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一、培育技术1.育珠蚌种选择为生产淡水优质珍珠,江西抚州洪门水库开发有限公司于1997年底成功地从日本引进了池蝶蚌原种,并于1998年繁殖成功。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经过近十年研究,池蝶蚌的壳宽是三角帆蚌的1.23倍,外套膜的厚度是三角帆蚌的1.78倍,贝壳珍珠层的厚度是三角帆蚌的2.08倍,珍珠生长速度是三角帆蚌的1.62倍,大规格、优质珍珠的比例是三角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两种育珠蚌即池蝶蚌和三角帆蚌进行培育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生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池蝶蚌育珠性能明显优于三角帆蚌;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所育珍蛛层厚度和珍珠质量均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至2005年4月,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珍珠产量和所培育无核珍珠的3级、8、9、10mm以上珍珠比例都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显示出较大的经济优势和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3.
金梅 《内陆水产》2006,31(9):29-29
三角帆蚌,隶属于瓣鳃纲,真瓣鳃目,蚌科,帆蚌属,是中国特有的优质淡水育珠蚌。三角帆所产的珍珠产量佳,珠质细腻、光滑、色泽鲜艳、形状较圆,但珍珠生长比较缓慢。池蝶蚌与三角帆蚌同属帆蚌属(日本称为池蝶蚌属),是中国大陆近年来从日本、台湾引进的优良珠贝类。与三角帆蚌相比,池蝶蚌具有壳、珍珠层、外套膜较厚,珍珠质分泌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底引进池蝶蚌原种,1998年繁殖成功,经过10年的育珠性能及繁育、育珠技术研究表明:池蝶蚌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分泌珍珠速度快等特点。与三角帆蚌育珠对比结果,珍珠产品颗粒大,优质率是三角帆蚌的2倍多。  相似文献   

5.
一、淡水优质珍珠培育技术要点 好的珍珠来源于好的育珠蚌.为生产淡水优质珍珠,江西省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有限公司于1997年底从日本引进了池蝶蚌原种并于1998年繁殖成功.池蝶蚌原产于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  相似文献   

6.
优质淡水珍珠育珠蚌——池蝶蚌(图见彩中插2),是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引进原种亲蚌,1998年繁殖F1代成功,经过与三角帆蚌育珠性能对比研究,证明了池蝶蚌育珠性能优于三角帆蚌,  相似文献   

