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西橡胶树种子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巴西橡胶树成熟种子的超微结构。刚脱落的成熟种子在代谢上是活跃的,它的胚芽和胚根细胞具有大的核仁、很多聚核糖体和大量的粗糙内质网,同时胚轴、子叶和外胚乳细胞的液泡化程度较高。成熟脱落的种子在24℃、85%相对湿度存放3d后,它的细胞内已开始了超微结构的萌发过程,胚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明显增多,子叶和外胚乳中的淀粉粒、贮藏蛋白质和类脂体开始降解,与种子的这种生理状态一致,子叶和外胚乳  相似文献   

2.
陆地棉苗期性状与纤维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5个陆地棉品种(系)苗期性状和纤维品质的分析发现:出叶速率、子叶高度与纤维强度呈显著相,子叶面积与成熟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优质棉育种可在苗期通过对出叶速率快。子叶高度高和子叶面积大对纤维强度和成熟度进行间接选择,以防止间苗、定苗时拔掉优质棉单株,减少成熟纤维样本的品质测试数量,降低测试成本,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3.
大豆胞囊线虫成熟后以胞囊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并由白色逐渐变成褐色。对白色胞囊和褐色胞囊的孵化率以及几种代谢物质(总糖,糖原,海藻糖,甘油,蛋白质,酯酶,海藻糖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褐色胞囊的孵化率明显比白色胞囊的低;褐色胞囊内的糖原、蛋白质含量较低,酯酶活性较小,但是总糖,海藻糖含量较高,海藻糖酶活性较高,说明褐色胞囊内卵的滞育率较高,其代谢物质中海藻糖和糖原之间可能存在活跃的相互转化;SDS—PAGE蛋白图谱中白色胞囊和褐色胞囊的谱带分别为15和10条,白色胞囊比褐色胞囊多116.6,79.1,68.2,64.3和60.5KDa等5条谱带;酯酶电泳图谱中白色胞囊和褐色胞囊的谱带分别为3和6条,褐色胞囊比白色胞囊多Esr^0.63、Esr^0.75、Esr^0.81等3条谱带。说明新形成的白色胞囊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在胞囊褐化的过程中,蛋白质含量下降,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增强。褐色胞囊内卵的孵化率低可能与这些物质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4.
大豆品种N8855种子浸种后播于消毒土的盆钵内,置于无光照的生长箱内,生长温度为29℃,于第8天发现-株突变体(M0)子叶表现互生现象,而其余植株子叶表现对生(图A)。此株子叶互生突变体(M0)的M1株系置光照培养箱是生长,同N8855一样表现子叶对生;而经暗室诱导子叶表现互生,植株其余性状同于N8855(图B)。M2代表现同M1一致。这一经暗诱导表现子叶互生现象在双子叶植物上是首例报道。   大豆正常子叶对生情况下,位于子叶节以下的茎状轴称为下胚轴,子叶节至第一对真叶节部分称为上胚轴;暗诱导的子叶互生突变体,其发育的组织结构变得复杂,正常对生子叶节拉开,两片子叶的节间可能为中胚轴,而中胚轴在禾本科植物中常见、在双子叶植物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5.
袁明 《大豆科学》2024,(2):252-256
随着特用型双青大豆商品原料需求量日益增多,现有双青豆品种的商品产出量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要,尤其是双青豆新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与育成数量不及普通类型品种,现有生产应用的品种相对单一,老品种在生产上连年种植,种性退化,对病虫草害的抵抗能力减弱,造成产量和品质降低,有碍于双青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大豆研究团队开展了双青大豆育种工作,选育出双青大豆齐农绿1号,该品种属特用型绿种皮绿子叶大豆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10℃活动积温2 250℃区域种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3 d左右。株高89 cm左右,有分枝,白花、尖叶、亚有限结荚习性,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绿色有光泽,种脐褐色,百粒重20.6 g左右。2020—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30.4 kg·hm-2,较对照品种广石绿大豆1号增产9.8%;中抗灰斑病;平均蛋白质含量39.39%,脂肪含量20.04%。该品种的育成,既为特用型双青大豆生产提供新品种支撑,满足市场对新品种的需求,提升品种对产业的贡献度,又为双青大豆育种特供优...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在茶树上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树生物技术始于六十年代末英国剑桥大学化学系培养茶树幼茎小块,研究其咖啡碱的合成。随后,以茶树各种组织和器官为材料,在细胞生长、形态建成等多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尽管茶树生物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进展快,目前许多方面已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扼要介绍其研究现状。1 体细胞培养与快速繁殖1.1 子叶培养据现有资料报导,子叶培养都是以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种子为材料。自1976年吴振铎  相似文献   

