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阳大王枣有以下特征:   1、个大果重:果实特大,近圆形,一般的大如鸡蛋,纵径 4.9厘米,横径 4.6厘米,平均单果重 50克,最大 80克以上, 1000克 20个左右,堪称枣中之王。  相似文献   

2.
《农村科技》2007,(8):75-75
一、红枣的采收 1.枣果的成熟过程 枣果在白熟期已充分发育,果皮由绿色变成绿白色,肉质较松软,皮薄而软,含糖量较低,糖煮后皮肉不易分离,是加工蜜枣用的果实采收适期。  相似文献   

3.
1、工艺流程 选料→分级→清洗→切缝→糖煮→倒锅→烘烤→包装→成品。 2.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与清洗。选择个大、核小、肉厚、皮薄品种,如山西稷山板枣、河南新郑秋枣、河北阜平大枣、山西临汾团枣、广西灌阳长枣等。果实白熟期(即果实生长期间果皮由草绿色逐渐转为白色期.但此期果实表面无着红色阶段.此期约维持5~8天)采收。挑选新鲜饱满、无病虫、无破伤果实。单果重10.20克,剔除畸形、红圈、有斑疤和成熟度过低的绿枣。果实按大小分级.分别清洗加工。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避雨棚下喷施克裂一号、枣丰宝等防裂药剂对壶瓶枣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设置避雨棚+克裂一号、避雨棚+枣丰宝、避雨棚和对照4种处理,测定壶瓶枣裂果率和裂果指数、果实品质等各项指标,探讨在避雨棚下喷施克裂一号、枣丰宝对壶瓶枣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棚下喷施枣丰宝或克裂一号,显著降低了壶瓶枣裂果率和裂果指数,裂果率为6.46%~10.84%,裂果指数为0.035~0.052;各处理对壶瓶枣果实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实硬度均没有显著影响,克裂一号处理的果形指数高于枣丰宝处理、避雨棚处理和对照;避雨棚处理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避雨棚下喷施枣丰宝和克裂一号对成熟壶瓶枣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克裂一号处理成熟壶瓶枣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枣丰宝处理2.24 mg·g~(-1)。因此,避雨棚下喷施克裂一号、枣丰宝对壶瓶枣果实发育过程无明显影响,不会降低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推迟枣果采收,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维生素C含量显著下降。鲜食枣品种中以冬枣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三种干燥处理中以微波干燥果实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当年生枝的冬枣(点红期)较多年生枝冬枣(全红期)保鲜期长,维生素C含量高。  相似文献   

6.
《农家顾问》2013,(11):35-36
1.特早超甜枣-早酥脆枣从 特早熟枣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该品种树势强健,其果实短圆形,单果重17觅,最大28克,  相似文献   

7.
三樱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樱椒又名朝天椒,是70年代从日本引入我国。其株型紧凑,果实簇生,质细肉厚,辣味极浓,维生素含量居蔬菜之冠。青椒一季采收3次,亩产1 500~2 00O千克,红椒一季采收1次晾干,亩产250~300千克,规模种植,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鲁枣7号”是枣观赏品种“磨盘枣”的自然实生,是枣观赏鲜食兼用新品种。果实磨盘形.极具观赏价值;平均单果重8.6克.最大单果重9.3克,果实紫红色:  相似文献   

9.
枣贮藏保鲜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中国枣原产于中国,富含V-C。但V-C在干制时易被破坏,因此应予鲜藏以减少损失。本试验使用冷藏方法,共进行了2年(1984-1985)的研究。采前果实喷CaCl#-2和高脂膜,采后用打孔塑料袋包装贮藏。研究表明,贮后50天以内,果实易失水和酒化。根据枣果的生理和形态特性,其贮藏期是依品种和采收时期而异,以西峰山小枣耐贮性强,可贮70天以上,V-C也很少损失,但婆枣耐贮性差;白熟期和半红期采收,均有利于增加枣的贮藏期。据2年的试验结果,总结出了一套枣的贮藏保鲜的优式流程。  相似文献   

10.
1苗木培育 1.1砧木苗培育 柿树最常用的砧木是君迁子,其次是柿砧,也可用油柿、君迁子又叫软枣、牛奶枣。 1.1.1种子采集。一般在10月下旬霜降前后,当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采后堆积软化,搓烂,淘去果肉碎渣和杂质,阴干后干藏,每百千克鲜果可出20~30kg种子。  相似文献   

11.
高洁 《河北农业》2016,(4):48-49
正枣树中后期从时间上划分,大体上从8月份开始到采收前,这段时间的管理重点主要是以促进果实增大,减少采前落果,减轻裂果,提高果品品质为主。一、喷施萘乙酸减少落果果实生长中、后期喷施1—2次10—2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可有效地减少采前落果,由于萘乙酸对枣果脱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由于它可以延迟纤维素酶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阻止离层产生,所以可抑制枣果脱落。近年来,枣农使用萘乙酸防落果时间提前,甚至于加大使用浓  相似文献   

