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建忠 (文山州林业局): 《云南林业》开展省树评选的讨论,这对激发云南人民热爱家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认为,云南松对于我省的林业建设所起的重大作用是其它任何树种无法比拟的,它与全省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不是那种光有虚名的点缀品,也不是象征意义的稀有者,而是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高的大群体,因此,选云南松为省树,应是理所当然的。●余尚诚 (省林业规划院生态室): 云南松因其能“飞子成林”,故群众称它为飞松;又因其四季常青,郁郁葱葱,所以又名青松。云南松是我省主要用材树种,在我省大部分地区都  相似文献   

2.
傣族为何喜爱菩提树熊永忠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保山、临沧等地州生活的傣族人民,他们特别敬重菩提树。这些地州的一些傣族村寨,常种有菩提树,而且往往将这些菩提树当成“神树”或“龙树”来敬重。傣族地区的村寨,基本上每村每寨都有一座缅寺,这是因为,傣族...  相似文献   

3.
云南松是我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了保存云南松的优良基因资源,在短期内培养生产出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云南松良种,林业部、云南省林业厅于1984年决定在具有云南松资源优势的楚雄州永仁县白马河林场、保山地区腾冲县古永林场及保山市保山林场等三地建立云南松母树林基地。7年来,部、省和林场三级共投放资金214.8万元,用于母树林基地的疏伐改造,经营管理及基本建设。经过7年的努力,全省共建成云南松母树林基地19549亩,其中白马河林场10049亩,古永林场5000亩,保山林场4500亩。上述良种基地第一期协议,到1990年到期。第一期工程完工后,省林业厅组织了验收小组,对母树林基地的生产、基建、技术档案管理、投资使用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核实、验收。经过验收后的结论是:良种基地布局合理,种  相似文献   

4.
一云南松的分布情况及生物学特性云南松(青松、飞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et)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树种之一,以其分布之广,生長之速,成为西南区主要的用材。云南松除在云南高原为其分布中心外,在四川、貴州,以及广西省西北部的天峨,百色以西的地区亦有其分布。貴州的畢节为云南松与馬尾松分界地方。在畢节西部高山  相似文献   

5.
古永林场云南松母树林群体子代测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年在腾冲县古永林场开展白马河林场、古永林场和保山林场3片部省合建的云南松母树林子代测定。对6年生子代林的测定结果表明:古永林场和保山林场母树林树高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349%和2023%;树高、分枝数和冠幅的遗传力较高,而地径的遗传力较低;诸性状间存在着较紧密的遗传相关,性状间受基因连锁或共效基因的作用较多,相对受环境的影响较小。在种子调拨上应注意种源分区,最好采用本区的优良种子。白马河林场母树林基地因和试验地的气候差异较大,所产种子在试验区的适应性较差,生产力较低,而来自同一种源区滇西古永林场和保山林场母树林的种子对该区的气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生长力较高。  相似文献   

6.
对玉溪市玉白顶国有林场收集保存的23个种源4年生林木生长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云南种源的云南松表型性状生长量大于四川种源的,11个云南种源的云南松树高、地径、冠幅、枝下高和针叶长分别为2.18 m、5.87 cm、1.16 m、0.58 m和18.79 cm, 12个四川种源的云南松各表型性状值分别为1.50 m、4.49 cm、0.76 m、0.38 m和18.70 cm。不同地理种源的云南松在树高、地径、冠幅、枝下高和针叶长5个性状上均有较大差异,显示出明显的表型多样性,云南松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  相似文献   

7.
云南松又名青松、飞松,是滇中高原地区的主要树种之一,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广西西部以及西藏察禺地区也有分布。在上述地区,从海拔1,000米的低山丘陵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地带都有飞松生长,但是比较适宜的,是海拔1,600米—2,600米地带。云南松是常绿乔木,高可达35米,胸径可  相似文献   