7.
大豆再生较为困难,难以满足基因工程的需要.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再生体系,大豆整个子叶节作为外植体进行再生.成熟大豆种子在MSB,添加BA 0.4 mg·L-1的培养基中萌发5~7 d后,切取子叶节外植体,含有BA或CPPU添加一定浓度的IBA的培养基用于筛选芽诱导培养基,确定了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条件为MSB,添加BA 3.0 mg·L-1和IBA 0.2 mg·L-1,将再生芽放人MSB5培养基中伸长至3 cm左右后,放入MSB5添加IBA 0.5 mg·L-1的培养基中生根,生根的小苗炼苗后移栽.大豆整个子叶节再生体系芽再生频率可以达到94.7%,平均每个外植体可以得到28个芽.将此再生体系与传统的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近几年应用较多的大豆胚尖再生体系在再生频率、出芽数目、芽伸长情况以及再生周期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豆整个子叶节再生体系在外植体再生频率以及出芽数量上优于其它两种体系.  相似文献   

8.
向日葵种子蛋白质的微量提取和双向电泳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向日葵干种子的中轴(包括胚芽、胚轴及胚根)和子叶的微量样品中提取蛋白质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取的蛋白质进行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为基础的单向和双向电泳分析,获得清晰的电泳图谱.结果显示:向日葵胚中轴与子叶样品中的蛋白质存在明显差别,而子叶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的蛋白质图谱比较相似.通过进一步的双向电泳对比分析可知,胚中轴与子叶的蛋白质相似性系数为0.785,两种组织均具有特异性蛋白质;胚中轴特异蛋白质有18种,子叶特异蛋白质有10种.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组织特异性蛋白质鉴定及研究子叶和胚中轴的发育机理,以及开展向日葵种子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同时对农业生产中种子纯度鉴定、种子生活力检验及种子发芽实验亦可能具有研究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林玉玲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1):2012-2017
以龙眼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对miR398b前体进行克隆,并分析其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获得长85 bp的龙眼miR398b前体序列(GenBank登录号:GU968639),该前体与葡萄、毛果杨的miR398b前体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并包含长21 bp的miR398b成熟序列;其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主要在球形胚和子叶形胚阶段大量积累,在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II、不完全胚性紧实结构、心形胚和成熟胚阶段中等表达,在鱼雷形胚阶段几乎不表达,说明pre-miR398b主要在龙眼球形胚和子叶形胚阶段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和下胚轴转化方法的比较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农50、东农42和黑农44的子叶节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和下胚轴2种转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和优化.结果表明:不同转化方法对大豆的品种要求不同,东农50适合子叶节转化法,而黑农44适合下胚轴转化法.在子叶节转化体系中,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是100 mg·L-1,在下胚轴转化体系中,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是75 mg·L-1,可见下胚轴体系比子叶节体系在卡那霉素筛选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敏感.在子叶节和下胚轴转化体系中,最适乙酰丁香酮浓度均为200 mol·L-1,最适共培养时间均为3 d.在子叶节转化体系中,5 d苗龄时转化率最高,而下胚轴转化体系中,4~6 d苗龄时转化率均较高,以6 d苗龄最高.  相似文献   

11.
预防组培中蓖麻子叶节玻璃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预防蓖麻子叶节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玻璃化现象,以建立其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本实验对影响子叶节生长状态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胚轴、子叶均为淡黄色的时期切取蓖麻子叶节,接种在1/8MS、内含10g/L琼脂粉、20g/L蔗糖、8.0mg/LZT、1.0mg/LNAA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能有效地预防蓖麻子叶节玻璃化。  相似文献   

12.
利用农杆菌介导将抗逆相关基因GmDREB导入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用于作物改良是分子育种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分子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方法来改良大豆品种的性状已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大豆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5个基因型体细胞胚发生率以及未成熟子叶对PPT的基础抗性.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GmDREB基因的prdGm-200质粒转化大豆未成熟子叶,并探讨了影响农杆菌大豆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5个大豆基因型的未成熟子叶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东农40和吉林35的胚胎发生率显著高于黑农41、九9568、九9313.东农40和吉林35未成熟子叶对PPT很敏感,PPT适合筛选浓度为2-3 mg L-1.农杆菌EHA101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对转化效率均有影响,农杆菌菌液浓度为OD600=0:5-0.7、浸染时问10-20 min有利于转化.经PPT筛选,PCR、PCR-Southern检测得到抗性体细胞胚和抗性植株,初步证明GmDREB基因转入到大豆中.  相似文献   

13.
外源茉莉酸对大豆异黄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下生长8天的大豆子叶,在不同浓度茉莉酸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用甲醇提取大豆异黄酮,经高压液相色谱(HPLC)测定,研究子叶表面伤口、浸泡时间以及茉莉酸浓度对大豆异黄酮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对照组(0.1%乙醇),子叶表面的伤口不影响异黄酮的分配比例;而用茉莉酸浸泡组,健康子叶中几乎不存在游离型的大豆甙元和染料木黄酮;丙二酰大豆甙和丙二酰染料木甙所占比例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大豆甙元和染料木黄酮所占比例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大豆甙和染料木甙所占比例不随浸泡时间而变化;20μM茉莉酸溶液浸泡的子叶中异黄酮总量最低.  相似文献   