7.
池蝶蚌(见彩中插2)是日本特有品种,产于日本滋贺县的琵琶湖,是优质淡水育珠蚌。池蝶蚌具有个体大、双壳厚、外套膜结缔组织发达厚实、分泌珍珠质能力强的特性,所产珍珠圆、光、大.品质十分优良。我们2005年从江西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有限公司引进不同规格的池蝶蚌,分别放养在外荡大水面中自然养殖与池塘中人工养殖,通过半年饲养管理.养殖效果良好,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根芳 《科学养鱼》2004,(10):10-11
中国淡水珍珠的产量已占世界首位,但是质量并不理想。目前,全国每年培育的稚、幼蚌近百亿只,生产育珠蚌可达5亿-8亿只。如果不是因为蚌病导致的大量死亡,每年的商品珠蚌和珍珠产量可比目前高出一倍以上。所以,提高珍珠质量,限制产量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9.
网箱加泥浮吊式培育三角帆蚌中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帆蚌是我国特有的主要淡水育珠蚌,生成的珍珠质量好,生产各种珍珠,首先要培育体长7~13厘米的中蚌(即手术蚌),用于插种或植核。三角帆蚌栖息于浅滩泥质底中,营埋栖生活,靠伸出斧足来活动。它是属被动摄食的动物,由外界进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优质的珍珠蚌插片组合,探究不同种类珍珠蚌相互插片后生长性状间的差异和相关性,以及各组合无核珍珠成珠率和大小的差异,利用三角帆蚌(S)、池蝶蚌(C)和褶纹冠蚌(Z)分别作为供片蚌和育珠蚌,获得9个育珠蚌组合,测量各育珠组合的体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比较9个育珠蚌组合及3个未插片的三角帆蚌、池蝶蚌和褶纹冠蚌对照组在1年后生长性状的差异,对各生长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测量每个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数量和大小,计算成珠率和圆度,分析不同组合之间无核珍珠的差异。结果显示,无核育珠手术影响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以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为育珠蚌的组合生长性状均优于对照组,S-S育珠组合在以三角帆蚌为育珠蚌组合内生长最优,S-C和C-C育珠组合在以池蝶蚌为育珠蚌组合中生长最优,而以褶纹冠蚌为育珠蚌的组合插片后生长性状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其中除了池蝶蚌同种插片组合(C-C育珠组合)外,其余各育珠组合壳长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高于其他生长性状间相关系数,C-C育珠组合壳宽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之间的插片组合(S-S、C-S、S-C和C-C育珠组合)及褶纹冠蚌同种插片组合(Z-Z育珠组合)成珠率较高(91.67%~100%)。S-S、S-C和C-C育珠组合所育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内处于中等。研究表明,无核育珠手术改变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不同育珠组合生长性能存在差异,S-S、S-C和C-C育珠组合插片后生长性能较好,成珠率高,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中处于中等,该结果为探索不同珍珠蚌生长性状差异和相关性及其所产无核珍珠成珠率、大小的比较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科学养鱼》2005,(5):40-41
江西省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申请审定的池蝶蚌被审定为适宜推广的境外引进水产新品种。该品种是日本特有种,为软体动物,由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1997年从日本琵琶湖引进。该品种壳间距较大,贝壳和外套膜均厚,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活率高,培育的珍珠个体大、质量优等特点。池蝶蚌适宜水温为8~38℃,最适水温为20~35℃,是淡水育珠的一种理想蚌源,池蝶蚌在养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在人工可控水体。  相似文献   

12.
过去曾有人认为:在河蚌育珠手术操作中,用小片进行异体移殖(例如:以褶纹冠蚌为制片蚌,以三角帆蚌为育珠蚌培育珍珠)由于不是同属的蚌,亲缘较远,两种蚌的细胞内所含的蛋白质不同,小片作为异种蛋白送入母蚌(育珠蚌)体内,因而游走细胞因趋化作用而吞食小片组织细胞,而成为脓浆,致使育珠蚌内布满脓泡而无珍珠。某些单位曾由于进行小片异体移殖而出现了育珠蚌有30—50%,甚至100%的脓泡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有核再生珍珠(图见彩中插2)培育是采用活蚌取珠的方式,即用开壳器将珠蚌撑开,在珍珠囊中活体取珠,利用珍珠囊上皮细胞重新分泌珍珠质而形成新珍珠,这样一只育珠蚌可循环多次利用,资源利用率高,省工、省本,养殖周期短,年经济效益高。特别是利用培育有核钮扣珠的珠蚌作为再生珠育珠蚌,活蚌取珠后培育有核再生珠。由于培育钮扣珠的珠核形状规则,大小一致,其形成的珍珠囊大,因此培育的有核再生珠大小均匀,规格大,珍珠光滑细腻,珠光强、质量好,适宜加工成多种新奇饰品。目前,该有核再生珠已成为国内外珠商抢手货,市场价5万~10万元/千克之间,  相似文献   

14.
吴德喜  余乃凤 《内陆水产》1998,23(10):22-22
南平水口、沙溪口电站的相继建成,使南平库区水面扩大到8000hm~2,成为福建省最大的水库。1993年底开始发展库清河蚌育珠,并逐步形成规模。1997年河蚌育珠面积达80hm~2。但由于一些库湾生态条件差、管理不规范等因素,致使育珠蚌的死亡率高达50%,并且成珠慢、产量低、质量差,极大地影响了珍珠养殖业的发展。为了加大库区渔业开发力度,提高水域立体利用水平和整体效益,笔者详细调查了养殖珍珠库湾水域生态和管理现状,现将库漳河蚌育珠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小结如下。1河蚌的选购与暂养1.1育珠蚌的选择库区…  相似文献   

