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瓜类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西瓜、黄瓜对枯萎病和炭疽病的诱导抗病性 ,结果表明 :用从西瓜维管束中分离到的尖孢镰刀菌非致病菌株F0 -3 和茄病镰刀菌非致病菌株Fs -1诱导处理西瓜幼苗 ,能使西瓜产生对枯萎病的抗性 ,非致病菌与致病菌接种间隔天数越多 ,诱导抗病效果越好 ,诱导处理后一个半月 ,防病效果高达 90 %以上 ;用从黄瓜枯萎病株分离到的尖孢镰刀菌弱致病菌株F0 -1和F0 -2 诱导处理黄瓜苗 ,能使黄瓜产生对枯萎病的抗性 ,弱致病菌与致病菌接种间隔天数越多 ,诱导抗病效果越好 ,诱导处理后 40天防病效果达 6 9%~ 73 % ;用柑桔炭疽菌诱导处理黄瓜幼苗 ,能使黄瓜产生对炭疽病的抗性 ,诱导接种后 14天诱导防病效果达 6 0 .8% ,用激发子诱导处理黄瓜苗与用柑桔炭疽菌诱导处理的防病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盆栽防效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香蕉根围土壤中分离得到了六株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其中真菌2株(F1、F2)、细菌3株(B1、B2、B3)、放线菌1株(A1).利用土壤接种法和蘸根接种法分别测定了这6株拮抗菌对香蕉枯萎病的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这6株拈抗菌对香蕉枯萎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真菌F2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接种其发酵液60 d后,两种接种方法的平均防效分别达60.54%和67.84%,这为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香蕉枯萎病提供了潜在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玉米青枯病人工免疫诱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因子镰刀菌菌株F1和F5,针对玉米青枯病主要致病菌禾生腐霉菌(Pythium graminicola)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进行诱导玉米抗青枯病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注射诱导接种法和土壤诱导接种法均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以播前土壤诱导接种法为最佳,效果好,持效期长,当迟滞期为16d时,挑战后63d诱导效果仍为100%,土壤诱导接种法最佳迟滞期是16d,注射诱导接种法的最佳迟滞期是10d。  相似文献   

4.
8%氟硅唑微乳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8%氟硅唑微乳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每公顷用制剂375-1125g对水750kg于白粉病发生期连续喷施3次(用药间隔期为7d),在最后1次施药后10d的防效达79.09%-88.48%,且对黄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5.
放线菌HJG-5是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肉桂栗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innamocastaneus)。通过单因素分析与正交组合试验,筛选其固体发酵基质,优化发酵条件,研制了两种不同的剂型,并测定菌剂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 HJG-5最适固态发酵基质为大米粉,固态发酵优化配方为:麦芽糖(碳源)50 mg/g,胰蛋白胨(氮源)50 mg/g,接种量0.8 mL/g,培养时间120 h,pH 7.5;菌剂的助剂优化配比为:高岭土(载体)100 mg/g,羧甲基纤维素钠(分散剂)20 mg/g,海藻酸钠(保护剂)20 mg/g,研制出粉剂和颗粒剂两种剂型。盆栽防治试验显示,施用7 d和14 d后,粉剂和颗粒剂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达60%以上;施用28 d后,两种剂型对病害的防效达50%以上,显著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但又显著低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放线菌菌株HJG-5生防剂型对黄瓜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及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枯萎病病原菌和拟康氏木霉T886配合施用,研究拟康氏木霉T886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施用方法以及对黄瓜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拟康氏木霉T886的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黄瓜幼苗株高、茎粗、根体积、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其中CK3(只接种木霉发酵液)对黄瓜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显著。在枯萎病防效方面,T1(木霉菌剂和病原菌同时接种)、T2(霉菌剂先接种,2d后接种病原菌)、T3(病菌先接种,2d后接种木霉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CK1(只接种病原菌)、CK4(稀释800倍的多菌灵药剂与病菌带菌发酵液同时接种),其中以T1防治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7.
10%氰氟草酯乳油防除水稻插秧田杂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0%氰氟草酯乳油1 500-18 00 g/hm2防除插秧田稗草可达到理想的效果,药后15 d株防效为94.7%-100.0%,药后30 d株防效为74.1%-88.9%,鲜重防效为93.6%-98.2%。在所用剂量下,药剂对水稻安全,无药害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8.
10%氰氟草酯乳油防除水稻插秧田杂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0%氰氟草酯乳油1 500-18 00 g/hm2防除插秧田稗草可达到理想的效果,药后15 d株防效为94.7%-100.0%,药后30 d株防效为74.1%-88.9%,鲜重防效为93.6%-98.2%。在所用剂量下,药剂对水稻安全,无药害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9.
木霉菌诱导甜瓜抗枯萎病相关防御反应酶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测定了木霉菌对甜瓜枯萎病的室内及田间防效。分析了应用木霉菌后,甜瓜根组织中部分防御酶系比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木霉菌对甜瓜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室内防效和田间防效分别为72.73%和79.00%,接种木霉菌后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挑战接种尖孢镰孢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有明显的增强,表明木霉菌能明显诱导甜瓜对枯萎病的抗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同浓度40%嘧霉胺sE进行黄瓜灰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瓜灰霉病发病初期,1hm^2用40%嘧霉胺SE(有限成分)469—562.5g对水750Kg,对黄瓜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喷药间隔期为7d,共喷3次。药后7d各处理防效为80%以上,对黄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抗性西瓜苗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西瓜苗期感染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niveum)病原菌毒素粗提液处理后在生长的不同时期、不同生长部位植株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这些变化与植物抗病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毒素粗提液处理后,与对照相比,不同部位间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从总体上看,叶部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茎部次之、根部最低;一般情况下,在同一部位抗病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大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2.
禾谷镰刀菌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国内外禾谷镰刀菌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3.
甘肃高寒阴湿地区蚕豆苗期镰刀菌根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夏高寒阴湿地区蚕豆苗期镰刀菌根腐病典型病株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34个镰刀菌单孢菌株,经鉴定分别是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和单隔镰刀菌(Fusarium dimerum)。采用室内盆栽接种和平皿接种法测定致病性,结果表明,茄镰刀菌、半裸镰刀菌和单隔镰刀菌对蚕豆幼苗都有较强的致病性。其中,半裸镰刀菌和单隔镰刀菌是蚕豆苗期根腐病病原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深入研究西瓜枯萎病的抗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用西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毒素培养滤液浸根处理西农8号和郑杂5号的幼苗,研究该毒素滤液对西瓜幼苗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结果]50%的西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毒素培养滤液处理后,感病品种郑杂5号24 h后叶片开始萎蔫,抗病品种西农8号没有明显变化。接种毒素后,郑杂5号的叶部蛋白图谱产生了一条比较明显的新的蛋白条带,分子量为40 KD,根部与茎部的蛋白图谱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西农8号的根部产生了一条分子量为44 KD的蛋白条带,茎部的蛋白图谱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抗病品种西农8号更容易产生新的特异性蛋白条带。  相似文献   

