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了解国内设施作物蜂授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动态变化,为设施作物蜂授粉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以《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设施作物蜂授粉研究的年代、作者、机构、载文期刊、研究内容及基金资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检索出1988-2017 年国内设施作物蜂授粉研究专题167名作者在77种刊物上发表的220篇文献,揭示了29年间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动态变化和基本态势。中国设施作物蜂授粉发文量自1988年和1989年的3篇,发展缓慢,到2004年后出现波浪式的增长趋势,2015年达到最高峰,26篇;文献刊发的期刊层次不是很高;高产机构不多;核心作者群没有形成;研究内容丰富。可见此领域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勋章菊花大色艳属于典型的虫媒花,为探究勋章菊主要访花昆虫种类及其访花行为,选用5个勋章菊品种:星白、红纹、苏1、红·吻以及中国勋章菊以直接观察法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苏州地区勋章菊的主要传粉昆虫有9种,分属3目6科,传粉昆虫以蜂类和蝶类居多且不同种类的传粉昆虫访花行为不同;蜂类的访花时间与食蚜蝇类昆虫相比较短,但传粉效率高于食蚜蝇类;蜂类与蝶类相比,访花目的除了采集花蜜还有采集花粉;访花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它的访花行为密切相关,单花受各类昆虫访问频率为9.1±6.2次·h-1;不同传粉昆虫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蜂类对勋章菊种群内小范围的传粉作用较大,而对较大范围内的传粉主要靠蝶类的访花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探明赣湘鄂三省主产区籽莲访花昆虫种类、数量以及访花昆虫群落结构。[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及定点网捕法先后在江西省石城县、湖南省临湘市、湖北省咸宁市、华中农业大学荷花园调查荷花访花昆虫种类和数量,并采用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 J)和优势集中性指数( C)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①荷花主要传粉昆虫为膜翅目昆虫,西方蜜蜂,中华蜜蜂、中华木蜂、紫木蜂和黄胸木蜂;②温度是影响荷花访花昆虫采集活动的主要因素;③荷花主要传粉昆虫的日活动规律为单峰型和双峰型,黄胸木蜂和中华木蜂呈现双峰型,西方蜜蜂、中华蜜蜂和紫木峰呈现单峰型;④湖南临湘和湖北咸宁调查地野生传粉昆虫比例仅为20.59%,3.90%,访花昆虫种类分别为6种和3种;江西石城和华中农业大学野生传粉昆虫比例为55.61%,90.40%,访花昆虫种类为13种和12种;⑤各样点荷花访花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特征值为江西石城县>华中农大荷花园>湖南临湘>湖北咸宁,优势集中性指数的特征值比较为江西石城县<华中农大荷花园<湖南临湘<湖北咸宁,各调查点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表现一致。[结论]不同生态区域荷花访花昆虫种类和数量不同,湖南临湘和湖北咸宁野生传粉昆虫数量稀少,荷花增产丰收必须依靠蜜蜂授粉。  相似文献   

4.
李子属异花授粉果树,昆虫是其重要的传粉媒介,为了解李子花期的访花昆虫种类组成及特点,对李子花期访花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李子访花昆虫共计5目25科30种,主要以膜翅目、鞘翅目、双翅目昆虫为主,其中,膜翅目访花昆虫共有11种,以叶蜂科李实蜂为主,其次为蜜蜂科;鞘翅目访花昆虫以瓢虫科为主;双翅目访花昆虫以食蚜蝇科为主。李子不同花期访花昆虫的种类组成不同,其中,初花期访花昆虫主要以条蜂科和叶蜂科访花昆虫为主;盛花期主要以蜜蜂科和叶蜂科访花昆虫为主,少见条蜂科访花昆虫。访花昆虫日活动规律监测结果表明,蜜蜂科、土蜂科、条蜂科和瓢虫科访花昆虫主要于上午活动;叶蜂科和食蚜蝇科访花昆虫多于中午活动。环境条件对李子访花昆虫组成和数量影响明显,可利用的野生传粉昆虫有地蜂科和条蜂科访花昆虫。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探明赣湘鄂三省主产区籽莲访花昆虫种类、数量以及访花昆虫群落结构。[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及定点网捕法先后在江西省石城县、湖南省临湘市、湖北省咸宁市、华中农业大学荷花园调查荷花访花昆虫种类和数量,并采用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优势集中性指数(C)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①荷花主要传粉昆虫为膜翅目昆虫,西方蜜蜂,中华蜜蜂、中华木蜂、紫木蜂和黄胸木蜂;②温度是影响荷花访花昆虫采集活动的主要因素;③荷花主要传粉昆虫的日活动规律为单峰型和双峰型,黄胸木蜂和中华木蜂呈现双峰型,西方蜜蜂、中华蜜蜂和紫木峰呈现单峰型;④湖南临湘和湖北咸宁调查地野生传粉昆虫比例仅为20.59%,3.90%,访花昆虫种类分别为6种和3种;江西石城和华中农业大学野生传粉昆虫比例为55.61%,90.40%,访花昆虫种类为13种和12种;⑤各样点荷花访花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特征值为江西石城县>华中农大荷花园>湖南临湘>湖北咸宁,优势集中性指数的特征值比较为江西石城县<华中农大荷花园<湖南临湘<湖北咸宁,各调查点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表现一致。[结论]不同生态区域荷花访花昆虫种类和数量不同,湖南临湘和湖北咸宁野生传粉昆虫数量稀少,荷花增产丰收必须依靠蜜蜂授粉。  相似文献   