15.
《广西水产科技》1988,(1):48-48
选择适龄的手术蚌和适龄的育珠蚌,可使育珠蚌插片后,分泌的珍珠质快,珍珠成长快。  相似文献   

16.
三角帆蚌与池蝶蚌杂交繁育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解决目前我国淡水育珠贝类种质资源退化、缺少优良品种的问题,使用人工自然受精法进行了三角帆蚌与池蝶蚌杂交试验,共获得三角帆蚌与池蝶蚌正交后代20万只,反交后代15万只,三角帆蚌自交后代13万只,池蝶蚌自交后代10万只。养殖及育珠试验表明,以反交F1代生产性能最优,插片手术后第3年的杂交F1代大规格优质珍珠(粒径>8 mm)所占比例达37.98%。  相似文献   

17.
育珠蚌在15-30℃的水温范围内,生长发育正常,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夏秋季节是蚌体、珍珠生长的关键时期。抓好夏秋季育珠蚌的管理,对提高珍珠产量、质量和养蚌育珠的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夏秋季管理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初探淡水珍珠蚌死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义 《淡水渔业》1986,(1):31-31,15
<正> 一、淡水育珠蚌死亡的主要原因引起育珠蚌大量死亡,除因手术存在问题外,可能有下列几种主要原因。 (1) 珍珠蚌的近亲交配影响手术蚌的成活率有的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使用自繁小蚌作为种蚌用来进行人工繁殖,这就易形  相似文献   

19.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四):育珠蚌的养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伟 《内陆水产》2001,26(12):26-27
1育珠水域环境条件要求育珠蚌生活在水中,水环境不仅决定育珠蚌能否生存和生长,而且直接影响到养殖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对水域环境的选择十分重要。1.1水面大小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米2以上。尤其是封闭式静水体的水面,如果水面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育珠蚌的生长。1.2水深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水过浅,水温变化大,影响水质的稳定性。水过深,则下层水温低,影响营养物质循环,饵料生物难于满足育珠蚌的要求,对育珠蚌生长不利。1.3水源水源…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优质的珍珠蚌插片组合,探究不同种类珍珠蚌相互插片后生长性状间的差异和相关性,以及各组合无核珍珠成珠率和大小的差异,利用三角帆蚌(S)、池蝶蚌(C)和褶纹冠蚌(Z)分别作为供片蚌和育珠蚌,获得9个育珠蚌组合,测量各育珠组合的体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比较9个育珠蚌组合及3个未插片的三角帆蚌、池蝶蚌和褶纹冠蚌对照组在1年后生长性状的差异,对各生长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测量每个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数量和大小,计算成珠率和圆度,分析不同组合之间无核珍珠的差异。结果显示,无核育珠手术影响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以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为育珠蚌的组合生长性状均优于对照组,S-S育珠组合在以三角帆蚌为育珠蚌组合内生长最优,SC和C-C育珠组合在以池蝶蚌为育珠蚌组合中生长最优,而以褶纹冠蚌为育珠蚌的组合插片后生长性状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其中除了池蝶蚌同种插片组合(C-C育珠组合)外,其余各育珠组合壳长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高于其他生长性状间相关系数,C-C育珠组合壳宽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三角帆蚌和池蝶蚌之间的插片组合(S-S、C-S、S-C和C-C育珠组合)及褶纹冠蚌同种插片组合(Z-Z育珠组合)成珠率较高(91.67%~100%)。S-S、S-C和C-C育珠组合所育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内处于中等。研究表明,无核育珠手术改变珍珠蚌的生长性能,不同育珠组合生长性能存在差异,S-S、S-C和CC育珠组合插片后生长性能较好,成珠率高,珍珠较圆但珍珠大小在各育珠组合中处于中等,该结果为探索不同珍珠蚌生长性状差异和相关性及其所产无核珍珠成珠率、大小的比较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