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说起桂林,人们会想到“山水甲天下”,但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桂林清秀柔美的山、清澈灵动的水,或者说,只看到了桂林外在的美。只有将目光落到那一片片青翠的竹林上,只有走进那郁郁葱葱的森林,感受到生态与环境的生机盎然,才能体会到桂林蕴涵着的人文之美。因为这林、这山、这水,莫不倾注着林业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诠释着他们对美好生存环境的不懈追求。走进森林看桂林,才能看到一个天工与人力共同缔造的精美作品。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放松身心的旅游方式,希望反璞归真,重返自然。人们热衷于森林旅游,主要在于深刻的认识到森林的保健功能。此外,森林旅游还具有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责任,然而,人们对森林旅游的理解往往停留于经历和享受自然这一层面,认为森林旅游就是到森林中去走一趟,观赏一番自然风光,而对森林与人类社会在互动中形成的大量底蕴丰富的文化积淀重视不够,特别是对文化中最本质的内容--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理念薄弱。因此,对森林旅游的生态文化内涵展开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李晓梅 《国土绿化》2005,(10):16-16
近百平方米的多功能展厅内,三面靠墙的桌子上陈列着风格各异的插花作品。精美别致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正面一张桌子上,韩国客人精心制作的插花作品——“森林动物会”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海龟等十几种动物造型的韩国植物雕塑充满了童趣,引来了众多观众围观。据介绍,注重线条、意境,追求自然典雅的东方式插花,以中国插花和日本插花为代表。过去,韩国插花很少见。此次韩国插花交流团表演的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自由式插花和现代花艺都令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4.
也许对森林美和自然美的发现算得上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 森林是人类祖先的摇篮,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庇护神。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在从远古到现代的漫长岁月里,森林给了类人猿和人这种灵长类动物一切。人类也发现了森林的多种价值。但人类整体对森林美的发现则是工业文明发展以后的事。 人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渴望回归森林,人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依恋森林。人们到森林中去追寻── 森林的美 森林是一个由土地、林木、动植物及天象、古迹、周边环境组成的总体。它的地貌特征、岩石属性、季相变化、空间组合等因素,以形、色、光…  相似文献   

5.
论森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本质上是旅游者对森林文化的旅游经历与体验,但现实中森林文化内涵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森林旅游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森林旅游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基于旅游体验视角,依托营造氛围的森林文化旅游产品(A)、森林物质文化旅游产品(M)、森林行为文化旅游产品(B)、森林精神文化旅游产品(M)4个层次(A-MBM架构)构建了产品库式的森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并对各层次开发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朋友,你是否知道,在林业战线上活跃着这么一只生力军,他们很平凡,又很特殊;他们很年轻,但不乏业绩。--一他们就是被人们誉为"森林卫士"的森林公安队伍。  相似文献   

7.
踏着枯枝、落叶、青苔走进森林我的心轻轻颤栗起来———呵,走进了一个大神秘它古老而又年轻经历过多少世纪经历过多少风雪雷电它永远屹立森林的海的漩涡深处一切浮躁被洗净一切哀乐被抛置肃穆、宁静、庄严……种种感觉从胸中升起我却难以表达那使我心颤栗的大神秘  相似文献   

8.
说起桂林,人们会想到“山水甲天下”,但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桂林清秀柔美的山、清澈灵动的水,或者说,只看到了桂林外在的美。只有将目光落到那一片片青翠的竹林上,只有走进那郁郁葱葱的森林,感受到生态与环境的生机盎然,才能体会到桂林蕴涵着的人文之美。因为这林、这山、这水,莫不倾注着林业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诠释着他们对美好生存环境的不懈追求。走进森林看桂林,才能看到一个天工与人力共同缔造的精美作品。森林润桂林在驱车前往桂林的路上,我们就已感叹于两旁树木的葱茏;待真正走进桂林的土地,置身于林海之中,满眼是深深浅浅的绿,耳边…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林学、森林与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和变化.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由单株树木到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由于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深刻变化,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就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转变到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全面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森林生态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生态美是森林美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其中氛围美、和谐美、动态美、意境美等都是其美之所在。章阐述了森林生态美的不同表现内容,分析了森林生态美与传统森林美学的区别,并探讨了森林生态美的地位和作用,为生态建设提供美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走南闯北,见过不少的树。然而,唯有对槐树有着一种难忘的情结。因此,一见到槐树,便又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滇西凤羽街上,那棵不时地让我感到亲切,而又隐隐生痛的那棵老槐树。在我的记忆中,故乡那棵拔地而起,又高又坚实的老槐树就有二、三人合抱那么粗了。虽然它身上有刀斧砍过的痕迹,但丝毫也没有影响到它抽枝长叶。它粗壮的枝桠像一把巨伞似的在天空撑开,托起一片蓝天,给人一种傲立苍穹的气魄。它成了被村子包围起来的一座森林,一个独特的世界。每当傍晚或饭后,三五成群的乡亲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老槐树下,乘凉聊天。年长者讲述着村  相似文献   

