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内陆水产》2014,(8):62-62
1烂鳃病鳃是海水养殖动物主要的呼吸器官,鳃组织溃烂是引起海水养殖动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几乎所有用鳃呼吸的海水养殖动物易患的共有疾病之一,烂鳃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有细菌引起的,有寄生虫引起的,也有真菌引起的,间接原因主要是由水质环境恶化诱发的。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烂鳃病的防治可从改善水体环境,提高养殖动物免疫力两方面来进行,完全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草鱼养殖过程中常患烂鳃病,许多养殖户甚至有些基层水产技术员一看见草鱼患有烂鳃病,就用漂白粉等消毒杀菌类药物进行防治,但常有不见效的时候。其实引起草鱼烂鳃病的病原很多,病原不同,防治方法也就不同。因此烂鳃病是一个容易引起混淆的名称。我国常见的烂鳃病病原有寄生虫,真菌和细菌  相似文献   

3.
吴爱萍 《科学养鱼》1996,(11):19-19
鳗鱼烂鳃病的防治鳗鱼养殖过程中,烂鳃病较为常见。引起烂鳃的病原很多,通常可发现有几种病原共同危害,本人将自己养殖实践中所遇到鳗鱼烂鳃的防治介绍如下。诊断:从清晨到傍晚,可看到鳗鱼停留在食台附近或贴伏于池壁,侧游,鳃一面大一面小,俗称“单鳃”。有时鳗鱼...  相似文献   

4.
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温度的上升,养殖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的发病率会逐渐提高,下面简单介绍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病症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宗淡水养殖鱼类鳃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生产中,鱼类鳃部疾病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传统病害防治中细菌性鳃病、真菌性鳃病、寄生虫侵袭性鳃病较多,近年来因水质恶化,水中有害物质或滥施药物引起的中毒性鳃病也时有发生。准确诊断病因,对症施药,对减少渔业生产损失至关重要,笔者在为渔民朋友进行渔业  相似文献   

6.
鱼的鳃病种类很多,不少养鱼户分辨不清具体鳃病种类,盲目用药,这不仅会贻误治疗时机,还造成药害。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养殖实践,总结了以下几条鱼类鳃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鱼虾康”的特点:1.主治细菌性鱼虾病。该药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表现出极强的杀菌作用,能防治细菌性鱼虾病,如对虾养殖中的红肢病、烂鳃病、黑白斑病等,淡水养殖中的草鱼的细菌性老三病即烂鳃、肠炎、赤皮病。  相似文献   

8.
鳗鱼(Anguilla japonica)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水温、水质、密度不适宜等原因常会发生鳃病,鳃病在发病初期不易诊断,往往延误治疗,造成损失,所以必须重视鳗鱼鳃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工作。1 粘液细菌性鳃病 该病发生在低于水温期,成鳗和幼鳗都  相似文献   

9.
鳃是三疣梭子蟹重要的呼吸器官,当鳃部发生病变或堵塞时,病蟹会通过自身调节提高呼吸运动节律,以弥补鳃病引起的气体交换的不足,当鳃的气体交换量降低到不能维持最低生命活动需要时,三疣梭子蟹就会发生窒息死亡。近几年来,海洋环境污染和养殖生产自身带来的污染使鳃病成为现代水产养殖业的通病,也成了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和危害性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引起广大养殖业者的重视。一、由环境不良引起的鳃病及其防治养殖水域受到铜、镉、高锰酸钾、臭氧、原油、氨、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污染时,可引起鳃组织坏死、变黑。…  相似文献   

10.
青虾红头黑鳃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虾是倍受市场青睐的养殖品种,随着青虾养殖蓬勃发展,以及养殖密度、产量的提高引发的虾类疾病也愈来愈多,其中尤以青虾的红头黑鳃病为甚,对青虾危害最为严重,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现将该病的防治方法分述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种类按病原可分为两大类:1寄生性红头黑鳃病:该病通过镜检发现虾鳃病灶处寄生有大量的纤毛类原虫,类似饼形虫。该病传染慢易于治疗。2细菌性红头黑鳃病:镜检无寄生虫,鳃部残缺糜烂,类似鱼类的鳃霉病,该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较难治疗。二、症状病虾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早期鳃部出现红色,后期转为黑色并糜…  相似文献   

11.
正烂鳃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老三病"、败血症以及暴发病、并发症、综合征等鱼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烂鳃"伴随发生,尤以草鱼最易患发烂鳃病,凡鱼患鳃病均以"烂鳃"为主要症状表现,发病症状非常明显,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软骨外露,鳃盖"开天窗"。虽是常见病但又是不易治好的鱼病之一,也是最易造成死亡的主要鱼病,现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黑鳃病和烂鳃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发展很快,但由于养殖环境的恶化及某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南美白对虾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在细菌性疾病中,尤以黑鳃病和烂鳃病常见,对养虾业影响很大。现笔者依据多年从事对虾疾病防治的实践,谈谈南美白对虾黑鳃病和烂鳃病的防治体会。  相似文献   

13.
鳃是虾的呼吸器官,一旦对虾鳃部发生病变,全身各组织、器官将会受其影响而产生其他病症,严重时甚至导致对虾死亡,给养殖业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黑鳃、烂鳃病的防治意义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逐渐向高密度、集约化方式发展。养殖中各种病害危及到水产业的生产,影响产量和经济收入。鳃病是常见的鱼病。常与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并发。发病严重的鱼类往往死亡率高达40%(草鱼达60%以上),严重影响集约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现就几年鱼类鳃病在我县内发生流行情况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常见的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包括爆发性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斑节对虾不仅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并且斑节对虾杂食性,很适合人工养殖。在养殖斑节对虾过程中,大多数疾病是由于水质、底质恶劣或温度、盐度不适,影响正常蜕皮而引发的。今简略介绍斑节对虾常见疾病和防治方法如下: 一、黑鳃症(烂鳃症) 病虾的鳃部附着大量污物呈黑色或棕黄色。真菌感染,水质不良,重金属中毒,缺乏维生素C等都可能导致黑鳃。黑鳃病全年都可发生,以夏秋季节较多。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的发展,河南沿黄鲤鱼养殖区域暴发了大规模的鲤鱼急性烂鳃病。该病来势迅猛,传染性强且死亡率极高,而且征兆症状也不太明显,往往使广大养殖户措手不及,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广大鱼病防治专业人员在用药方面造成很大困难。笔者通过向专家学习,查阅资料,以及在疫病防控过程中观察、思考、总结,提出对急性烂鳃病的预防措施。1烂鳃病分类对于烂鳃病的病因一直没有定论。早期研究烂  相似文献   

18.
正草鱼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养殖鱼类。我国草鱼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技术较为成熟。草鱼养殖过程中,病害较多,春末夏初一般是"老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并发症)的高发季节。根据烂鳃病发病原因可分寄生虫性、真菌性和细菌性三种。寄生虫性烂鳃病例进行镜检时,可发现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或黏孢子虫等常见寄生虫;而真菌性烂鳃病例的镜检则会发现鳃霉菌丝;细菌性烂鳃病病原包括鱼害黏球菌等。目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养殖过程中,鱼类鳃部发病率非常高,故有“养鱼先养水,治病先治鳃”之说。导致鱼类鳃病发生的原因很多,如何分析发病原因、正确诊断,关系到能否对症用药,也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下面将引起鳃部发生病变的几种类型和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