1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luronicF68、吐温20、曲通X-100对圆果种黄麻带叶柄子叶离体培养幼芽再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用这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目的在于明确其各自独特理化特性与黄麻子叶培养器官形态建成之间可能的关系.添加0.001-0.5(w/v)PluronicF68可增加子叶平均出苗百分率和每子叶出苗数,附加0.5%(W/V)达到最大效果.而添加0.001%吐温20可达到最佳效果,附加0.5%则抑制幼苗形成.离体子叶附加0.001%(V/V)曲通X-100则同样增加其子叶出苗百分率和每子叶出苗数.但是,这些幼苗未能发育至成熟.另外,附加曲通0.01%-0.5%(V/V)未能诱导子叶再生.这些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疏水(HLB)间的平衡决定外植体细胞的渗透特性,从而影响其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15.
橡胶树次生体胚发生及其再生植株遗传稳定性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热研7-33-97花药为材料,建立橡胶树次生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体系,主要包括初生花药体胚诱导、次生体胚发生和次生胚植株再生三个步骤.结果表明,来自花药初生异常胚和初生子叶期胚的0.2~0.3 cm胚块均能成功诱导次生体胚发生,并均能获得成熟子叶期胚.以初生异常胚为外植体,每个胚块获得子叶期胚数为0.64个.以初生子叶期胚为外植体连续3次诱导次生体胚发生,随诱导次数增加,体胚发生频率先上升,后保持稳定.2,4-D对次生体胚植株再生具有明显影响.添加4.5 μmol/L和9 μmol/L 2,4-D植株再生培养基中植株再生频率达到85.0%.AYLP检测次生体胚植株遗传稳定结果显示:(1)来自初生异常胚的次生体胚植株60.0%植株DNA发生变异;(2)来自初生子叶期胚的次生体胚植株,随次生体胚发生次数增加,检测到DNA变异植株频率由30.0%升高到52.4%.AFLP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次生体胚植株与热研7-33-97高度相似,相似系数大于0.904.  相似文献   

16.
大豆贮藏蛋白亚基积累进程及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DS-PAGE,以5个具有主要贮藏蛋白亚基含量变异的大豆品种为材料,探讨蛋白亚基在子叶和胚中积累时间进程以及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1)同一品种子叶和胚中主要贮藏蛋白亚基构成基本一致,但部分亚基带在两个部位出现时间上存在差异;胚中各亚基积累量与相应时期子叶中对应亚基的积累量相比,除α'亚基积累量略少外,其余亚基积累量都明显相对较低.(2)不同品种间蛋白亚基带出现的时间也存在差异,早的品种其子叶在开花后20d左右即可检测到几乎所有蛋白亚基带,迟的品种到25d左右才能检测到.(3)所用研究材料缺失的蛋白亚基,在发育过程中的胚和子叶中都未出现电泳带.(4)β亚基带在所分析品种的胚和子叶中皆出现.  相似文献   

17.
以铁观音茶树体胚为材料,克隆了茶树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CsAPX(Genbank登录号为MG799534.1)。CsAPX基因包含一个长度为75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250个氨基酸,并对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APX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球形胚至子叶胚阶段APX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并在子叶胚阶段到达最低值,随着体胚进一步的分化,在子叶胚、成熟胚和萌发胚阶段,茶树APX酶活性不断上升,总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体胚发生过程中CsAPX基因的表达分析显示,CsAPX基因在茶树体胚发生的5个阶段均存在显著差异表达,总体呈"升—降—升"的趋势,其中在萌发胚阶段的CsAPX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4个阶段,推测CsAPX基因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萌发胚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苦瓜子叶节丛生芽的诱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子叶节为材料,建立了苦瓜高效再生体系,并比较了不同基因型、不同激素浓度配比、苗龄和肌醇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直立、略微分开,颜色呈浅绿色时子叶节诱导率最高;培养于MS 3.0mg/L6-BA 0.2mg/LIAA中的子叶节诱导率最高;不同基因型的诱导率有一定差异,以“南屿”苦瓜子叶节诱导率最高;添加一定浓度的肌醇可以促进不定芽的分化;低浓度6-BA的培养基有利于芽的伸长;低浓度IAA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生根率高达91.7%。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光照条件下大豆体内异黄酮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HPLC检测了不同光照处理大豆组织中异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幼苗子叶异黄酮含量大大高于叶片和根中的含量;光照处理后,子叶中异黄酮的含量降低,而叶片和根中的异黄酮含量上升;异黄酮含量较低的品种,幼苗光照后子叶中异黄酮含量上升较多。幼苗子叶中的异黄酮以大豆甙和染料木甙及其丙二酰衍生物为主,叶片中主要含有染料木甙及其丙二酰衍生物,根中异黄酮组分以丙二酰大豆甙为主;异黄酮组分因品种不同显示出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赖明志 《茶叶科学》1996,16(1):43-46
成熟的茶籽子叶含有丰富的脂肪、淀粉、蛋白质。电镜观察表明:这三大贮藏物质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脂体直径约为0.41μm─0.56μm;淀粉粒为2.56μm─3.44μm;蛋白体为2.77μm─4.44μm。同时还观察到液泡、胞间隙、胞间层、胞间连丝及ATP酶活性反应产物,其特征明显,较易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