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内容之一。介绍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阐述该技术的先进性、品种要求及配套技术设备,分析辽宁省发展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的条件,以期为推动辽宁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玉米的种植与收获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难题.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出现,推动了玉米产业的不断发展.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必要性,同时对阻碍该技术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究,发现玉米品种的缺陷以及机械损耗率是限制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重要因素,并给出了不断深入推进机械化收获玉米籽粒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玉米机械化、智能化收获方式是全面实现玉米产业转型、提质增产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与小麦、水稻等技术差距较大,正处于玉米机械化果穗收获向玉米籽粒直收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玉米机械装备全面转型的重要阶段。以玉米果穗收获及籽粒直收为研究重点,详细阐述了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中割台高度调节、自动对行、产量检测等智能收获技术的应用现状,针对目前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玉米生产应加强在线检测技术,同时全面发展高效可靠的玉米收获装备,研究结果对于全面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玉米智能化收获装备的研制与发展提供技术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高及机械直收破碎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的发展。根据山东玉米籽粒直收的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种机具,按照有关标准制定了验证办法,进行了经济、适用、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3种机具的经济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但籽粒含水率和玉米品种对籽粒机械化收获破碎率指标影响较大。为此,提出了选择玉米品种、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以及在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推广玉米、冬小麦适当晚收晚种等加快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技术的发展对策,对提高玉米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玉米作为滨州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近500万亩。玉米生产过程中,采取机械化装备完成玉米籽粒的收获,不仅可以提升玉米收获效率,还能有效地降低玉米种植生产中劳动力的投入。结合滨州市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重要性分析,提出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及玉米籽粒收获减损措施,并探讨滨州市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和应用策略,以期能够为滨州市玉米产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田宏建  郑雪宁 《南方农机》2024,(5):62-64+99
夏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益。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夏玉米收获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籽粒损失和浪费的问题,给农民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该问题,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效率和精度,减少籽粒损失和浪费。本研究以陕西三原县玉米籽粒收获作业为例,采用文献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详细阐述了夏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重要性,系统分析了夏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减损方法与减损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陕西三原县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作业面积大约为4万亩,总收益达到2 500万元;与传统玉米收获手段相比,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作业时间、节省劳动力,显著减少作业成本和粮食损失,增加粮食产量,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和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7.
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是玉米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当前我国玉米收获正处于由机械化摘穗收获方式向籽粒直收转变、收获装备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本文从机械化果穗收获和机械化籽粒直收两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分析了自动对行、割台高度自动调节、产量与水分检测技术和脱粒参数自动控制等智能化收获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建立标准化、机械化检测方法与技术手段,兼顾不同需求发展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性农业装备,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是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涉及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农业机械、粮食收购和烘干等相关的环节和部门,在这项系统工程中需要各环节、部门和研究人员的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该文针对伊犁河谷籽粒机械化收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该系统中各相关环节、部门和研究人员的系统分析和思考,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其紧密配合和协同发展,为更好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提供保障,加速当地玉米全程机械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正>9月15日,在山东省莱州市平里店镇小朱村一片玉米地里,两款不同型号的玉米籽粒直收机一前一后,正进行玉米联合收获。演示会吸引了全市各镇街200多位种粮大户、种子销售企业负责人和农机手前来观看。玉米籽粒收获技术能一次完成玉米收割、拉茎摘穗、输送、脱粒、清选、净籽、卸粮等环节,是对传统玉米收获的一次创新突破。现场会展示的玉米籽粒收获机,分玉米籽粒专用机和小麦玉米互换割台两用机。玉米籽粒专用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经济发达国家的玉米机械化收获已经实现,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与生产技术已经成熟。法国、德国、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玉米的收获(包括籽粒和秸秆青贮)已基本实现了全部机械化作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由于其种植地块大、且多为一年一季种植,收获时玉米籽粒的含水率很低,一般是在谷物联合收获机上换装玉米割台,采用直接脱粒的收获方式。对于大部分国家,玉米的种植行距是统一的,例如,美国玉米的种植行距为760mm,玉米割台设计基本不用考虑不对行收获问题。统一的行距不仅有利于收获机性能的充分发挥,更有利于收获机的定型和通用化,…  相似文献   

