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冀南地区引进8个不同的饲用小黑麦品种,利用花生、棉花冬闲地对饲用小黑麦农艺性状、产草量、籽粒重量、抗逆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HT1048、冀饲2号综合性状表现最好,与其它饲用小黑麦品种在鲜草、干草产量上有较大提高,而且品种抗倒伏及抗病性上较强,适宜在冀南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8份饲用小黑麦在贵阳的生态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8份饲用小黑麦品种在贵阳地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进行了评价,试验表明:黔饲1号成熟早,生育期短,抽穗期比对照中新830提前6 d,干草产量高,比对照中新830提高26.7%;黔饲2号鲜、干草产量均较高,分别比对照中新830增产9 854.3 kg/hm~2和3 777.0 kg/hm~2,属于高产品种,茎叶比低,叶量丰富,可作为贵州当前主要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宁夏雨养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系),本研究以10个小黑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参试品种(系)的生产性能、饲草营养价值及种子产量进行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10个小黑麦品种(系)生产性能、饲草营养价值、种子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晋饲草1号’的株高、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牧草粗脂肪含量和种子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达145.55 cm, 11 894.16 kg·hm-2,1 036.09 kg·hm-2,1.35%和6.72 t·hm-2。小穗数和穗粒重均以‘石大1号’最高,分别为34.10个和3.13 g;籽粒粗蛋白含量以‘鉴47’最高(15.07%)。不同品种(系)小黑麦可聚为三类,主成分综合排名前三的品种(系)分别为‘晋饲草1号’、‘鉴46’和‘冀饲3号’。因此,‘晋饲草1号’、‘鉴46’和‘冀饲3号’适宜作为饲料型小黑麦在宁夏雨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饲用小黑麦品种全生育期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模拟盐胁迫环境下,设0.1%,0.2%和0.3%及对照4个处理浓度对17个饲用小黑麦品种综合评价全生育期的耐盐性,通过生育进程及各单项指标的分析,盐胁迫使各品种的生育进程推迟,植株的存活率、株高、总茎数、地上干物重显著降低,运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和耐盐指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NTH2597、NTH2337、NTH1888和NSHW11品种耐盐性较好,NTH2351,NTH1877和NTH2685品种耐盐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种植密度对饲用小黑麦、饲用黑麦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饲用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和饲用黑麦(Secale cereale)在河北平原农区种子生产时的最佳种植密度,2014-2016年连续两年在河北省衡水市护驾迟镇设置每公顷60万、110万、160万、210万、260万和310万株的种植密度,探究其对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生产影响较大,在不同种植密度下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产量、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差异显著,倒伏性差异明显。在河北平原农区10月中上旬播种,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生产适宜种植密度均为每公顷110万株基本苗,相同条件下饲用黑麦可比饲用小黑麦适当减少播量,此时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产量高,饲用小黑麦种子产量达到每公顷4 300kg以上,饲用黑麦种子产量达到每公顷3 900kg以上;倒伏轻,千粒重高,种子饱满,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6.
以饲用型小黑麦品系C35为试材,黑麦品系C39和当地种植的燕麦品种(岷县燕麦)为对照,对3种牧草4个刈割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的草产量、营养价值和干物质消化率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乳熟期小黑麦,黑麦和燕麦的平均干草产量最高,抽穗期CP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最高,株高,NDF含量和ADF含量最低。小黑麦的平均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显著高于燕麦,虽然干草产量与黑麦无显著差异,但CP含量显著高于黑麦,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黑麦。综合评价,3种牧草最佳刈割时期均为乳熟期,乳熟期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γi(小黑麦)>γi(黑麦)>γi(燕麦);小黑麦品系C35在该地区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具有明显区域优势,适于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基于饲用小黑麦杂交育种缺乏科学规范操作方法的现实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创建形成了一套饲用小黑麦杂交选育方法,该选育方法明确了亲本选择依据、田间种植布局以及各世代的群体数量、种植密度、田间选择时期和选择依据。按照创建形成的饲用小黑麦杂交育种方法,本试验于2006—2017年经亲本杂交组配、6个世代选择、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选育出了‘冀饲3号’饲用小黑麦新品种,2018年该品种通过了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家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冀饲3号’平均干草产量为13 943.8 kg·hm-2,较对照‘中饲828’和‘石大1号’分别增产5.2%和7.0%,表现出很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该品种乳熟期全株粗蛋白含量9.0%,粗脂肪含量19.9%,均高于‘中饲828’;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9.4%,低于‘中饲828’,具有饲草品质较好、抗倒性强、抽穗期较早等优点。