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沿江稻区机插秧大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除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普济圩农场机插秧稻田主要杂草有8~10种,以稗草、千金子、鸭舌草、节节菜为主。主要杂草组分(群落):千金子+鸭舌草+节节菜+水蓼和稗草+鸭舌草+野荸荠。栽后5d田间见草,杂草基数:禾本科30株/m2,莎草13株/m2,阔叶类草15株/m2。栽后12~15d出现第1出草高峰,为72~101株/m2。此后杂草出现分枝分蘖,到栽后25~40d出现第2出草高峰,此期千金子和稗草增长最快,达278株/m2,所以机栽后12d内控制杂草基本苗是化除成功的关键。多种化除药剂筛选试验表明:用于人工移栽大田和直播田茎叶处理的几种常用除草剂,均可用于机插秧大田封闭处理,对机插秧苗安全,化除效果达74.5%~100%。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危害山区水稻田的杂草有10个科,共18种,其中以禾本科稗草为主,约占杂草总数的45%;莎草科的有水莎草、牛毛毡等占25%;阔叶杂草有鸭舌草、四叶萍等占30%。由于水稻直播田特殊的土壤和生态条件,致使杂草的发生出现2个突出的高峰:一是在直播后10~15天,以禾本科杂草为主;二是  相似文献   

3.
直播水稻田的草害十分突出,我们通过调查,摸清了我地直播水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并从芽前封杀、茎叶触杀和栽培防除3个方面对杂草进行有效综合控制。一、杂草发生特点1.杂草种类翻耕直播稻田杂草以千金子、稗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优势种,出草多而早,对水稻危害最大,其次是鸭舌草、眼子菜等阔叶杂草,再次是莎草科杂草。据调查统计分析,我地直播稻田,禾本科杂草占51.4%,其中千金子占26.8%、稗草占24.6%,阔叶杂草占29.7%,其中眼子菜占11.3%、鸭舌草占9.5%、节节菜占8.9%,莎草科杂草占18.8%,而我地移栽稻田以稗草、莎草科杂草、鸭舌草、眼子菜为主要优…  相似文献   

4.
3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直播稻田杂草封闭的防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苄嘧·丙草胺复配剂用于直播稻田杂草封闭比较安全。3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在水稻直播田播后苗前施用,可有效防除稗草、双穗雀稗、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用量以1 500 g/hm2为宜,1 125、750 g/hm2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0.12%五氟磺草胺颗粒剂对直播水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持效期、适宜剂量及安全性等,为该农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相关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12%五氟磺草胺颗粒剂对直播稻田的杂草防除效果显著,在直播水稻播种复水后、杂草萌发高峰至2叶期前,每667m2用2000-2500g,对禾本科杂草中稗草的防效显著,对莎草科杂草中异型莎草及阔叶草中耳叶水苋、鳢肠等杂草的防效优异,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6.
曹立耘 《新农村》2020,(3):24-25
化学除草是直播稻栽培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无论是除草技术,还是除草剂的选用,都有具体的要求,技术掌握不到位就达不到预期效果,且易出现药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直播稻田化学除草技术直播稻田杂草的发生,一般有多个出草高峰,播种后5~7天出现第一个出草高峰,以稗草、千金子、醴肠草为主;播种后15~20天,出现第二个出草高峰,主要是异型莎草、节节菜、鸭舌草等莎草科和阔叶类杂草;播种后20~30天,部分田块出现第三个出草高峰,以水莎草等为主。直播稻田恶性杂草稗草和千金子发生早、发生期长、发生量大,可占出草总量的30~70%,出草期长达25天以上。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类杂草危害对水稻产量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常年稻田中设置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以及混合杂草自然发生区,研究不同种类杂草危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禾本科杂草区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为主,密度为102.8茎/m2,产量损失为65.09%;莎草科杂草区以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为主,杂草密度为240.2茎/m2,产量损失为56.82%;阔叶类杂草区以节节菜(Rotala indica)为主,杂草密度为183.6茎/m2,产量损失为31.84%;混合杂草区杂草群落主要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节节菜(Rotala indica)为主,总密度为253.2茎/m2,产量损失达70.51%。禾本科杂草区、莎草科杂草区、阔叶类杂草区水稻产量差异显著;以杂草单茎危害率衡量不同类型杂草对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依次为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  相似文献   

