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艾灸对幽门螺杆菌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血清IL-6、IL-8、TNF-α、Hp-IgG、CD3+、CD4+、CD8+的影响,探讨艾灸干预HP胃炎胃粘膜损伤的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A组(空白组)、B组(Hp胃炎模型组)、C组(艾灸+模型组)、D组(电针+模型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以NaHCO3+消炎痛+Hp灌胃造模。各组经相应的干预后,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6、IL-8、TNF-α、Hp-IgG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测CD3+、CD4+、CD8+、 CD4+/CD8+值。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大鼠血清IL-6、IL-8、TNF-α、Hp-IgG、CD8+明显增高(P<0.01),CD3+、CD4+、CD4+/CD8+明显降低(P<0.01)。与B组相比,C组血清IL-8、TNF-α、IL-6含量、Hp-IgG、CD8+明显降低(P<0.05或0.01),CD3+、CD4+、CD4+/CD8+明显升高(P<0.05),D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D组相比,C组IL-6、IL-8、Hp-IgG明显降低(P<0.05),CD4+/CD8+明显升高(P<0.05)。结论 艾灸防治幽门螺杆菌胃炎的作用可能通过两种途径实现,抑制促炎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分泌,促进免疫因子CD3+、CD4+产生,抑制CD8+分泌,且艾灸对胃黏膜组织保护作用比电针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 CH-1R 株活疫苗对蓝耳病经典毒株JXA1 的保护效果,采用CH-1R 株活疫苗免疫14 日龄PRRSV 阴性仔猪,1 周后 攻毒,对12、21、35、49、63 日龄时的仔猪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比例和外周血中抗体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院免疫7 d后,CD4+/lym 的比值升高,CD8+/lym 的比值降低,CD4+/CD8+的比例升高;攻毒2 周后,CH-1R 株活 疫苗免疫组仔猪CD4+/lym 和CD8+/lym 的比值均升高,并且CD4+/CD8+的比例也升高,说明CH-1R 株活疫苗对经典 毒株JXA1 可能具有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察马齿苋多糖(Portulace oleracea polysaccharide,POP)对雏鸡胸腺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试验通过对雏鸡灌注不同剂量的POP,测定雏鸡胸腺指数,应用MM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方法测定雏鸡胸腺淋巴细胞转化率,利用流式细胞器测定雏鸡胸腺淋巴细胞周期与胸腺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POP能显著增加雏鸡胸腺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胸腺指数(P<0.05),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显著提高(P<0.05),CD4+T淋巴细胞含量显著增加(P<0.05),CD8+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不明显,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显著升高(P<0.05).POP可通过调节雏鸡胸腺内细胞水平的变化,增强雏鸡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对成年过敏性鼻炎(AR)患者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功能的影响.方法 AR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均以孟鲁斯特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128 μg/(鼻孔·天),对照组不给予布地奈德喷鼻.另选择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健康对照组及AR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外周血Treg及其胞内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以及IgE、IgG4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含量.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R患者CD8+CD28-Treg、IL-10、TGF-β1及IgG4均显著降低(P<0.01),而IgE及EOS均显著升高(P<0.01).(2)治疗后观察组CD8+CD28-Treg、IL-10、TGF-β1及IgG4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IgE及EOS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或0.05).(3)CD8+CD28-Treg、IL-10及TGF-β1三者当中任意一者,均与IgE及EOS当中任一者呈负相关(P<0.01或o.05),但前三者与IgG4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 CD8+CD28-Treg及其细胞因子下降是AR的重要表现,布地奈德可提高该细胞及IgG4含量,降低ⅠgE及EOS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不孕患者手术前后CD4+CD29+T细胞变化及其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具有手术指征的EMS致不孕患者36例(手术组),无手术指征EMS患者38例(非手术组),同时选取38例健康女性作对照(健康组).观察EMS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9+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4(IL-4)及CA125水平的变化,并将其与妊娠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MS不孕患者CD4+CD29+T细胞、IL-1、IL-4及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P<0.01).治疗后,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的CD4+CD29+T细胞、IL-1及CA125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手术组明显低于非手术组(P<0.01);手术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P<0.05).CD4+CD29+T细胞、IL-1及IL-4与CA125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妊娠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CD4+CD29+T细胞升高是EMS不孕患者的重要免疫学表现,手术可显著降低该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水平,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外周血CD4+CD29+T细胞表达及其与治疗关系.方法 69例RV肠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抗RV免疫球蛋白及常规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9+T细胞、IL-2、IL-12水平变化,粪便内RV-RNA含量及腹泻天数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CD4+CD29+T细胞、IL-2及粪便内RV-RN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而IL-12水平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腹泻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RV肠炎患儿粪便内RV-RNA、腹泻天数与外周血CD4+CD29+T细胞、IL-2水平呈正相关(P<0.01或0.05),而与IL-12呈负相关(P<0.05).结论 外周血CD4+CD29+T细胞、IL-2水平升高及IL-12水平降低是RV肠炎的细胞免疫特征,且与病毒数量及腹泻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丁螺环酮对女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抑郁症合并性功能障碍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丁螺环酮,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检测患者的抑郁症状,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问卷调查性功能情况,Olson婚姻质量问卷调查婚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调查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婚姻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 丁螺环酮不仅能显著改善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也能够改善患者的性功能障碍,提高婚姻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从西藏胡黄连分离的Caffeoyl Glycoside(CG)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长周期及其膜表面标志CD4+、CD8+的影响.结果表明:CG通过促进脾淋巴细胞G0/G1期向DNA合成期(S期)转化,从而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对脾淋巴细胞膜表面标志的影响,是通过CG上调CD4+、CD8+和CD4+CD8+双阳性细胞亚群,即主要是通过提高Th细胞的数量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的9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估;干预前后对宫颈癌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G)进行评价,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而且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2%)明显低于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减少宫颈癌放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及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NB-UVB光疗机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光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2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评分(PASI)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均升高,CD8+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AS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小青龙汤对小儿哮喘激素干预的增效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满足诊断标准的69例小儿哮喘者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例)与对照组(n=34),两组均行舒利迭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小青龙汤治疗,1周为1个疗程,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两组治疗疗效,同时观察1个疗程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变化,比较两组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G(IgG),同时观察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治疗前后差异,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建立CD4+/CD8+对治疗疗效的评估模型。