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明复合生防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下党参生长、产量及病虫害发生的变化,为筛选党参高产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3个栽培模式[复合生防菌+地膜覆盖(A1)、常规化学农药+地膜覆盖(A2)和常规化学农药+露地(A3)],副区设2个品种[羌参1号(B1)和白条党(B2)],研究不同复合生防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对甘肃宕昌党参生长、产量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影响。【结果】不同栽培模式下,党参生长状况差异显著,A1封行期较A2和A3早2 d和11 d,现蕾期较A2和A3早2 d和12 d; A1、A2和A3株高差异显著,依次是A3>A1>A2,B1株高显著低于B2。党参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电导率预测小麦穗部位种子活力的可行性,为快速预测种子活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小麦主栽品种新春44号为材料,在花后15 d(A15)、20 d(A20)、25 d(A25)、30 d(A30)、35 d(A35)、40 d(A40)和45 d(A45) 7个不同收获时间条件下,分别将穗部位均分为B1、B2、B3、B4、B5和B6 6个样本,形成宽广的种子活力水平范围,研究穗部位电导率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种子电导率与苗高、苗鲜重、苗干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56 8、0.811 6、0.864、0.802 7和0.803 6。【结论】电导率测定简单易行,电导率与苗高、苗鲜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不同基质对吊石苣苔扦插繁殖及生长的影响,为药用植物吊石苣苔繁殖、规范化和规模化种植及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吊石苣苔为研究对象,采用扦插方法研究2种插穗[有顶芽(A1)和无顶芽(A2)]在5种基质[珍珠岩(B1)、草炭土(B2)、蛭石(B3)、蛭石+草炭土(B4)及珍珠岩+草炭土(B5)]中扦插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分析基质成分与插穗生长的相关性,筛选出吊石苣苔扦插繁殖的最佳条件。【结果】吊石苣苔2种插穗在5种基质上均能生长,地下茎数为2.00~3.95条,A2B1最多,A1B2其次,A1B5最少,在珍珠岩(2.25条/3.95条)和草炭土(3.50条/2.50条)中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地下茎长为4.84~11.00 cm, A1B5最长,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贵州直播高粱的适宜播期,为当地高粱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贵州主推高粱品种红缨子、红珍珠和台糯9号为试验材料,在2个不同生态区(清镇市、汇川区)设3月20日、3月30日、4月9日、4月19日、4月29日5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不同高粱品种的农艺性状、地上部干物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主要气象因子与高粱农艺经济指标及产量的相关性。【结果】高粱生育期随播期的推迟而逐渐缩短,播期对高粱的茎粗无显著影响。不同生态区域下播期对高粱产量有不同影响,平均产量清镇市试点第1个播期(3月20日)最高,达7 021.70 kg/hm2;汇川区试点第4个播期(4月19日)最高,达7 662.26 kg/hm2。不同生态区域下高粱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不同,清镇市试点高粱穗粒重和穗实粒数均表现为随播期的推迟呈逐渐下降趋势,与该试点的产量表现一致。汇川区试点第3个播期的高粱穗粒重最高,其次是第4个播期,与该试点的产量表现基本一致。2个试点的千粒重表现一致,均为第4个播期的千粒重最高。不同高粱品种在不同生态区播期下,不同部位的干物质积累量不同,穗...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砧木[昭通猕猴桃(A1)、显脉猕猴桃2号(A2)、簇花猕猴桃(A3)、硬毛猕猴桃(A4)]、不同接穗[红阳猕猴桃(B1)、Hort16-A(B2)、贵长猕猴桃(B3)、Hort16-A种子繁殖植株(B4)]、不同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Psa)菌液浓度[5×105(C1)、5×106(C2)、5×107(C3)、5×108(C4)cfu/mL]和不同接种方式[注射接种(D1)、创伤接种(D2)、针刺接种(D3)、无伤接种(D4)]4个因素进行L16(44)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因素对猕猴桃溃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枸杞属不同种质扦插插条水培生根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宁杞1号、红枝枸杞、蔓生枸杞、云南枸杞、黑果枸杞和柱筒枸杞等枸杞栽培和野生种质为植物材料,采用3因素裂-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适合枸杞扦插插条水培诱导生根的培养方法和影响因素。[结果]4种培养方案中,A4处理的枸杞插条水培生根效果最好;6种枸杞种质中,B6种质(黑果枸杞)不适宜在水培环境下诱导生根,B1种质(云南枸杞)和B2种质(蔓生枸杞)表现优,各项生根指标与其他4种枸杞种质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B3种质(柱筒枸杞)、B4种质(红枝枸杞)和B5种质(宁杞1号)水培发根效果一般,平均而言,6种种质的水培生根效果表现为B1>B2>B3>B4>B5>B6;不同木质化程度枸杞插条的水培生根能力差异明显,各项生根指标...  相似文献   

7.
