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津水库进行了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草鱼的示范试验,旨对利用美国大豆协会全植物蛋白豆粕型饲料在小体积高密度网箱中养殖草鱼的生产性能做出评价。养殖试验的草鱼放养在三个4.0米3的网箱中,放养密度为400尾/米3。经109天饲养,草鱼从198克/尾长到平均700克/尾。养殖的平均毛产量为66.8千克/米3,平均成活率95.5%,平均饲料转化率为1.83:1。在4米3小体积高密度网箱中养殖的草鱼生长不太理想,其结果是因为频繁的暴风雨和当地渔民电捕造成的。养殖的草鱼在139天的养殖期内只被投喂了109天。尽管不正常的投饲,草鱼在收获时的…  相似文献   

2.
<正>怀头鲇又称黑龙江六须鲇,是生长速度较快的名特优品种,上市规格通常为1~5千克/尾。我市水产品市场1~1.5千克/尾规格的鲇商品鱼也有着较好销量,为实现降本增效、缩短养殖周期,笔者在技术指导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投喂动物性饲料养殖怀头鲇夏花当年育成规格1.5千克/尾左右商品鱼的技术模式,养殖成效良好。现将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超市鲩(0.9~1.1千克/尾规格草鱼的俗称,专供超市或按条售卖的客户)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养殖户投产热情高涨,但伴随着不断增加的养殖面积和产量,料比高、水质易变、病害频发等问题也慢慢增多,其中水体溶氧的管理是超市鲩养殖模式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我们的实验总结,水体溶氧已成了本模式正常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广东养超市鲩,一般当年2-3月投苗,草鱼投放量500~1000千克/亩,投放规格为0.25千  相似文献   

4.
一、蟹池选择水流充足、排灌方便,大小蟹池均可用于蟹虾鱼生态混养;常年保水深度0.5~1.5米,水草覆盖率40%。二、苗种放养3月份放河蟹和青虾苗,每亩放养规格150~200只/千克的长江扣蟹500~600只,规格1500~1800只/千克的青虾苗15千克左右;6月初青虾捕捞结束,放养长江翘嘴鳜,每亩放养规格为5厘米以上的鳜鱼种10~15尾。三、投饲管理河蟹按常规方法投喂。春季河蟹小规格生长期,主抓青虾养殖;蟹池中混养的鳜鱼,生长初期池中野杂鱼、虾等足够其摄食,生长旺季可以适当投一些低值野杂鱼进塘。饵料鱼品种以异育银鲫、鳙、鲮、鲢为主,一般两星期投…  相似文献   

5.
鲤、草鱼、鲢、鳙等常规品种,近些年价格始终低迷。1~1.5千克/尾常规上市规格的池边批发价如下,鲤鱼9~10元/千克、草鱼11~12元/千克、鲢鱼5~6元/千克、鳙鱼7~8元/千克,仅为生产成本价,一个生产周期下来利润微薄。为探索养鱼增收途径,笔者于2019年指导科技示范户创新常规品种的养殖经营模式,以健康品质和特大规格为卖点,轮捕错季销售,使售价提升了10%~30%,实现了亩利润12 109元的良好养殖成效。现将技术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伟 《科学养鱼》2002,(11):55-55
团结水库有宜渔水面1.05万亩,年产鲜鱼20万千克左右,基本具备了自繁、自育、自捕“一条龙”生产能力。在长期水产养殖过程中,发现单投人工饲料的养殖效益没有结合天然饲料饲养的效益好,现将网箱养草鱼、甲鱼的养殖投饲实例介绍给大家。一、投饲模式及结果1.网箱养草鱼投饲模式及结果1997~1999年,团结水库养殖网箱101只,每年投放鱼种近8万尾,年产量7.5万千克,后因销售市场价格过低而停产。单投膨化配合饲料:网箱呈“田”字形排列,每人饲养两组,每组4只网箱,放养密度为30~40尾/米2,一次投喂一组…  相似文献   

