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超细晶粒钢热模拟试验工艺参数:化学成分、变形温度、变形量以及变形道次等与超细晶铁素体晶粒尺寸及质量分数之间建立了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超细晶粒钢组织预测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该神经网络模型的权值进行优化,从而克服了神经网络训练速度慢、容易陷入局域极小和全局搜索能力弱等缺点,提高了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超细晶铁素体晶粒尺寸的预测精度达90%以上,超细晶铁素体晶粒质量分数预测精度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2.
对超细晶粒钢热模拟试验工艺参数:化学成分、变形温度、变形量以及变形道次等与超细晶铁素体晶粒尺寸及质量分数之间建立了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超细晶粒钢组织预测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该神经网络模型的权值进行优化,从而克服了神经网络训练速度慢、容易陷入局域极小和全局搜索能力弱等缺点,提高了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超细晶铁素体晶粒尺寸的预测精度达90%以上,超细晶铁素体晶粒质量分数预测精度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3.
将相变与形变有效结合,开发了中碳钢在马氏体相变状态下的温变形超细晶制备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淬火态中碳钢快速加热到500~600℃,回火适当时间使其仍保持一定程度的过饱和度,然后快速温变形,通过孪生、位错分解和再结晶等方式实现位错在滑移面上运动形成位错林或位错交滑移,使过饱和铁素体组织快速细化,其晶粒平均尺寸小于1μm;在结构畸变能与形变储能作用下通过应变诱导使碳化物以弥散状的形式在晶界和亚晶界处析出,得到均匀的形变马氏体组织;形变后可通过退火工艺控制碳化物颗粒的析出量、大小及分布,使材料具有最佳的组织结构,即细小铁素体 弥散碳化物,以满足材料综合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将马氏体相变与强塑性变形工艺相耦合,开发了基于等通道角挤压快速制备亚微米级中碳钢工艺。试验采用45号钢,就淬火态在不同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条件下进行挤压。试验结果表明,由马氏体相变得到的过饱和铁素体为动态再结晶和应变诱导碳化物析出作了能量和组织准备,并在一定的回火温度下进行等通道角挤压使位错密度快速增加,实现了动态再结晶,形成了细小晶粒,同时应变诱导碳化物从过饱和的铁素体中以弥散形式析出,使亚微米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细小碳化物。这种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550℃退火30min后,晶粒尺寸仍保持在1μm以内。  相似文献   

5.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中碳钢两相组织在等通道角挤压过程中的强烈塑性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用BC挤压路径经过4道次变形后开始出现纳米级晶粒。中碳钢两相组织的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化过程为:前两道ECAP,强烈剪切变形集中发生在铁素体内,使铁素体原始晶粒中产生了大量位错缠结和位错胞,随挤压道数的增加,珠光体也开始参与剪切变形,渗碳体由原来的条状被剪切断裂而被细化,成为颗粒状,其粒状平均尺寸至1μm,同时所形成的高密度位错铁素体显微组织逐渐演化变成等轴显微组织。挤压四道次后,位错胞崩塌形成大角度晶粒,其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至200nm。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用永磁体作为弱磁场源,研究了不同磁感应强度下(0-0.18T),永磁体磁场对含Nb、V、Ti等微合金元素的TWIP钢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强度内,TWIP钢的抗拉、屈服强度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强,有一定升高;磁场对晶粒细化有一定作用,强度越高,晶粒越细。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激光喷丸IN718镍基合金的高温晶粒演变规律及其高温析出相,开展了不同功率密度的激光喷丸强化试验,并对激光喷丸试样进行高温保持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温度和激光功率密度作用下试样的显微硬度.此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了试样的晶粒形貌,并采用能谱仪(EDS)对IN718合金的高温析出相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保持冷却后试样的显微硬度值高于常温,且在700℃下激光喷丸试样表层显微硬度(HV)最高达到348;激光喷丸试样晶粒尺寸由原始的45μm减小到20~30μm,而在高温保持后晶粒尺寸增长到35μm左右;随着温度上升,IN718材料内部δ析出相逐渐增多,同时伴有TiN析出.最终,根据高温环境下晶粒演变规律和析出相分析,提出了激光喷丸IN718合金的高温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分析了AISI-1035钢分别在不同热压缩温度(1073,1173,1273 K)、不同热压缩速率(0.3,3.0 s-1)下的变形流动规律及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并建立了AISI-1035钢在1073~1273 K下的双多元非线性回归本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AISI-1035钢的应力幅值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以及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在经过峰值应力后均出现了软化现象,并且高应变速率下动态再结晶的发生使得应力软化比较显著;高应变速率下诱发的局部温升导致应力幅值上升缓慢,从而使得峰值应变水平提升。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应变速率诱发的局部温升以及动态再结晶促使AISI-1035钢的晶粒尺寸差异较大,热压缩变形温度越高,晶粒粗大现象越明显。所建立的模型预测趋势与实验数据比较吻合,能够较好地反映AISI-1035钢在1073~1273 K下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9.
板料激光冲击变形的实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激光能量和约束孔径等参数对 SU S30 4不锈钢板料变形的影响 ,并用 ANSYS/ L SDYNA软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 :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 ,板料的变形量增大 ;板料初始约束孔径越大 ,板料越容易变形 ;板料几何尺寸和厚度越大 ,板料越难变形。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优化激光冲击的相关参数 ,预测板料变形 ;通过改变激光参数和边界条件可获得所需的变形量。  相似文献   

