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帆布池水产养殖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高效、环保、集约化养殖新模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建成的圆形帆布池中形成的单向涡动水流,模拟自然生长环境,为养殖鱼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同时圆形帆布池不易造成沉积物死角,锅底形设计中间排污的方式有利于及时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残饵和粪便。该模式可根据养殖需要建设体积在100~500米3的养殖池,帆布池养殖加州鲈便于投饵、用药和换水操作等,同时该模式也具备高密度养殖的特点,养殖加州鲈成活率高,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
<正>加州鲈作为国内水产养殖业的淡水名特优品种,病害较少,经济价值较高,养殖难度适中,适宜在北方地区进行养殖。南方气温较北方升温快,每年的1月份即可进行鲈鱼的人工繁育,北方一般得到5月才能进自然人工催产繁育。为了提前让鲈鱼上市,2018年3月,作者尝试用温室大棚控制水温,实施加州鲈在北方的早繁及工厂化培育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在将一些经验和体会介绍  相似文献   

3.
加州鲈的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加州鲈鱼是近几年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新型淡水肉食性鱼类,它具有生长快、单位产量高、易捕捞、肉食鲜美、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将本人养殖中的实践总结如下:苗种培育池要求面积小,一般2~4亩为宜,在没放鱼之前,先采用生石灰干法清塘,再...  相似文献   

4.
加州鲈鱼(Micropterus salmoides)又名大口黑鲈,属鲈形目太阳鱼科,是一种淡水肉食性鱼类。由于其肉嫩、味美、刺少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探索加州鲈集约化养殖效果,我们利用鳗场的温室在1993年4月至1995年1月进行了加州鲈鱼工厂化养殖试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试验方法1.1 试验池 试验池选用养鳗池9A空闲水泥池一只,面积120平方米,池深1.8米,养殖水深1.2米,具有水质净化、调温以及冲气设备,水温和水质相对稳定,水源为深井水,水  相似文献   

5.
加州鲈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及水质生物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池塘内采用网隔技术建立主养加州鲈兼养河蚌和菱、藕、虾的内循环生态养殖模式及水质生物调控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生态养殖系统(试验池)内水体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含量比单养加州鲈(对照池)水体显著降低(P<0.01),而溶氧量和透明度等有较大提高;且加州鲈生长加快和抗病能力增强。生态试验池同时生产出鱼、虾、贝和水生经济植物等产品,单位面积平均经济效益比单养对照池提高65.84%,投入产出比提高15.44%,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解决鲤鱼、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野杂鱼和罗非鱼幼鱼与主养鱼争氧、争食、争空间的问题,我们于1997年进行了在鲤、罗非鱼池塘套养鳜鱼或加州鲈的试验。结果罗非鱼池套养鳜鱼每0.067hm~2可增产163kg,套养加州鲈增产198kg;鲤鱼池套养鳜鱼每0.067hm~2可增产57kg,套养加州鲈可增产136kg。由此可见,鲤鱼、罗非鱼池套养鳜鱼或加州鲈鱼等肉食性鱼类是完全可行的,不仅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名贵鱼产量,还可提高主养鱼的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江苏无锡市惠山区惠民家庭农场于2018年进行了小龙虾温室大棚人工育苗技术试验,通过构建温室大棚、优化育苗池结构、亲虾选购、水质调控、水草布局、人工虾巢孵化等技术应用,有效提高小龙虾苗种繁育的单位产量和育苗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温室大棚可实现小龙虾早繁出苗、大规格苗种供应及反季节商品虾养殖,从而做到均衡上市。  相似文献   

8.
正加州鲈作为一种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的名贵肉食性鱼类,在我国养殖越来越广泛。加上近几年我国饲料厂鲈鱼饲料的研发成功,使得鲈鱼养殖产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高密度养殖面临的病害也随之增多,受水体污染、气候突变、管理不善等因素的影响,加州鲈的病害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本文列举加州鲈几种常见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对鲈鱼养殖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加州鲈对病害抵抗力较强.在养殖过程中一般较少发病,但2004年7月我所一口主养鲫鱼的垂钓池混养加州鲈鱼发生线虫病,诊治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场于1993年承担县科委下达的“池塘饲养加州鲈鱼试验”课题,其中包括加州鲈鱼繁殖。1994年4月26日在水泥池中人工繁殖加州鲈鱼,于6月16日共培育出加州鲈夏花7550尾。现根据繁殖培育加州鲈的实践总结如下: 一、产卵前准备工作:造择的水泥池是我场罗非鱼越冬保种池,面积100平方米,深度1.8米,水泥池用水来  相似文献   