6.
濒危植物矮沙冬青传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培培  李志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22-1224,1234
[目的]阐明矮沙冬青的传粉机制,揭示影响矮沙冬青传粉成功的因素。[方法]以矮沙冬青的自然居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药日散粉进程和传粉昆虫的种类、行为及访花频率。[结果]矮沙冬青花粉活力保持时间较长,I~9d内均能保持50%以上的花粉活力,0~8d内柱头均具有可授性,但柱头可授性下降很快,花后10d柱头丧失可授性:传粉昆虫主要为蜂类。昆虫的访花频率与植物的花药散粉进程高度吻合。花药日散粉、昆虫的传粉频率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结论]影响矮沙冬青传粉成功的因素主要有访花昆虫的数量、访花昆虫的访花频率和外界因素,  相似文献   

7.
广玉兰是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花大且芳香浓郁。2010年4-6月对河南省驻马店市黄淮学院内种植的广玉兰的访花昆虫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广玉兰的访花昆虫有多数隶属于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和缨翅目;不同种类访花者的访花目的及访花行为有所不同,在植物传粉中的作用有很大差异;西方蜜蜂(Apismellfiera)为广玉兰的主要传粉者,其种群数量大,平均访花频率高。同1d内不同时间,访花昆虫的访花频率有差异,一般是11:00-l4:00的访花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珍稀濒危物种大花黄牡丹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网捕等方法捕捉大花黄牡丹访花昆虫,研究其种类、访花行为及日活动规律。结果表明:盛花期大花黄牡丹的访花昆虫有6目18科,以膜翅目蜂类、双翅目蝇类、鞘翅目甲虫类和鳞翅目蝶类为主要访花类群;蜂类与食蚜蝇类昆虫访花频率高、数量大,为主要传粉昆虫;访花昆虫日活动规律差异较大,环境温度与天气状况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2001~2010年国内湿地恢复研究专题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这些文献的文献学特征(年代、期刊源和学科方向分布,研究机构特征,科学基金资助,以及合作度与合作率状况),用以明确湿地恢复科研领域的研究能力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扁桃(Amygdalus communisL)是新疆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其自交率极低,必须依赖传粉昆虫才能结实.为明确扁桃的传粉昆虫种类及传粉昆虫的传粉效率.[方法]通过田间观察、套袋控制昆虫访花和在显微镜下计数昆虫一次访问后剩余花粉量和柱头上被移入花粉量,对开花习性、访花昆虫种类、主要传粉昆虫的访花频率和传粉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蜂类、蝇类和蝶类均能传粉,人工饲养的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 L.)、凹唇壁蜂(Osmia cerinthidis F.Mor)和当地野生昆虫红附条峰(Anthophora testaceipes F.Mor)是主要传粉昆虫,三者在柱头上沉降花粉数量没有显著区别,但移出花粉能力有明显差异,意蜂传粉效率低于其他两种蜂;人工养蜂能有效提高坐果率.[结论]扁桃具有泛化的传粉系统,红附条峰是传粉媒介中最安全有效的传粉者.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超级稻研究动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李晓  陈春燕  郑家奎  唐莎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2):4197-4208
 【目的】客观地分析国内外超级稻研究现状,为超级稻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选择Web of science、CABI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对超级稻研究的国家、作者、机构、载文期刊及研究内容进行了发文量和引证分析。【结果】Web of science和CABI数据库共检索出中国、日本、菲律宾等21个国家143个研究机构的215名作者在102种刊物上发表的271篇文献,CNKI检索出715个研究机构的954名作者在182种刊物上发表的1 321篇文献,研究内容涉及了超级稻的耕作栽培、遗传育种、生理生化等方面。【结论】中国超级稻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机构分布广,研究者众多,研究内容丰富,但高产活跃作者群队伍不够强大,核心作者数量及所发论文质量不是很高,高产机构较少,不同研究方向的成果数量极不均衡。  相似文献   

