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海省是我国的五大草原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原资源丰富.独特的自然条件、半原始畜牧业生产方式、丰富的物种资源、优质的畜牧业产品、天然无公害、无污染草地状态,为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气候严寒,畜牧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严重,加之生产加工条件简陋,产业化水平低,基础研究滞...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草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在广阔的牧区,草原畜牧业是主要的产业。由于牧区草原畜牧业的经营规模以及牧民的专业化程度的制约,生产经营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所以草原畜牧业需要适度规模经营,使草地与劳动力、资金等进行优化,各类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得到最大收益。目前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四川等地,共有264个牧区和半牧区,占草原总面积的67%。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主要草原牧区的绝大部分牧户畜牧业经营规模较小,小于合理的规模,牧户生产水平较低,使得经济效率低下。通过对牧户的草地资源进行整合,扩大经营规模,将经营规模控制在适度经营的合理范围之内,以实现规模效益,提高畜牧业的产业效率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四川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川牧区畜牧业坚持“以牧为主,草业先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大力推行草原承包责任制,把以“人、草、畜”三配套为中心内容的牧区社会经济综合配套建设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快速的...  相似文献   

4.
青海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成忠 《草业科学》2002,19(5):52-53
青海是中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 ,青海牧区依靠党的政策和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 ,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畜牧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青海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1 草原畜牧业发展成就“九五”期间 ,青海牧区在“立草为业 ,调整结构 ,提高总产 ,增加商品”的方针指导下 ,通过优化畜群畜种结构 ,增加投入 ,强化基础建设 ,转变经营方式 ,加大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 ,畜牧业生产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据资料反映 ,“九五…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实施“牧区开发示范工程”大力发展“两高一优”草原畜牧业王泽文(内蒙古锡盟技术监督局锡林浩特026000内蒙古“牧区开发示范工程”是国家“牧区开发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力发展草原畜牧业,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巩固边疆和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国家...  相似文献   

6.
试论四川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草原畜牧业是整个畜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牧区草原面积占全省的72.5%,牛、羊肉、奶、毛等多来自牧区。但牧区草原畜牧业存在着自然灾害频繁,草原退化严重,生产经营粗放,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草原管理,大搞草原建设,推广科学养畜等8项发展四川草原畜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促进草原畜牧业从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并启动了三大示范工程,其中包括新疆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但新疆草原畜牧业究竟朝哪转,如何转,是行业部门领导关心、关切的问题,也是科研工作者关注、需研究回答的问题。一、新疆草原畜牧业生产现状基于对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伊  相似文献   

8.
燕麦是高寒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最广的饲草,是草原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最重要的饲草作物,在高寒牧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后应大力开展燕麦新品种繁育和推广工作,扩大饲草生产种植规模,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提高饲草利用水平,发挥燕麦在高寒牧区草原畜牧业生产中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新疆是我国主要草原牧区之一,草原畜牧业一直是新疆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特色的基础产业,是广大少数民族农牧民的主要生产内容和经济来源,"十三五"时期,是新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发展期,本文通过分析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统筹施策,提出新形势下推进新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急需做好的重点工作。1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新疆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畜禽养殖规模小  相似文献   

10.
从自治区成立到一九八七年的四十年中,畜牧业生产和牧区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牧区自然条件恶劣,草原畜牧基础薄弱.畜牧业生产极不稳定,如何实现畜牧业稳定、优质、高效的发展,是我们几代人思考、探索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造了条件“七五”的第一年。1986年,我们适时地提出了建立  相似文献   

11.
1 草原畜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青海是全国重要牧区之一,牧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6%,6个民族自治州都是牧区,而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的主体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不断发展的中国草原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情况,指出我国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草原畜牧业发展道路。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在不断提高,如牧区每年向农区提供育肥用牛羊达到3 000多万头;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经营模式不断转变,产、加、销一体化格局正在加快形成;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日益牢固,仅2000年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已超过200亿元;草原畜牧业对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受草原生态安全问题,生猪型畜牧业生产特点和草原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还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艰巨挑战。因此,应该积极应对客观矛盾和问题,牢牢把握当前发展的有利机遇,进一步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草原牧区由于过度放牧,草畜严重失衡,草原"三化"严重,直接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与牧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了探讨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双赢有效途径,在被称为"中国草都"的阿鲁科尔沁旗,选取灌溉优质牧草基地建设、调整畜种畜群结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生态移民等策略,进行了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实践。结果表明:阿鲁科尔沁旗找到草原畜牧业经济与草原生态保护双赢有效办法,得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阿旗模式,为我国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西部白城草原牧区是东北草原区松嫩草原的一部分,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盛,是我省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培育“东北细毛羊”、“吉林马”、“草原红牛”和“中国美利奴羊”的育种基地。建国以来,不仅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提供了大量的畜牧业产  相似文献   

15.
刘斌 《草业与畜牧》2012,(10):25-29
立足阿坝州草原资源及畜牧业生产现状,针对阿坝州畜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找准推进阿坝州牧区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提出加强对草原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高寒草原生态平衡和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加快草业建设步伐,努力提高草原综合承载能力,是实现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饲料广角》2012,(18):5
9月5-10日,农业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朱保成在青海、新疆考察"三牧"工作,调研草原畜牧业发展情况。朱保成强调,牧区各地农牧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牧区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国家启动实施牧区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等示范工程、支持肉牛(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扶持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机遇,着力改善饲养条件,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做到保生  相似文献   

17.
衡量畜牧业(牧区)生产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是一项采用软科学的方法,试图从整体上解决衡量畜牧业(牧区)或草原畜牧业生产绩效的一整套"软件".  相似文献   

18.
草原畜牧业是昌吉州畜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畜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生态安全、牧区经济发展、牧民增收的大局,在新疆,依赖天然草原的牛羊生产还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由于长期粗放型掠夺式经营,草原畜牧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草原退化严重,生产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防灾抗灾能力弱。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2002年10月,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在向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进行汇报时表示,要推进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动我国畜牧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听取了农业部关于我国民族地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畜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农业部副部长齐景发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畜牧业生产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着诸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介绍,牧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三个产业中,二、三产业比重过低,基本上是单…  相似文献   

20.
草原畜牧业是事关牧区生态安全、农牧民增收致富、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的基础产业。为确保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通过牧区经济转型,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统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