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GD-2型大豆收割机4GD-2型大豆收割机由黑龙江省农机工程研究院研制,该机与8.8~13.2千瓦小四轮拖拉机配套,适用于垄作大豆的收割,为对行夹持式低割茬大豆收割机。特点是:割后作物割茬低,采用软夹持确保不破荚、不掉粒,损失率小。主要技术参数割茬...  相似文献   

2.
通过小型四轮拖拉机倒置改装,整机合理配置,设计了传动系统和低割浮动系统,研制了4S-1.2大豆割晒机。 机具广泛适用于农村大豆割晒作业,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和割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1.控制割台损失。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3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调整减少损失 1.控制割台损失。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英3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大豆收获机械是多年来大豆主产区农机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收获难度大,损失也大,收获期短,炸美落粒严重。据调查,只收割损失一项,最高可达10%,而其中约80%的损失发生在割台,造成丰产不丰收。割台损失主要有炸荚、掉枝和漏割。炸荚:大豆在成熟期收获时,茎秆受到割刀和拨禾轮的碰撞、打击和振动,豆荚破裂,豆粒崩落,是割台损失最多的一项。掉荚和掉枝:收获时碰撞落地的、未能送到割台台面就落地的豆荚以及由拨禾轮拨板挑出去的茎秆等。漏割:指割后仍留在割茬上的(马耳美)和由于倒伏而漏割的豆荚等。因此,收获大豆时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三方面入手。(1)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70cm,以3060型联合收割机为例,大豆挠性割台割幅为2.75m.每幅正好收割4垄,所以漏割的主要原因出在割茬高度上。  相似文献   

7.
农四师71团,今年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hm2。该团大豆收获原来主要靠通用联合收获机来完成,由于大豆的果荚结位较低,采用通用联合收获机收获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1)割茬高,低位荚不能全部收获,损失大,且破碎率高;(2)由于通用割台无仿形功能,在低割茬收获作业中,经常将泥土连豆棵一起卷入滚筒,造成"泥脸豆",降低了大豆的商品率;(3)作业中,故障较多,生产率低。 为使大豆颗粒归仓,团领导派专业技术人员去有关农机生产厂进行了实地考察,选型引进了佳木斯农机厂生产的218型大豆挠性割台。该割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试验对此基础上,针对大豆的生物学特性及机收难点,提出了人割晒或机割晒,机拾禾的分段收获工艺,并与机械联合收获或人工收获进行了技术、经济性能指标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豆机械化收获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从大豆种植收获情况来看,影响大豆全程机械化主要因素在于收获环节损失大、破碎率高、大豆"泥花脸"品相难看等问题。结合大豆联合收割机性能、脱离方式等作业特点应从以下方面把握大豆机械化收获。一、从减少漏割上加以控制割茬高度,是造成大豆漏割的主要因素。按照国内外传统谷物收割机技术规范,割茬高度在15cm,而大豆最低结荚高度一般为6~8cm。合理利用大豆结荚习性,提高结荚高度是从种植源头上减少漏割的主要方法。可选取结荚部位较高的大豆种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浮刀仿形割台,配合轴流滚筒,径向风机,改小型四轮拖拉机倒行驶,联合收获大豆。  相似文献   

11.
软胶带夹持式低割茬小型大豆收割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胶带夹持式低割茬小型大豆收割装置的研制孟宪宇,贾文鹏(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80年代初,大豆播种面积为220多万hm2,占全国大豆播种面积的25%;产量达到26多亿kg,其中征购量占全国的50%...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机化》2003,(3):31-31
该机由黑龙江省赵光机械厂研制生产,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该机采用齿轮箱传动,立式割台,后侧悬挂联接。作业时,大豆被割台割刀割下后,由夹持带直立输送到主机后面铺放。该机设计先进,结构紧凑合理,一人即可操作,割台控制灵活,放铺操作简单方便,一次作业可收割2行大豆,具有割茬低、损失率小和生产率高等特点。主要技术参数:配套动力8.8kW以上小四轮拖拉机,适应行距55~70cm,工作效率0.35~0.40hm2/h。4GD-2A型大豆收割机  相似文献   

