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金文娟  张桂兰  王文群 《蔬菜》2003,(12):18-19
江苏省扬中市蔬菜技术指导站从2001年以来,利用研究所连栋大棚引进樱桃番茄进行栽培试验.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生产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冬春樱桃番茄早熟栽培技术.采用连栋大棚套中棚加地膜、加无纺布的"三膜一布"4层覆盖栽培,2月中下旬即可上市,667 m2产量4 000 kg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栽培技术关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棚番茄栽培在徐州铜山栽培历史已久,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33hm^2。由于种植单调,重茬年限长和大棚小气候的适宜性,番茄腐霉茎基腐病暴发流行,造成大量死苗。轻病棚病株率10%~20%,一般40%-60%,重病棚毁棚重植,对番茄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此笔者从2003年开始,对该病在本地的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该病的防治技术开展了多次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项技术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农友樱桃番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桃番茄是一种多用途的茄果类作物 ,近年来正日益受到市民的青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2 0 0 1年我们从台湾农友公司引进了 4个樱桃番茄新品种 ,通过大棚栽培试验 ,确定了本地区最适宜种植的樱桃番茄新品种。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 金珠、玲珠、千禧、龙女 (均由台湾农友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嘉定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场进行。每个供试品种种植一个大棚 ,大棚面积为 180m2 。于 2月 6日播种 ,三膜育苗 ,2月 14日齐苗。 3月 4日分苗于营养钵中 ,3月 2 3日带地膜定植。每棚 3畦 ,一畦 2行 ,株距 5 0cm ,每棚栽 330株。定…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大棚种植模式,生产高产、高效、优质化蔬菜,我市近年推广了番茄、青菜、花椰菜、生菜种植模式,周年利用大棚设施,即冬春使用大棚薄膜,夏秋使用防虫网、遮阳网,覆盖种植番茄、青菜、花椰菜、生菜,为市场提供放心蔬菜。利用该模式进行生产,667 m2可产番茄4 500 kg、青菜2 200 kg、花椰菜1 500 kg、生菜2 800 kg,效益显著。一、番茄选早熟、耐低温的番茄品种如“海粉962”、“西粉903”、“浙粉202”等。于上年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幼苗1叶1心时移入10cm口径的营养钵中培育壮苗。12月份架大棚膜,并于大棚膜下20 cm处上二道膜,双层覆盖保温…  相似文献   

5.
以无限生长类型番茄"春棚一号"为试材,采用单干整枝的方式,研究不同密度和留果穗数对早春大棚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并减少留果数有利于早春大棚番茄的前期生长,株高降低,茎粗、叶长增加,使植株粗壮,加速了第一穗果实的膨大,提高了前期产量;改善了品质,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维生素C含量增加。增加密度、减少留果数不利于植株中后期生长,植株细高,表现出徒长现象。综合产量、效益以及品质,筛选出早春大棚番茄生产宜采用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且保留2穗果的栽培方式更好。  相似文献   

6.
<正>为解决番茄大中棚设施栽培病害逐年加重、品质下降与人们对优质无公害番茄需求之间的矛盾,满足番茄商品果实要求耐长途运输和在超市货架上存放时间长的需求,从2003年秋开始,笔者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引进最新培育的BG1番茄进行早春大棚和初夏露地栽培试验、示范。通过连续3年的系统观察、分析比较,初步认为BG1番茄具有早熟性突出、坐果能  相似文献   

7.
李平 《吉林蔬菜》2003,(2):12-12
江苏省石榴乡张立成,投资6 000元建棚,大棚长60米、宽8米,占地480.2平方米。1998年引进了圣女樱桃番茄在大棚内种植。栽培技术如下:1 品种选择选用圣女樱桃番茄品种。该品种植株高,叶片较疏,耐病毒病、叶斑病、晚疫病、结果早,坐果力强,1花穗结果最多可达60个。双秆整枝,1株可结500个果以上。果实呈长球形(枣形)。果色红亮。单果重14克左右。果肉多,种子少,不易裂果。枝叶脆弱易折。  相似文献   

8.
我县今年番茄晚疫病发生相当严重 ,直接影响菜农的收入。我局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对其进行调查和诊断 ,找出发病原因 ,并结合当地实际 ,提出晚疫病防治措施。1 番茄晚疫病发生原因①设施简陋。我县种植番茄的大棚一般较低 ,只有 2~ 3m ,没有中膜 ,不利于通风降湿 ;在浇水时拉水管来浇水。②处理不当。番茄晚疫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湿度适合病菌生长 ,在 2月份期间 ,雨量较多 ,发病后还继续喷施农药 ,加大了棚中的湿度 ,而不利于病情控制 ;把病果病株剪掉后没有集中销毁或深埋 ,而是随处丢在大棚外 ;所用的农药基本上是以防为主的常规药品 …  相似文献   

