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几年,由于夏季高温、闷热,池塘养殖刺参大面积死亡,严重的减产超过70%,刺参养殖遭受严重损失。从热带区域引进适宜高温生长的大型藻类——真江蓠,通过在刺参养殖池塘移植栽培,改善刺参养殖环境,降低池塘温度,使刺参  相似文献   

2.
<正>刺参是我国继中国对虾之后的又一拳头性养殖品种,特别是在山东威海地区,海水池塘养殖刺参面积占总海水池塘面积的比例超过80%,可谓是该地水产养殖的支柱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突破,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快速增加,北方、南方地区形成了刺参养殖的一个新的高潮。但是,由于2013年、2016年受到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造成我国山东、辽宁、河北、天津等省市沿海池塘养殖的刺参大面积死亡,有的甚至绝产现象,使刺参养殖这一兴旺产业遭到毁灭性重创,因此,可以预测极端高温天气以后将还有可能再次发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7~9月份是气温和刺参养殖池塘水温达到最高值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高温对池塘养殖刺参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危险,因此养殖单位要特别注意。这一时期由于养殖池塘底部的刺参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容易腐败加上池塘内的青苔及其他藻类的繁殖与腐烂,造成养殖池塘池底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  相似文献   

4.
刺参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刺参的增养殖模式主要包括室内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围堰养殖、浅海底播增殖及筏式养殖等,其中池塘养殖刺参面积最大。池塘刺参养殖受气候影响较大,尤其在夏季持续高温、多雨天气下,极易导致池塘养殖刺参大面积死亡甚至绝产,如何避免夏季极端天气下刺参的大面积死亡,使池塘养殖刺参安全度夏,已成为水产养殖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夏季极端高温是制约我国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池塘养殖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本研究基于文献拟合了北方养殖区仿刺参存活率与水温的关系, 确定了仿刺参半致死温度; 收集了 1980—2020 年夏季每小时气温数据, 分析了仿刺参养殖区域极端高温的时空特征和仿刺参池塘养殖受灾频次; 根据受灾频次判定了仿刺参池塘养殖敏感区, 最终预测了 2046—2050 年 3 种 CMIP5 典型浓度路径(RCP)情景模式(RCP2.6、RCP6.0 和 RCP8.5)下仿刺参养殖高温敏感性。结果显示, 仿刺参半致死温度(LT50), 即致灾温度, 为(31.7±0.15) ℃; 中国北方沿海区域是气候变暖的显著响应区, 2011—2020 年中国北方沿海区域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以 1.27 ℃/10 a 和 2.15 ℃/10 a 的速率上升, 导致北方仿刺参养殖区普遍遭遇致灾温度, 其中渤海西南海域受灾频次最高; 在 3 种 RCP 情境下, 渤海大部分海湾仿刺参池塘养殖风险加大。结论认为, 仿刺参产业发展需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空间发展规划, 建立基于高温预警预报系统的应对策略, 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sis)养殖池塘冬季闲置、利用率低的现状,我们结合中国对虾适合高温低盐环境,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适合低温高盐环境和主要摄食池塘底泥的生态习性,于2014年至2016年进行了海水池塘刺参与中国对虾轮养试验,在不影响中国对虾养殖生产的情况下,利用池塘闲置季节,采用适度集约化的网箱养殖模式增加一茬刺参养殖。通过对养殖池塘水质监测和浮游藻类调查以及刺参的苗种选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和辽宁作为北方传统刺参养殖主产区,2016年养殖规模分别占全国的39.7%和55.7%,鲜参年产量占全国的48.9%和34.2%。但近年来受世界性气候变化影响,夏季持续高温、集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有发生,对刺参池塘养殖造成严重影响。尤其2013年山东地区持续的夏季高温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受灾最严重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养殖刺参死亡率高达80%以上,此后山东陆基刺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由于刺参养殖规模的扩大及不规范养殖方法的泛滥,加之市场消费疲软,商品刺参价格出现回落,导致刺参养殖这一优势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对刺参养殖业造成较大冲击。现在,如何减少养殖成本成为刺参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池塘刺参网箱保苗具有投资少、易管理、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现已经成为养殖刺参苗种的主要来源。为了更好地拓展这一产业,笔者探讨冬季在海汊港渠内进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2013年反常的天气原因(高温、多雨),导致山东、辽宁和江苏池塘养殖刺参大幅减产,河北池塘养殖刺参则相对平稳,福建、浙江等地未达到预期的抓苗量,同年北方刺参秋捕价格涨到140~170元/kg。据分析人士称,预计2014年将会是刺参养殖业景气度见底回升的开始。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生产一线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做好刺参池塘养殖的春季管理。针对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刺参池塘养殖出现了一系列制约刺参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尤其2013年、2016年和2018年出现的夏季极端天气更是造成了辽宁和山东等地池塘养殖刺参的大量死亡,给刺参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该文从刺参种质退化,池塘内大型藻类过度繁殖和刺参度夏成活率低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问题的成因,提出通过培育优良品种,生态防控大型藻类,建立现代养殖技术,开发新型养殖设备,提高度夏成活率等有效对策,为保障刺参池塘健康养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刺参作为名贵的海珍品,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又由于养殖刺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成为青岛以北沿海地区池塘养殖的支柱产业,且发展迅速。但在刺参养殖面积逐步扩大的同时,池塘养殖刺参成活率低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造成养殖投入增加而生产效益相对降低且养殖风险随之增大,成为制约刺参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笔者在近年来的渔业科技入户工作中将刺参健康养殖列为主攻项目,在入户指导工作中着重解决刺参养殖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新的技术模式,在实践中发现造成刺参养殖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敌害生物的危害;二是恶劣的水环境导致刺参染病后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池塘养殖作为刺参陆基养殖的主要生产方式,养殖面积占到刺参全部面积的40%以上。然而,近年来持续出现夏季高温等极端气候,尤其2013年之后,在山东、辽宁等刺参主产区均出现了刺参池塘养殖在夏季大量死亡的现象,亟须新的解决办法。单环刺螠俗名海肠,自古以来就是较为名贵的海珍品,经济价值显著。根据相关研究,单环刺螠具有养殖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其在水温30℃左右依然能够开展摄食活动,生长情况较好,适宜池塘养殖或混养。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21世纪,刺参养殖产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刺参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不规范的养殖技术使刺参池塘养殖发病率有所上升,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总结刺参池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由于市场的饱和,刺参价格已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普通池塘养殖刺参很难再给参户带来可观的利润,探索高效的刺参养殖方式势在必行。池塘养殖刺参主要利用的是池塘底部水体资源,上层水体未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新的养殖模式——鲍鱼养殖笼在刺参养殖池塘中的应用开始进入养殖户的视野,但该方式是否可以确实提高产量、增加效益,还需要相关试验工作进行验证。笔者通过分别在老池塘和新池塘的不同位置放置鲍鱼养殖笼,投放一定数量的刺参,定期观察  相似文献   

