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泡桐种间杂交遗传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泡桐属内10个种的双列杂交材料,用遗传值评定亲本和杂交组合,分析遗传值的表现规律得知,亲本对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有较大影响。杂交育种中,母本的遗传作用大于父本;父母本的交互作用因性状而异,对树高影响最大,胸径其次,对枝下高和冠幅则没有影响。根据遗传值,可以评选出优良的亲本和杂种组合,取得一定的遗传改良效果,为泡桐杂交亲本的选配和杂种组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毛泡桐种内有性杂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育种目的,正确地选配亲本,这是杂交育种工作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近年来我国做的泡桐有性杂交试验,多以种间组合为主。各地初步试验结果说明,有些种间组合表现比较好,苗木和幼树杂种优势显著,但为数不多。另外还有许多种间组合表现不如亲本。我国泡桐种类较多,分布广泛,种内类型尤为丰富,无论种类或类型都是我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的宝贵原始材料。为了探索泡桐种内杂交的利用价值,我们于1972年至  相似文献   

3.
泡桐良种陕桐3号、4号优良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桐3号、4号是陕西省林科院泡桐良种选育课题组经过11年时间,从毛泡桐×白花泡桐杂交组合中选育出来的两个泡桐优良无性系,它综合了毛泡桐材质优良、抗逆性强,白花泡桐生长迅速、树干高大的优点。陕  相似文献   

4.
<正>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为了避免重复和提出比较理想的杂交组合方案,以准确地选择优良无性系,我们对1975-1981年泡桐杂交株系第一代试验林进行了调查,并计算了泡桐胸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本试验有6个泡桐种间杂交组合(毛泡桐×  相似文献   

5.
麻竹种内控制授粉子代苗期选择及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产地零星开花母竹为亲本,通过控制授粉得到了遗传变异丰富的麻竹种内杂交子代。对65个正常生长的杂交组合子代苗进行苗期选择,根据不同培育目标选出优良笋用及笋材两用杂交组合29个和34个。入选优良笋用杂交组合平均发笋量比选择前增加17.9%;入选笋材两用杂交组合的平均发笋量、地径及杆高比未选择前分别提高4.8%、22.6%和19.5%。研究表明,麻竹可以通过人工杂交及选择获得生长性状优良的杂交后代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6.
杉木全同胞子代遗传测定与优良种质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融安县西山林场28年生杉木全同胞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立木材积在各杂交组合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选出镇龙2号、73012号和柳217号等3个杉木杂交优良亲本,选出5个优良杂交组合。在5个优良杂交组合共精选出8个最优个体,这些优良单株的胸径绝对生长量高于0.9 cm/a,单株材积大于优良杂交组合均值2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了创制广西油茶(Camellia oleifera)新种质,开展了普通油茶优良家系杂交育种试验,重点对杂交组合与亲本的果实经济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油茶优良家系自花授粉呈明显不孕或孕性极低的现象;运用5个优良家系采用单交方式试验的15个杂交组合中,组合3、组合4在果实大小和单果鲜籽重方面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而其他组合的主要性状指标均趋向于某一亲本。普通油茶优良家系间杂交可以创制出超越亲本的杂种优势,通过组合亲本,获得具有特异性状的油茶新种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各杂交组合的生长表现存在着极显著的遗传差异。表现好的杂交组合,其组合的双亲至少有一个是优良亲本。组合间的遗传差异来源有2个:一是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一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二者没有相关关系,相互之间是独立的,但组合的生长表现由二者的综合效应所决定。双列杂交中的5个亲本中有2个亲本一般配合力较高,是优良亲本,10个正交组合中有3个组合特殊配合力较高。配合力高的亲本是建立和改建种子园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9.
油茶优良杂交组合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茶优树无性系的基础上开展杂交选择育种.通过杂交子代和亲本无性系的对比试验,在参试的41个全同胞子代中选育出XLH13等5个优良杂交组合;平均每公顷产油450.76~600.65kg,比对照增产30.0%~100.8%.对各优良杂交组合的主要经济性状研究发现:优良杂交组合在不同的经济性状上分别相对其亲本无性系来说,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杂种优势;油茶优良杂交组合子代间存在分化现象,通过集团选择后再在优良杂交组合中选育优良单株应能获得更高的增益;入选群体与参试的同类群体间,在树体冠幅上差异不大,但产果量却比参试平均值高22%以上;入选群体的平均单株产果量和平均冠幅大小排序:系间杂交子代〉半同胞家系子代〉亲本无性系.  相似文献   

