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洪玉 《齐鲁渔业》2007,24(6):37-39
星洲红鱼是鲈形目、鲡鱼科、罗非鱼属中种间杂交的一个品种,原产地新加坡。体色粉红,没有黑斑或极少黑斑,体形与奥尼罗非鱼相似,个体大,头小,背高,体宽,肉厚,腹膜洁白。星洲红鱼食性为杂食性,耐低温能力强,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引进养殖试验2年来,证明该鱼肉质好,养殖优势明显。为了进一步验证该鱼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力强,易养殖等优点,2006年笔者进行了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养殖对比试验,通过试验比较两种鱼的生长速度、成活率、饵料系数、产量、效益和营养成份,为星洲红鱼的推广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彩虹鲷是红罗非鱼是罗非鱼属内种间杂交经多年选育 而成的一个综合性状十分优良的养殖品种。我国大陆养殖 的红罗非鱼来源基本有两种,一种来源于我国台湾和东南 亚,另一种来源于以色列。来源于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红罗 非鱼大部分为粉红色,在我国养殖较普遍。据有关资料介 绍,它是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变异种与尼罗罗非鱼杂交后, 经多年的定向选育而成,其父母本颜色相同;来源于以色 列的红罗非鱼体色为橙红色,在我国养殖较少,与前者不 同,它是红罗非鱼(♀)与白罗非鱼(♂)的杂交子一代。而 作为亲本的红白两种罗非:鱼来源较为复杂,是由尼罗罗非 鱼、莫桑比克罗非鱼、黄边黑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等四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北京进行了红罗非鱼示范养殖试验,旨在示范利用全植物蛋白的豆粕型饲料进行红罗非鱼从大规格鱼种至成鱼的养殖状况。试验鱼放养在3口2亩(0.13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红罗非鱼1000尾/亩,并搭配放养鲢鱼50尾/亩(即红罗非鱼15000尾/公顷和鲢鱼750尾/公顷)。经75天饲养  相似文献   

4.
用1m×1m×1m的实验网箱,在盐度分别为0、10、20及30的水体中进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melanotheron)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iredtilapia)幼鱼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盐度、鱼的种类及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都对3种罗非鱼的生长及体重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P<0 05);3种罗非鱼的成活率和肥满系数只受鱼的种类影响(P<0 05);盐度、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对其都无显著影响。(2)生长和盐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在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较显著,在萨罗罗非鱼显著性较差。(3)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加快,萨罗罗非鱼的生长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减慢。在3种鱼中,盐度在6 9以下时,尼罗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7 4~28 7时,以色列红罗非鱼生长最快;盐度高于29 0时,萨罗罗非鱼生长最快。(4)在实验的4种盐度下,萨罗罗非鱼的成活率都高于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而除了在淡水中外,以色列红罗非鱼的成活率又都高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肥满系数都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而以色列红罗非鱼的肥满系数和尼罗罗非鱼的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五个品系耐盐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条件下,对罗非鱼五个品系,即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78”品系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奥鱼和红罗非鱼的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96h半致死盐度(MLS-96)、平均成活时间(MST)及50%成活时间(MT50)三个耐盐指标上,五个品系罗非鱼的耐盐性表现为“奥利亚”>红罗非鱼>尼奥鱼>“吉富”>“78”。在盐度为16‰的咸淡水中,“奥利亚”、红罗非鱼、“吉富”和尼奥鱼的成活率显著高于“78”,绝对增重率的大小顺序是“吉富”>红罗非鱼>“78”、尼奥鱼>“奥利亚”。  相似文献   

6.
台湾省I Chiu Liao和Su~Lin Chang把红罗非鱼分别养在海水(34‰)、咸淡水(17‰)和淡水(1.S-2.0‰)中进行比较。雌雄混合饲养试验的结果表明,红罗非鱼在咸淡水和海水中比养在淡水生长快。但在全雄性饲养试验中,淡水中饲养的鱼生长最快。咸水中生长的罗非鱼鱼体重变化也比淡水中大。地区和交配习性的不同可能造成不同盐度的水域中饲养鱼的生长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红罗非鱼的生物学及养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一个突变种,因鱼体为红色,故称红罗非鱼。红罗非鱼是热带性鱼,它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盐度广,耐低氧,抗病力强,海淡水都可养殖等优点。且该鱼肉厚而无脊间剌,摄食绿藻而使鱼肉富含叶绿素,味道既鲜美又能...  相似文献   

8.
星洲红鱼是罗非鱼的变种,该鱼由新加坡、台湾等地养殖专家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改良繁育而成。为了加快我县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2007年我县引进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试验表明,星洲红鱼生长快、抗病力强、易养  相似文献   

9.
红罗非鱼及其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罗非鱼(Red Tilapia),广东又称红鳓鱼,台湾称红吴郭鱼,日本称红鲷,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世界上包括以色列、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进行红罗非鱼的养殖,我国大陆最早引进红罗非鱼是1973年,由日本华裔赠送给我国并放于珠江水产研究所试养,I981年从台湾重新引入红罗非鱼并进行了选育和养殖推广。20世纪90年代初,沿海养虾业受病害的影响,许多虾池闲置,利用虾池养红罗非鱼受到了经营者的重视,有关部门引进和选育了…  相似文献   

