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修木 《国际木业》2019,(1):42-43
缅甸:缅甸国内两家报纸《缅甸时报》(Myanmar Times)和《新闻之声》(Voice Newspaper)去年底报道称,缅甸政府将来有可能允许出口人工林原木。据林业局长吴丁吞(U Tin Tun)透露,政府曾讨论过把允许私人投资者出口人工林原木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的想法。两家报纸都说,林业部门已经向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提交了将私人种植的人工林原木出口合法化的计划。  相似文献   

2.
我国杨树人工林材性与加工利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概述了杨树人工林发展概况,全面分析了杨树人工林木材性质与加工利用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出将杨树人工林材性与加工利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合理、高效利用杨树人工林木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人工林地力衰退的防止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林地力衰退机理及防止对策的研究,是现在和将来营林科学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综合大量文献,将防止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对策概括为7个方面:调整林分结构,发挥林下植物功能;采取生物措施,提高自然培肥能力;改善理化性质,提高环境质量;合理施用肥料,补充养分消耗;采取科学营林措施;实行轮作制度;实行生态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4.
印度是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使得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国内木材的需求,印度政府通过采取大力发展人工林和社区林业等有效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印度人工林发展的过程、社区林业的发展、人工林的树种组成与产量以及印度林业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5.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经营的好坏也影响着我国南方地区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败。而人工林经营主要是通过调控密度来实现的,适宜的林分密度以及合理的密度调控可以改善林分生长状况,从而提高杉木林分的质量和产量。本文主要从杉木人工林造林密度的设计、调节以及效益来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6.
关于发展人工林与建立人工林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豁然 《林业科学》2000,36(3):111-117
全世界森林面积为 34 5 4× 1 0 8hm2 ,其中 3%是人工林。人工林是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 ,在木材生产、环境保护和景观建设中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人工林在生产功能方面的补偿作用 ,使天然林可以更好地发挥生态环境价值、森林娱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前提是遗传材料的正确选择与营林实践艺术的结合以及保证这种结合的林业政策。愈来愈多地使用外来树种营建人工林是全球趋势。人工林对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经营措施得到解决。林木育种与遗传改良和经营制度的技术创新是不断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动力。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中国人工林实现可持续经营面临技术和体制两方面的挑战 ,但是 ,根本出路在于林业经济体制的改革 ,象农业那样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实行人工林产业化经营 ,建立人工林业 (Forestplantationindustry)。  相似文献   

7.
8.
西双版纳西南桦、山桂花人工林水源涵养效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蘸水法分析了在西双版纳普文地营造的西南桦,山桂花人工纯林的乔,灌,草,枯落物等4个层次的最大持水能力,以及测定了这两种人工林土壤的蓄水能力,得出西南桦全林最大持水量为62.93m,山桂花林为67.94mm。于此对西双版纳种植的西南桦,山桂花人工林在水源涵养功能和作用上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秃杉(Taiwania flousiana)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差异,为秃杉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以23年生秃杉林和连栽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对两种林分的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秃杉林和杉木连栽林林冠层持水量分别为31.66和12.25 t/hm2;林下植被层持水量分别为3.84和4.13 t/hm2;凋落物层持水量分别为20.82和15.72 t/hm2;土壤层(0~80 cm)持水量分别为4 320.80和4 214.00 t/hm2。秃杉林的总持水量为4 377.12 t/hm2,比连栽杉木林(4 246.11 t/hm2)高出3.09%。秃杉林表现出较强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年龄柏木人工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柏木是我国南方习见乡土树种,树于通直,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是工农业生产的优良用材树种;种子可榨油,球果、根、枝叶皆可入药;枝叶、根部皆可提炼柏干油为出口物资;柏木寿命长,终年常绿,树姿优美,是城镇绿化、公园建设、“四旁”植树的优良树种。新安江开发总公司于6  相似文献   

11.
梭梭人工林地上生物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梭梭是荒漠地区分布面积较大、生态效益显著、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种。本文选用梭梭的地径D、株高H、冠幅面积G,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起梭梭地上鲜重生物量的预测模型,用平均拟合率,F检验等方法,从三个预测模型中选出最优的一个预测模型作为梭梭人工林地上鲜重生物量预测模型:W=0.00324D^1.517H^0.836G^1.118该预测模型的拟合率达到80.12%,可用于预测梭梭人工林的地上部生物量,为梭  相似文献   

12.
论工业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认为工业人工林是生态林业发展模式实施的重要环节,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但其生态结构单一,稳定性差,是一个高度输入输出的开放型林分。在各国的实践中,经济效益的高低并无定论。必须依据我国的国情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式,以保证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育林和收获     
Dona.  DG  沙琢 《国外林业》1989,(3):4-9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9~44年生红松人工林4200株林木胸径与冠幅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红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表,可为红松人工林的抚育间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论述了靖江县推广栽植杉木的可行性及其栽培技术,认为杉木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采取集约措施,年均生长量可达到15m~3/hm~2以上的速生丰产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原始森林面积的逐年减少和社会对木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人工林的面积必将会逐年扩大.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分析,一方面在千方百计的搞人工林建设,而另一方面却出现了惊人的破坏现象.就造林本身而言,由于总体规划对防火问題考虑甚少,林火的潜在危险性必然很大.加上片面强调造林速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红壤丘陵地区栽培泡桐纯林的经济效益状况。指出人工泡桐林一般7年生,每公顷可获去皮干材75m^3,纯利润7500余元,投入产出比为1:326。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南方林业实验站正在实施一项为期5年的南方松人工次生林造林研究项目。该研究项目旨在确定南方松次生林林地质量、森林动态平衡特性、经济地理因素及管理方式对造林质量的影响。该项研究针对南方松人工次生林造林工作中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