8.
对淮北地区直播稻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不同除草剂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结果表明,淮北地区直播稻田杂草分属13科36种,优势种杂草为稗草、千金子、牛毛毡、马唐、香附子、鸭跖草和眼子菜,总密度达479株/m2;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占杂草总数的65%左右。田间先后有2个出草高峰,5~10 d达第1个出草高峰,以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为主;15~20 d出现第2个出草高峰,以眼子菜、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及牛毛毡等莎草科杂草为主。播种35 d后基本不再出草。直播稻田土壤封闭处理可用旱秧草克2 400 ml/hm2、直播净900 g/hm2、扫茀特1 500 ml/hm2;杂草2叶1心期可用稻杰900 ml/hm2+水星300 g/hm2、稻喜2 250ml/hm2+水星300 g/hm2;杂草4叶1心期可用稻喜3 000 ml/hm2+水星450 g/hm2。  相似文献   

9.
插秧机大多采用小苗栽插,行距大,苗体小,封行迟。秧苗小,一方面秧苗对除草剂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秧苗心叶容易被水淹没,使用除草剂不当很容易产生药害。机插稻田杂草发生有2个高峰:移栽后10天左右,主要为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和异型莎草科杂草;移栽后20天左右,以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以第1个出草高峰的出草量大,危害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机直播水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机直播水稻田主要杂草种群发生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机直播水稻田中禾本科杂草出草时间早、出草快,整个出草过程呈单峰型,播后10~15 d为出草高峰期,播后20 d出草量逐渐减少;阔叶杂草推迟5 d萌发出草,有2个出草高峰期,分别在播后15~20 d和30~40 d;莎草科杂草整个出草过程呈单峰型,出草期持续较长,播后10~30 d持续萌发出草。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处理之间禾本科杂草总出草量无显著差异,在水稻播后8~10d,秸秆还田4 500 kg/hm~2和9 000 kg/hm~2处理均进入快速出草期,此时应及时进行化除防控。  相似文献   

11.
硬茬复播玉米和大豆田主要杂草及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硬茬复播田杂草种类达15科27种。采用除草剂JNH-1,JNH-2或JNH-3进行苗前土壤处理,对已出苗和未出苗的杂草皆有极显著防效,一次用药不仅可保证作物苗期免遭草害,而且对作物生育后期的杂草也可达到有效控制。所用除草剂均对玉米、大豆安全。由于有效减轻了草害和虫害,大豆平均增产19.4%,玉米平均增产26.2%。  相似文献   

12.
稻茬油菜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拔除法调查稻茬油菜田杂草种类及其出苗动态和发生规律,以人工除草和不除草作对照,考察3种除草剂13.5%草铵膦、油力1+1、10.8%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杂草的田间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稻茬油菜田中共发现杂草16种,分属10个科,优势种群为早熟禾,亚优势种群为看麦娘、繁缕;杂草于油菜播种后开始出苗,有冬前出苗最高峰和春季出苗次高峰2个出苗高峰;施用草铵膦第8 天后,对总杂草、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等的防效达90%以上,第16、32、64 天后的防效仍可高达90%以上;与不除草相比,施用草铵膦,可使油菜增产约8%。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田间阔叶杂草生物学特性及群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调查了哈尔滨市及其周边地区旱田、水田和蔬菜田阔叶杂草的发生情况、杂草种类、杂草密度和主要优势杂草,掌握了不同作物田间阔叶杂草群落分布概况。结果表明,旱田(玉米,大豆,小麦)主要阔叶杂草有12科20种;水田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为主且危害较重,阔叶杂草种类虽多但危害不大,共有10科12种;蔬菜田7科8种。各作物田以一年生杂草为主,不同作物田杂草群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水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1986~2000年由科研、推广及管理8家单位组成的浙江省农田杂草研究协作组在浙江省嘉兴、杭州、金华和温州4个农区,对水稻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全面系统调查,涉及早稻、晚稻、单季稻、秧田等各种耕作稻制和直播、抛秧、旱育秧等不能轻型栽培方式。调查结果,浙江省水稻田共有杂草41科77属131种和2变种,其中主要杂草21科35属41种和1变种,如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异型莎草、空心莲子草、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牛毛毡、丁香蓼等。杂草危害以单季稻田最重,晚稻田次之,早稻田最轻;早稻田杂草群落简单,以稗草占绝对优势,而晚稻田群落较为复杂,由稗草和阔叶草及莎草共同构成群落。一些杂草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同时,直播田和抛秧田杂草危害地常规移栽田,旱育秧田杂草种类多于常规水育秧田。长期使用除草剂,使常规栽培稻田一年生  相似文献   