进行不同播期和地力对藜麦品种红藜农艺性状影响的试验,在土壤肥力等级分别为大田(P1)和油茶林下(P2)分别布设7月3日至8月5日(D1~D4)4个播期。结果表明:1)4个播期的红藜皆能正常成熟,全生育期83~118 d,总体上,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延长;随着地力等级下降,生育期缩短7~20 d。2)随着播期的推迟,倒伏率下降;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减少,第1有效分枝部位上移,株高、茎粗、主穗粗、主穗长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地力等级间的倒伏率差别不明显,但P1的株高、茎粗、第1有效分枝部位、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显著大于P2。3)随播期推迟,产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D2播期产量最高,D1播期次之,D3、D4最低;相同播期P1、P2产量间存在一定差异,以D1播期差别最大,D2播期次之,D3、D4播期产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法对冀东地区主栽的11个甘薯品种(系)进行了盆栽试验,并结合甘薯不同农艺性状及其生物量指标与甘薯块根发病程度2种方法进行了室内抗性评价,分析了不同品种(系)对茎线虫病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根据接种茎线虫溶液和无菌水后甘薯农艺性状的表现筛选出抗性较强品种(系)3个,腾飞(B8)、济薯7(B9)、JK147(B11),抗性中等品种(系)5个,遗字138(B3)、北京553(B4)、商薯19(B5)、开花红(B6)、西瓜红(B7),抗性较弱品种(系)3个,哈密(B1)、济薯25(B2)、JK7(B10);根据甘薯茎线虫病发病等级评价结果筛选出高抗病品种(系)2个,西瓜红(B7)、JK147(B11),中抗品种(系)6个,遗字138(B3)、北京553(B4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液对椰糖袋培高糖度翻茄产量及品质和影响,确定基质培番茄最佳的供液量和营养液配方。【方法】以京番3号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试验设计采用完全互交设计,选择3种不同营养液配方B1、B2、B3和3种不同灌溉量,即在营养生长期每株每天灌溉量分别为250 mL(A1)、300 mL(A2)、350 mL(A3),在开花结果期各处理每株每天灌溉量增加100 mL即可。最后分析不同的灌溉量和营养液配方的互交作用对番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果实中糖分含量、酶活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当营养液配方为B2处理,灌溉量为A1处理时,番茄可溶性固形物达到最高;当供营养液配方为B2处理,液量为A2处理时,番茄单果重、总果量和折合亩产均大于其他处理。当营养液配方固定时,随着灌溉量的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A1B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播期和密度对新疆南疆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分析适宜的播期及种植密度,为生产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以新冬22号(少穗型)和邯郸5316(多穗型)为材料,采用裂区田间试验设计,主区为3个播期:9月23日(B1)、10月4日(B2)和10月15日(B3);副区为4个播种量:播种量3.15×106 粒/hm2(M1)、5.1×106 粒/hm2(M2)、7.05×106 粒/hm2(M3)和9×106 粒/hm2(M4)。【结果】滴灌冬小麦旗叶Pn和Tr在扬花期最大,新冬22号在B2播期、邯郸5316在M3播期下平均Pn最高。B2M2处理的Pn最高,新冬22号和邯郸5316分别达15.45和16.94 μmol CO2/(m2·s);Tr以M2处理最大M4处理最小,随播期延迟,Tr呈缓慢上升趋势,并以B2M2(新冬22号)或B2M1(邯郸5316)最高,分别为6.35和6.08 μmol CO2/(m2·s);旗叶SPAD以扬花期达最高,平均SPAD随密度增大或播期延迟而减少,B1M1处理最大,其次为B3M1(新冬22号)和B2M1(邯郸5316)。【结论】建立了播期、播量与产量的关系模型,提出了高产条件下群、个体发育指标。新冬22号在10月1日播种、播量315.30 kg/hm2,邯郸5316在10月2日播种、播量262.47 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达8 271.88和9 116.19 kg/hm2;提出了晚播增密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高粱是传统的特色杂粮作物,具有食用、酿酒、饲用、能源、青贮用等多种用途。然而,高粱种子出苗率低直接影响其大面积推广种植。通过研究高粱顶土能力与幼苗器官形态的关系,旨在为提高高粱种质出苗率以及高粱新品种选育成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3个糯高粱品种晋糯3号(10480A2×L17)、晋糯4号(11476A2×L2R)、红糯16号(11494A2×L17)及对应的父母本共8份材料,采用培养皿无阻力发芽、黑暗水培发芽、3个不同播深沙培发芽及大田出苗率调查试验4种发芽试验,分析中胚轴和胚芽鞘伸长特性与出苗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无阻力条件下,高粱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质发芽率和发芽势具有明显差异,杂交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大于其对应的父母本。黑暗水培处理下,杂交种与母本中胚轴伸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进一步模拟大田环境沙培发芽试验发现,不同种质顶土能力对播种深度的敏感程度不同,11476A2、10480A2对播种深度有一定的耐受力,顶土能力较强,而11494A2...  相似文献   

12.
