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全省油茶重点产区之一的平江县,有油茶83万亩,面积1万亩以上的公社有27个,油茶产值在社员的经济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油茶产量低而不稳。全县常年产油2—3万担,亩平3斤左右,1971年产量最高,产油5万担,亩平也只有5.8斤,而低产的1960年,仅产油7326担,亩平还不足1斤。产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为什么平江的油茶产量如此之低,  相似文献   

2.
改造低产林是发展油茶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 麻城是湖北的主要油茶产区之一,现有油茶林12万亩,比建国初期增加3倍,1985年产油茶子22816担,比建国初期增加6倍。目前全国油茶生产的主要问题是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一般油茶林平均亩产油5斤左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板栗生产历史悠久,栽培管理集约化程度较高,是我国著名的板栗产区之一。 全省板栗栽培面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日益扩大。尤其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板栗生产有较快的发展。据统计,1953年全省板栗总面积18,558亩,1961年为26,000亩,1975年增至5万余亩。总产量也由1953年的191万斤增加到350万斤左右(1973年)。 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宜溧山区及宁镇丘陵的宜兴、溧阳、句容、南京等地,以及吴县、常熟,共约3万5千亩,产量约占全省板栗总产的70%以上。其次为苏北沂、沭两河冲积平原及丘陵山区的邳县、新沂、沭阳、铜山、赣榆、东海及连云港等地,约1万7千余亩,常年产量80余万斤,占全省总产的20%以上。 近几年来,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省板栗生产更受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重视,面积和产量都有所增加。当前在板栗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是要变低产为高产。据统计,1975年宜兴、溧阳两个主要产区平均亩产为60余斤,徐州地区仅35斤左右。因此在总结我省板栗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品种和改进栽培技术,以促进板栗的增产,这无论是对新区的发展还是巩固现有面积发掘生产潜力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云南砂仁生产发展现状 一九八○年统计,全省已有七个地、州,十八个县(镇)发展了砂仁生产,种植面积达17,453亩,收获面积2,913亩,干果总产量达22,600斤(见43页附表)。以西双版纳种植面积最大,达14,658亩,约占总面积的84%;其次是德宏,1,855亩,占总面积的10.6%;两地产量最多,分别为7,900斤、2,700斤,占总产量的35.4%、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木本粮油生产善本情况我国食用木本粮油树种繁多,分部较广,栽培历史悠久。主要木本粮食树种有粟、枣、柿,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各省平原、浅山、丘陵区的500多个县,这是我国最大的木本粮食产区。解放初期我国木本粮油种植面积为600万亩,到1980年已发展为1,080万亩。其中,板栗430万亩、枣360万亩、柿390万亩。1981年木本粮食总产量达19.1亿斤,其中,板栗1亿斤、鲜枣8亿斤、鲜柿10亿斤。我国木本油料树种主要有油茶、核桃、椰子、文冠果和六十年代引入的油橄榄、油棕、油茶主要分布在湘、赣、桂北,其次是皖、浙、苏南、闽北等地。核桃遍布南北,产量较多的有陕、晋、云、冀、川、京、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经济林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林产区之一。据统计,全省栽培、利用的经济林树种达一百多个,其中主栽品种30多个。目前,全省现有经济林面积(含散生林)1200万亩,其中油桐300多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杜仲61.44万亩,年产杜仲皮2000多吨,居全国第一位。此外,银杏、板栗、核桃、笋用竹、漆树等面积和产量均名列全国前茅。水果200多万亩(柑桔、梨、苹果、杨梅等),茶叶60多万亩,许多产品在全国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地位。2002年全省经济林总产量42万吨,总产值(不含加工增值部分)达16亿元,  相似文献   

7.
山核桃小年变大年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县去年的山核桃结果应是小年,但小年竟变成大年,甚至比大年还要好。去年全县总产量达7.4万担,比前年(大年)增产27.6%。净增1.6万担。已接近历史最高产量(一九五六年7.5万担)。有的社队竟超过了一九五六年的产量。如横路公社,一九五六年为4800担,去年则为5500担;该社武村大队,一九五六年为1800担,去年达2300担。 山核桃产区农民历来没有松土、施肥培  相似文献   

8.
平江县有油茶成林85万亩,占全区油茶总面积的80.9%。全县油茶面积一万亩以上的公社27个,油茶收入在社员经济收入中占比重很大。但是,油茶产量一直低而不稳定。全县常年产油3万担左右,亩平3斤左右,1971年最高年产50004担,亩平5.8斤;1960年最低年产7326担,亩平只0.86斤;而外地的高产典型亩产油茶一百多斤。我们从环境条件和油茶本身两个方面分析了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区自1962年引种油橄榄以来,特别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成绩,截止1979年底,全区整片营造油橄榄成活保存面积达3.5万亩(计50多万株),为发展规划面积25万亩的14%。城固县柑桔育苗场1965年栽植的2.7亩油榄橄,年平均亩产最高达1720.4斤,最高株产(贝拉)达233.3斤。亩产、株产均创全国先进水平。垣山林场1973年种植的城固32号油橄榄,1978年株产达68.5斤。地区园林站1976年栽植的自育实生苗,4年即开花结果。实践证明,油橄榄在我区生长好、结实早、产量高、含油率  相似文献   