12.
为综合客观反映近10年入侵害虫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为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基于2007-2017年中英文科学文献数据库,对外来入侵害虫的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去重后共有885篇文献。分析发现:2014年国内外关于入侵害虫风险分析的发文量最多,在《Biological Invasions》期刊发文量最高,国内期刊植物检疫发文量最高;在害虫类别中,国际期刊关于膜翅目的研究文章发文量最多,而国内是鞘翅目的研究发文量最多;另外,国外对阿根廷蚁Linepithema humile,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和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3种入侵害虫的风险评估发文量最多。最后本研究简单介绍了4种常用生态位模型在入侵害虫适生性分析领域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应用,为入侵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2001~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为检索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文献分布的期刊、年代、分布区域、基金项目、研究机构、核心期刊、研究主题分布核心作者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近15年间发表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文献获得基金项目支持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等地区;文献主要涉及保护策略研究、病虫害防治研究、重金属污染研究、入侵植物防控研究、资源调查研究等5个领域,发表核心期刊的论文主要集中在生态科学、湿地科学、生态学杂志等12种期刊;文献出产最多的为厦门大学,其次为中山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第一作者所在机构排名主要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主,核心作者主要集中在广西、福建、广东等省份。通过研究揭示了中国红树林保护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献计量的重金属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发展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国内外场地土壤和底泥的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技术(S/S)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of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对20062018年间发表的关于污染场地重金属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利用Excel2016、HistCitePro2.1引文图谱分析软件和Origin9.0作图软件,从年度发文量、主要发文国家/地区、期刊来源、Top10高被引论文、Top10研究机构、研究内容、修复材料类型、重金属类型等方面,对20062018年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13年来,中英文文章及专利的发文量逐年升高,且中文发文量远高于英文。英文文章中,中国作者、中国科研机构发文量均居首位,但总均篇被引次数(TGCS/R)较低;Top10高被引论文中,中国作者占据2篇。中英文文章中,对复合修复材料的研究较多,其中常见的复合修复材料为生物质炭、石灰、沸石、硅藻土等材料中的2种或2种以上复合而成,最受关注的重金属污染物为镉和铅,对固化/稳定化设备和工艺的研究较少。因此,对固化稳定化技术的研究,中国研究人员虽然发文量占据较大的比例,但还需进一步提高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加强对稳定化修复工艺、设备和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世界苹果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01~2012年全球发表的关于苹果研究的文献类型,年度发文量,居世界前20名的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和学科归属等情况。结果表明:2001~2012年间全球发表的苹果文献共17 699篇,文献类型以学术论文为主;论文的产出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发文量最高,约是2001年的2倍;美国、中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发文量居世界前5位,美国发文量最多,为4 578篇;中国的苹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康奈尔大学、加拿大农业和农产品研究所、华盛顿州大学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苹果论文数量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和浙江大学分别居第八、第十二和第十五位;最有学术影响力的作者来自美国;主要的发文期刊是《HortScienc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Phytopathology》、《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和《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主要的学科是农业、食品科学技术、植物科学、化学和昆虫学;农业和食品科学技术方面是其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CiteSpace为手段,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的发展态势,为该领域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国外方面,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要发文机构,其中美国研究机构发文最多;来自荷兰和美国的作者发文最多,但也比较分散;高影响力论文大多来自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自美国和荷兰等国的期刊较多,且语种多为English;更加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具体农业管理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国内方面,中国虽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开展了比较频繁的国际合作,但发文质量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农业科学院是相对优势比较突出的机构;研究比较宽泛,且发表刊物总体水平不高,中文核心期刊较少.  相似文献   

17.
2000~2007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桂珍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9):1269-1271
以《广西农业科学院年报》记录的科技论文为统计源,对2000~2007年该院公开发表的1769篇科技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7年广西农业科学院发表的科技论文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植物保护研究所等8个单位发表的论文量占总发文量的82.03%,核心期刊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23.29%,全英文论文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5.14%;核心作者以研究员、副研究员居多,是该院各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广西编辑出版的科技期刊是该院科技人员主要的投稿刊物。表明8年间广西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工作成效显著,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全院的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今后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注重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以促进全院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苑士涛  贝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784-8785,8792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1996~2010年我国有关月季核心期刊研究文献的年份数量、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文献量401篇,署名文章394篇,第一作者317人,确定了13位主要核心作者、15种核心期刊和3个第一作者核心单位。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工程研究论文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分析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对1999—2010年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研究论文的年际变化趋势、作者机构、期刊分布、学科分布、论文主题和作者合作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0年,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平均每年的研究论文都在300篇以上;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受到各级相关林业职能部门、涉林研究机构和高校的高度关注;研究的核心期刊群主要是林业及相关期刊;研究领域除了林业、农业,还涉及经济和环境等学科;研究重点和热点主要在应用方面,基础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