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燕麦是小麦田的恶性杂草之一,在大兴安岭地区发生较为严重,随着岭南农业开发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每年从外地引种的数量也越来越大,由于有些引进的种子没有经过植物检疫部门的检疫,使野燕麦的种子随麦种引进,野燕麦在岭南农业开发区迅速传播蔓延,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野燕麦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野燕麦也叫燕麦草、黑燕麦等,其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危害严重。一般使小麦减产1成左右,重则可达2~3成。我省1976年发生面积仅为200万亩,目前已经发展到1500万亩,有扩展蔓延的趋势。近年来,我们对信阳地区野燕麦生长特点及危害、传播途径和综合防除技术进行了研究。一、生长特点及危害野燕麦是一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茎秆直立而光滑,叶舌膜质,长约1mm,边缘有不整齐的细齿。叶互生,披针形,一般长100—250mm。花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野燕麦的出苗,分蘖习性,生长发育特点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野燕麦对小麦的危害,为防除野燕麦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骠马防除野燕麦的技术措施,并指导了大面积防除,取得了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防治野燕麦     
<正> 野燕麦是麦田的一种恶性杂草,近年来在我省发生蔓延迅速,危害日趋严重,给小麦生产带来很大威胁.据1979年44个县的调查统计,野燕麦发生600多万亩,占调查麦田的25%,每亩有野燕麦5-30万株的麦田26000多亩;洛阳地区野燕麦发生面积已占全区麦田的49.4%,估计约减产小麦470多万斤.因此,对野燕麦的危害和防治应予高度的重视.防治野燕麦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  相似文献   

5.
正近些年来,麦田杂草危害较为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造成了麦田的不同程度减产。尤其是野燕麦,由于其繁殖力强、发展速度快、化学除草难于控制,已成为麦田主要恶性杂草。为控制其危害,我们对野燕麦危害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提出防治策略。一、野燕麦发生规律1.野燕麦种子具有"再休眠"的特性:第一年发芽率一般不超过50%,其余在以后3~4年中陆续出土,在土壤中保持8年还可以发芽出苗。  相似文献   

6.
野燕麦又称铃铛麦,为1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为害小麦、大麦等作物,广布全国各地。2012年,许昌市麦田野燕麦危害严重,有的地块中野燕麦的长势还超过小麦,制约了小麦生长。因此,了解野燕麦发生特点与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确保许昌市小麦生产有一定的意义。一、2012年许昌地区野燕麦大发生的原因(一)气候条件适宜2012年10—11月,许昌市累计降雨量达到183.2mm,麦田土壤墒情好,再加上10月份许昌市平均气温17.2℃,11月上旬许昌市平均气温12.1℃,综合条件比较适宜野燕麦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河南省邓州市麦田杂草发生危害较为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麦田减产。尤其是野燕麦的繁殖力强、发展速度快、化学除草难以控制,已成为麦田主要恶性杂草。一、麦田野燕麦发生原因1.靠种子传播是造成野燕麦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小麦品种越来越多,部分未经严格检验混有野燕麦草籽的种子被作为品种大田生产,造成较大面积的扩散蔓延。2.野燕麦适广性强,繁殖量大。野燕麦单株分蘖20~40个,单蘖有小穗10~20个,单株有籽800~1200粒,自然脱  相似文献   

8.
正近些年来,邓州市在小麦生产上,麦田杂草发生危害较为严重,影响着小麦的正常生长,不同程度造成了麦田的减产。尤其是野燕麦的繁殖力强、发展速度快、化学除草难于控制,已成为麦田主要恶性杂草。为控制其危害,现对野燕麦危害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稻麦连作区野燕麦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稻麦连作区的野燕麦初步分为栽培型、杂草型两大类型;四个种即野生燕麦、野生莜麦、普通野燕麦和南方野燕麦;两个变种即无毛野燕麦变种、紫壳野燕麦变种;并有褐色野燕麦、黄稃野燕麦、白壳野燕麦、咖啡色壳野燕麦四个生态型。经切片观察,不同种野燕麦的籽实含有不同色素,其含量也不同,形成不同色泽的籽实,江苏范围内有黄色、白色、咖啡色、褐色等不同壳色的野燕麦。江苏的紫壳野燕麦、无毛野燕麦、普通野燕麦的果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果皮上的硅质和角质层较厚,新疆野燕麦果皮细胞较疏松,空隙度较大,果皮上的硅质、角质层较薄,其透水性、透气性较江苏上述三个样品大,抗湿性小。野燕麦籽实结构的抗湿性及其在稻田中能够越夏的特性,是江苏稻麦连作区野燕麦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野燕麦也叫燕麦草、黑燕麦等。其分布广、密度大、适应性强、繁殖率高,严重影响麦类等禾谷类作物的生长,是世界性的恶性杂草,我国有近20个省市区每年都有大量农田遭受危害。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北方的野燕麦杂草发生危害面积正在迅速扩大蔓延,已成为危害部分麦田的主要杂草,严重发生田产量损失达30%以上,必须加以重视,及时防除。一、发生原因一是野燕麦适应性强,繁殖量大,通过自身积累形成再侵染。一株野燕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