11.
青贮玉米饲料机械化生产技术是以青贮玉米饲料生产和利用为目标。包括筛选适宜玉米品种、玉米栽培和管理。青贮玉米机械化收获等综合配套的生产技术体系和先进的青贮方法。具体作法是:选择适宜的青贮玉米品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然后在玉米乳熟(灌浆)末期或腊熟(定浆)初期(也就是在籽粒尚未饱满、茎叶青绿、平均含水量为50%-70%,而粮食玉米收获时含水量为20%-30%)用机械化收割,并经切碎、人窖、压实、封埋等工艺制成青贮饲料。该项技术的关键是适时收割、切碎、及时密封贮藏,要求连续作业,适宜的收割期8-12天,最多不能超过两周。在收割期收割,玉米秸秆从田间割倒、切碎、运回、入窖,时间不应超过36小时.最多也不能超过3天,越短越好,尽量不减少养分、水分缺失,否则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逐步实现土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机械收获的面积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收穗"和"收粒"是两种机械收获方式,通过对玉米籽粒直收与摘穗扒皮型机械收获多次试验对比分析,玉米籽粒直收具有明显的效益优势和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技术与机具已基本成熟,以行走方式可分为自走式、悬挂式和互换割台式,以收获效果可分为摘穗式、籽粒式等。通过多年的实际应用,在不同地域、农艺的条件下,都有相应的玉米收获机械,为实现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麦、玉米是我市的两大主要农作物。近几年我市小麦的播、收机械化水平已达到很高程度,王米的播种机械化程度也有所提高,但是玉米的机械化收获水平还相当低,成为制约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的一个难题。我们遵化市自1997年开始推广玉米机械收获,但至今收效甚微.还处于相当低的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发展玉米籽粒直收机械化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中,相比于小麦和水稻的收获作业,传统玉米收获方式劳动工序繁杂,常使农民和种粮大户苦不堪言,实现玉米籽粒直收是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趋势,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市场热点。但发展玉米籽粒直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农机、农业和生产厂家的联合协作,更需要粮食烘干设备的配套。一、发展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势在必行发展玉米籽粒直收简化了籽粒收获作业工序,实现了不落地收获,可直接通过粮食烘干设备进行  相似文献   

16.
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提高玉米科学种植及生产的重要措施,其综合机械化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玉米种植效率及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快速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加快玉米生产技术水平,是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但是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相对落后,机械化收获效率与小麦、水稻等技术差距较大。基于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必然要求及发展现状,提出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常见类型及主要应用方式,研究结果旨在为提升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提供技术参考与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黑龙江是我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玉米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目前,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模式主要是摘穗、脱粒两段式。为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水平,降低农民劳动强度,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在2018年开展了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试验,从不同品种和不同机械的作业效率、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含杂率等因素,选出适合黑龙江推广应用的籽粒收获机械。一、试验内容1.考核不同玉米品种籽粒机械化收获和不同脱粒滚筒类型玉米籽粒收获机的损失率、籽粒破碎  相似文献   

18.
3518CTS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518CTS联合收割机配置6行玉米割台可以直接收获玉米,能够实现玉米摘穗、脱粒、清选等收割过程。本装置要求田间玉米行距为700mm或650mm,大于或小于此行距将增加田间损失和降低工作效率。收玉米时要适时收获,作物在收获作业中要经过切割、输送、脱粒、清选、输送到粮箱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籽粒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揉搓、撞击,这就要求籽粒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作物太青,则籽粒含水率大、硬度低、抗揉搓性能差、易破碎;作物太干,则籽粒韧性差、强度低、不耐冲撞、断粒现象严重、磨面效应加剧。选择作物黄熟中期至黄熟末期收获,籽粒破碎率最小,…  相似文献   

19.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目前仍然是制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玉米规范化种植与玉米收获机械化紧密相关。通过引进对比试验,科学分析和探索出加快玉米收获技术发展的相应对策,为今后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玉米籽粒直收是我国玉米收获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了进一步降低玉米籽粒直收中籽粒破碎率,采用与沃得农业机械机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玉米稻麦联合收获机,对江苏省玉米品种"郑单958"进行籽粒直收试验,并对玉米籽粒及穗轴破损形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籽粒直收中籽粒破损形态主要为破碎籽粒、缺损籽粒及裂纹籽粒等,缺损籽粒中绝大多数为冠部缺损,有少数胚部缺损裂纹籽粒,各部位中冠部存在裂纹的比例最高,有胚的腹面存在裂纹的比例高于没有胚的背面,籽粒产生纵向裂纹大于产生横向裂纹的比例;玉米穗轴破损形态复杂,长度以2~6cm为主,断面比以1/4和1/2为主,穗轴小端完整度最大。该研究可为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进一步优化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