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病虫害调查监测是森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要提供全面、准确、连续、及时的调查信息 ,就必须走全面调查和系统调查 ,群众调查和专业调查相结合之路。执行统一的调查方法 ,以满足预测预报信息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提高林业调查统计地图的制作,可以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和反馈林业行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林业调查统计地图制作可以结合地理3S技术的运用,以更好地实现林业调查的数据可视化、林业信息的地图化。文章将以MapInfo Professional的应用为例,介绍说明林业调查统计地图的制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大熊猫保护管理的需要,国家林业局于2011—2014年开展了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调查涉及了野生种群、栖息地、同域野生动物、干扰状况、社会经济、保护管理和圈养种群七大方面内容,获得了全面的大熊猫现状信息。介绍了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的技术方案,展示了主要调查成果,分析了第三次调查以来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森林调查监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21世纪森林调查监测的目的任务。论述了21世纪森林调查监测的技术方法,其中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信息的应用。最后讨论了21世纪森林调查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新型林业调查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调查是林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是森林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数据基础,对森林开发、利用和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简单的林业调查手段越来越不能满足整体林业信息化的需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新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信息交互技术为支撑,借用全站仪等高新精密仪器为手段,构建新型林业调查系统,对其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论述,认为新型林业调查系统大大提高了林业管理与决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森林具有抗击各种自然灾害,起绿色屏障的保护作用。值此历史上罕遇的低温阴雨和低温冻害的灾害性天气,开展林木和果树冻害调查研究,是对我市森林资源抗逆承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和评价,但是,由于不同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不同,其对自然灾害的抗逆性不同,因此存在着不可比较的因素,同时也给调查带来大量的工作量。为化繁为简,特研究设计新的调查方法。调查方法中,设计引入冻害指数,作为评价不同树种冻害程度的参数,以解决调查中不同树种的不可比较的难题,从而减少工作量,提高调查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为林业其它专项调查提供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陕西银杏的地理分布,资源量及生物生态学习性作了全面报道。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林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生态意识的觉醒、环境危机感的增强、森林和林业价值观念的转变,不仅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部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且也要求森林经营体制与规模等做出相应的转变。单纯注重森林蓄积消长量的调查和木材的培育利用,显然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应拓宽到森林多种环境信息资源的调查和多目标的经营利用上,为此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资源调查应完善的内容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所采取的措施与手段,指出成立林业公司是森林经营的一个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9.
关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信息动态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当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森林经营单位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管理,提高二类调查成果的应用性,本文就二类调查信息动态管理中的数据库建立和模型库创建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以期实现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管理,降低调查管理费用,提高林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唐山市采煤塌陷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介于水陆之间的生态系统,是一个过渡带,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对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本研究采用全面调查、样地设置等多种方法对物种进行了调查,运用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指标体系对唐山市采煤塌陷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较全面的评价,旨在今后对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管理措施及发展提供有效依据,在保护的同时进行更合理的开发利用,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11.
1982~1995年,历经14年时间,首次较全面系统地对辽宁小蠹区系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范围为14市所属49个县(区),占应调查县(区)的81.7%。其中对白石粒子、老秃顶子、仙人洞、千山、医巫阁山、大黑山、老铁山等自然保护区做了重点调查,对辽宁境内的300余种乔灌木树种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经过十几年的外业调查,共采集小蠹科标本913号(瓶),已鉴定出98种,隶属4个亚科、27个属。其中有10个新种,国内新记录6种,省内新记录72种,寄主新记录82种。为害针叶树的38种,占38.8%;为害阔叶树的57种,占58.2%;针、阔叶树均为害的3种,占3.0%。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掌上森林资源调查仪在控制样地调查中的应用方法,其中包括控制样地点位置查询和导航、控制样地登陆、调查数据属性输入及控制样地主要信息查询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要介绍EPSFM(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森林资源调查的第一信息基本特点,阐述了FPSFM系统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应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并给出了详尽的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宜兴市位于北纬 30° 07′~ 31° 37′,东经 119° 31′~ 120° 03′之间,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属北亚热带南缘和中亚热带北缘气候区,干湿冷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裕。是银杏栽培适宜区。 1996~ 2000年,我们采用群众与专业队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全市银杏的栽培年代、地点、数量、生长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归档建卡。并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按不同品种分别取样,对果实和种核观察测定。根据有关参考资料对所收集的 34只样品进行了鉴别和分类,并邀请有关专家召开了鉴评会,根据全国银杏优良单株评比要求,对样品品质、丰产性、抗…  相似文献   

15.
省厅决定召开这次全省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2004年全省林业工作总体要求,“办好三件大事”的具体步骤。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全国森林资源调查会议精神和厅党组全面完成森林资源调查任务的要求,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正视困难,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今年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清查),部署今明两年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  相似文献   

16.
森林资源调查方法与作用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不同调查的和要求,森林资源调查分为一类,二类、三类调查。一类调查反映总体资源状况,为宏观决策依据,二类调查满足“编案”、总体设计、区划及造林设计,由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因素的不断变化,森林调查应用于生产木材服务替为“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大目标服务,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兼备的原则。调查目的,对象方法等也应随之有所变化。提出了森林调查方法重点及成果编制方面的变革意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旌德县山核桃分布区的全面调查,结合对气候、土壤和地形等生态因子的分析,得出,旆德县与宁国、绩溪等山核桃产区县交界的地段,为皖南山核桃的原产地之一。该地区山核桃的栽培面积还可以扩大。  相似文献   

18.
林调 《湖南林业》2002,(5):30-30
森林调查分为资源调查和经理调查两大部分。前者只要求资源数据落实到行政单位,后者则要求落实到山头地块的小班。1950年,省农林厅首次组织技术人员,分别对部分县的森林分布、枕木产量、马尾松母树林面积和产量、防护林树种及利用情况、油桐品种及产量和运销等进行了调查。1951年省林业局、中央林垦部等9个单位,组织116人,对江华、会同等16个县,进行了森林资源概况调查,初步摸清了主要偏远林区的森林资源情况。1952年中央林垦部第二、三调查队对城步、绥宁县进行了森林资源清查。同年省林业局调查队,在汝城、资兴县进行了森林资源调…  相似文献   

19.
TM影像图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M影像图应用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林业勘察技术的一项新的内容。我院在1994年对巴林、南木林业局进行二类调查时,在调查地区试用了陆地卫星TM图像,采取全面试验重点研究的方法,全面采用旧航片与TM影像图相结合的调绘方法,并根据调查地区的林分特点,分别选取了6个小流域进行TM影像图在二类调查中应用的重点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1995年在进行五岔沟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也采用了类似上述的调绘方法。通过实践证明,此种调查方法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临潼古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潼是骊山、华清池、秦兵马湘等景区文物所在地。临潼古树有相当一部分是现有和潜在景区的绿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地上文物与地下文物结伴而存,相得益彰。因此,古树在临潼旅游区具有重要的研究和观赏价值。1997年5月至11月,根据西安市绿化委员会的安排,历经半年多时间,行程3千多公里,对临潼境内古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现将调查资料整理介绍如后。1资源概况调查中确定,树龄在百年以上者列为古树。在已经收集到的143株古树中,共有13个科,17个种。分别是:蝶形花科有中槐、龙爪槐;柏科有侧柏、千头柏;云实科有皂荚;杨柳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