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枣麦间作系统枣树与冬小麦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层挖掘法对新疆阿克苏市枣-冬小麦间作系统中果树和作物根系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枣树吸收根根量在垂直方向主要集中在0~80cm土层,占总量73.11%,水平方向主要集中在距枣树0~100cm,占总量的56.31%;小麦吸收根根量在垂直方向主要集中在0~60cm土层,占总量的83.05%,水平方向分布比较均匀,距枣树50~150cm根量占总量52.30%;综合来看,距枣树50~100cm、土层0~60cm是枣树和冬小麦根系交错最严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秦美猕猴桃根系分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壕沟法对 7a生秦美猕猴桃根系观察研究表明 :猕猴桃须根发达而稠密 ,占统计总根量的 96.0 % ,根系水平分布范围较小 ,最远距主干约 1 0 0 cm,垂直分布以地表 0~ 60 cm土层内根系数量最多 ,并提出了适宜的施肥广度和深度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高产大豆根系生长与花荚形成的关系,为大豆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系统研究了900(W_1)、1 725(W_2)、2 550(W_3)和3 375 m~3·hm~(-2)(W_4)滴水量对0~1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及4种滴灌处理下大豆品种‘新大豆27号’0~80 cm土层的总根干质量(沟壕法)、总侧根长(交叉法)与花荚形成的关系。[结果]增加滴水量对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上、下限影响显著,对40~60 cm土层影响不显著,60~120 cm土层的含水量仍呈下降趋势。增加滴水量主要促进0~40 cm土层根干质量密度和侧根长的生长,导致根系总干质量和总侧根长度增加,对40~80 cm土层根干质量和根长影响不显著。增加滴水量显著增加总花数,主要是第10~15节花数增加;延长花期,并推迟始荚出现日期,延长了结荚期,提高结荚节位。花荚期0~80 cm土层根干质量增量、侧根长度增量、伤流势与荚数的关系均可用直线回归方程模拟,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 1、0.804 5、0.970 8(P0.05)。[结论]增加花荚期滴水量,能促进根系健壮生长,增加花、荚数,进而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砾土质戈壁土壤滴灌条件下红枣根系分布情况,为滴灌系统的科学设计和水分精确管理制度的建立及红枣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砾土质戈壁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此类土壤滴灌条件下定植3、5和7 a 的红枣根系分布采用改良壕沟法进行观察,了解枣树根系的分布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砾土戈壁滴灌条件下红枣根系有向肥水生长的特性,大量垂直根系主要分布在20~80 cm土层,以20~60 cm土层较密集,占总根量的65%~80%,水平方向主要分布在0~50 cm土层,其根系数量约占全部根系数量的90%以上,其中0~40 cm土层根系约占全部根系数量的79%以上。可见,砾土质戈壁滴灌条件下3~7 a生的红枣垂直根系主要分布在60 cm土层,水平方向主要分布在0~50 cm土层,施基肥深度应在30~50 cm,施肥槽穴可留在树行中间。  相似文献   

5.
在辽宁省营口熊岳地区采用方块取土法,进行了油桃(山桃砧木)根系垂直分布调查,其结果是:在日光温室条件下,根系垂直集中分布层在10~50 cm之间;在露地条件下根系垂直集中分布层在10~60 cm之间.日光温室油桃在0~40 cm土层中的根量占0~60 cm深土层内总根量的86.4%;其中0~30 cm范围内各土层的根量比例,均高于同深度层次的露地油桃,尤其是0~10 cm土层内根量比例比露地同层次根量比例多11.6%;而30 cm深度以下各土层中的根量比例均低于同层次的露地桃;随土层加深,根量比例逐渐减少,与露地油桃根量比例的差值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6.
连续5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梨树根系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连续5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对‘黄冠梨’树根系形态及分布特征的影响,为梨园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15年生‘黄冠梨’上设置不施肥(CK)、化肥(TF)和生物有机肥(BOF)3个处理,采用环施法施肥,果实采收后在距树干水平方向0~200 cm、垂直方向0~120 cm,按40 cm×40 cm×30 cm采集20个土体单元,研究不同处理下梨树根系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不同径级根系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分布特征。[结果]梨树根系总的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以BOF处理最多,TF处理次之,CK最少。与CK相比,BOF处理梨树总根长、总根尖数、总根表面积、根体积分别增加71.8%、50.8%、89.9%和130.1%,比TF处理增加28.0%、8.3%、37.0%和61.5%;不同径级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以BOF处理最多,TF处理次之,CK最少。3个处理下,根系均主要分布在0~120 cm水平方向、0~90 cm垂直方向。在此范围内,0~60 cm垂直深度土层,生物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根尖数,促进了细根(1 mm)的生长;0~90 cm垂直深度土层,显著促进了1~3 mm径级根系生长;在60~90 cm垂直深度土层则显著促进了粗根(3 mm)的生长。BOF处理提高了0~60 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结论]生物有机肥处理能够显著促进不同深度、不同径级根系的生长,有利于提高根系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采用穴施基质的方法,研究了穴施牛粪、石子、碎砖块和砂子对苹果根系生长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穴施牛粪处理可增加总根量和各形态根量,其它处理总根量均不同程度减少;不同处理根形态均以直径<2 mm根量最多,其次分别为直径2~5 mm根和直径5~10 mm根,直径>10 mm根量最少;不同处理根量均以20~40 cm土层最多,其次为0~20 cm土层,40~60 cm土层最少。  相似文献   

