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泌乳性状是牛羊等家畜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由多个微效基因所调控,同时也是基于现在分子标记选择技术的理想性状之一。牛羊泌乳性状的提高和改善也已成为现今世界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和热点。目前报道的关于泌乳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较多,为从分子水平上提高牛羊泌乳性能提供了基础。筛选有关牛羊泌乳性状相关的有效分子标记是提高牛羊的泌乳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综述了牛羊泌乳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这些基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动物遗传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畜禽优良性状的研究已从对表型选育进入到对单个或多个重要性状关联基因的分子选育,如对猪肉质性状的相关研究,在影响猪背膘厚、肌内脂肪含量、火腿重量等方面筛选到许多关键基因。近年来,非洲猪瘟肆虐,对猪抗病的研究再次成为热点,也发现了众多关键基因,如CD163直接参与了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的侵入机制。除了疾病的影响外,繁殖性状对养猪业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人员对各重要性状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已积累了大量重要育种价值基因的多维数据,且由此开发出了多种基因筛选技术,尤其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现及其作为全基因组筛选工具的成功应用,以及在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筛选与多组学的联合应用等,进一步推动了遗传育种领域的发展。作者系统总结了猪肉质、抗病及繁殖性状相关的重要育种价值基因及其挖掘技术,以期为猪的遗传改良提供指导性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质性状相关基因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质性状为奶牛重要的经济性状,主要包括乳蛋白量、乳蛋白率、乳脂量和乳脂率等。乳质性状改良是当今遗传育种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候选基因策略寻找影响乳质性状的功能基因或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并将其应用于奶牛乳质性状的分子育种实践已经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发展趋势。目前针对乳质性状的功能基因或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作者就参与泌乳调控的乳质相关基因、脂肪合成与次生物质代谢通路,以及其他一些与乳质性状相关基因及功能性单核苷酸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该文主要针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其中传统育种方面主要研究了选择效应及性状评定、遗传与环境互作和种质性能测定;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涉及生长、肉质、皮毛、繁殖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而家兔繁殖技术方面主要包括精液冷冻研究及添加物和环境对家兔繁殖的影响。2018年国内在家兔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方面研究较多,传统育种主要对一些地方品种种质性能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子育种主要集中于肉质、皮毛和繁殖性状的研究,并获得了新的相关分子标记和基因;但家兔繁殖技术方面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传统育种主要研究了选择与性状评定和遗传与环境互作;分子育种主要集中在筛选生长与肉质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方面,但在皮毛性状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且国外分子育种主要是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筛选分子标记或研究性状相关基因的功能,而国内多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对研究性状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基因及调控网络。作者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家兔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基因多态性主要与肉品嫩度相关,与其他肉质性状相关的报道较少。研究采用PCR-SSCP方法对321头延边黄牛CAST基因16内含子进行SNPs多态性检测,并对该座位基因型多态性与肉质性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延边黄牛该座位具有高多态性;该位点基因型多态性与蒸煮损失、亚麻酸含量及肉色等多种肉质性状相关;该位点与肉品多时间点亮度、红色度、黄色度、彩色度及彩色角都存在相关性,但未表现出普遍规律。