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德县干旱阳坡地占山地总面积的71%以上,是绿化造林和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区。研究解决造林地的蓄水,保墒和多种综合抗旱造林技术,对有效地解决造林地“水”的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尽快恢复这些地区的森林植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形,选用不同的造林树种,采取相应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试验,并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相关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吴中伦院士是中国著名林学家、森林生态学家、森林地理学家,长期从事森林生态、森林地理、森林培育等林业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开创性成果,为中国林业和林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系统梳理吴中伦的林业研究历程,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吴中伦的林业著作与学术思想,将其林业研究概括为三方面:一是以中国森林地理研究为基础,形成中国林业区划方案,并在区划研究过程中深化对森林地理分布规律的认识;二是面对中国森林资源的消减形势,提倡造林绿化,合理引入、利用外来树种,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三是重视森林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效益,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将中国林业建设划分为山地林业、田园林业和城市林业三大阵地。吴中伦院士的林业研究不仅推动了中国林业科技事业的发展,而且也以大量的林业科技成果启迪、激励后人,对新时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些年,我国的造林绿化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一些较易造林地区已基本上完成了造林任务。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因此,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问胚就成了今后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石质山地由于生境恶劣及各种原因的破坏,历来造林困难很大,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不高。一些林分生长缓慢,稳定性差,林分质量低,不能发挥出较高的效益。通过应用和推广多年在石质山地植被恢复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现有技术的优化整合和组装配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林分和群落质量、加速植被恢复建设,是改善我国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全球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多方面越来越显著的影响,而森林生态系统也不例外。该文系统梳理了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非生物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一方面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森林生产力增加,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且分布不均加剧,及由此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和森林火灾、病虫害、极端天气事件的愈发频繁和严重,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的风险增大。因此,为了有效降低威胁、规避风险,特提出了使森林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若干针对性措施,以维持森林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干旱、地下水位下降、风沙严重,水资源急剧减少,导致荒漠化程度越来越加剧。杨树作为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不良气候环境对杨树造林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气候变化对杨树造林的影响,从而结合实际情况,有利于杨树栽培技术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6.
龙胜各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龙胜县)森林生态管理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如何巩固生态造林成果、合理采伐林木,确保森林生态管理再上新高度新台阶,这是龙胜县林业管理需要直面的重要课题。文章先简单介绍龙胜县森林资源概况;列举森林采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主要就森林生态管理的措施和对策进行深度剖析和研究;将龙胜县"十二五"林业发展目标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做好林业造林工作及森林防火 工作,构建一个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林业当前常见的林业造林方法有播种造 林法、分殖造林法、栽植造林法,林业部门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加强林业资源监管与保护工作,做好森林 防火措施。本文在分析常见的林业造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具体的森林防火措施,以期为林业造林、森林防火 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价值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发展,应大力推广林业经营.但是,在推行林业经营和造林绿化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根据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对策,提高造林绿化效率,促进林业经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形是影响森林植被分布与生长的重要地理因子,秦岭山地作为中国中部重要生态屏障区,其森林植被变化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基于2000—2014年秦岭山地MODIS NDVI、DEM、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线性趋势法和相关系数对森林植被变化及对气候响应的坡向、坡度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1)秦岭山地森林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占森林总面积的59.72%。按坡向划分,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半阳坡上,约占50%;按坡度划分,森林植被主要集中在斜坡和陡坡上,共占50%以上。(2)2000—2014年秦岭山地各森林植被NDVI均呈线性增加过程,在坡向和坡度上均表现为落叶阔叶灌木林线性增加速率最高、落叶阔叶林次之、常绿针叶林最低的特征,并且落叶阔叶灌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的主体部分均呈显著的线性增加趋势,而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的增加过程不显著。(3)秦岭山地森林植被与气温在不同坡向和坡度上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反映该区域热量条件充足,降水成为森林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同时,在不同一坡向上,随着坡度的增加,气温、降水与森林植被的相关关系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山地地形条件对森林植被分布影响较大,而不同地形上水热条件对植被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森林既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和经济问题如森林覆盖减少,物种灭绝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化石能源枯竭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面对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森林可持续经营、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和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等是世界林业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湿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以变暖为主,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环境劣变,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湿地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所具备的独特生态功能不仅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且对气候的变化较其他生态系统更为敏感。