8.
采用全部分层挖取法研究了无瓣海桑林的根系组成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无瓣海桑属笋状呼吸根,总根量主要的分布范围在0~60 cm土层中,占90.75%;其中20~40 cm土层的根系量占总根量的一半,达51.96%,且以粗根最多,占29.13%;根的生物量与地上部分的胸径和树高成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达0.899以上.  相似文献   

9.
蔡海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99-16301
在位于黑河源流区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选择旱柳利用根钻1/4样圆法取样,采用根系密度分析项目区旱柳根系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0~200 cm垂直剖面上,旱柳细根系(d≤2 mm)根系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总体呈衰减趋势。0~60 cm土层细根根密度较大,在60~80 cm土层细根根系密度分布较为稳定。旱柳粗根根系密度在剖面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增-减-增-减"的趋势变化,40~80和120~180 cm土层为旱柳粗根根系密度分布的高密度区。距树干50、100、150、200 cm处,旱柳细根生物量占总根系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32.97%、27.01%、21.98%、18.05%,粗根生物量占总根系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51.35%、33.16%、6.96%、8.53%。垂直方向上,旱柳细根生物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显著的负指数衰减。粗根生物量垂直分布基本相似,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高密度区所占比重依次减小。水平方向上,旱柳根系生物量随距树干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穴施基质的方法,研究了穴施牛粪、玉米秸、碎砖块和砂子对苹果根系生长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穴施牛粪处理可增加总根量和各形态根量;穴施玉米秸处理可增加总根量和直径〈2mm根量;其它处理总根量均不同程度减少;不同处理根形态均以直径〈2 mm根量最多,其次分别为直径2~5 mm根和直径5~10 mm根,直径〉10 mm根量最少;不同处理根量均以20~40 cm土层最多,其次为0~20cm土层,40~60 cm土层最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基质诱导呼吸法和CO2释放量法研究了棉花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不同年份和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两年试验结果0~20 cm土层除2012年8月和9月份外其它时期和20~40 cm土层除2013年8月份外其余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均是秸秆还田显著高于秸秆未还田,而40~60 cm土层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土壤微生物活性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土层,除20~40 cm2013年4月和9月份以及40~60 cm土层的2013年5月和8月份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它时期秸秆还田均显著高于未还田处理。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呼吸速率,不同年份和不同土层,除20~40 cm的2012年9月份和2013年6月份以及40~60 cm土层的2012年6月份、2013年5月份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它时期秸秆还田均显著高于未还田处理。  相似文献   

12.
闫德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91-8394
[目的]研究了太湖地区3种类型土壤黄泥土、乌沙土和乌栅土的供氮能力,以期为太湖地区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好气培养法、淹水密闭培养法、化学提取法。[结果]好气条件下,黄泥土的氮矿化量最高,其次为乌栅土,乌沙土最低,乌栅土2060 cm土层土壤供氮量占060 cm土层的40%左右。淹水条件下,土壤的氮矿化量依次为乌栅土〉黄泥土〉乌沙土,乌栅土全层土壤供氮量主要来自020 cm土层。黄泥土和乌沙土的无氮区水稻产量和水稻吸氮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乌栅土。3种土壤酸解氮、碱解氮和热氯化钾提取氮的大小顺序依次为乌栅土〉黄泥土〉乌沙土,各化学提取法指标都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结论]各项化学提取法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氮素矿化的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13.
毛乌素沙地不同地貌下沙柳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峰  刘立  王文科  赵贵章  段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82-15583,15607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不同地貌下沙柳(Salix psammophila)根系分布特征,揭示干旱地区不同地貌下植物适应机理。[方法]利用中子水分仪观测沙丘上和丘间洼地沙柳样地的土壤水分动态,采用挖掘法分别对沙丘和丘间洼地上的沙柳样地进行根系分布的调查研究。[结果]在水平方向上,沙丘上沙柳根量呈指数函数减少;丘间洼地的沙柳根量呈乘幂函数减少。在垂直方向上,沙丘上的沙柳根系主要分布在0~30和80~120 cm的土层范围内,根量占总根量的72%;丘间洼地上的沙柳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的土层范围内,根量占总根量的54%。[结论]沙丘上沙柳根系不仅利用表层土壤水,而且还利用中层地下水。丘间洼地沙柳根系则以利用表层土壤水为主。  相似文献   