研究证明,牛中CAST基因与除肉质嫩度外其他肉质性状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2017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传统育种、分子育种、繁殖技术)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现国内外研究侧重不同,且与往年相比存在明显变化。国内传统育种主要包括品种选育和性状评定两方面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分子育种领域做了较多的研究,主要涉及性状包括生长、肉质、皮毛、繁殖、抗病性能等,并筛选了与目标性状相关联的功能性基因和分子标记;繁殖技术研究少而散,包括人工授精、配种季节和光控管理等环境效应对家兔健康和生产力影响的研究。国外传统育种包括性状遗传评估、遗传与环境互作、评估方法等,在改进生长性能和肉质方面得到了提升;分子育种主要涉及生长、肉质、抗病及繁殖等性状,也进行了分子标记筛选与研究,但在皮毛性状方面研究相对欠缺;繁殖技术主要包括环境和添加物对家兔繁殖、精液冷冻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也取得了良好进展。本综述可为后期家兔育种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眼于现代分子数量遗传新技术在鸭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对鸭繁殖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行综述。介绍繁殖相关激素和调节因子的基因研究、与肝脏及卵巢中脂肪酸代谢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与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等进展情况;同时介绍鸭分子遗传标记的开发和连锁图谱构建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家禽繁殖性状由复杂的基因网络调控,繁殖力水平的高低是多个相关基因共同表达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受多种外源因素介导分子信号所影响。文章对家禽繁殖性状相关功能基因、调控繁殖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以及外源环境影响表型性状的表观遗传机制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家禽繁殖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繁殖性状是畜禽的重要生产性能之一,直接影响养殖成本与经济效益。与繁殖相关的性状通常受基因调控,其中Smads基因对繁殖性状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Smads基因编码的Smads蛋白是TGF-β超家族中重要的调节因子,也是TGF-β/Smad信号通路中将信号传递至细胞核内的关键信号分子。Smads基因参与调节颗粒细胞的增殖、凋亡等过程,并且调控畜禽卵巢的功能、卵泡的生长发育及激素的合成分泌,从而影响畜禽的繁殖性状。文章介绍了Smads基因的结构和生物学作用,并综述了Smads基因对畜禽繁殖性状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Smads基因对繁殖性状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肉质性状基因及其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猪肉品质改良是当今遗传育种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候选基因策略寻找影响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并将MAS和MAI策略应用于猪的肉质改良 ,从遗传基础上讲是可行的。本文概述了与猪肉质性状有关的基因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基因座的定位及其近期研究进展 ,介绍了基因遗传标记的研究与应用策略 ,同时探讨了猪肉质性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在役用、肉用和乳用等方面对社会有着重要的贡献。通过鉴定牛经济性状相关基因及其变异有助于提高育种效率,增加经济效益。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牛经济性状主效基因的挖掘变得更加准确。已鉴定与牛生长发育相关的PLAG1基因,与繁殖相关的GDF9基因,与肉质相关的CAST基因,与胴体相关的MSTN基因,与毛色相关的MC1R基因,与泌乳相关的DGAT1基因等。针对牛不同性状进行合理的分子选育对牛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意义。本文对近年来黄牛生长发育性状、繁殖性状、肉质性状、胴体性状、毛色性状和泌乳性状主效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黄牛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数量性状座位及在动物群体中的定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量性状在动物群体中与生产性能的经济价值相联系,因而倍受关注。作为研究数量性状的数量遗传学,虽然随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的进步得到很大发展,但复杂的数学方法和手段终究不能使抽象的数量基因具体化。对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的理解只建立在抽象的微效多基因假设基础上。分子生物技术的渗入和推动,使数量遗传学有了飞跃发展,促使研究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的策略发生改变。人们认识到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功能相关基因成簇聚集。据此,Geldermann[1]提出了控制数量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  相似文献   

13.
