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作者曾专门撰文,从“生态环境”一词的问题入手指出“生态环境建设”提法不科学。但近期有学者又在否定“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同时否定“生态建设”的提法。作者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明确指出“生态建设”的提法不容否定,还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提法好。  相似文献   

2.
文章讨论了生态建设提法的由来,论述了“生态建设”一词的科学内涵。对否定“生态建设”提法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生态建设”的提法符合生态学原理,也是相关社会实践的科学概括。长期以来“生态建设”一词已成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规范用语并为社会各界广为接受,否定“生态建设”的提法难免在广大国民中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建设”是多年来我国许多出版物,包括林业出版物(也包括本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提法。然而,认真分析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还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林业经济杂志社社长黎祖交教授特撰文就这一提法的适用范围等有关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该问题的研究对读者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科学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现在“生态环境建设”一词。在我国被广泛使用。而且为政府文件甚至为宪法所认定。但中国工程院的钱正英、沈国舫和刘昌明三位院士提出。“生态环境建设”这个名词事实上不符合科学,与国际用语不接轨。在国内外都有一定负面影响。建议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进行改正。根据三位院士的建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门召开专家研讨会。对“生态环境建设”这一名词进行研讨和审定。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建设”一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生态建设”。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到“生态建设”应是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突破,是生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在“生态环境建设”一词,在我国被广泛使用,而且为政府文件甚至为宪法所认定。但中国工程院的钱正英、沈国舫和刘昌明三位院士提出,“生态环境建设”这个名词事实上不符合科学,与国际用语不接轨,在国内外都有一定负面影响,建议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进行改正。根据三位院士的建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门召开专家研讨会,对“生态环境建设”这一名词进行研讨和审定。  相似文献   

7.
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经济社会从增长型发展进入和谐发展阶段的历史必然。实施生态建设、发展林业能够为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化创造条件,为生态经济发展带来广阔前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核心是发展,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林业更快更好的协调发展。不能因为局部的、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而以偏概全,否定“生态建设”的提法,否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沙棘》2000,(1)
为了进一步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步伐 ,推动全国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工作 ,我部决定命名在沙棘资源建设开发方面成效突出的河北省丰宁县等 1 1个县 (旗、市 )为“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希望被命名县再接再厉 ,加大沙棘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力度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 ,为建设山川秀美的“三北”地区做出更大贡献。附件 :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八日关于命名“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按照全国人大环资委统一部署,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为主题的内蒙古“环保世纪行”活动自2010年6月21日启动以来。记者团一行相继对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和呼伦贝尔市的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改善水生态环境等情况进行了实地采访。本刊在7-9期先后刊登了《鄂尔多斯高原刮起“绿色风暴”》、《拯救乌梁素海在行动》、《内蒙古大兴安岭:讲述浩瀚林海背后的故事》三篇报道。根据记者采访实际,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的辉煌成就,本期特推出内蒙古“环保世纪行”之生态建设启示录。  相似文献   

10.
生态建设在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近期一些专家学者从生态学理论和英文翻译等角度对“生态建设”一词提出质疑。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本社社长兼总编辑黎祖交教授。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指示精神 ,总结交流沙棘生态建设的经验 ,更好地发挥沙棘在三北 (西北、华北、东北 )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水利部于 1 999年 1 1月 1 2~ 1 3日在内蒙古东胜市召开了“三北地区沙棘生态建设工作会议”,我国著名的水利水保专家、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 ,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等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水利部在会上命名了 1 1个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砒砂岩典型地貌和沙棘治理样板工程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家对沙棘治理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确定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并作出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怒江花谷”生态建设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努力,该项目已初见成效,对于地区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均带来了诸多积极意义。为此,首先对怒江花谷生态建设概况进行了分析,随后探讨了该项目具体带来的积极意义,并最后就项目未来发展给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治区政府召开这次全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旗县工作会议,目的在于总结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特别是国家和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旗县的生态建设工作。一、认清形势,总结经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发展1997年全区“两区”生态建设现场会以后,我区生态建设进展较好,进入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其具体表现:一是认识提高了。近两年来,生态建设的地位明显提高,特别是经过去年特大洪水之后的反思,全社会的生态意识进一步增强。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严东 《云南林业》2014,(6):24-2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个旧与全国大部分资源型老工业城市一样遇到了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个旧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结合美丽家园建设,提出了建设“山水个旧?美丽锡都”的号召,个旧生态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文件)出台之后,我注意到在这份被誉为“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尽管“生态”是其中出现派生词组最多(达30多个)的一个词,却没有再出现以往同类文件中常有的“生态环境”一词。我还注意到,自该文件出台一年多来,“生态环境”一词出现在各种书籍、报刊、文件、领导讲话的频率大大减少。包括新近出版的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姜春云同志主编的《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一书,也没有再出现“生态环境”这一提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朋友处得知,绿色中国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黎祖交教授是国内第一个公开发表文章对“生态环境”的提法提出质疑的人。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形成过程中,作为专家,他曾应邀在一位中央领导同志亲自主持的有关座谈会上专门提出不要使用“生态环境”一词的建议,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和采纳。如今,“生态”一词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生态建设已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但有人对“生态建设”的提法又提出不同意见。我想知道黎教授对此又有何见解?于是,我一边拜读黎教授的相关论文,一边从心底萌生出进一步请教黎教授的愿望。阳春三月的一天,我终于如愿走访了黎教授。于是  相似文献   

16.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兴安盟突泉县以“封山禁牧、退耕还林、植树绿化”为抓手,大力实施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林业工程,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让农民群众成为构筑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主体,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突泉县先后获得了全区林业生态建设先进集体、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集体和全区生态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  相似文献   

17.
言真 《云南林业》2011,(2):18-19
“十一五”以来,昆明市林业建设工作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机遇,全市林业工作重心由过去以消灭荒山为主,转移到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林产业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绿色扶贫、速生丰产林基地等造林工程项目进展川页利,全市森林资源大幅增加,昆明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胡致业是灵台县林业局职工,1998年停薪留职创办了以苗木培育、种子苗木经营、科技咨询、杏仁加工为一体的“绿源”民营林业企业。1998年,已是灵台县林业局部门负责人的胡致业,认识到林业生态建设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作用,结合本县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苗木、种子需用量大,前景好的有  相似文献   

19.
“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随着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针对“森林培育学”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紧紧抓住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历史机遇,及时进行教学改革,以课程建设为核心,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等措施,全面提高“森林培育学”的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防火是事关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系统。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的启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必将有较大的改善。由于森林面积的增加、生态环境的保护,给森林防火带来了严峻挑战,森林防火的责任更加艰巨,任务更加繁重,发生森林火灾的概率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非重点林区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管理程度还赶不上生态建设的速度,与国家重点林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扑火方式和工具还相当落后,根本不具备扑救较大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