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好的猪场,非常重视选育后备母猪工作,使优良的后备母猪不断地充实到生产母猪群当中,使能繁母猪保持在一定的规模,不断的保持更新,产仔数不断提高,出栏量越来越多。笔者结合多年的猪场生产管理经验,总结出后备母猪选育和饲养管理的经验,供大家参考。1后备母猪的来源优先考虑自繁自养种猪群所繁殖的后代,避免因引种而引入疾病。其次选择到健康、信誉好、各项生产性能优良的种猪场引种。2品种的选择作为母猪的品种,建议农村散养户优先选择产仔数多,泌乳性能好,母性好,性情温顺、耐粗食、抗病力强的母猪品种,具有这些特性的中国优良品种有:广西陆川母猪、江苏太湖猪、广东梅山猪等,可以节约饲养成本和提高成活率。大型瘦肉型猪场大多选择引进品种长白和大约克二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当前后备母猪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后备母猪的选择、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后备母猪的发情与配种、后备母猪的疾病防治与保健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高效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议如何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备母猪发情是后备母猪受胎能力重要标记,及时确认有繁殖能力的后备母猪、提高后备母猪的筛选效率,对不发情的后备母猪进行有效处理,提高后备母猪的种用率,减少饲养量和饲养费用,可提高猪场的总体效益。笔者结合实践经验,综述提高后备母猪发情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猪养殖中后备母猪繁殖性能对生猪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键影响,后备母猪良好的繁殖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后代仔猪的产量和成活率,进而改善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后备母猪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是提高其繁殖性能的有效措施,主要可以通过后备母猪养殖合理分群、饲养环境控制、加强后备母猪机体运动、营养饲料供给、促进发情、后备母猪发情期管理、不发情母猪的科学处理及后备母猪更新和淘汰等方面进行,同时还要做好后备母猪养殖中疾病防治和保健工作。文中围绕规模化生猪养殖中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后备母猪科学饲养及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徐楠楠 《饲料博览》2014,(12):54-55
<正>母猪繁殖力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高低和是否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核心。很多因素都能影响母猪的繁殖力,如后备母猪的选择、适时配种、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分娩与接产和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等因素。无论是对妊娠、分娩、哺乳母猪还是后备母猪都要保持较高的饲养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母猪生产能力,使种猪场经济效益最大化。1后备母猪的选择和饲养管理1.1后备母猪选择要点后备母猪身体健康,无遗传疾病,选择生长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包括提高后备母猪的抗病力、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后备母猪配种工作、做好母猪分娩与再配种工作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后备母猪选择是生猪生产的基础,本文从后备母猪的外貌、系谱、体况、饲料条件、市场需要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选留技术,又从营养水平、饲养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后备母猪的培育,适合广大母猪养殖生产者学习。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养猪场能繁母猪的繁殖能力,补充被淘汰的能繁母猪,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从后备母猪选留、饲养、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后备母猪是体格健壮、发育良好,具有品种的典型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对于一个猪场来说,后备母猪越来越重要了,不单纯是猪场每年需要40%的后备母猪补充,更在于后备母猪的问题多不胜数,给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猪场的成败往往决定于对后备母猪的重视程度。所以说,后备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与保健、不发情母猪处理、淘汰与更新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后备母猪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宏 《现代农业科技》2014,(16):265-265
介绍了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技术,包括后备母猪的选留及选购、引种、日常饲养管理、催情配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规模养殖场在后备母猪饲养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给后备母猪提供合理的营养与正确的饲养管理,将为其有一个较长的繁殖寿命和高产的繁殖性能奠定良好基础。目前,有关后备母猪的绝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生长育肥期的饲养,首要的重点是提高后备母猪的早期发情率。一个成功的后备母猪饲养方案,必须使初产母猪拥有较高的分娩率和较大的窝产仔数。此外,合适的后备母猪营养还要能提高繁殖母猪长时间维持高产的可能性。1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量根据养猪生产实践,笔者认为后备母猪营养需要量是  相似文献   

13.
耿燕 《云南农业》2014,(8):29-30
在养猪生产中,每年有25%~35%的母猪将被淘汰,给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适时选留优秀的后备母猪补充到生产猪群中,是提高母猪养殖效益的主要手段。阐述后备母猪的选择、选择的时期、生长发育的良好控制以及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初配年龄和体重等一系列规范化操作规程。针对后备母猪的选择、培育等重要环节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目标,并从选种、引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不发情母猪处理、母猪淘汰与更新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种的饲养技术。以期为后备母猪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后备母猪乏情瘦肉型良种母猪初情期(第1次发情)为160~200日龄,超过210日龄或体重超过120kg的后备母猪不发情者为乏情。(一)引起后备母猪乏情的原因1.选种失误。缺乏科学的选种标准,特别是后备母猪紧张时,往往是母即留,使不具备种用价值的猪也当后备母猪留作种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一、后备母猪的饲养技术瘦肉型后备母猪选留时,要在60公斤前从育肥猪群内拨到后备母猪圈内饲养。不能以育肥猪的方法一直养到配种前。如果从外面购买后备母猪,也要求在60公斤前购买。如果购买得太晚,母猪体重太大,很可能是一直以育肥猪的方式饲养的,对繁殖不利。另一方面,购入的后备母猪太晚,到自己猪场后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很可能造成繁殖失败。后备母猪的饲料最好单独配制,饲料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  相似文献   

17.
1品种选择 农户饲养母猪究竟应选择什么品种?是养纯种母猪还是养杂种母猪?养土种猪好还是养外来品种好?这需要从各类猪的特点谈起。猪可分为三大类:引进品种、地方良种和培育品种。引进品种有杜洛克、长白、大白等纯种猪和PIC、斯格等配套系猪种,其优点是瘦肉率高、生长快、  相似文献   

18.
论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提高后备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包括后备母猪的培育、繁殖母猪选择和精细化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建立高产母猪群和缩短母猪繁殖周期,以为提高母猪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好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后备阶段的饲养管理水平影响到母猪一生的繁殖性能和利用价值。生产中常见由于饲养管理不良造成后备母猪超期不发情、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索定时输精技术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在温氏种猪公司华东某猪场,对杜洛克正常发情后备母猪、无情期后备母猪及断奶母猪使用定时输精技术后,测定其繁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定时输精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正常发情后备母猪以及断奶母猪的发情率、配种率、参繁受胎率、参繁分娩率以及繁殖效率,同时对无情期后备母猪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使其达到4.06头的繁殖效率。定时输精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杜洛克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