10.
油茶杂交育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油茶新品种选育及确定合理的杂交组合奠定基础,利用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山茶属种质基因库丰富的油茶种质资源,采用有性杂交技术,于2005年选用12个油茶优良无性系、优良农家品种、油茶物种作为亲本,进行了12个不同组合的杂交育种试验,并于2006年10月采收杂交果实83个。通过试验得出不同杂交组合的平均坐果率,初步确定了不同亲本材料之间的杂交亲和力。其中,白皮中子×赣无1组合平均坐果率最高,为90%,表现亲和。  相似文献   

11.
樟子松杂交亲本及杂交组合选择阶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樟子松4个优树产地16个优良无性系进行杂交,共获得32个组合。1994年造林,1996年对试验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树高生长量大于杂交混合种子生长量的有23个组合,占71.9%;地径有6个,占50.0%。树高、地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大的亲本,与其它亲本杂交的生长量也较大。根据各组合生长量与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大小选择出较好的杂交组合有K44×TK18、A66×7506、GK18×GK15、A66×A  相似文献   

12.
杉木多世代滚动式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新建园模式,用不同质的遗传材料率先同步建成多世代滚动式种子园。通过独创的嫁接技术辅以人工引导,建成我国第一个矮化杉木种子园。进行遗传资源的广泛收集与大量制备。共收集665个无性系,制备658个杂交组合。获得包括逆转式和前进式在内、宽广而丰厚的遗传材料。贮备了足够大的育种群体和扎实的遗传基础。开展了以探索无性系性状遗传为主的应用基础研究。进行大面积子代测定统计工作。取得了方差分量、遗传力、遗传增益、配合力等丰富的遗传参数。选出优良无性系52个,获得30.5%的树高遗传增益。选出材积比融水对照种大50%的优良无性系和组合53个。通过配合力分析,选出优良亲本15个、优良杂交组合24个。进行生长量、产籽量双优遗传改良探索,选育第1个高生长高出籽双优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3.
用本省白包桐和川泡桐优树经人工杂交选育出黔杂1-4号4个优良无性系,苗期比白花泡桐高径生长量分别提高21.7%-99.3%和17.3%=58.5%;比川泡桐分别提高28.3-130%和14.8-55.1%,以黔杂3号和黔杂4号最佳。经不同授粉方式试验表明,白花泡桐和川各族花不孕 。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霞浦杨梅岭国有林场柳杉初级种子园31年生成熟双列杂交子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个亲本的21个双列杂交组合子代生长表现优异,有19个组合材积表现高于对照,组合间胸径、树高、材积差异显著;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差异显著;以30%的入选率选出9个优良杂交组合,其胸径、树高、材积平均值分别高于对照(CK)27.62%、3.2%和78.57%,入选亲本和杂交组合的配合力较高;7年生、22年生杂交组合生长性状分别与31年生生长性状相关显著,三个年度生长表现优异的9个杂交组合中有6个杂交组合是相同的,可靠性达66.67%,在7年生进行选择和评价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选择樟子松4个优树产地16个优良无性系进行杂交,共获得32个组合。1994年造林,1996年对试验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树高生长量大于杂交混合种子生长量的有23个组合,占71.9%;地径有16个,占50.0%。树高、地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大的亲本,与其它亲本杂交的生长量也较大。根据各组合生长量与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大小选择出较好的杂交组合有K44×TK18、A66×7506、GK18×GK15、A66×A5、GK15×K41和K44×A62等。树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以卡伦山产地的较大,地径则以罕达盖产地的较大  相似文献   