本试验选育出的‘冀饲3号’饲用小黑麦新品种可与其它春播作物进行复种,适宜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饲用小黑麦在海河平原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河平原区对11个饲用小黑麦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比较试验以及旱作条件下适应性,试验得出:冀饲-1成熟早,生育期短,抽穗期比对照中新830提前6d,干草产量高,比对照中新830提高26.7%,能与春播作物形成一年两作,适于在海河平原区推广利用;冀饲-2在海河平原地区鲜干草产量均较高,分别比对照中新830增产4 854.3kg/hm2和777.0kg/hm2,属于高产品种,茎叶比低,叶量丰富是海河平原区主要品种推广种植。旱作条件下种植,饲用小黑麦株高比正常管理条件下降低64.6%~83.4%,分蘖数和成穗数分别减少60.0%~74.7%和85.3%~98.1%,鲜干草产量分别降低69.3%和70.2%,利用价值不大,只有在一定的灌溉和施肥条件下种植才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滇西北高海拔地区提高牦牛养殖补饲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高原特色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的草地建植模式。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县开展了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T)和饲用豌豆(Pisum Sativum,F)混播试验,对不同处理下的饲草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饲用豌豆与小黑麦适当混播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饲用豌豆的株高,有利于田间收获;适宜混播可有效提高饲草产量,混播比例T:F为40:60可获得较高的饲草产量,与小黑麦单播相比,干草产量增加59%,鲜草产量增加113.1%;与饲用豌豆单播相比,干草产量增加18.9%,鲜草产量增加10.1%;该比例下的粗蛋白含量为18.5%;较小黑麦单播处理,小黑麦与饲用豌豆适宜混播可改善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综合考虑饲草产量、品质和表层土壤性状,得出小黑麦与饲用豌豆混播最佳比例是40:60。  相似文献   

10.
黑龙港地区晚春播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省黑龙港地区选择深州市护驾迟、威县赵村和沧县前营3个试验点,对14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逆性、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旨在筛选出晚春播条件下适宜和饲用小黑麦搭配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为该地区"粮改饲"及草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北农青贮2932、北农青贮208和辽单青贮625与饲用小黑麦搭配种植较好。3个品种生物产量均超过1 300kg/hm~2,一致表现为抗病、抗倒,生长期适中、叶量丰富、饲用品质优,适宜在黑龙港地区晚春播条件下和饲用小黑麦复种,形成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复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饲用小黑麦适宜刈割时期及刈割次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低平原区以中饲828和NTH1048饲用小黑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刈割时期及刈割次数对其生长发育,饲用品质及产草量的影响,测定分析了不同生育天数内株高、干物质积累量、鲜干比、茎叶比、茎数、粗蛋白含量及二茬草的产草量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饲用小黑麦的株高、干物质积累量、粗蛋白产量的变化趋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鲜干比呈递增趋势,茎数、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鲜草产量、茎叶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符合二次曲线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得出,饲用小黑麦1次刈割应在抽穗初期至抽穗期进行,且1次刈割产草量最高为48 119kg/hm2,优于2次刈割产草量,如春季进行多次刈割时,每次刈割应在拔节期以前完成。  相似文献   

12.
种质资源是遗传研究与作物改良的基础。饲草产量与品质是决定饲草型小黑麦品种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113份国内外小黑麦种质为材料,通过2年田间种植,对其饲草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小黑麦种质的饲草产量及其品质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单株鲜草产量分别为36.000~111.560 g与36.310~159.780 g,单株干草产量分别为12.000~27.000 g与9.150~30.150 g,鲜干比分别为2.380~4.370与2.610~6.210,饲草粗蛋白含量分别为6.894%~13.259%与6.680%~14.304%,饲草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8.480%~74.850%与53.850%~67.98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26.600%~42.780%与29.000%~39.280%,饲草的相对饲用价值分别为69.650~128.150与79.840~113.170。饲草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974~2.075。主成分分析表明,饲草纤维品质因子、饲草产量因子与综合品质因子为前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2.198%。依据单株干草产量...  相似文献   

13.