7.
2000年,在本所一口1.6亩主养巴西鲷的池塘中混养一定数量的彩虹鲷,投放规格为7-8cm/尾的巴西鲷2500尾,规格为2-3cm/尾的彩虹鲷400尾,经过5个多月的养殖试验,共获商品鱼941千克,其中巴西鲷780千克,彩虹鲷160千克,二者平均体重均达350克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1.86。  相似文献   

8.
姜堰市水产良种繁育场在保证常规品种种苗的供应时,进行了品种结构的调整,2002年在后备亲鱼池中套养鳜鱼、黄颡鱼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培育白鲢亲鱼为主的塘口1个,面积6亩,池塘淤泥10厘米左右,采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清整。池塘排灌水方便,并配有增氧机等设施。2.品种的放养(1)后备亲鱼的放养情况白鲢150尾,4千克/尾;草鱼20尾,6千克/尾;青鱼10尾,10千克/尾。(2)鱼种的放养情况2002年4月10日套放黄颡鱼35千克,25千克/尾;2002年6月20日套放鳜鱼60尾,规格7.5~8厘米/尾。3.饲养管理投饲以泼洒豆浆为主,…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箱养鳝的不断发展,养殖技术日益成熟,创新养殖模式已成为提高网箱养鳝效益的重要手段。用小网箱经过两年时间养成大黄鳝获得高产高效,这种模式就是两年段的养殖模式。即当年收购鳝种在网箱中饲养到次年底出售,与一年养鳝模式相比,虽然增加了一年的养殖时间,但提高了成鳝规格,提升了鳝鱼的品质和价值,更能适应市场需求。2006年7月仙桃市大众生态养殖公司进行了50口网箱的黄鳝养殖试验,通过一年半的养殖,年底起捕上市,黄鳝规格均在0.3千克/尾,每平方米增重8千克,每平方米纯收入180元。  相似文献   

10.
南方常见池塘养殖模式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池塘草鱼养殖模式和养殖特点 1.草鱼养殖模式 (1)草鱼种培育模式:亩放草鱼夏花8000-8500尾,鲢鱼夏花1500~1800尾,鳙鱼200~400尾,投喂草鱼种料前期用破碎料或直径1.5~1.8毫米饲料,后期用直径2.5~3.0毫米饲料.年底草鱼种规格大多可达100克/尾以上,亩产可达1000干克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确使用养殖环境调控剂 营造良好对虾生态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养殖对虾的售价经历了从上半年的高开(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25元/千克),到10月份的低走(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19元/千克),再到2004年1月份的持续平稳(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23元/千克)。反思我们的对虾养殖业,规格大了,产量增加了,而比较经济效益却下降了。就使得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养殖对虾品质与质量安全,使之符合当前国内外市场的准入,更好地应对入世后的国际技术和贸易壁垒,从而保证养殖对虾在国内外市场的良好流通。从对虾养殖生产的工艺流程来看,要抓好养殖对虾的品质和质量安全,就必须关注养殖环境、水源和养殖投…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一草鱼主养池塘出现细菌性败血症,经过笔者治疗,病情得到完全控制,现将治疗情况小结如下,以期对其他养殖户有所帮助。一、基本情况该发病池塘面积15亩,平均水深1.7米,底泥平均厚度30厘米,到2010年7月底,亩存塘草鱼450千克以上,平均规格为0.3千克/尾。养殖池水体透明度低,水色浓,水面有蓝绿色浮沫。  相似文献   

13.
惠农1号杂交鳢与斑鳢养殖效益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鳢和斑鳢的简介 我国长江水系及以北地区的人工养殖以主养乌鳢为主。乌鳢个体规格大,多为1千克以上,大者3.5干克至4千克,有大生鱼之称,又称为“两湖生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的诸水体中,其染色体组型为2n=48。乌鳢在长江、两湖流域纯养每亩单产平均约2000千克左右,上市规格普遍在0.6千克/尾以上。  相似文献   