8.
作者刊期 营林云南松种源的试验研究舒簇武等1顶果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繁殖栽培吕福基1云南松个体类型的初步研究、 王宝荣等1昌宁大力发展秃杉林·戴金明2华山松“双月苗”育苗造林经验浅谈张汉光2中奥东门按树示范林简介尹嘉庆2滇西地区云南松木质纹理扭转的研究范国才等3滇中地区云南松种子园母树林冻害调查_曾德贤3云南主要树种区划(摘要) 徐永椿等增刊云南松异常冻害的调查研究 王利溥等增刊水杉在丽江引种成功杨允灼增刊红河州,1986年飞播造林成效调查 赵红明等谁阔叶树及其木材利用曾龄英4云南中部辐射松引种试验舒筱武等4浅谈元江干…  相似文献   

9.
云南松种源,林分和家系苗高生长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云南松种源区划的基础上,评选出11个产地,24个林分,328个自由授粉的优良家系在昆明双龙,蒙自芷村,祥云清华洞个测试点上进行3水平的联合栽培测定,从幼苗的生长量表明,云南松的变异是丰富的,每一个选择层次上都可以获得一定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云南松2个试验点和2个优良林分的31个种源木材乙醚提取物即松脂含量的变异.28个12年生种源值的方差分析得出,种源内单株间F=3.7118>F.0.05=3.1682;种源间F=2.0057>F0.05=1.6930,表明云南松木材的乙醚提取物在种源间和单株间差异都显著;其广义遗传力为0.453;石屏2个天然优良林分中优树的林分差异水平为α=0.1,单株间差异不显著、广义遗传力为0.727,有利于良种选育.t检验结果,云南永平、昆明两试验林6个同种源的木材乙醚提取物有5个种源差异不显著,1个显著.相关检验结果同试验点28个云南松种源单株木材的乙醚提取物与主干轴向树脂道面积比、树高、种源原产地经度和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分别为0.4393**、-0.2228*、0.3306**、-0.2785*.云南松木材的松脂含量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但又受生长地理位置变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漫话云南松古树云南松又称飞松、青松。它耐干旱、瘠薄,天然更新良好,是云南首屈一指的用材树种。云南松林地面积占全省林地面积的52%,活立木蓄积量占全省森林蓄积量总和的32%,是分布区内荒山绿化和迹地更新的主要树种,是全省飞播造林面积最大的树种。松为“百...  相似文献   

12.
运用叶绿素仪(SPAD-502)在云南保山、德宏、临沧和普洱等4个主要咖啡产区进行叶绿素测定,并与当地气候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保山和临沧SPAD值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各区域SPAD值均有极为显著的差异(P0.01),SPAD值最高为普洱(70.55),最低为德宏(60.77),云南地区SPAD值与气候因子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本研究为叶绿素仪(SPAD-502)在咖啡树上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云南松地理种源选择和种源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云南松自然分布区内,收集各地理生态区域的代表种源41个,在5个生态区设置试验点,进行田间栽培对比试验。根据10余年来的试验观测得出,种源间的生长差异是极显著的。为各地筛选出2~3个较佳种源,单位面积的蓄积量比对照提高47.9~76.7%,优劣种源间相差3.3~4.9倍。把云南松自然分布区划为Ⅳ个种源区,提出了种子调拨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松种源区划的基础上,评选出11个产地,24个林分,328个自由授粉的优良家系,在昆明双龙、蒙自芷村、祥云清华洞3个测试点上进行3水平的联合栽培测定,从幼苗的生长量表明,云南松的变异是丰富的,每一个选择层次上都可获得一定的遗传增益。它们的增益是:种源30%~110%,林分110%~114%,家系162%~1956%。在云南松的遗传改良中,应有效地利用每一选择层次上的增益。综合利用多层次的变异  相似文献   

