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黄鱼养殖业发展迅猛,但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生长缓慢、养殖水环境恶化、水产病害频发、鱼体代谢异常等。其中,水产病害频发问题严重影响了养成率。抗生素的使用对渔病防治有着明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原菌的感染,然而长期和过量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鱼产生耐药性,还会导致水产品中残留的抗生素超标,威胁水产品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
大黄鱼是闽东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养殖面积占福建省的85%以上。随着大黄鱼网箱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受养殖环境污染,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病害频繁发生且日趋严重,已给养殖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大黄鱼网箱养殖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探索大黄鱼网箱养殖鱼类病害的防治方法已成当务之急。 本文在对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疾病种类、主要症状、病理变化、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大黄鱼发病的主要原因、病害预防的主要措施和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报道如…  相似文献   

3.
闽东大黄鱼人工养殖主要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现有51万只海水养殖网箱,大黄鱼是福建省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养殖区主要集中在闽东地区,约有30万箱。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这几年闽东地区大黄鱼养殖病害的发生也日益频繁,有些病害甚至造成养殖大黄鱼的严重死亡。为了了解人工养殖大黄鱼病害的流行情况,我们对闽东地区大黄鱼各主要养殖区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病害防治对策,以供养殖业者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闽东地区的蕉城、福安、霞浦、福鼎四县市的各大养殖区及邻近的罗源、连江养殖区的海水网箱和池塘养殖的大黄鱼。 2调查内容:网箱和池塘养殖的大…  相似文献   

4.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是一种名贵海水经济鱼类,从上世纪90年初开始大黄鱼在南方地区大规模育苗和养殖。由于没有对大黄鱼实施种质改良,故近几年养殖大黄鱼种质衰退,导致养殖大黄鱼生长速率下降,病害频发、品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大黄鱼的经济价值。如何改良养殖大黄鱼的种质,保持大黄鱼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水产养殖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通过染色体工程技术实现鱼类种质改良成为大黄鱼遗传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多倍体大黄鱼的诱导技术研究较为热门。 本文就热休克法和冷休克法诱导大黄鱼四倍体的实验进行了总结。 …  相似文献   

5.
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曾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鱼类。80年代后由于资源衰退,产量大减。通过多年的研究,大黄鱼人工繁殖已获成功。近年来浙江的宁波、舟山、温州、台州等沿海地区都已进行人工养殖。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生产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大黄鱼的病害已经发生,且日趋严重。从近期对我省各地养殖大黄鱼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及取样分析结果来看,不同规格的大黄鱼其病因、病原、疾病种类亦不相同,现将目前我们了解的危害较大的大黄鱼养殖期间病害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一、苗种期间的病害及防治:1.…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强度的增加,水产动物病害爆发频繁。传统的抗生素药物虽然对治疗疾病有积极效用,但长期使用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病原菌产生耐药性,效力下降[1];药物残留干扰水产动物肠道内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生长和繁殖,影响水产动物的健康;残留在水体中的抗生素破坏养殖生态环境,水产品质量下降。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因药物残留而出口受阻的事件屡见不鲜,给我国水产业造成巨大损失。1974年Parker[2]首创益生菌一词,最早提出益  相似文献   

7.
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名南美白对虾,是我国重要的虾类养殖品种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近年来,随着虾类养殖技术成熟,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盛行,加上水质污染及种苗品质良莠不齐等因素影响,导致凡纳滨对虾病害频发,产量下降。目前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够促进水产动物存活和生长,也能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在动物体内无残留,也不产生抗药性。使用益生菌替代抗生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益生菌制剂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力及抗病性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合理使用益生菌喂养凡纳滨对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其他化学药物防治养殖病害已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1,2 ] 。近年来 ,人们开始尝试在养殖水体中施用益生菌 (Probiotics)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 ,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抑制病原微生物 ,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在欧美、日本以及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的水产养殖业中 ,益生菌制剂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并已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有望成为未来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益生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状况予以系统介绍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1 益生菌浅析1974年Parker…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产养殖益生菌研究兴起的背景 水产养殖与畜牧业一样,为人类提供了主要的食物蛋白.现代商业化的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都是以集约化管理和高密度养殖来实现最大利润的,而这种养殖策略同时也容易导致病害的爆发进而出现大规模的死亡.病害出现时,人们往往使用抗生素处理出现病情的养殖动物.而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大量抗生素又被用于日常防病.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大黄鱼养殖过程中主要投喂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且以冰鲜杂鱼为主。然而,大多数冰鲜杂鱼存在质量低下、携带病原菌、饵料系数高、投喂成本高、易造成养殖水体水质恶化和引发病害等问题。此外,低质量的冰鲜杂鱼还会引起大黄鱼肝脏脂代谢紊乱,降低抗病力,危害鱼体健康。因此,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全面替代冰鲜杂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正>据椒江区近年来对养殖大黄鱼的病害测报和监测,网箱养殖大黄鱼主要疾病有内脏白点病、寄生虫病、弧菌病、虹彩病毒病等,其中冬春季以内脏白点病为主。台州市椒江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于2017年1月着手开展大黄鱼杀香鱼假单胞菌诊断与控制技术研究,现将大黄鱼杀香鱼假单胞菌实地操作汇总如下。一、大黄鱼杀香鱼假单胞菌现场采集分析根据2016年大黄鱼内脏白点病发病情况,编写大黄鱼疾病调查方案和操作指南,调查包括大黄鱼养殖基本情况、养殖群体最近一个阶段的摄食、异常活动、有无发病、主要外表异常和解剖  相似文献   