科技     
《中国畜牧业》2022,(2):12-13
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机制被揭示近日,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整合选择信号、单性状关联分析以及多性状关联分析,发现了与胴体性状相关的选择信号及候选基因,揭示了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肉牛胴体性状的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Genomics(基因组学)》。胴体性状作为肉牛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直接决定了牛肉的产量和质量,是肉牛育种中的关键目标。解析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机制与机理并挖掘相关的候选标记与基因,不仅可以为肉牛胴体性状的选育提供相关理论基础,还可以推动肉牛育种进展,切实地提高我国牛肉产量。目前,国内外已大量开展了对肉牛胴体性状遗传基础解析工作,捕获到NCAPG、LCORL等重要候选基因,但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对胴体性状遗传机制解析的分析方法仍需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养猪生产实践中,母猪繁殖性状作为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其选育和改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因为繁殖性能的优劣通过直接影响母猪繁殖生产力,并间接影响了养猪场的经济利益。其中产仔数作为繁殖性状之一,它的提高无疑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分子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展开了对数量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研究影响窝产仔数的基因也成为了热点之一。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很多与猪产仔数有关的主效基因和候选基因,笔者对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乙酰辅酯A∶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1)是甘油三脂合成过程中唯一的关键酶,对动物机体脂肪代谢、沉积起重要作用,已成为研究奶牛泌乳性状和肉牛主要经济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普遍认为DGAT1基因对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脂肪酸及空怀天数、输精次数、初配年龄等繁殖性状均有显著影响,且与肉牛体脂也存在相关性。作者主要介绍了DGAT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经济性状关联分析在中国各地区不同品种奶牛、肉牛、水牛和牦牛上的研究进展,指出该基因对奶牛的产奶性能及肉牛的肉质性状、生长性状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由于环境条件、品种及选育背景等因素影响,DGAT1基因遗传多态性对不同地区不同牛群体的经济性状影响不尽相同。因此,要将DGAT1基因实际应用在品种选育工作中还需明确该基因对研究群体的具体遗传效应,并结合其他候选基因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韩翠  阎明毅  张强龙  吴森 《饲料工业》2023,(23):108-112
角是偶蹄目反刍亚目动物特有的组织结构,是动物之间进行斗争及抵御外敌的工具,但在现代化集约养殖中容易造成畜舍的破坏及工作人员伤亡。牛羊的犄角不同于鹿科动物,属于无附加值动物产品,且会降低饲料报酬,降低饲料转化率,不适应现代化高效养殖发展趋势。而人为去角,在违背动物福利的同时会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易引起动物应激。通过遗传改良培育无角型牛羊品种是发展高效畜牧业的重要任务。牛羊的洞角比较特殊,中空而外部角质化,难以直接开展组织发育的调控研究,多从基因组层面探究其遗传机制。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牛羊无角性状主效基因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牛羊犄角有无、角型发育,开展牛羊分子育种等问题提供科学参考,对后续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无角化牛羊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针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其中传统育种方面主要研究了选择效应及性状评定、遗传与环境互作和种质性能测定;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涉及生长、肉质、皮毛、繁殖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而家兔繁殖技术方面主要包括精液冷冻研究及添加物和环境对家兔繁殖的影响。2018年国内在家兔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方面研究较多,传统育种主要对一些地方品种种质性能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子育种主要集中于肉质、皮毛和繁殖性状的研究,并获得了新的相关分子标记和基因;但家兔繁殖技术方面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传统育种主要研究了选择与性状评定和遗传与环境互作;分子育种主要集中在筛选生长与肉质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方面,但在皮毛性状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且国外分子育种主要是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筛选分子标记或研究性状相关基因的功能,而国内多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对研究性状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基因及调控网络。作者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家兔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辉 《猪业科学》2019,36(3):100-101
母猪的繁殖性状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可有效的对母猪的繁殖性状进行遗传改良,文章分析了PRLR、FSHβ、ESR等3个影响母猪繁殖性状的基因,阐述了这3个基因的多态性对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为选择母猪繁殖性状的分子标记以及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分析某杜洛克群体包括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健仔数(NHB)、弱仔数(NWB) 4个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利用R软件对影响杜洛克猪繁殖性状的固定效应进行方差分析,并利用DMU软件计算了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显示:TNB、NBA、NHB和NWB的遗传力分别为0.082±0.0085、0.075±0.0082、0.066±0.0075和0.029±0.0075;此外,TNB与NBA、NHB和NWB的遗传相关变化范围是0.32~0.93。可见,在该群体中上述繁殖性状均为低遗传力性状,且遗传趋势分析表明,该杜洛克群体的母猪繁殖性状可能未经过系统的遗传改良,现有遗传进展可能与杜洛克猪生长性状的协同选择相关。本研究旨在为杜洛克猪的繁殖效率改良提供参考,为终端父本本土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动物经济性状(数量性状)多基因构成的遗传剖分的研究成为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猪的高繁殖性更是众多研究中的热点。猪的繁殖力是影响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