15.
一、发生地区概况: 松干基象鼻虫是云南松幼林主要害虫之一,发生地区广,为害较为严重。从调查地区来看,滇中地区的新平林业局、滇西地区的漾江林业局,漾濞县,以及保山地区的保山、施甸等县均有不同程度的为害。其中以永平、巍山、施甸等县较为严重。林木被害率在54~83%,死亡率在2~11%,死亡木一眼可见。高山脚下、沟旁、路旁、河谷以及人为活动较多地区均是受害严重地带。  相似文献   

16.
从云南松自然分布区的不同生态区,不同经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江河流域共收到各地的代表种源149个。选择了水热条件有明显分异的11个裁培点,同步进行裁培对比试验。3年的试验材料证实,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差异是极显著的。表现好的种源高生长超过对照20.5~200.6%,径生长超过12.9~103%,优劣种源间差异更为显著。通过分析,初步掌握了云南松的一些地理变异规律;得出种源内各性状间彼此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为云南松种源选择和早期鉴定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个云南松种源试验林及5个云南松天然林中的38个云南松地理种源松脂的物理化学特征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松脂单萜含量高,倍半萜和双萜类中性物含量低,不同云南松种源间松脂优势单萜组分含量的地理变异丰富,有高α-蒎烯、高β-蒎烯两类;单萜优势组分和比旋光度是云南松地理种源的遗传特征;根据松节油的比旋光度可将云南松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类。试验林云南松种源松脂的单萜化合物、倍半萜化合物、双萜化合物和双萜中性物的含量依次是31.9%~57.3%、0~3.0%、41.8%~68.0%和0~1.9%;天然林的则依次是32.92%~48.6%、0.1%~0.7%、50.7%~66.9%、0.2%~1.1%。主要组分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的有长叶松酸和左旋海松酸、新枞酸,其含量最稳定;α-蒎烯含量在高α-蒎烯类内稳定,相对标准偏差最小,为3.0%。比旋光度差异显著,最小值为-43.92°,最大值是 19.37°,平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依次为-15.61°和140.10%,在左旋类内比旋光度与α-蒎烯、β-蒎烯含量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92年在白马河林场用白马河林场、古永林场、保山林场的云南松母树林的种子与永仁县和全省商品种子营造子代林,作对比试验。1996年2月对子代林树高,地径,材积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进行遗传力,遗传增益的估算。结果表明:母树林的子代林与商品种子的子代林在树高、地径和材积的生长量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材积生长量遗传增益为833%,地径生长量遗传增益为674%,树高生长量遗传增益为1647%。经对3个种源幼树期的生长分析,初步得出在白马河林场以古永林场的种源最好。不同地域的云南松母树林第一代初期的表现性状均较稳定。  相似文献   

19.
云南松优良种源生长量早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41个云南松种源生长差异性,高生长遗传力及幼,成龄相关分析,初步揭示了生长量各年度的早晚期相关性,联系性和规律性,表明从第9年开始选择云南松优良种源的时机已经成熟,在5-6个位次以下的波动稳定率为80.5%,排名前10倍中有6个云南松优良种源进入最佳早期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20.
1990~1994年与飞机造林困难地区进行人工混播造林试验的同时,又在砚山、保山、永胜等县市的22个播区,从低海拔的干热河谷到高海拔的低温湿润山地,进行了车桑子、山毛豆、银合欢、山合欢、滇合欢、银荆、黑荆、华山松等与云南松或思茅松的飞机混播造林试验示范。参试的10个树种均各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成苗效果,试验示范的总成效面积为4.22万hm2,成效率达70%以上,大部分试区的成苗保存密度均在6000株/hm2以上,达到“规程”要求。试验结果表明:1500m以下的干热地带应选用车桑子、山毛豆、山会欢、银合欢作飞机混播造林树种,海拔1600~2400m的干旱、半干旱及湿润山地、可选用车桑子、山毛豆、山合欢、滇合欢、银荆、黑荆分别与云南松、思茅松进行混播造林;海拔2500~3000m左右,宜用华山松与云南松(高海拔种源)混播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