12.
“雨帅”是从“金丝小枣”中选出的抗裂果枣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11.1克。果实红色;平均单核重0.34克,核内不含种仁:果肉质地致密,汁液少,风味较甜,干制品质上等;可食率96.9%,脆熟期鲜枣可溶性总糖含量24.7%.可滴定酸含量0.19%,维生素C含量4350毫克/千克;全红脆熟期制干率58%左右,干制红枣可溶性总糖含量65.5%,可滴定酸含量1%,千枣肉质松软.黄褐色;在河北省献县.果实于9月下旬成熟,是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3.
《农村百事通》2006,(4):82-83
冬枣:亦称苹果枣,是目前鲜食品质最好的晚熟枣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面平整光洁,果形酷似小苹果,果实中等大小,一般单果重16-25克,最大果重45克,果皮薄而脆,熟期浅绿色,熟后赭红色,光亮,果肉白绿色至黄白色,细嫩多汁,无渣,味浓甜,鲜食极为可口,  相似文献   

14.
特早脆蜜王枣是在我国枣资源普查中发现的特早熟鲜食枣珍稀品种。树势中庸,枝条自然开张,不徒长,果实脆熟期果面白色,完熟期果面鲜红亮丽。果实圆柱形,单果一般重30克,果实大小均匀,核小肉厚,可食率98%。发展特早脆蜜王枣投资少,见效快。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朗枣为试材,采用树上和地面措施相配合,提高采收好果率30%以上,减少采收落叶10%以上。为了消除或减少单独喷乙烯利对枣果耐藏性及叶子脱落的不利影响,本试验还施用了赤霉素,结果表明喷施25PPM的赤霉素不影响乙烯利对果实的催落效果,对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延缓叶子脱落有良好的作用。枣果的呼吸动态呈非高峰型。  相似文献   

16.
<正>浙鲜枣1号是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鲜食枣新品种,2019年春季浙江省开化县志伟家庭农场引进试种浙鲜枣1号2.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2021年投产,表现为树势中庸、早果性好、坐果率较高、丰产稳产等特性,果实具有口感脆、汁液多、风味佳等鲜食品质特点。果实果肉白,平均单果质量12.7克,可食率96.8%,投产当年亩产160.5千克。2022年亩产600千克。现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红枣的采收 1.枣果的成熟过程 枣果在白熟期已充分发育,果皮由绿色变成绿白色,肉质较松软,皮薄而软,含糖量较低,糖煮后皮肉不易分离,是加工蜜枣用的果实采收适期.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喷施赤霉素(GA)、脱落酸(ABA)、克裂一号、α-萘乙酸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设置赤霉素、脱落酸、克裂一号、α-萘乙酸钠和空白对照5个处理,测定壶瓶枣单果重、果形指数、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常规品质指标,探讨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脆熟期α-萘乙酸钠处理的枣单果重显著高于GA、ABA处理,分别高出17.83%和12.13%。脆熟期GA和α-萘乙酸钠处理的果形指数显著高于ABA处理,同时完熟期α-萘乙酸钠处理显著高于克裂一号处理,高出6.69%。3脆熟期克裂一号处理后的果实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脆熟期ABA和α-萘乙酸钠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CK处理;完熟期ABA处理显著高于CK、α-萘乙酸钠处理,分别高出25.11%和32.57%。完熟期α-萘乙酸钠处理的枣果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GA处理的,高出17.18%。表明喷施赤霉素、脱落酸、克裂一号、α-萘乙酸钠等处理不会降低壶瓶枣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冬枣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枣,又名冻枣、雁过红。该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9.8克,最大单果重35.6克;果皮薄,完全成熟为赭红色,品质极上,耐贮运,果实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成熟采收。冬枣特点是树势中庸,树姿开张,适于矮化密植,早产早丰,果实风味极上,是一个优质晚熟枣品种,目前在山东、河北、河南等省栽培较多。  一、冬枣的栽植冬枣适应性强,北到辽宁,南到广西,西到新疆均可栽植。冬枣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沙壤土为最好,忌严重内涝地块。冬枣在移栽时挖1米见方大坑,施足基肥,栽后踏实。栽植时间在春秋两季,即12月份至翌年4月中旬之间…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鲜食枣和制干枣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组成物质及相关酶类活性变化,通过鲜食枣冬枣和制干枣骏枣转录组测序,筛选了枣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细胞壁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以冬枣和制干枣木枣为材料,测定了果实7个发育时期和采后30d内的硬度、含水量、细胞壁物质含量及相关酶类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枣果实成熟过程与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基因等的调控相关。木枣成熟期果实硬度和含水量变化具有一致性。冬枣和木枣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果胶显著降解,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酯酶(PE)作用显著,但对冬枣采后软化作用不大。冬枣和木枣果实中纤维素分别积累至脆熟期和完熟期后发生降解,纤维素酶(Cx)在木枣完熟期的作用显著。这说明冬枣和木枣果实质地和成熟软化机制是不同的,该研究也为鲜食枣和制干枣果实的成熟采收和贮藏保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