2d表现出严重的毒害症状,快白菜、早熟五号、莴笋、油麦菜、芥菜、胡萝卜症状表现最不明显,添加Zn最高浓度处理32mg·L-111d左右才出现轻微黄化现象。各蔬菜的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随营养液中锌浓度基本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与锌浓度呈现显著相关(快白菜的根鲜重除外)。黄瓜和早熟五号地上部鲜重的降低最显著,而茼蒿、胡萝卜、芥菜、快白菜地上部鲜重的降低最不显著。在症状表现和地上部鲜重降低显著的蔬菜种类中,选择地上部鲜重降低最显著(EC20值最小)的蔬菜作为对锌毒害最敏感的蔬菜品种,据此确定黄瓜为对锌毒害最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18.
白菜对铈、铅胁迫响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  徐恒戬  刘涛 《核农学报》2010,24(3):634-638
比较研究了稀土元素—铈(Ce3+)和重金属元素—铅(Pb2+)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Ce3+和Pb2+在低浓度范围内均能促进白菜植株的生长,刺激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浓度高于20mg/L时,2种元素对白菜幼苗的生长发育都有较强的毒害作用,均能破坏保护酶防御系统的平衡,造成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引起有害物质丙二醛(MDA)的积累。在较高浓度(20~100mg/L)范围内,Ce3+表现出比Pb2+更强的毒性。由此可见,稀土元素Ce3+与重金属元素Pb2+毒害机制相似。这提示应该严格控制稀土元素的使用和排放,尽量避免其带来与重金属相似的灾害。  相似文献   

19.
将耐性植物芥蓝(Brassicacapitata)与敏感植物小白菜(Brassica chinenzis)暴露于含Pb的营养液中,通过添加磷灰石矿尾料(PR)、重过磷酸钙(TSP)及二者混合物(P+T)处理,研究含磷物质对两种植物吸收Ph的影响以及Pb在植物根表面形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添加含磷物质降低了耐性植物芥蓝根部Pb的含量,但对地上部Ph吸收的影响不显著;对敏感植物小白菜来说,PR和P+T处理的植物根部及地上部Pb的含量与对照基本一致,而TSP处理促进了Pb的吸收,表现出小白菜根部及地上部Pb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含磷物质添加诱导了Pb在植物根表面形成Pb5(PO4)3Cl、Pb5(PO4)3OH的沉淀,但这并没有直接导致两种植物对Pb吸收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