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从何时起,在省城济南的民工大军中又独立出了一支不小的装修队伍。听说我们是记者,聚集在济南南门桥的民工把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他们的苦衷。 记者了解到,这些装修工大都来自历城、章丘、济阳等济南的郊区县,主要是利用秋冬农闲到济南打工。他们说今年的活并不好干,巡警几乎每天都来驱赶他们,巡警一来他们就四处逃避,被逮着了就罚款。 民工们说,我们每天都提心吊胆地提防着。我们一不影响交通,二不违犯社会治安条例,不知究竟为什么要这样与我们过不去。 一位来自济阳的民工说,冬季在家里没有活干.村里又不统一组织。我只得个人出来闯,起码挣几个交提留的钱,现在提留那么多,弄不好真连提留款都交不上。现在装修活还真不少,就是叫警察这一撵,好多市民不敢来找我们了。  相似文献   

2.
几个月前,一位朋友突然给我挂来电话,说他不想在那个单位干了,得重新找过一份工作,并托我帮他留意点.当时,我一听就觉得很奇怪,应该说,他是我们这帮朋友中干得最出色的一个:当上了董事长助理,月薪四五千元,深得老板器重,时不时还可以得到老板的“红包”.这么好的工作,这么高的工资,别人可是求之不得,而他却为啥不干呢?难道是犯了错误被老板炒鱿鱼了?可他说,不干纯粹是为了想换个环境,他说在那个公司干了三四年,有点“老油条”了,一时半会儿又无法升职,再这样下去怎样行?……  相似文献   

3.
前些日子(1997年11月20日)北京中国茶叶进出口总公司的王郁风先生打来电话,说他们准备编写一本《中国茶叶五千年》的书,向我核查二个问题:一是关于“六安瓜片”的成茶年代问题。另一个是看到霍山黄芽茶听上有司马迁《史记》云“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位久服得仙”之语。他说他查阅了《史记》,未见此语出处。我当时在电话上向解释,他说电话上一时说不清楚,叫我写一下。我们都是“中华茶人联谊会”的会员,只好如命。关于六安瓜片成茶年代问题,我已写了一篇《再论“六安瓜片”成茶年代》,已刊于1998年《农业考古》第2期上。关于…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扶沟县农民李胜利很有经济头脑,他组织几个人成立了一家扒房公司,生意竟然十分红火,电话热线天天响个不停。公司成立不到两年,他和一帮穷哥们儿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的行列。今年35岁的李胜利是农民的儿子,两年前,他和村里的其他人一起到城里打工,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满世界找活干,扛过包,掏过粪,冲过下水道。活儿辛苦不说,还不怎么赚钱。每天除了吃住,所剩寥寥无几。一天,李胜利和一帮穷哥们儿为一家城市的居民扒房。这家人嫌平房低矮,住着不气派,想盖高楼。于是请了李胜利等几个民工来为他家扒房,在扒房的过程中,雇主…  相似文献   

5.
新房的主人     
<正>弟弟给哥哥打去电话,说有个朋友的新楼房要装修,问他干不干。哥哥说,挣钱的事儿咋不干?弟弟说,我这个朋友刚从乡下搬来,装修的事也不太懂,你按照你的想法装就可以了。哥哥说,信得过我就对了,肯定没问题!弟弟一直想着帮助哥哥,因为他觉得欠哥哥的太多了。弟弟上高中的时候,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是哥哥靠着瓦匠的手艺把他供到了大学毕业。毕业后  相似文献   

6.
贵在坚持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为第二任董事长。  相似文献   

7.
<正>使用保密电话保密电话装配有防窃听的话音保密器,它会将语音信号进行加密,电话线的另一端也需要一个保密器来解码。这样即便中间被人截取,也无法判断谈话内容。俄罗斯总统普京喜欢用固定电话。他的办公桌上共有4部电话,办公室外的桌子上还有11部电话。与普通电话不一样的是,普京办公室的电话虽然在技术上都是  相似文献   

8.
正曾经有一个人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愤愤地对朋友说:"我的领导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你对那家贸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他的朋友反问。"没有!""我建议你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么修理复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再辞职不干。"他的朋友建议",你把他们的公司,当免费学习的地方,什  相似文献   

9.
那年高中毕业后,我在一家矿厂找了份打"风钻"的工作.说得简单点,就是手持钻机在大块石头上钻孔.也因此,认识了民工"老戚",在与他一起吃住、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淳朴与艰辛和对我的帮助. 由于我是新来的,所以工头安排我跟在一位叫"老戚"的老民工后面干活.第一次见到老戚,他给我的印象是精瘦,个子不高.我见到他,马上毕恭毕敬地对他说:"戚师傅好!"他笑着掐灭手中的烟头,对我说:"新来的吧?以后就跟着我干,你先去换上劳保穿戴,等会儿我教你打钻."我点点头,去工作室换衣服.等我换好衣服时,却不见老戚的人.问了其他工友才得知,老戚扛着钻枪去石场干活了.  相似文献   