15.
<正>黄河三角洲沿海属淤泥型泥沙海岸,自然坡降小,潮间带跨度大,地势平坦,这样就造成在高温季节刺参养殖水源水温比同纬度的其他海区略高;再加上本地区海水营养盐丰富,初级生产力高,水质混浊,透明度偏小,高温季节与暴雨季节重叠等,因此要特别加强刺参池塘的夏季管理。  相似文献   

16.
池塘刺参养殖对底质的要求比较严格,研究表明,在硬泥沙或硬沙泥底质的池塘中养殖刺参的效果较好。而在实际生产中典型海区环境条件下存在大量软相底质的养殖池塘,尤其是在河口型海域中软相底质池塘更多。如何开发软相底质池塘养殖刺参的生产潜力,是提高养殖产量的关键。本文提供了一种软相底质池塘刺参优质健康苗种培育方法,旨在为典型软相底质池塘刺参养殖提供技术参考。1参苗筛选  相似文献   

17.
海参养殖快速发展,夏季高温时影响海参生长因素较多,主要有水体水质、水体肥度、含氧量、透明度等,高温时也易产生疾病。本文针对具体影响刺参生长的相关原因进行了论述,为刺参养殖业提供一定的参考,探讨了海参池塘养殖如何顺利渡过高温期,减少养殖户损失。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垦利县大力发展刺参养殖,全县刺参养殖突破2 067 hm~2。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点,我们在刺参池塘养殖的科研试验中,对池塘建造、附着基的选择与投放、苗种的选择和投放、养成期间的水环境控制、养殖池饵料培养及投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初步掌握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池塘养殖的主要技术,现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刺参养殖池塘主要生态因子周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刺参养殖池塘主要生态因子周年变化规律及养殖关键期重要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特点,以期明确参池基础生态学特征,为刺参养殖生产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持。通过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方法对养殖池塘水温、盐度、p H、溶氧量、透明度、氨氮浓度和化学需氧量等参数进行了全年监测。结果表明:刺参养殖池塘年平均水温为13.69±9.84℃,波动范围为-1.80~26.63℃,水温与初级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融冰期水温呈由表层至底层逐渐升高的趋势;盐度年平均值为30.95±2.96,冬季较高,夏季较低。融冰期盐度随水深的增加而升高;年平均p H为7.94±0.17,高温期存在昼夜变化现象;氨氮浓度年平均值为47.42±34.87μg/L,高温期存在明显的垂直和昼夜变化现象;透明度、溶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年平均值分别为1.03±0.48 m、8.40±1.34 mg/L和17.46±1.75 mg/L。所调查池塘刺参养殖环境条件总体较好,这为高产养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刺参池塘大规模人工养殖的快速发展,病害问题日趋严重,相继出现了刺参肿嘴、烂皮、排脏、不摄食、形体萎缩乃至死亡等.笔者根据调查分析认为,造成刺参养殖病害暴发和蔓延的主要原因,一是不重视池塘清淤或清淤不彻底,导致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