探明习水县酒用高粱主产区600~1 000 m海拔地区适宜的高粱播种期,为当地酒用高粱高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高粱品种红缨子为材料,于2021年在习水县进行6个不同播种期(3月18日、3月25日、4月1日、4月8日、4月15日、4月22日)的高粱种植试验,比较不同播种期高粱的生育期、株高、穗重、千粒重、产量、抗性表现。结果表明:各播种期红缨子高粱的全生育期以处理A(3月18日播种)最长,为154 d,处理F(4月22日播种)最短,为129 d;株高以处理D(4月8日播种)最高,为273.0 cm,处理F(4月22日播种)最低,为230.0 cm;有效穗以处理A(3月18日)最多,为5 360穗/667m2,处理F最小,为2 040穗/667m2,其余处理(4月15日及之前播种)差异不大;穗重和千粒重,处理E(4月15日播种)和处理F(4月22日播种)低于其余处理(4月15日前播种);产量以处理A(3月18日)最高,为295.0 kg/667m2,处理F最低,为74.4 kg/667m2,其余处理(4...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麦秸全量还田下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案,以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了不施氮对照(CK)、施氮量[常量施氮(300 kg/hm2),A1,减量20%施氮(240 kg/hm2),A2]和氮肥运筹(基蘖氮肥∶穗氮肥=6∶4,B1,基蘖氮肥∶穗氮肥=7∶3,B2)处理,分析了麦秸全量还田下减氮施肥及不同氮肥运筹对粳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A1水平下粳稻分蘖中期、拔节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值高于A2水平;提高基蘖氮肥比例有利于粳稻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A2水平下粳稻平均产量较A1水平仅降低110.08 kg/hm2,差异不显著;A1和A2水平下B2处理粳稻产量均高于B1处理,但差异不显著。A1水平下分蘖中期、拔节期以及分蘖中期至拔...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江西地区种植的高粱品种,以龙杂19号、晋杂22号、吉杂228号、冀酿2号为试验材料,在江西地区进行3个播期处理(4月16日、4月25日和5月5日),调查播期对高粱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能显著影响高粱生育进程,随着播期的推迟,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依次延后,但高粱全生育期缩短。播期对高粱株高影响不明显,对穗长影响随品种不同而不同;对穗粗和千粒重的影响则表现为随播期的延迟整体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早播高粱各品种单穗重最大,产量最高。在供试品种中冀酿2号早播获得最高产量为385.1 kg·(667 m2)-1,综合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具有千年历史的杭州上塘河正遭遇活力不足的困境。探讨杭州上塘河滨河景观带活力特征,可为激活运河城市滨河景观带空间活力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  以上塘河一级缓冲区内的8个样地[城北体育公园(A1)、东新门广场(A2)、永丰公园(A3)、望宸公园(A4)、水陆院遗址(A5)、千桃园(A6)、天都公园(A7)、西洋桥公园(A8)]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注记法对上塘河滨河景观带进行了活力特征调查,采用聚类分析和核密度估算法(KDE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①从人群维度来看,人群多元化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A3、A6、A1、A7、A5、A2、A8、A4,行为多样性从大到小依次为A6、A7、A5、A2、A1、A8、A3、A4,主要原因是A3、A6水岸空间多元复合,历史文化遗址、景观性设施等吸引人们开展自发性活动。②从时间维度来看,人群活动的波动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A6、A7、A2、A5、A3、A1、A8、A4 ,活动时长大于30 min的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A6、A1、A8、A2、A3、A7、A5、A4。主要原因为A6、A1内有滨河夜景、文化活动和完善的配套设施能延长人群驻留时间。③从空间维度来看,活动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A6、A1、A3、A7、A2、A5、A8、A4,单位时间段的人群聚集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A1、A2、A6、A3、A5、A7、A8、A4。主要原因是人群空间分布会受到空间边界、空间活动面积、空间围合感、周边用地性质、周边人口密度等多因素影响。  结论  营建复合滨河景观,促进空间多元功能融合,挖掘山水、人文景源,增设景观装置小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营造活力水岸夜景,举办文化互动活动,是提升上塘河滨河景观带活力的有效措施。图6表2参1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氯苯胺灵(CIPC)、香芹酮和二氧化氯(ClO2)不同组合处理对甘薯贮藏保鲜的效果,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ClO2为防腐剂,以香芹酮和CIPC为抑芽剂,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组合处理[无防腐剂+无抑芽剂(A1B1)、无防腐剂+香芹酮(A1B2)、无防腐剂+CIPC (A1B3)、ClO2+无抑芽剂(A2B1)、ClO2+香芹酮(A2B2)和ClO2+CIPC(A2B3)]对甘薯贮藏保鲜的效果。