12.
我市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养殖大黄鱼,最近十几年来发展十分迅猛,其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笔者根据我市近几年来对大黄鱼主要病害的监测数据,经过深入调查,分析了我市大黄鱼养殖主要病害的流行情况、发病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福海  朱雪根  黄则平 《海洋渔业》2002,24(4):178-179,172
江苏省吕四渔场曾是著名的大黄鱼产地之一,但由于捕捞强度的逐年增大,80年代以来,大量自然资源日趋衰退,大黄鱼渔场已形不成渔汛。为保护大黄鱼资源,发展渔业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笔者在前几年大黄鱼养殖试验的基础上,针对大黄鱼的生长特性,结合市场变化及本地的条件,采取引进大规格鱼种,强化池塘养殖管理,使之当年就养成商品鱼。这是一种适合江苏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下的大黄鱼养殖模式。笔者先后攻克了鱼种海上长途运输、陆地近距运输、高温渡夏、池塘养殖和越冬集养及病害防治。为大黄鱼池塘养殖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河蟹养殖业取得了高速发展.但在河蟹养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养殖产量和产品规格较低、饲料利用率不高、病害频发等问题.特别是在病害防治过程中,有些养殖户过度使用渔药,不仅无法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还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抗生素使用也会影响有益微生物,造成菌群结构失调;产品中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15.
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黄鱼养殖蓬勃发展,成为福建沿海主要养殖鱼类之一。随着养殖面积和放养密度逐渐加大,病害的种类也随之增多,发病的次数日趋频繁,危害性迅速增大,极大地限制了大黄鱼养殖业发展。其中由刺激隐核虫引起的白点病在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成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病害,影响了大黄鱼成活率,给养殖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福建省霞浦、宁德、福清、罗源等地接诊试验、调查了解、分析研究,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996年~2000年,从福建省霞浦、宁德、福清、罗源等地获得人工培育的大…  相似文献   

16.
正大黄鱼为我国特有的地方性海水鱼类,素有"国鱼"之称。福建省宁德市三沙湾是大黄鱼网箱养殖的最大养殖区域,近几年受大黄鱼养殖效益的驱动,养殖网箱的无序、无度发展与过密布局使得养殖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白鳃症已成为养殖过程中的一大病害。2014年宁德市养殖大黄鱼因患该病造成的死亡率约达15%,总死亡量约1万吨,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大黄鱼产业发展。为了能更好给养殖业者提供科学防治依据,提高养殖效益。笔者于2015-2016年对该病的流行规律进行了调查,并对样品进行组织病理分析,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发展,养殖中各种病害频繁发生,大量甚至提前使用抗生素进行病害预防相当普遍,抗生素的残留及耐药性对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在纷纷寻求抗生素替代物的背景下,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性,较抗生素而言具有独特的抗菌机理,养殖过程中使用抗菌肽不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又具有提高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产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正逐渐成为替代抗生素的新型抗菌药物而用于水产养殖中。目前有关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等水生动物自身产生的抗菌肽以及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外源性抗菌肽。外源抗菌肽经摄食途径进入肠道,改善鱼类肠道的肠绒毛、肠皱襞高度及肌层厚层等组织形态结构,促进消化吸收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在杀灭肠道有害微生物的同时增加益生菌含量,改善肠道微环境;在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等方面保障鱼类的肠道健康,同时提高鱼类生产性能、改善其品质、增强鱼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1-3]。笔者着重从水产养殖中抗菌肽饲料添加剂的来源及其与肠道菌群、肠道组织结构、肠道消化功能等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特别是保护鱼类肠道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闽东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东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但目前生产上尚存在诸多问题。在对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疾病种类、主要症状、病理变化、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报道了引起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剖析了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了大黄鱼病害预防的主要措施及主要病害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据调查,舟山地区网箱养殖大黄鱼主要病害是烂尾病(即细菌性体表溃疡病),本文对大黄鱼烂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种质、病害、饲料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起因于养殖对象的大量死亡。如果遵循起码的管理条例运作,诸如严格动物检疫,减少放养密度等,养殖的损失会大大减少甚至可以避免。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智利和我国的大菱鲆养殖及浙闽一代大黄鱼的养殖,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疾病日益突出,病害侵袭的势头令人既烦恼又感到棘手。因此,必须立即着手制定有关规章,预防因病害导致养殖种类死亡的事例重演。每个育苗场、养殖场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严格的防范措施,加强以防为主、及时诊断、积极治疗的意识,是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