12.
德国城市的森林覆盖率很高。不论是汉堡、慕尼黑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大都被森林包围着。大城市的居民进入森林也很容易,因为城市的面积不是很大,从城市的中心开车一般半小时内就能进入森林。城市间的森林相接时,就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大森林景观。如南部有名的大学城弗赖堡市,从城边的一处进入森林后,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是我国森林公安的初创时期.在那个百废待兴、条件艰苦的年代,第一代森林公安民警勤勤恳恳、毫无怨言,把保卫林区平安、争着为国家建设作贡献,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83岁的吕德新,从警41年,他1951年4月从辽东省公安干校分配到辽东省林业公安处工作.1953年7月辽东省林业公安处撤销后,成立了临江、三岔子2个林业公安局,从那时起,吕德新就一直在临江林业局从事森林公安和纪检工作,直到1992年退休.回忆起那个年代森林公安的战斗岁月,吕德新满怀深情,仿佛又回到了那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给我们再现了一幅幅新中国第一代森林公安民警扎根深山、艰苦奋斗的画面.  相似文献   

14.
森林火灾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森林火灾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福建林学院张国防森林防火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它的效益是通过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森林而体现的,目前这方面效益的测算很不全面。防火不计效益,当然会严重削弱森林防火的地位,给防火事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必...  相似文献   

15.
1991年岁末,借林业部世行贷款项目之机,我们一行4人应法国宇航公司之邀,来到法国的沿海城市马赛尔验收小松鼠森林消防直升飞机。我们又到法国东南部瓦拉布列和尼斯——阿尔卑斯地区森林消防指挥中心做了短暂的参观考察。法国的森林消防很有特色,因时间仓促,仅就所见所闻所感略予以介绍。一、机构设置和工作任务瓦拉布列位于法国东南部中心地带,森林消防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韩国由于全体国民的努力,植被恢复取得极大成功,韩国提出利用森林为国民提供从出生到死亡包括休养、文化、保健、教育等多种福利服务。文中概述了韩国林业发展历程以及森林福祉类型、发展历程、机构、法律、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并对北京如何借鉴韩国森林福祉发展经验提升森林服务功能提出了制定总体规划、打造示范基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韩国森林面积约640万hm^2,占国土65%,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之一。2002年韩国平均立木蓄积量已达到70m^3/hm^2。韩国在退化林地上的森林恢复不仅得益于国家的《10年林业发展计划》,而且得益于新村运动和非政府组织在造林事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最严重的一种灾害。林火在森林中燃烧、蔓延、扩展,在片刻瞬间,星星之火就摧毁大片林木,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并危害自  相似文献   

19.
关于森林社会效益价值核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发挥着三大效益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价值核算中,我国有着比较成熟的价值理论和核算方法,但在社会效益价值核算方法上,学者们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就森林社会效益价值核算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同行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和东北森林结下的是一段不解之缘,这里,足我追求心中绿色的梦的起点,也是我心灵的驿站。在我从事林业研究60年的过程中,有机会到几十个国家的森林进行参观和弩察,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地点也几经变迁,但我与东北森林的联系却是绵延不断。除了,对这里山山水水的热爱,还有那人际间的情愫,每提到长白山,总会使我联想起在自己科学道路上引我入门的师长、科学研究中亲密的伙伴、那些曾与我共同在艰苫条件下患难与共的学生以及当地给了我浓郁友情的淳朴的林业工作者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