【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6个组合处理紫云红芯薯的发芽率均呈上升趋势,90 d时各处理(A2B2除外)发芽率为1.23%~25.43%,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遮光和施肥对桢楠Phoebe zhennan苗期生长和氮素积累的影响,可为其苗期生长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二裂式裂区试验设计,设置全光(A1,遮光率0%)、1层遮光(A2,遮光率54.5%)、2层遮光(A3,遮光率85.3%)等3个遮光水平和不施肥(B1)、中度施肥(B2,施复合肥3.3 g·株?1)、大量施肥(B3,施复合肥6.7 g·株?1)等3个施肥水平,分析遮光、施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1年生桢楠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氮素积累的影响。  结果  遮光、施肥和两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桢楠的生长和氮素积累(P<0.05),其中A2B2处理下桢楠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比其他处理平均高77.2%、30.3%和62.1%。同样氮素积累量在A2B2处理下达最大值,比其他处理平均高68.3%。然而,桢楠苗氮质量分数在A3B3处理下达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  结论  中等强度的遮光和施肥可提高桢楠幼苗氮素的积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但过度的遮光和施肥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生长。图3表4参22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播期对小麦品种济麦22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规律,为济麦22合理播期的选择以及产量的改善提供参考,试验于2019—2020年在德州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进行,设10月5日(D1处理)、10月12日(D2处理)和10月19日(D3处理)3个播期处理,研究了小麦品种济麦22群体变化规律以及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对播期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生育期群体茎蘖数逐渐降低,产量、穗数、株高和小穗数逐渐降低,且不同播期间均达显著水平;穗粒数、千粒重和成穗率随播期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不同处理穗粒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2处理、D3处理、D1处理,千粒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2处理、D1处理、D3处理,成穗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2处理、D3处理、D1处理;穗长随播期推迟逐渐变短。相关性分析显示,产量三要素均与产量呈正相关,由大到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遵义市酒用高粱品种红缨子的适宜直播期及其气候风险,以降低或避免酒用高粱播种期受低温气象灾害的影响。【方法】基于遵义市13个(县市、区)和毕节市金沙县国家气象观测台站196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分析酒用高粱安全直播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近60年遵义市高粱主产区安全直播始期呈提前趋势,提前速率为0.086 d/a。根据Mann-Kendel法突变统计检验,高粱安全直播始期呈平稳-推迟-提前趋势,安全直播始期的UF趋势在1995年上升至最高点,2000年初发生突变。在赤水河谷海拔600 m以下地区,酒用高粱常年最早安全直播始期在3月中旬;在遵义市西部和北部海拔600~900 m地区常年最早安全直播始期在3月下旬,海拔900~1 100 m地区在4月上旬。【结论】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遵义市酒用高粱直播始期呈提前趋势,在安全播期内,避开春季强降温情况,适当提前播种期可避开后期干旱、秋绵雨影响,以利于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微喷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氮肥基追比对不同筋型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18—2020年以强筋品种‘藁优2018’和中筋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置灌水定额为1 200m3/hm2,施氮总量为210kg/hm2,氮肥基追比为3∶7(B1)、5∶5(B2)和7∶3(B3),于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中期采用微喷水肥一体化进行等量追肥和灌水,测定2个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征指标。结果表明:1)3个氮肥基追比处理中,B1处理显著降低冬小麦穗数,B3处理显著降低千粒重,B2处理则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千粒重,因而产量最高;2)B1处理显著提高籽粒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显著延长了面团稳定时间,进而提高了加工品质;3)B2处理显著增加花后氮素吸收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综上所述,在本试验微喷水肥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