9.
2008 年11 月下旬,江苏省丰县凤城镇刘洪庄村
菜农反映温室越冬番茄出现“黄顶”现象。经过调查
得知:该村种植的番茄品种是佳园大粉,连续种植5
a (年),9 月15 日播种育苗,10 月15 日前后定植,
2%的植株心叶微黄,植株矮化,后经鉴定是由番茄
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简称
TYLCV)侵染所致。2009 年1 月5 日、7 日江苏省丰
县植物保护站对全县坐果期番茄进行了普查,发现
病棚率高达100%。近几年,该病在丰县番茄上为害
猖獗,特别是对大棚秋延迟番茄和温室越冬番茄造
成了巨大危害,致使种植面积锐减。为此,笔者根据
2008~2011 年的田间调查,对该病在丰县的发生特
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对番茄生产有
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日本农业属于精耕细作型,走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的路子。现代日本的蔬菜生产,几乎全部采用大棚生产,从翻地施肥、整地作畦、覆盖地膜,到播种育苗、移栽、定植、打药、收获,全部按照作业历,有条不紊地组织生产。但因大棚生产轮作倒茬困难,造成多年重茬,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故日本农户的大棚蔬菜栽培均采用嫁接技术。例如,我实习的筑坡市上田慎也家的大棚是采用如下作业历进行作业的:黄瓜(7~12月)—番茄(12月~翌年7月)。周而复始,每年都固定栽培、收获这两种蔬菜。其中番茄栽培的作业历如下:每年的10月10日在育种棚播种桃太郎番茄(接…  相似文献   

11.
<正>冬季大棚种植番茄由于管理不当很容易得番茄灰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病毒病等病害,发病高峰可导致整个大棚绝收。下面介绍各种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1番茄灰霉病1.1症状番茄花、果、叶、茎均可发病。番茄灰霉病从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开始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因此,果实染病  相似文献   

12.
马鞍山市霍里镇地处城郊,现有菜地面积3千余亩,2005年种植大棚面积800亩,其中番茄约400亩。近年来灰霉病是我镇冬季大棚番茄栽培重要病害之一,如不及时防治,造成早春番茄大量烂果,产量减少,造成重大损失。为更好地使大棚番茄增产增收,防止大棚栽培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我镇的栽培实际及生产经验,现将番茄灰霉病的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棚冬春樱桃番茄—夏秋水蕹菜水旱轮作生态高效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大棚设施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和种植效益,解决设施大棚蔬菜连作障碍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从茬口安排、主要栽培要点、夏季高温闷棚、产量效益分析和前景应用等方面对大棚设施樱桃番茄和水蕹菜的水旱轮作生态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春季大棚番茄种植对缓解蔬菜空档压力和增加番茄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论述春季大棚番茄种植技术要点,以利于提升春季大棚番茄种植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爱蜜”番茄种子为试材,采用大棚基质栽培方法,对3种不同开窗结构塑料大棚(顶部不开窗型大棚CK、顶部单侧开窗型大棚SG、顶部双侧对称开窗型大棚FG)进行温光及相对湿度观测,并比较不同开窗棚型对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于长江流域番茄春提早栽培的塑料大棚类型。结果表明:3种不同结构大棚的散热性能FG>SG>CK;棚内光照强度FG>SG>CK;棚内湿度CK>SG>FG;SG和FG型大棚能显著增加番茄产量,相比于CK每667 m2分别增产448.81、1 005.48 kg,分别提升了14.29%和31.90%。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均为FG>SG>CK。顶部全开窗型大棚最适合南方地区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防治番茄晚疫病、灰霉病等的绿色控病技术,采用大棚滴灌控病、大棚膜下滴灌控病、大棚膜下滴灌配套uvc(杀菌消毒灯)控病进行试验,结果3种技术都能减轻番茄晚疫病和灰霉病的发生,但以大棚膜下滴灌配套uvc技术对番茄2种主要病害的控病效果最好,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大棚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为了探索经济效益较高的大棚蔬菜种植模式,我们根据本地区大棚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季节安排、品种搭配、资源综合利用和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大棚秋番茄-春茄子/洋扁豆周年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并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深受...  相似文献   

18.
番茄是农民比较喜爱的高效蔬菜种植品种,早春栽培中,大棚造价高,中棚(一般是指宽4-5m,顶高2m左右的塑料棚)由于造价低,拆装方便,近年来在各地应用面积迅速扩大。番茄属高竿作物,在中棚中不宜按常规方法栽培,而通过提高种植密度以及换头再生等措施,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提早成熟,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为了探索早春番茄中棚高效栽培技术,笔者于2006年就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漳平市大棚蔬菜产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大棚番茄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漳平市重要农产品之一。但是由于连作、大棚管理不善等原因,棚内番茄晚疫病、灰霉病、病毒病、蚜虫等病虫害发生日趋加重。为实现番茄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生产,我们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并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一套无公害大棚番茄病虫害综防技术,现介绍如下。1农业防治1.1选用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20.
大棚番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种植技术得到了有效更新,尤其是塑料大棚番茄栽培技术。大棚番茄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产量高、上市早,并且收获期比较长,给农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从番茄品种选择、大棚修建、育苗、番茄生长期管理、果实收获管理5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希望能够为以后农户从事塑料大棚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