15.
 香荚兰根腐病是影响香荚兰生产的一个制约因素,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和茄类镰刀菌。试验应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引起香荚兰根腐病致病性不同的12个菌株(其中尖镰孢9株,茄镰孢3株)进行酯酶同工酶谱分析。结果发现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区主要集中在中间带区和快带区。对12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带的Rf值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性0.71的水平上,能将尖孢镰刀菌和茄类镰刀菌区分;在相似性0.86的水平上,能将用传统的致病性鉴定方法鉴定出的强、中、弱致病菌株及非致病菌株分开。试验的目的在于寻找与致病性/非致病性相关的同工酶标记。  相似文献   

16.
文山三七根腐病病原真菌的鉴定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文山三七药材基地感染根腐病的三七组织获得分离物,并对其进行培养和纯化,并运用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进行病原菌回接感染,得3株致病明显的菌株,后对此菌株进行生物学和18S-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及室内药效防治。结果表明,此3株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甲基硫菌灵、根康、多菌灵对茄孢镰孢菌、尖镰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该研究可为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链格孢菌引起的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内蒙古几个地区大棚黄瓜枯萎病株的分离培养,共获得13个单孢纯化菌株。经鉴定均属于尖镰孢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 Owen]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尖镰孢黄瓜专化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所需的最适温度均为25℃,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孢子萌发对湿度要求较严格,病菌在供试碳氮源上均能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在太原盆地特殊的生态条件下,从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镰刀菌14株。根据显微观察,确定它们分别属于3类镰刀菌菌株,其中尖孢镰刀菌占52.13%,串珠镰刀菌占19.24%,茄类镰刀菌占28.36%。对3种镰刀菌进行黄瓜致病性验证测定,尖孢镰刀菌病原菌株对蔬菜有明显致病性,串珠镰刀菌、茄类镰刀菌株表现非致病菌或弱毒株。采用室内离体平皿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黄瓜枯萎病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40%福星EC,10%世高DG和50%福美双DC对黄瓜尖孢镰刀菌抑菌作用优异。  相似文献   

19.
为快速、高效地分离芝麻枯萎病病原菌,对该病原菌的分离及纯化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与新鲜病株病原菌分离方法相比,利用干燥后的病株更容易分离到芝麻枯萎病病原菌,无杂菌污染病原菌株系的分离率为92.7%,比常规分离方法(73.5%)高出19.2个百分点;孢子悬浮液方法可以替代显微镜检方法用于芝麻枯萎病病原菌的单孢分离工作,该方法简便易行,菌株纯合度高。研究认为,采用干燥病株分离病原菌、采用孢子悬浮液方法进行单孢分离是获得高质量芝麻枯萎病病原菌的重要优化技术途径,尤其适合于大量芝麻枯萎病株的病原菌分离及纯化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简便和准确检测我国小麦赤霉病菌种类的方法,直接采用发病麦穗快速提取DNA,并结合特异性分子标记对采自我国的小麦赤霉病菌种类进行快速检测。该检测方法成功实现了对小麦赤霉病菌基因组DNA的快速提取和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通过对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四省41份样本的检测验证,结果显示,安徽合肥与江苏南京地区的18份材料均为亚洲镰刀菌(Fusarium asiaticum),河北安新与赵县地区的12份材料均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而河南地区的11份材料中2种致病菌株均有出现,检测结果与已经报道的这2种致病菌的地区分布情况一致。该方法不仅可以达到传统方法(CTAB法提取DNA)的效果,而且与之相比还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可用于小麦赤霉病菌群体结构和地区分布情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