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有 《新农业》2011,(6):56-56
近年来,彰武县五峰镇根据本地秸秆等资源条件,把肉牛养殖业作为特色产业,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取得很好效果。目前,群众饲养肉牛积极性飞速高涨,全镇有肉牛规模化饲养场(区)9处,2010年肉牛饲养量达2万头,年出栏肉牛0.15万头,仅此一项使全镇人均增收500元,使2010年全镇牧业产值达1.58亿元。  相似文献   

2.
加快全县黄牛品种改良进程,提升肉牛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做大做强新晃县肉牛特色产业,紧紧围绕"以牧富民强县"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资源条件,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生产,突出抓好肉牛品改项目工作,有力促进了新晃县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开发玉米秸秆的必要性,并结合桦甸市实际提出了开发秸秆产品优势特点及市场预测,为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养牛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养牛生产中普遍存在着牛个体小、增重慢、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的问题。引进国外良种品种肉牛来改良本地黄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养肉牛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现将本地肉牛快速育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正常年产农作物秸秆(含秧蔓)70多万t,其中小麦秸秆23万t,玉米秸秆30万t,其他秧秆17万t。内乡县自2006年始发展户用沼气,目前全县已建设户用沼气池3万余座。长期以来,农作物秸秆是广大农民主要的生活燃料、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养牛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养牛生产中普遍存在着牛个体小、增重慢、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的问题.引进国外良种品种肉牛来改良本地黄牛,意义重大.南德温肉牛是澳大利亚优秀的肉牛良种,具有体型大、增重快、出肉率高、肉质好、适应性广、耐粗饲和抗病力强等特点.尤其是额头较窄,呈"蟋蟀头"状,易顺产的特点,解决了大型肉牛品种普遍存在难产率高的问题,非常适合丘陵山区大面积推广.据对丘陵山区1 3个乡镇,30多个村,南温牛和本地牛的杂交牛500头的调查,杂交改良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平罗县把发展肉牛为主的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肉牛养殖业有了较快发展。就"肉牛养殖业是否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肉牛养殖园区的建设是否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进行了论证,通过对全县范围内3个乡镇、10位农户养殖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其饲喂成本、销售利润对比,表明平罗县肉牛养殖经济效益可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后对平罗县肉牛养殖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提出了重点突出,符合实际的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9.
戴宝成 《油气储运》2005,(12):21-22
秸秆压块饲料是以各种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经专用设备高压挤压而成的小型块状饲料:秸秆压块饲料密度高、容重大,便于储仔和运输,饲喂牛羊使用方便,适口性好,采食和消化吸收率高,可使奶牛提高产奶10%以上,使肉牛增重15%以上,是牛羊的“压缩饼干”。秸秆压块饲料供不应求,市场非常好。每吨玉米秸秆压块饲料成本不到200元,最低出厂价300元以上,每吨纯利润100多元,农民给秸秆压块饲料厂出售玉米秸每667平方米可增收30元以上。秸秆加工成块,实现了秸秆饲料的工厂化生产,商品化流通。  相似文献   

10.
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正常年产农作物秸秆(含秧蔓)70多万t,其中小麦秸秆23万t,玉米秸秆30万t,其他秧秆17万t。内乡县自2006年始发展户用沼气,目前全县已建设户用沼气池3万余座。长期以来,农作物秸秆是广大农民主要的生活燃料、牲畜饲料和  相似文献   

11.
发展优质肉牛产业,不仅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保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我国从国外先后引进了西门塔尔、海福特、夏洛来、安格斯等优良品种,结合我国本地牛的优良性状,改良出优质杂交牛品种。从国外肉牛业的实践看,饲养肉牛主要靠大面积草场的优质牧草和补饲精饲料来饲养。根据我国国情,要在农区大面积种草和大量利用粮食来饲养肉牛是不现实的,如何科学、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来发展优质肉牛业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啤酒糟是以麦芽、玉米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提取其籽实中部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酿造啤酒后的工业副  相似文献   

12.
马斌 《北京农业》1997,(2):25-25
肉牛秸秆快速育肥法快速育肥肉牛,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是实现秸秆过腹还田,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1肉牛品种的选择。生产中选自国外引进的夏洛来牛、海福特牛、西门塔尔牛等品种为父本,以本地黄牛为母本杂交而获得的后代进行育肥。其中以夏洛来杂交种最好,其次是...  相似文献   

13.
曹县实施作物秸秆先转化增值后再还田工程张洪钦曹县在沃土计划中,实施秸秆先增值再还田的二步转化工程,今年全县麦秸、花生秧、玉米秸,还田前增值165亿元,全县人均增收122元。该县是全国秸秆养牛、养羊十佳示范县,把秸秆先增值后还田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正>定陶县陈集镇中沙海村青年农民马远刚,利用本地饲草资源,养殖长势快、出肉多的鲁西黄牛、西门塔尔肉牛,采用配方饲料定时定量喂养并强化疾病防疫,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存栏达600余头,获利颇丰,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养牛大王"。图为饲养员在给牛舍上秸秆饲料。  相似文献   

15.
陇原传真     
正临泽县: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助农增收近年来,临泽县以建设全省牛产业大县和实施"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工程"为契机,以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助推、典型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全县肉牛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目前,全县建成高标准肉牛养殖场区68个,发展饲养肉牛1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5000多户。  相似文献   

16.
潘东 《云南农业》2003,(6):17-17
普洱县为加快肉牛生产发展 ,把牛的杂交改良作为突破口。利用西门塔尔、短角牛和摩拉、尼里水牛冻精细管改良本地黄牛和水牛 ,改良的杂交一代牛(西本杂、短本杂、摩本杂、尼本杂)个体大、生长快、经济效益好 ,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好项目。从1998年开始先后在牛源集中 ,能繁母牛多  相似文献   

17.
肉牛产业是大方县传统畜牧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肉牛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大方县肉牛产业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充分发挥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肉牛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畜牧业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党委、政府积极贯彻兴牧富民战略,使得全市肉牛养殖产业逐步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市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逐步提升,肉牛品种改良体系逐步形成,目前肉牛主要品种是以恩施黄牛母本与西门塔尔、安格斯等外来优良品种父本进行杂交改良杂交牛。  相似文献   

19.
秧草,学名金花菜,俗称黄花草。如今江苏省江都嘶马一带农民竞相种植。因为种植一亩秧草.比种一季小麦净增收2800元。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农业连年丰收,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多,加之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和各类替代燃料的应用,开始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的秸秆过剩。据统计,沈丘县正常年份,生产出各种作物秸秆(含秧蔓)110多万t,其中小麦秸秆56万t、玉米秸秆43万t、大豆秸秆5万t、棉花秸秆3万t、其他秧秆3万t。秸秆从农民的"宝"(过去)变成"烦恼"(现在),导致秸秆随意抛弃,尤其是三夏、秋收季节,违规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既污染了生态环境,又浪费了资源,成为农村基层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近年来,沈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