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华重楼种植基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光泽县崇仁村的华重楼种植基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地土壤偏酸性,有机质和全钾含量较高;竹针混杂林样地的土壤全氮含量较低,所有样地土壤的全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低;竹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偏低;针叶林、竹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的土壤肥力一般,竹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肥力处于贫瘠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长沙县“百里茶廊”6个茶叶基地的土壤pH,有机质,全N、P、K,有效N、P、K以及缓效钾等指标的土壤肥力状况,并以此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这6个茶叶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沙县“百里茶廊”6个茶叶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均属于中等水平,土壤pH值偏低,全N、全P含量偏低,有机质含量和有效N、P、K含量中等,全K和缓效K含量较高,并据此提出了该地区高产优质茶园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光泽县崇仁村的华重楼种植基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地土壤偏酸性,有机质和全钾含量较高;竹针混杂林样地的土壤全氮含量较低,所有样地土壤的全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低;竹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偏低;针叶林、竹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的土壤肥力一般,竹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肥力处于贫瘠水平。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新烟区土壤肥力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保山市、临沧市、普洱市、文山州4个新烟区249个耕层土壤样本的主要养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相关分析法确定各土壤养分指标的权重,通过估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对云南新烟区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云南省4个新烟区pH值均较适宜,有机质和氮素养分含量水平总体较高,磷素养分(全磷、速效磷)含量偏低,钾素养分中全钾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中等,但地区间差异较大.②云南省新烟区IFI值平均为0.63,变幅为0.12 ~1.07,土壤肥力状况变异较大.新烟区83.5%的土壤肥力在中等及以上水平,文山、临沧2个新烟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较高,分别达到了0.73和0.61.而普洱新烟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相对较低,仅为0.51;同时,普洱烟区肥力水平较低的土壤所占比例也比较大,达到了13.79%.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安仁烟区土壤施肥方案,按照烟叶精益生产对土壤养分的要求,选取土壤养分相关指标,运用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SFI值),对安仁县烤烟基地土壤养分状况及肥力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安仁烟区土壤有机质、有效硼、有效锌和碱解氮含量适宜,有效钥、全氮和全钾含量偏高,pH、速效钾和全磷含量偏低;②安仁烟区大部分土壤处于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水平,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平均值为0.839 6,植烟土壤肥力状况良好;③7个植烟乡镇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大小为安平镇>灵官镇>龙海镇>承坪乡>清溪镇>竹山乡>坪上乡.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桑柘基地单元现阶段土壤肥力情况,2015年在彭水县桑柘基地单元采集了104个植烟土壤样品进行肥力评价。结果表明:桑柘基地单元内63.46%的土壤偏酸或偏碱;92.31%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偏高;4.81%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67.31%的含量偏高;28.85%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因此,针对基地单元内土壤肥力情况,提出相应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7.
2012年对在重庆市巫山县河梁基地单元采集的100个植烟土壤样品进行了土壤肥力评价,结果表明:基地单元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适中,部分烟田有机质含量偏低;大部分土壤碱解氮含量偏高;有近半数的土壤速效磷含量丰富,只有少部分土壤速效磷含量较少;有26%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37%的土壤偏酸或偏碱;水溶性氯含量均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此外,针对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平顶山烟区土壤肥力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平顶山市烟区各项肥力因子的基础上,对该烟区土壤肥力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S型或抛物线型作物效应曲线建立各项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从而求得每个评价单元的综合指标值.使用m apG 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作为空间数据管理工具,建立了该烟区土壤综合肥力评价图.研究表明,研究区内的汝州、郏县、宝丰的北部和叶县的东部一带各土壤肥力因子含量适中,且搭配比例适当,综合肥力水平为适宜以上地区;而鲁山、叶县的西部、宝丰的南部一带虽然烟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pH值都为适中,但全氮和速效磷含量都偏低,影响了该烟区土壤综合肥力的发挥,综合评价定为次适宜区,该烟区应增加氮肥和速效磷的施用,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9.
广西蔗区土壤肥力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评价广西甘蔗种植区的土壤肥力状况,为甘蔗科学合理种植及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完善广西蔗地土壤肥力评价体系.[方法]对采自广西甘蔗种植区3 006个样点的耕层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定,并采用改进的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法评价该基地土壤的肥力特征.[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广西蔗区土壤质地粘重,绝大多数土壤偏酸性,平均值为4.94;土壤有效硼缺乏,平均含量为0.24 mg/kg;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偏低,平均值为62.34 mg/kg;有机质含量一般,碱解N、速效P、速效K、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钙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呈现养分区域不平衡现象与高产土壤条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改进的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蔗地土壤肥力为Ⅲ级,即低肥力水平,综合肥力指数为0.56.单项肥力指数有效铜,有效锌,交换性镁,速效,有效锰,碱解氮处于贫瘠水平,其他指标处于一般肥力水平或较高肥力水平.[结论]广西甘蔗种植区土壤肥力总体属于较低水平;采用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可提高土壤肥力评价的定量化水平和科学性,从而可减少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查明酉阳现阶段土壤的养分含量状况,对烟区养分的丰缺做出评价,2012年在酉阳县苍岭基地单元采集了100个植烟土壤样品进行土壤肥力评价。结果表明:酉阳县苍岭基地单元内23%的土壤偏酸或偏碱;94%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偏高;21%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43%的含量偏高;49%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大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富,但仍有小部分含量偏低;4%的烟田水溶性氯含量偏高。而且,针对基地单元内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良措施,为优质烟叶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铁锰结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锰结核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的产物。我国近年来对土壤铁锰结核的物理性状、内部结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锰矿物类型的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形成时代,同时对铁锰结核所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今后一段时期铁锰结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土壤铁锰结核形成机制、铁锰结核的空间比较性研究以及铁锰结核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莹  林庆良 《北京农业》2007,(36):46-49
植物试管开花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说明对植物试管开花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哺乳动物显微受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注射部位、精子状态、精子发生、卵子状态、卵子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显微受精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显微受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对适宜新辟桃园的除草剂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并研究了合理的混用技术。在所选的5 种药剂中,克芜踪的速效性最好,但持效期短。用20% 克芜踪3 000m l/hm 2 喷施,药后10天,杂草平均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1.1% 和96.2% ;药后15 天,杂草开始复生,防效下降;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降至35.4% 和67.7% 。草甘膦系列的除草净度高、防效持久,但药效发挥较缓慢。用41% 农达5 250m l/hm 2,药后2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7% 和93.1% ;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仍达94.0% 和93.7% 。克芜踪、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禾耐斯(乙草胺)混配,能互补长短,提高药效。混用后,克芜踪防效提高2% ~8% ;农达、草甘膦防效提高2% ~5% 。人工锄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为70.6% 和84.1% ,且山地表土层松动后易造成水肥流失。  相似文献   

15.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相思树种的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茎尖的培养、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相思树体外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相思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近况,从而提出了相思树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只有在阐明相思树体外再生的生化、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体外繁殖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林木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江淮地区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蔡祖玉  张先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9-3119,3141
试验结果表明:江淮地区N、P、K的施肥配比为1∶0.5∶0.5时,小麦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19.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干热蔗区是我国甘蔗糖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蔗区光热资源丰富,唯降水分布不均成为植蔗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根据蔗区植蔗特点和甘蔗需水规律,苗期抗旱是干热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保证较多的总苗数和足够的生长量是苗期抗旱植蔗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制定相应的苗期抗旱植蔗栽培技术措施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保障;该观点为我国干热蔗区植蔗生产、甘蔗引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