13.
<正>1合理调整,减少损失1.1控制割台损失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等3方面入手。(1)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70 cm,以3060型联合收割机为例,大豆挠性割台割幅为2.75 m,每幅正好收割4垄,所以漏割的主要原因出在割茬高度上。割茬过低,易出现割台前积堆;割茬过高,易留"马耳茬"和切割底荚。  相似文献   

14.
改装见效益──E512收获机前轮加宽(黑龙江省密山市八五七农场农机科计仁忠,甄鸿翔,周伟,陈真广,纪军)E512联合收获机配置挠性割台收获大豆能在地势变化平缓情况下较好地随地面仿形,保证稳定的割茬高度,并比普通小麦割台降低割茬,减少漏收损失。但在“三...  相似文献   

15.
一、合理调整减少损失1·控制割台损失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等三方面入手。(1)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70cm,以3060型联合收割机为例,大豆挠性割台割幅为2·75m,每幅正好收割四垄,所以漏割的主要原因出在割茬高度上。割茬过低,易出现割台前积堆;割茬过高,易留“马耳茬”和切割底荚。大豆最低结荚高度一般为6~8cm,因此控制割茬在4~6cm内,不会出现“马耳茬”。但有时易出现积堆现象,这时可将割台的底部拖板进行调整。(2)减少抛枝、掉枝损失。抛枝主要是由于拨禾轮转速不当(…  相似文献   

16.
专利信息     
专利信息斜拨式大豆割放机斜拨式大豆割放机由机架、轴套、发动机、传动系统、切割装置、斜拨式拨禾轮和集草放堆装置组装而成。机架焊接在行走轮的两边,四个轴套固定在机架上,拨禾齿轮通过轴套与机架连接在一起。该产品省时、省力、操作简单,生产效率是人力用镰刀收割...  相似文献   

17.
1998年秋,临猗县农机局试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大豆获得成功。山西省收获大豆的传统方法是:人工收割-装运至场院-碾打分离。用这种方法,农民的劳动强度大,作业工序多,收获期长达15d-20d,损失也较大。临猗县农机局选用了北京牌。佳联牌、新疆-2号和背负式等多种型号的谷物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大豆的试验,结果表明,新疆-2号联合收割机在临猗县的作业效果较好。使用联合收割机在大豆成熟度相对一致的地块作业,表现出如下特点:①割茬低,一般为8cm;②割净率高,达到98%;③脱粒清选效果好,破碎率可控制在3%以内;④作业效率高,每…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大豆收获机割台高度自动控制系统成本较高、可靠性较差的问题,研制一种基于恶劣环境运动控制器的割台高度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割台、仿形机构、ECU控制单元、液压系统和HMI触摸屏等组成。在阐述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仿形机构及硬件电路。为提高系统可靠性,选用SPC-SFMC-X2214运动控制器为ECU,基于CODESYS软件编写自动控制程序,基于工业触摸屏开发人机交互界面。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开启割台高度自动控制系统作业时,割茬平均高度与设定的割茬高度偏差4 mm,割茬高度变异系数为0.1,相比人工对照组降低28.6%,割台高度控制精度为93%,相比人工对照组提高32.9%,该系统提高大豆割茬高度的整体稳定性,控制精度高,工作稳定性较好,能够满足大豆低割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19.
收获机割台高度无触点式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为了适应收获大豆的需要,JD1075型联合收获机配有200系列大豆挠性收割台,并装有割台高度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能降低割台高度,减少大豆收获损失,提高收获机的作业效率,并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但由于原割台高度传感器为塑料壳体及触点式结构,在大豆收获作业中传感器壳体不仅容易破碎,而且触点易磨损而损坏,影响割台高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正常使用,使可靠性下降。因此有必要对其割台高度传感器进行改进,研制新型无触点式传感器。1 触点式传感器存在的问题JD1075型联合收获机割台高度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的结构为触点式,由壳体、转臂、覆…  相似文献   

20.
大豆收获在农村大部分是人割,种植面积较大的农场通常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