14.
葡萄树体生长动态与根系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陕西省扶风县新集村7 a树龄的葡萄园为试验果园,在不同生育阶段对红地球葡萄树进行刨根、肢解,以测定其各器官生物量、养分含量及累积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该葡萄园年生物量增加12 369 kg/hm。其中枝条(除新梢外其他枝条)与主干生物量增加2 481和1 939 kg/hm,占生物量总累积的19%和15%。新生器官即叶、果实、新梢生物量分别为2 357、4 866、6 118 kg/hm,新梢旺长期之后,新生器官生物量累积迅速。根系生物量在主要生长期内变化不大,于2 302~4 132 kg/hm范围内波动,但总体呈增加趋势,生物量净增加1 830 kg/hm,占整株的14.8%。葡萄根系不同时期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变化不大,主要分布在0~40 cm的土层,占总根量的86.7%。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葡萄树根量减少。40~60 cm的根量占7.4%,60~80 cm的根量只有3.6%,80~100 cm土层中仅为2.3%。5月10日至6月30日为0~20 cm根系的一次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15.
白刺沙包发育过程的土壤水分与根系生物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甘肃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不同沙包发育阶段,研究了白刺沙包发育过程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白刺沙包发育过程中,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白刺根系的生物量增加;白刺粗根系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50cm土层,占92%以上;中根系生物量在0~40cm土层最多,其中根系生物量占全部中根系生物量的比例在初期沙包为83.32%,中期沙包为86.75%,成熟期沙包为85.32%;细根系生物量在初期沙包和成熟期沙包0~20cm土层中分别占49.73%和52.89%,而中期沙包集中分布于20~40cm土层,占47.66%;中根系生物量和细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水分呈显著相关,粗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水分不相关.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7a生越橘在辽南地区棕壤条件下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5个越橘品种根幅为50~70cm,水平分布主要在0~50cm范围内;(2)根系生物量以高丛越橘、半高丛越橘较大,矮丛越橘较小;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以1~3mm的根系最大,其次为≤1mm的根系,≥3mm的根系所占比例较小;(3)康维尔、北村和斯卫克的根长密度较大,北陆和美登较小;不同径级根系根长密度占总根长密度的比例≤1mm根系最大,其次为1~3mm的根系,≥3mm的根系所占比例较小;(4)5个越橘品种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垂直分布深度在30~40cm以内,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中,其中康维尔和北村集中分布在0~10cm土层中,美登集中分布在10~20cm土层中,北陆和斯卫克在0~20cm土层内分布相对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7.
宁夏旱砂地枣瓜间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百云  魏天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58-6160,6170
[目的]为枣瓜间作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调查枣树根系、土壤水分、西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西瓜根系的垂直分布研究了压沙地枣瓜间作的栽培行间距。[结果]枣树与西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40mm的土层中。在试验枣园,8月16日之前土壤含水量在8%~10%波动;8月16日之后大幅度上升。在整个调查期,20cm深处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趋势为:20cm〉40cm〉60cm。土壤含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为:行间400cm〉行间150cm〉行间50cm。2009年,在补水180m3/hm2条件下,西瓜平均产量为10792.5kg/hm2。西瓜中瓤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05%,边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9.9%,西瓜平均产值为6412.5元/hm2。[结论]建议压砂地枣树定植株行距3.0m×8.0m,套种西瓜的株行距为1.6m×2.0m,枣树定植1~2年后套种3行西瓜;定植3~4年后套种2行西瓜,定植5年后不套种作物。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低糖复合果酱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猕猴桃低糖复合果酱加工工艺条件。[方法]以金艳猕猴桃、苹果、铁杆山药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优化了猕猴桃低糖复合果酱的制备工艺。[结果]根据正交试验优化分析,得出猕猴桃低糖复合果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金艳猕猴桃60 g,苹果20 g,铁杆山药20 g,原料配比为3∶1∶1,白砂糖18%,柠檬酸8%,CaCl_20.2%,再配合复合增稠剂低甲氧基果胶0.6%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1%,真空浓缩30~40 min并进行杀菌处理,制得的猕猴桃复合果酱色泽鲜明、味道可口、低糖、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结论]该研究可为猕猴桃综合加工利用提供相关思路和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战立花  许阿美  魏学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35-10438,10458
[目的]探索酸枣根系对不同干旱气候的响应规律。[方法]以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自然干旱等级梯度下的野生酸枣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干旱等级条件下的酸枣根系形态分布特征以及根系活力等进行研究。[结果]垂直方向上,酸枣根系主要分布于0~80 cm的土层中,细跟(d<2 mm)主要分布于0~40 cm土层中,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较深土层中细跟分布比例逐渐增大。从东到西酸枣根系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变化规律相似,但范围逐渐增大;随着气候干旱程度的增强,酸枣根系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酸枣根系能够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做出调整,使其能适应缺水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