15.
金华农区早稻直播田杂草的发生及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调查表明,早稻直播田发生的杂草有41种,分属21个科。其中稗草为优势种,田间出现频度为100%,二级以上危害田块占56.4%。局部农区优势种为水莎草或千金子,发生密度高,危害严重。早稻直播田出草顺序依次为稗草、牛毛毡、千金子、矮慈菇、节节菜、鸭舌草、丁香蓼等。稗草出草高峰在水稻播种后5~15d,其它杂草出草高峰在水稻播后10~20d,25d后杂草停止出苗。播种当天或播后4d内采用40%直播净675~900g/hm^2,对稗草、千金子有特效,总体除草效果可达95%以上。对水竹叶、双穗雀稗较多田块,采用10%农美利295~300ml/hm^2,防除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经过室内配方筛选及田间小区对比试验,初步明确41%苯噻酰·吡可湿性粉剂组分配比和杀草谱,对水稻田常发生的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雨久花、鸭舌草、野慈菇、泽泻、萤蔺、眼子菜等禾本科、阔叶及莎草科杂草有特效,综和防效在85%以上。在单子叶杂草较多的田块使用量(有效成分)为615g/hm2,否则492g/hm2即可,施药时期应掌握在水稻返青后的杂草萌动期,可混拌过筛细沙、细土或化肥均匀撒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豫南麦后直播稻田间杂草化除的有效技术方法,本研究对豫南地区麦后直播稻田的杂草种类、数量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除草剂施用对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直播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豫南麦后直播稻田杂草草相复杂,优势杂草种类多;麦后直播稻田杂草的有效防除可显著提高直播稻产量。重点做好直播稻田芽前土壤封闭处理,芽后田间杂草防除要根据田间草相针对性选则除草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对旱直播稻田杂草具有较好防除效果的土壤封闭除草荆。[方法]研究了4种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对旱直播稻田阔叶草、禾本科杂草、莎草的防除效果。[结果]除360g/L异嗯草松CS(广灭灵)对秧苗前期生长有点影响外,50%二·苄·异WP、35%丙·苄WP、42%丁·恶EC对水稻安全性较好。4种药剂对旱直播稻田杂草有较好的防效,药后45d,50%二·苄·异WP1500、1800g/hm^2 2个处理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为92.31%~94.51%,对阔叶草的株防效为93.48%^-97.19%,对莎草的株崎效为97.44%~97.68%;35%丙·苄WP1200g/hm。对莎草的株防效为97.4‘4%;42%丁·恶Ec1650ml/hm^2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为97.80%;360g/L异嗯草松CS750ml/hm^2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为98.90%,但对阔叶草和莎草只有抑制作用。[结论]为旱直播稻田杂草的有效防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长江中下游主要直播水稻栽培区进行了速除防除杂草试验,明确了速除450—600g.a.i./hm^2可以有效防除千金子、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鸭舌草等杂草,施药40d后总防效超过98%。通过多点示范的结果可以看出,最佳施药时间宜选择在水稻播种3d以后,秧苗-叶-心期之前。在此期间内施药,对水稻秧苗是安全的。示范试验还明确了速除可以在长江中下游的直播种植区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