16.
杉木古树种质与现代优良无性系杂交配合力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杉木古树无性系和杉木单亲子代测定优良无性系为亲本的杂交子代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差异分析、配合力变量分析探求杉木古树遗传变异规律和价值潜力.结果表明杉木古树种质作父本进行杂交可取得理想结果.一般配合力对生长性状起主要控制作用,特殊配合力的控制作用甚微.一般配合力高的杉木古树亲本不一定能产生优良杂交组合,而一般配合力低的杉木古树亲本一定不能产生优良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选出‘三52'、‘三54'为杉木优良杂交母本,‘闽1'、"王混"为优良父本.再采用指数选择法选择出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3.12%、3.43%、15.46%的4个优良杂交组合及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9.09%、15.57%、63.18%的10株优良个体,这些优良杂交组合及个体在提高杉木生产力和丰富高世代育种群体种质资源中能起到重要作用.最后得出杉木古树种质资源有着巨大生产及种质潜力,应加以利用,从而提高现有杉木栽植材料的遗传品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东门桉树人工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人工控制授粉可根据人类的主观意识——育种目的确定杂交组合,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引起遗传变异,出现优良基因更加集中的新品种,以获取杂种优势,从而使杂种在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方面同时获得遗传增益。主要介绍东门林场的人工杂交育种的情况,包括亲本选择、杂交方式、控制授粉及杂种的测试、选择和杂种的遗传增益分析等。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1代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2个ISSR标记分析马尾松1代育种群体中78个不同产地来源的优良亲本遗传变异,发现基于ISSR标记扩增的多态位点百分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表明马尾松1代育种亲本的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78个亲本之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115~0.776,平均遗传距离为0.371.亲本之间的ISSR遗传距离与亲本产地的纬向地理距离关系密切,纬度相差较大的亲本间ISSR遗传距离相对较大.利用部分参试亲本进行测交系交配并分析其中的优良杂交组合,发现大部分优良组合父本、母本产地的纬向地理距离较远,同时亲本间ISSR遗传距离也较大.根据本研究结果,应优先选择来自纬度差异较大的不同种源区、同时ISSR遗传距离也较大的优树作为高世代育种亲本,不仅能有效维持高世代育种群体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也利于创制更多强优势杂交组合,提高杂种优势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9.
以19个欧洲丁香品种为亲本,进行了38个杂交组合的人工杂交授粉和杂交种子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有26个杂交组合能够正常结实.但结实率差异较大,其中有5个杂交组合的结实率达到90%以上:杂交种子播种后,有25个组合能够正常出苗,但出苗率差异很大。通过对杂交授粉结实率和杂交种子出苗率的统计分析,探索了欧洲丁香不同品种间人工杂交亲和力的强弱.为今后丁香杂交苗的培育及优良单株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杂种优势原理,通过单杂交对长白山乌天麻与红天麻进行正反交试验,并对不同杂交种的性状表现做对比筛选,结果表明:长白山乌天麻在与两个种源的亲本红天麻杂交中,杂种麻一代种子的箭麻产量、白麻产量和总产量显著、极显著或高于亲本自交种子产量;四个组合杂交种的总产量均具有超亲优势,其中:长白山乌天麻与陕西汉中红天麻之间的杂交组合为最优亲本组合,杂种麻一代的平均总产量超过母本118.66%,超过父本10.18%,天麻素含量为0.42%。杂种麻二代持续增产,未出现退化现象。杂种麻遗传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充分体现了双亲优良基因的互补作用;杂种种子发芽力强、时间早,产量高,抗寒能力强,商品麻外观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