结果 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2.4%(P<0.05);两组治疗后FVC、FEV1、MVV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FVC、FEV1、MVV高于对照组,其中FEV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gA、IgG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升高,IgE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CD4+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D4+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5.88%(2/34)与观察组8.57%(3/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效患儿CD4+/CD8+较高,CD4+/CD8+值达2.17时,患儿无效率较高。结论 小青龙汤联合激素治疗小儿轻中度急性哮喘有良好的协同作用,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中医证候及肺功能的改善优于单一西药治疗,其机制考虑与增强患儿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肺癌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给予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护理干预的肺癌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癌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乳腺癌骨转移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单用唑来膦酸治疗, 1个月为1 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质修复疗效及疼痛评分(NRS评分)、Karnofsky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骨质修复总有效率为86.9%,对照组为6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S评分及Karnofsky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在骨质修复及减轻患者疼痛方面优于单用唑来膦酸,同时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肺癌术后放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2月于本组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均采用放化疗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监测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上升,CD8下降,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等骨髓抑制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等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症状、总体健康等维度评分均上升,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肺癌术后放化疗中加用加味补中益气汤,可减少毒副作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升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研究。方法 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晚期结肠癌患者73例,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n=38)接受扶正消积汤联合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和西医组(n=35)单纯接受XEL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肿瘤标志物、免疫细胞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总的中医症状积分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的癌胚抗原(CEA)低于西医组和治疗前(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的CD4+、CD8+高于西医组(P<0.05),与治疗前比无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好于单独西医治疗,且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益气解毒法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50例胃癌术后采用替吉奥和奥利沙铂(SOX方案)进行辅助化疗患者(观察组),配以益气解毒法中医治疗2个化疗周期,观察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Karnofsky评分和QLQ-30评分,并与50例胃癌术后单用SOX方案进行辅助化疗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毒副反应:在贫血、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口腔黏膜损害和肝功能损害方面,观察组级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arnofsky评分:观察组Karnofsky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QLQ-30评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情绪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项目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解毒法可减轻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安神香囊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60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神香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腹痛腹胀、大便频率、大便性状)积分、中医证侯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5例;观察组腹痛腹胀、大便频率、大便性状的改善率分别为85.9%、89.7%、83.3%,对照组为72.0%、82.7%、78.7%,两组腹痛腹胀的改善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治疗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为7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神香囊能有效降低IBS患者PSQI评分,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对缓解IBS的主要症状也有辅助作用,并且能提高中医治疗IBS的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周俭  曹杰  储晶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2):1414-1417
目的 探讨自拟抑癌汤联合辅助化疗对胃癌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常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联合自拟抑癌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凋亡相关因子[胃癌细胞原癌蛋白(Bax)、凋亡调控基因蛋白(Bcl-2)]、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生活质量[卡氏评分量表(KPS)]的变化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CA125、CA199、CEA、TPS、Bax、Bcl-2、CD3、CD4、CD8、KPS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CA125、CA199、CEA、TPS、Bcl-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ax、CD3、CD4、CD8、KPS评分明显升高(P<0.05),而干预组的各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抑癌汤联合辅助化疗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可有效调节机体血清肿瘤标志物、凋亡相关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更少,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健脾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II-III期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大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化疗均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组加服健脾解毒方汤剂(每日1剂,连服8周),化疗每2周重复1次,1次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KPS评分疗效及体质量增加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学指标CD3+、CD4+、CD4+/CD8+值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脾解毒方能提高大肠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并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草分支杆菌制剂在胃癌化疗中的使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7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5 )采用草分支杆菌制剂加HL F(羟基喜树碱、亚叶酸钙、5 -氟尿嘧啶)方案治疗;对照组(n=35 )采用单纯HL F方案化疗,评价其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获益率(CR+PR+MR)分别为80 .0 %和5 4 .3%(P<0 .0 5 ) ,观察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 / CD8比值有明显提高(P<0 .0 5 )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 .0 5 )。生存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 .0 5 ) ,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反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 .0 5 )。结论:草分支杆菌制剂在胃癌化疗中的使用可减轻化疗某些不良反应,使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