小黑麦新品系的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梅  田新会  杜文华 《草地学报》2016,24(6):1164-1169
论文通过研究小黑麦新品系(Triticale Wittmack)(P1,P2,P3,P4,P5)在2013年和2014年的株高、草产量和营养价值以筛选高产稳产和营养价值较高的品系,为小黑麦新品种登记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不同小黑麦新品系的株高和鲜(干)草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3的平均鲜(干)草产量最高,其次为P2;各小黑麦品系2014年的平均株高和鲜(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2013年;小黑麦新品系P3在2013年的株高、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最高。参试小黑麦新品系的粗蛋白含量(Crude Protein,CP)和中(酸)性洗涤纤维(Neutral/Acid Detergent Fiber,NDF/ADF)也存在显著差异,P2的CP含量最高,P3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P1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不同年份间的CP,ADF和NDF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小黑麦新品系中,P3的综合性状最好,其次为P2,以上2品系可进一步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申报登记小黑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饲用黑麦、小黑麦品种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干旱棚田间全生育期模拟干旱法,对9个饲用黑麦、小黑麦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品质性状、光合及生理指标进行了抗旱性分析,并用抗旱指数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各品种的产草量、株高、茎数、茎叶比和粗蛋白质含量,成穗率和鲜干比略自增加,光合指标降低,抗旱指数顺序为冬牧70>冀饲2号>冀饲1号>中饲828...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测定10个引进燕麦品种(青燕1号、青海444、加燕2号、青引1号、林纳、青海甜燕麦、青引2号、莫妮卡、青莜3号、骏马)的田间农艺性状、饲草产量、营养成分及籽粒产量,使用相对饲喂价值(RFV)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对饲草品质进行评价,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各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供试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早熟,生育周期73~88 d。青海444株高最高,达到113.22 cm(P<0.05);且其开花期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36623.3和9990.5 kg·hm-2P<0.05)。各品种燕麦的鲜、干草产量与生育周期、株高、旗叶长、旗叶宽、茎粗、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茎比和干鲜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籽粒产量最高的是青引1号,达到5348.85 kg·hm-2,与加燕2号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籽粒产量与生育周期、株高、茎粗、穗长、轮层数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小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是乳熟期青燕1号(P<0.05),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抽穗期青引1号(P<0.05),粗灰分含量最高的是抽穗期青燕1号(P<0.05),干物质最高的是抽穗期青引2号(P<0.05)。GI与RFV饲草等级划分总体趋势相同。综合分析得出,青引1号、加燕2号和青海444的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及饲喂价值表现较好,综合排名靠前,具有作为优质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推广种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海河平原区施氮磷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确定该地区饲用小黑麦的合理施肥量,于2014-2016年连续两年以饲用小黑麦中饲 1048 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氮、磷肥单因素试验,氮肥(N)试验处理为:0、60、120、180、240、300 kg·hm-2,磷肥(P2O5)试验处理为:0、45、90、135、180、225 kg·hm-2,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氮、磷肥处理下饲用小黑麦产草量、农艺性状、营养品质以及土壤养分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磷肥处理下饲用小黑麦两年平均干草产量、ADF和NDF含量和不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全株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P<0.05),故施氮磷肥对饲用小黑麦增产效果不明显,但在提高粗蛋白含量方面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综合分析得出,在海河平原区肥力较差土壤上种植饲用小黑麦需施肥,建议施氮肥120~180 kg·hm-2,磷肥90~135 kg·hm-2。肥力较好的土壤种植饲用小黑麦可以不施肥或隔年施一次,施肥量同土壤肥力较差地块。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31最适合的栽培条件,利用三因素(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降水量)五水平的中心复合试验响应面设计法,研究了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水量对饲草型小黑麦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构建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31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三元二次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水量对饲草型小黑麦的草产量与营养品质均有显著影响(P<0.05),降水量×氮肥施用量交互作用对小黑麦干草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降水量×种植密度交互作用对小黑麦干草的营养品质有显著影响(P<0.05)。2)三元二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水量与小黑麦草产量和营养品质间的回归模型极显著(P<0.01),表明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回归模型能够代表饲草型小黑麦的实际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3)小黑麦新品系C31适合在生长季降水量为318~325 mm的合作地区生长。4)生长季降水量为322.07 mm时,小黑麦新品系C31的干草产量最高,营养品质最佳。在此降水量下,氮肥施用量为289.17 kg N·hm-2,种植密度为579.40 万基本苗·hm-2,模型预测小黑麦干草产量为16732.50 kg·hm-2,干草营养品质的最大值为0.71。本研究将为评价小黑麦种质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表现及适宜种植区域提供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8.
邵春慧  徐强  史志强  杜文华  田新会 《草地学报》2022,30(10):2791-2801
为筛选适合于夏河农牧交错区小黑麦(Secale cereale L.)与豆科牧草的混播组合及比例,以及在不同肥力条件下生产性能的差异,本试验研究了'甘农2号’小黑麦('Gannong No. 2’ Triticale variety)与3种豆科牧草('加拿大’饲用豌豆('Canadian’ forage peas)、'青海’箭筈豌豆('Qinghai’ common vetch)和'绿箭1号’箭筈豌豆('Lvjian No.1’ common vetch))不同比例(100∶0,80∶20,70∶30,60∶40,50∶50,40∶60,30∶70,20∶80,0∶100)混播时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对小黑麦和豆科牧草混播草地的草产量有显著影响;土壤贫瘠条件下,'甘农2号’小黑麦与'绿箭1号’箭筈豌豆以50∶50的比例混播时干草产量最高(13.97 t·hm-2);土壤肥力状况较好时,'甘农2号’小黑麦与'青海’箭筈豌豆以80∶20的比例混播时,干草产量最高(16.45 t·hm-2)。该研究对于提高夏河农牧交错区禾-豆混播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青海省环湖地区饲草资源与种植方式相对单一的现状,本研究在青海省海北州开展了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与饲用型豌豆(Pisum sativum)同行混播处理下饲草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该地区最适混播比例,以期为高寒地区饲草生产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