10.
曾颖 《百姓》2004,(6):31-34
请客未遂的民工 那个中年民工在办公室门口徜徉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走到我的面前,黑黑的皮肤居然遮不住他脸上红红的羞怯.以他这副装束,要从保安威严的审视下通过,并努力使自己腿不打闪地走到我的办公桌前,他的确费了不少力气.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民工”是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一代民工而言的。他们和老一代民工一样,打工是为了挣钱,为了发展。然而,在传统的二元结构背景下,新一代民工在城市同样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这不仅造成了新一代民工在思想和心理上对城市的疏离感,也不利于城市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近期,又有媒体报道,北京将废除“外来人员管理条理”。所有这些都表明,新形势下研究如何加强城市中的农民工的管理,特别是如何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意义非常重大。应从用工单位、居住社区、大众传媒、提高民工自身素质等方面加强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2.
翻书先读序是我的习惯。印象中写序是知名学者或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干的事,我是个“草寇”,为了不麻烦别人和应付个书的格式,曾出过的书都自己写序。这次从浙江湖州到珠海、深圳问茶访友,拜访了候军一家,巧的是他计划出版的书正要我写个序。虽然我做梦也没想到过,可顺口就答应下来并表示“立等可取”。因为一是我经常收到他发表在各地的文章剪报,对作者熟悉;二是觉得一个人在世上好多的事没干过,为书作序是人写的,我又怎么不能写呢。有关茶文化方面的书近年出了不少。理论性的、阐释性的、通俗性的都有。拜读之余总觉得他们在字里…  相似文献   

13.
讲述人:小曹背景:作为从山东来到广东创业队伍中一员,小曹自称是二代"民工"。他历经过坎坷,也捡过破烂,可最终,他成为了一个依靠互联网赚钱的精英。他的故事听来颇具传奇色彩……我来自农村,来到深圳这个不相信眼泪的城市已经有两个年头,可事业上却一直没有什么突破,这让原本满怀淘金梦想的我更加迷茫。直到我开始接触互联网,知道了短信通这个业务,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正>在潍坊青州市有一个1989年出生的年轻人,他叫孟祥一,今年25岁的他管理着一家和农业有关的公司,这么年轻的老板能管理好一个公司吗,和农业有关的公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不一样的老板。梦想亿家农业咨询有限服务公司的老板孟祥一说:"我是孟祥一,我不下地,也不种田,但我做农业,我有一家不太像农业公司的农业公司。"员工办公室,是孟祥一每天上班后要进入的第  相似文献   

15.
问:我有一个朋友,他在前两年谈恋爱期间,买了房子,房产证上写的是双方名字,不过钱全部是这位朋友出,女方一分未出。现在他们已分手,女方一直住在房子里(男方已经去另一城市工作)不同意搬走,并且说要把房子买下来,只需要支付一半的钱给我朋友就行。现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20,(2)
正早上,和母亲到早点铺吃早餐。落座后,我叫了两碗馄饨。这时,一个铁塔般的身影压了过来,一抬头,一个民工正嘿嘿地对着我憨笑。原来,他想和我们挤一桌。看着他满脸的脏污、一身的灰尘,我想拒绝,母亲却热情地招呼他坐下。男子坐了下来,要了一碗素面、两个馒头,就低着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从他和母亲的攀谈中,我了解到  相似文献   

17.
借口一:我不是老板,我也是打工的,钱不在我这里找此借口的多为二道老板,他们常以三角债为由拖欠民工工钱。对付这样的老板最好是开工前认准与你直接接触的人,先说好谁是老板、工钱在谁那里领并留下电话,最好是坐机号码,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多打几次他自己也会受不了的。借口二:  相似文献   

18.
同样是贫穷,一个是偏安一隅的懒惰,一个是直面生活的勤奋。家里有几平方米的地板砖变形隆起,请来两个民工维修。一个是中年人老陈,一个是青年人小李。刚进家门,他们便忙着脱去外套、毛衣,很有大干一场的架势。不料才凿几下,老陈便大喊辛苦:"这地板太硬了,你看,凿一下,火星四射,手都要起泡了。加钱!加工钱!不加工钱不干了。"我说:"工钱不是说好了吗?一个人40块。""这地板太硬了嘛。""不硬还叫水泥地板,笑话,你要加多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20,(7)
正用感恩的心面对一切有一个叫史蒂文斯的中年男人在一家公司里当程序员,他已经在这家软件公司里干了8年。然而,就在这一年,公司倒闭了。这时,史蒂文斯的第三个儿子刚刚出生,巨大的经济压力使他喘不过气来。于是,史蒂文斯开始了漫长的找工作生涯。然而一个月过去了,他一无所获。一天,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4月下旬我比较忙,到我这月应去的两个基地已经是4月30日了。但是临行的前一天接到第二个基地负责人的电话,说:还有一个基地希望我在这天下午去看看,那里发生了严重的根结线虫病。我觉得一天跑两个基地,就够累的了,不大想再去。他说:第三个基地,离他们不远,开车过去也就半个小时。那里根结线虫很重,很需要有人给他们出出主意。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再推辞了。由于邻近假日,北京的交通比较堵塞。我到达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