因此,从气候变化对湿地面积分布和主要生态功能的影响进行论述,旨在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大小兴安岭森林植被交错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类型、植被类型以及生态脆弱性等进行了论述。在交错区内、随着气候从温带向寒温带逐渐过渡,土壤,植被等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该地区又是我国近百年来温度增加最明显的区域,导致冻土等环境条件的显著变化,为研究气候变暖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北京山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采用北京市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多年观测数据以及公共数据对北京市山地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北京山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329.36亿元,各服务功能价值量大小依次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生物多样性净化大气森林游憩保育土壤营养物质积累。从涵养水源、积累营养物、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保育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6项功能来看,北京山地各森林植被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排序为灌木林栎类林油松林经济林侧柏林阔叶混交林山杨林桦树林刺槐林落叶松林;从单位面积价值量来看,阔叶混交林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量最大,其次是栎类林,经济林提供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量最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我国林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未来发展中,全球变暖的趋势还会不断加深,一些极端的气候事件将不可避免的发生,这对林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本研究简单分析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浅析降低气候变化对森林影响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为林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性质、土壤基质旱化、植被恢复和重建途径等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应采用集雨造林和径流林业技术,利用地带性林草种类,仿拟自然演替规律恢复和重建森林植被群落,构建"乔灌草"配置合理的稳定森林生态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马信美 《农家参谋》2022,(11):144-146
快速发展的工业技术给人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近年来,绿化面积逐渐减少,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全球的主要问题.为了进一步缓解环境问题,提高绿色植被覆盖了,我国采取荒山造林绿化技术,有效利用山地,增加绿化面积.由于荒山与普通山地的不同,导致荒山造林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荒山造林能够有...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对陕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烨  陈军  赵耀 《北京农业》2011,(27):48-51
退耕还林项目引起了土地植被与土地利用景观方面的快速变化,并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1998—2005年,我们通过野外调查方式研究该项目对陕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脆弱景观生态系统修复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总植被盖度从1998年的29.7%上升到2005年的42.2%。但是,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可能正在加剧了半干旱生态脆弱区水资源短缺风险,导致人工林地植被覆盖度和植物种类减少。退耕、禁牧对植被覆盖恢复的贡献最大,而人工造林对半干旱生态脆弱区植被修复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土壤侵蚀、保护植物多样性,人工造林时必须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与人工造林相比,降低耕作和放牧强度是半干旱地区恢复退化植被景观系统的首要手段。在半干旱生态脆弱区,人工造林应该限制在种植乡土树种或其他一些低耗水植物种类,减少土壤水分消耗、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比如利用半干旱草原自然植物群落,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小灌木,以及苔藓等低耗水物种进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8.
石质山地石砾含量多,土层瘠薄、肥力低,水分条件差,生态修复难、成本高,近年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其生态修复带来了重大契机.该文从树种选择、精准育苗、科学造林、植被管护等方面阐述了全椒神山国有林场石质山地生态修复技术,探讨了石质山地生态修复后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与完善途径,以期为石质山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工造林对八达岭森林植被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Menhinick指数和Pielou指数,对北京市八达岭地区的主要人工林和天然林植被的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造林和再造林活动对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八达岭地区森林植被的木本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为1.578,其中,人工林植被(1.425)显著低于天然林植被(1.762);而丰富度和均匀度相差不明显。不同人工林和天然林植被多样性差异程度不同,一些人工林植被的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甚至高于一部分天然林植被。通过降低人工林密度,改变林下管理等林业经营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工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人工林向天然林方向发展,降低人工造林对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促进当地可持续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梁明武  高春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57-13861
生态环境防护已成为北京都市水源涵养林系统的主要功能。然而,随着大规模林业工程的实施,都市水源涵养林建设和城市生活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首先担心不当的造林和森林经营会导致水资源减少,如流域产水量降低,水库水容量减少,从而限制区域发展;其次,天然雨水资源所能支撑的植被承载力有限致使新建森林植被随着生长出现稳定性下降、健康退化和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基于此,从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北京都市水源涵养林建设的必要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在水源涵养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需要综合考虑水资源管理的问题,加强植被承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