10.
乌桕是我国的特产,它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工业用木本油料。分布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各省,尤以浙江、湖北两省最多。据一九五五年桕子产量推算,全国乌桕林总面积约有200万亩以上,其中浙江约占三分之一(70万亩左右),产桕子92万担。可见我省是全国乌桕的重点产区。  相似文献   

11.
湖南是我国板栗产区之一,现有面积12万余亩,常年产量600—800万斤,主要分布在湘四、湘中等地。但多数产区实生繁殖品种混杂,不少品种产量低,结果迟,品质差。为解决品种选择问题,我们从1975年起进行了引种试验。经九年的调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是我国重点核桃产区之一,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核桃产量居全国首位,一九八四年达六千二百二十万斤,核桃质量名扬全球。全省年产核桃百万斤以上的县有十七个,占全国六十一个百万斤县的百分之二十七点八七。其中漾濞县核桃产量达五百八十  相似文献   

13.
据省林调队1976年调查,全省现有竹林面积56万多亩,其中淡竹林达20多万亩,占全部竹林面积的五分之二,等于毛竹林面积的五分之四,每年提供的竹材达200万担左右.这说明,建立我省竹林基地,淡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竹种.而在这些淡竹林中,有五分之三系社员个体所有,亩产在10~20担之间,产值都高达200~400元.但尽管如此,若与兄弟省河南洛宁丰产淡竹园相比(每亩立竹1990株,胸围平均22厘米,年产量11144斤,每亩蓄积55720斤),仍有很大的差距,生产潜力很大.为此,我们开展了结构试验.现将2~3年来积累的试验区当前生育指标的一些参数作如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 漆树金花虫(Podontia lutea Olirier)是漆树的主要害虫,在我国生漆产区为害普遍而严重,使漆树生长和生漆产量受到严重影响。据调查,仅恩施市发生面积就达8万多亩,占漆林总面积的30%左右,致使生漆产量减收100余担。近年来,我们在进行漆树金花虫观察和  相似文献   

15.
前言丹东栗是辽宁省栗产区的主栽种。全省有栗树1500万株,其中丹东栗1300万株,占86%以上。丹东栗长期沿用实生繁殖,自然杂交变异性大,后(子)代单株之间产量高低悬殊,没有形成稳定的园艺品种。据调查宽甸县单株最高产量达198斤,而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同龄树产量仅几斤。宽甸县城厢大队果园313株丹东栗树中,按树冠投影面积计算产量,高的达0.77斤/m~2,平均只有0.18斤/m~2。全省约有40%以上的丹东栗树不结果或  相似文献   

16.
山楂是我国特有果品,近儿年来山楂生产发展迅速,截止1988年全国山楂栽培面积达400万亩以上,连云港市栽培面积达9.8万亩,年总产量达1304吨,加工1100余吨,且大部分加工产品已出现严重滞销趋势。预测至1995年连云港山楂总产量将达4.9万吨,是1988年的37.8倍。面对如此迅速增长的山楂果实巨大资源,必须采取开发山楂加工适路产品,大力发展山楂加工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广西具有发展茶油产业的天然禀赋,也是全国油茶重点产区。全区现有油茶林面积500多万亩,年产茶油约3.5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三位。分布在全区61个县(区),其中,19个县(区)面积在10万亩以上,不少县人均拥有油茶林1亩以上。2009年以来,自治区林业  相似文献   

18.
广西蔗糖产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是广西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2002~2003年榨季广西甘蔗面积已达1120万亩,比上个榨季增加100万亩,甘蔗总产量5170万吨,糖产量562万吨。占全国食糖产量的50%左右,制糖工业总产值达118亿元。前几年地方党委、政府强迫农民种甘蔗农民不愿意种,现在区党委、政府领导多次强调要压减甘蔗面积,而且甘蔗价格一跌再跌,农民还是要扩大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农民种树的积极性却不高。原因何在?给林业产业什么启示?综合起来,笔者认为至少有如下几点。蔗糖产业部门解决了产品难卖的问题。广西甘蔗生产面积和产量一…  相似文献   

19.
我们观音山油茶场,于1958年建场,面积5,050亩。建场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通过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在千古荒山上栽植油茶3,000亩。目前,有800亩已开花结实,产量由1966年产茶果11个,到1974年产茶籽8万斤,单产茶油25斤,1975年是小年,平均单产茶油仍达22斤。其中有6分妇女试验地,产果654斤,打油60.5斤,折合亩产油101斤。另外,有4.8亩青年试验林,1973年产果1,360斤,1974年产果2,227斤,1975年产果1,897斤,亩产茶油42斤。为油茶高额丰产,克服大小年,闯出了新路。  相似文献   

20.
江西位于中亚热带,水、热资源优越,是油茶之乡,其总面积达1500万亩,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约18%。其中投产林1150万亩,常年产油量2859万kg,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全省茶油产量“六五”期间超历史最高年产量的1981年为4100万kg,这五年的平均产量为2859万kg,比“五五”期间增长21%,比“一五”期间超过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