10.
陈登遵 《齐鲁渔业》2013,(10):38-39
红罗非鱼,又称红鲷,因其体色纯红,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10多年来,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先后引进了不同品系的红罗非鱼进行选育和养殖推广,较系统地掌握了该鱼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系鲈形目,鲡鱼科,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水体生产效率.通过近几年的养殖试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张艳红   《河北渔业》2003,(3):29-29,34
<正> 红罗非鱼(Red tilapia)是尼罗罗非鱼和体色变异的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由于选育的背景和材料不同,产生了不同品系的红罗非鱼。我们试验用的以色列红罗非鱼是2001年9月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以色列桑德养殖场引进的。以色列红罗非鱼除具有优异的生长性状外,还具有较强的耐盐性。经试验(试验报道待发),其耐盐性不仅远强于尼罗罗非鱼,而且还强于台湾红罗非鱼。为此我们利用我场丰富的咸海水及地热井水资源,进行了红  相似文献   

13.
红罗非鱼是罗非鱼属内基因突变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具有体色鲜艳、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耐盐性强等优点。红罗非鱼不仅能在淡水中生存,而且能在自然海水和半咸水中更好地生长,但是关于其在海水中的具体生长参数报道较少。我们于2001年引进以色列红罗非鱼以后,分别对其后代体色分化情况、耐盐性指标等进行了研究,现就其在海、淡水中的生长情况与北方地区养殖较多的尼罗罗非鱼进行比较,为其在海水及盐碱滩涂进行罗非鱼养殖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试验鱼为2001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引进的以色列红罗非鱼原种所产的子一代(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4.
许洪玉 《齐鲁渔业》2007,24(8):46-47
星洲红鱼是罗非鱼的种间杂交品种,由新加坡、台湾等地养殖专家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改良繁育而成。星洲红鱼体色粉红,没有黑斑或极少黑斑,体形与奥尼罗非鱼相似,头小、背高、体宽、肉厚、鱼刺少,腹膜洁白。星洲红鱼为杂食性,耐低温能力强,肉质鲜美细嫩。2004年6月我们引进养殖试验,经专家验收一致认为,该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易养殖、养殖优势明显,很快被养殖生产者接受。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养殖罗非鱼经济效益,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我场于2008年进行罗非鱼套养淡水蓝鲨和七星月鱼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经过一年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池塘套养淡水蓝鲨和七星刀鱼,不仅提高了池塘商品鱼总产量,而且还能大大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4,29(5):19-19
奥尼罗非鱼是以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尼罗罗非鱼为母本杂交的子一代鱼。该鱼具有生长快、雄性率高、抗病力强、产量高、肉质好等特点,深爱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喜爱。2002年我们进行了奥尼罗非鱼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养殖试验是为了示范在中国南京地区利用豆粕型全植物蛋白饲料从大规格鱼种养殖奥尼罗非鱼商品鱼而进行的.试验鱼放养在3口2.5亩(0.17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罗非鱼900尾/亩,并搭配放养鲢鱼100尾/亩(即罗非鱼13500尾/公顷和鲢鱼1500尾/公顷).经127天饲养,罗非鱼从大约19克/尾长至平均363克/尾.养殖至可收获规格的平均毛产量为红罗非鱼271千克/亩(4062千克/公顷)和白鲢54千克/亩(815千克/公顷).罗非鱼的平均饲料转化率为1.58∶1.由于杂交罗非鱼在3口池塘中过度繁殖,其鱼产量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低于正常情况.由于疏忽而被放养入试验鱼池的鳙鱼与罗非鱼产生了争食,也使罗非鱼的养殖产量低于正常.由于过度繁殖问题,杂交罗非鱼没有达到500克的目标商品规格.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养殖场放养的杂交罗非鱼鱼种质量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8.
红罗非鱼为丽鱼科(Cichli-dae)、Oreochromis属,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因鱼体为红色,称红罗非鱼。也因其体色纯红,形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于2009年从马来西亚引进最新一代红罗非鱼品系。该品系红罗非鱼经数年选育而成,体色纯正,为淡粉红色,部分个体有胭脂红色斑,与传统的红罗非鱼以橘红色为主的体色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9.
红罗非鱼在咸淡水中生长快红罗非鱼是世界性养殖的主要鱼类。美国加勒比海洋研究中心对红罗非鱼从淡水到海水的最佳生长盐度和水温进行了测定。试验用红罗非鱼平均体重0.56~1.209,放养在室内42个0.33m’的水槽中,密度75尾/m’。试验水温分别为22...  相似文献   

20.
<正> 本文描述了加利略罗非鱼消化系统的发育、食性的变化及其与消化器官的关系。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试验从1984年5月20日开始至9月17日结束。材料鱼系本所罗非鱼繁殖塘提供。试验初期,取加利略罗非鱼雌鱼口腔中正在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