10.
金属切削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了三维金属切削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新型的Ti(C,N)基金属纳米陶瓷刀具金属切削过程,得到切削力、刀具磨损、切削温度的变化规律,计算出Ti(C,N)基金属纳米陶瓷刀具切削正火态45号钢时的合理前角.通过实验证明了模拟过程的正确性.相对于二维模拟,三维仿真更加真实地揭示了刀具和工件的切削状态.  相似文献   

11.
我公司的产品系列中细长的结构件较多,石油或地质钻探钻孔深度大,转数很高,为了防止钻孔偏心,要求钻杆的直线度很高,这样动平衡才能稳定。下面是我进行一个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工艺实例,其主动钻杆是关键件之一,产品如图1,先就控制其焊接变形的方法总结如下。1工艺性分析1.1从产品的尺寸、形位公差分析新产品对主动钻杆的形位公差要求很严(见图1),该件长约4m,直径240m m,由上、下法兰、主动管、传动扭筋焊接而成。主动管为Φ168m m×10m m,和传动扭筋组焊后之间为218m m,该直线度公差0.4m m,同轴度公差为0.35m m,两段平行度为1.2m m,垂直度公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三角网格模型变形算法,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三角网格模型变形设计的参考曲面,将网格顶点向参考曲面投影,建立网格顶点与投影点间的映射关系,通过调整参考曲面控制顶点,根据投影点位移量调整网格顶点坐标,采用三角Bézier曲面理论进行网格模型光顺处理,实例证明该方法可准确控制模型形状,有效提高三角网格模型的光顺性及变形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3.
田宏伟 《农业工程》2014,4(4):139-140
大型储罐底板焊接变形控制是保证储罐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焊接应力和焊缝收缩的存在,使得焊接时易产生超过设计要求的变形量,通过一些有效矫正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使之符合验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焊接较长工件时焊接变形对设备的实用性及其表面的美观性的影响,从焊接工艺、焊接顺序、构件定位和焊接参数分析了对焊接变形的影响,对焊前、焊中和焊后的预防方法进行了讨论,以T型焊接件作为仿真模型,围绕焊接顺序、焊接结构进行讨论,采用交错断续、并列断续焊接与连续焊接对比,结合实际方案采用不同的焊接顺序,对焊接过程的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焊接后的残余变形,结果表明:交错断续焊接的变形量最小,连续焊接次之,并列焊接最大。可对实际焊接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物理变形重构模型的装配仿存在较为严重的装配变形问题,在物理变形重构模型建构中,我们往往采用限元计算的方法,来衡量模型的重力变形情况,并且采用双三次B样条曲线重构已经变形的装配仿真模型。基于此,文章以某种型号的机身侧壁版装配仿真构建为例,证实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和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适于板料激光冲击成形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立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1):129-132
基于几种经典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理论,利用ABAQUS软件对TA2板料进行了激光冲击的仿真研究,并做了冲击试验。比较试验和仿真结果,以期找到板料在激光冲击的高应变率情况下,表征材料力学性能的本构模型。结果表明,硬化行为和应变率效应对板料激光冲击下变形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基于Johnson-Cook本构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7.
小型电动割草机刀盘变形试验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割草机刀盘的旋转变形是导致其产生机械振动噪声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高速数码摄像机分别拍摄了割草机刀盘在无保护端盖和有保护端盖状态下的旋转变形图像,获得了刀盘的高速旋转变形曲线,分析了产生变形的原因;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刀盘的有限元模型,通过ANSYS分析软件,模拟了刀盘的径向变形情况,分析了径向变形与刀盘结构和电动机转速之间的关系。减小刀盘大孔面积能使刀盘最大径向位移减小(在12.000r/min时,减小约30%);维持电动机转速在8.000r/min左右,可使最大径向位移不超过0.2mm,刀盘运转平稳。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大坝安全监测目前常用的3种变形模型的优缺点和系统辨识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将系统辨识理高分子引入到拱坝监测变形模型研究中。以MatLab软件中的系统辨识工具包为平台,建立以水位、气温和时间为输入,坝体监测变形为输出的拱坝监测变形多输入单输出系统辨识模型,并应用损失函数和AIC准则等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判断,验证了系统辨识模型的方法的可行性和预测性的可靠性,研究工作对其它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监测变开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发动机凸轮轴数控磨削时产生连续变化的弹性变形问题,分析了凸轮轴受到磨削力变形对凸轮轮廓精度的影响,对轴向和径向变形进行了解耦,推导了不同位置、不同相位下凸轮受力变形量求解方程.分析了数控凸轮轴磨床的插补原理,建立了含有变形量误差的、工件旋转轴和砂轮进给轴联动的磨削运动学方程,提出了X轴变形量与理论插补值进行几何叠加的指令修正误差补偿方法.对某发动机进排气凸轮轴磨削变形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对数控凸轮轴磨床进行了补偿与加工试验,仿真与加工试验结果均表明磨削变形补偿可以将凸轮轴的轮廓精度提高5 μm.  相似文献   

20.
焊接变形是影响焊接结构质量和生产率的主要问题之一。船体焊接变形的存在不仅影响焊接结构的制造过程,而且影响船体焊接结构的使用性能。详述焊接变形的分类和影响船体焊接变形的主要因素,为控制焊接变形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