14.
安徽合肥周边无公害养殖基地长临渔场、丙子渔场主要养殖模式为草鱼、鲫鱼混养,一次放足,多次捕捞,同池分阶段饲养,前期以草鱼养殖为主,后期以鲫鱼养殖为主。年初草鱼放养规格为每尾100克、250克、500克不等,放养密度约400尾/亩;鲫鱼放养规格为50尾/千克,放养密度2000~2700尾/亩。年初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4月初,一只山塘连续出现草鱼大量死亡,每天死鱼100~400千克,已持续6天;4月6日经现场检查及水质检测,认定草鱼死亡的原因是由水质问题引起。之后进行了针对性的水质调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处理情况总结如下。一、山塘及放养情况该山塘四面环山,狭长形,水面120亩,平均水位5米,有叶轮式增氧机5台并每天开启。现有草鱼15 000尾、规格1~1.8千克/尾,鲫鱼10 000尾、规格0.3~0.4千克/尾,鲢鳙鱼14 000尾、规格0.8~1千克/尾。  相似文献   

16.
<正>为持续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笔者在姜堰区蟹池套养青虾示范基地进行了河蟹、青虾生态混养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示范模式特点为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发挥水体立体资源优势,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该场在成蟹池中套养了青虾、鳜鱼、鲢鳙等,提高了蟹塘综合养殖效益。亩放规格为100~140只/千克的扣蟹1 300~1 600只、6~8厘米/尾的鳜鱼苗5~10尾、2 000尾/千克的青虾苗0.5~0.75千克、6尾/千克的鲢鳙各10尾,或投放鲢鳙夏花。从3月下旬-10月底,每天投喂适量螺蛳。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郊进行了示范养殖试验,旨在对利用豆粕型饲料生产大于2.5千克商品规格草鱼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作出评价。试验将2龄草鱼种放养在三口5亩(0.33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 160尾/亩,并搭配放养白鲢鱼种100尾/亩(即草鱼2400尾/公顷和鲢鱼1500尾/公顷)。用豆粕型饲料养殖146天,草鱼从平均775克/尾长至平均2777 克/尾,平均饲料系数为1.74:1。养殖的平均毛  相似文献   

18.
淡水白鲳学名为短盖巨脂鲤(Colossomabrachypo-mumCuvier),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1982年引入我国台湾,1985年引进大陆养殖,现已成为我国规模化养殖的主要淡水鱼类之一。淡水白鲳在杭州及近郊地区每年投放养殖的大规格鱼种在数百万尾,当地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初投放鱼种(规格在33~62克/尾),每667米2投放1200尾左右,另混养部分鲢鳙和其它鱼种,在6月底7月初即可达500克左右规格上市,一般间隔10天左右轮捕1次,经2~3次的轮捕即可将其90%以上起捕上市,而此段时间正好是养殖鱼类的淡季,海水捕捞正处于禁渔期,故淡水白鲳的市场销量很大(其部分产品销…  相似文献   

19.
<正>草鱼是适宜北方地区池塘养殖的品种之一,甘肃省的草鱼养殖水平仍以粗放的传统粗养模式为主,一般亩产在300~350千克,全省的草鱼总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探讨"池塘主养草鱼高产技术",结合大宗淡水鱼类产业研发,2009年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用青精结合、投饵机投喂、增氧机增氧的半机械化方式主  相似文献   

20.
<正>罗非鱼养殖在湖南的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成为其在湖南地区推广养殖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探索罗非鱼在湖南地区苗种引进时间、日投饲率、日投饲频率及不同养殖模式等,实现当年鱼苗当年养成上市,规避不能自然越冬的瓶颈,已经成为湖南地区养殖及推广罗非鱼的重要课题。本课题组于2014年5月9日从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引进10000尾吉富罗非鱼,进行池塘养殖试验,经过178天的养殖,先后捕捞6018尾、2554千克,全程饵料系数1.63。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