11.
本期特别策划从"莼鲈之思"的典故开始,西晋有位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吴江人,在离家三千里的异地做官,每当秋风起,他就想到家乡的鲈鱼,为了品尝家乡的鲈鱼,他竟弃官返回故里吴江,并作《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由此可见吴江鲈文化发展由来已久,但现今的鲈鱼养殖与千年前的鲈鱼养殖方式已大相径庭。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显示,2018年我国加州鲈产量达43.21万吨,集中于广东珠三角、江浙皖、贵川等地,近年湖北、湖南、河南地区也逐渐形成规模,其中广东占全国养殖产量的59.81%,江浙皖以浙江湖州、江苏吴江为主,浙江占11.79%,江苏占9.19%。2017年江苏加州鲈的养殖产量3.647万吨,2018年达3.9714万吨,同比增长了8.89%。我们历时3个月前往苏州、南京等加州鲈主产区调研,着重深入剖析江苏地区加州鲈全产业链的情况,包括江苏典型区域的养殖现状、现有苗种的种质资源及苗种繁育技术、养殖面临的瓶颈及解决方案、未来加州鲈的发展方向及绿色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期特别策划从"莼鲈之思"的典故开始,西晋有位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吴江人,在离家三千里的异地做官,每当秋风起,他就想到家乡的鲈鱼,为了品尝家乡的鲈鱼,他竟弃官返回故里吴江,并作《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由此可见吴江鲈文化发展由来已久,但现今的鲈鱼养殖与千年前的鲈鱼养殖方式已大相径庭。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显示,2018年我国加州鲈产量达43.21万吨,集中于广东珠三角、江浙皖、贵川等地,近年湖北、湖南、河南地区也逐渐形成规模,其中广东占全国养殖产量的59.81%,江浙皖以浙江湖州、江苏吴江为主,浙江占11.79%,江苏占9.19%。2017年江苏加州鲈的养殖产量3.647万吨,2018年达3.9714万吨,同比增长了8.89%。我们历时3个月前往苏州、南京等加州鲈主产区调研,着重深入剖析江苏地区加州鲈全产业链的情况,包括江苏典型区域的养殖现状、现有苗种的种质资源及苗种繁育技术、养殖面临的瓶颈及解决方案、未来加州鲈的发展方向及绿色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湖州市于1992年从广东引进加州鲈鱼苗开始养殖,之后加州鲈的养殖便发展迅猛。目前,广东养殖规模最大,约10万亩,浙江湖州养殖面积也达到2万多亩,另外,江苏吴江、南京等地也有较多养殖。一、产业现状1.养殖概况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加州鲈已经成为湖州及浙江省名优鱼类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据年报统计,2013年,浙江省加州鲈养殖产量在18162吨,约占全省淡水养殖鱼类产量的2%,按平均25元/千克计算,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全国加州鲈重要养殖基地之一。近年,随着加州鲈养殖面积的急剧扩大和鱼池租金的提高,养殖户为了提高加州鲈当年商品率、产量和养殖效益,放苗时间逐年提早,带来了加州鲈夏花鱼种培育成活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户。为优化加州鲈夏花鱼种培育模式、提高加州鲈的养殖经济效益,笔者2014年上半年结合省水产三新工程《大口黑鲈"优鲈1号"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在吴江惠农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探索和研究加州鲈夏花鱼种"分段式"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利用养殖水体,提高综合养殖效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迎春水产养殖合作社2019年利用1口面积为0.533 hm2的池塘,进行了加州鲈与黄颡鱼套养试验,共收获加州鲈8126 kg,黄颡鱼825 kg,加州鲈平均规格525 g/尾,黄颡鱼平均规格240 g/尾,获毛收入34.5665万元,养殖利润12.0417万元。试验证明,加州鲈与黄颡鱼套养技术饲料系数低,发病率低,养殖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又称花鲈、七星鲈,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yi)科,由于其繁殖和生长于沿海,有别于淡水生长的加州鲈和桂花鲈,故又称为海鲈。鲈鱼是西江水域的四大名鱼鲈、嘉、鳜、(han)之一,其肉质坚实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7.5克、脂肪3.1克和多种维生素。斗门县位于西江口,鲈鱼是当地天然生长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人工养殖鲈鱼已有近二十年历史,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以白蕉镇为主要养殖区的鲈鱼养殖技术有较大的突破,1999年全县养殖面积4177亩,平均亩产966公斤,最高亩产达2630公斤,平均每亩利润7500元。其中白蕉新沙村的1500亩连片养殖面积平均亩产1500公斤、亩利润12000元。2000年斗门的鲈鱼养殖又扩大到9622亩.目前长势良好,预计又将获得高产。本通过总结大量高产养殖的成功经验,作为规范性的养殖技术教材向全县推广,以期进一步发展斗门县的鲈鱼养殖业。  相似文献   

17.
鞠永丰 《淡水渔业》1995,25(3):43-43
加州鲈人工繁殖技术要点鞠永丰(江苏射阳县中路港特种水产开发公司,224337)加州鲈鱼又名大口黑鲈,其适应性强,既可单养又可混养,加之价格高、生长快,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场于1994年4月底进行了加州鲈鱼的人工繁殖,取得成功。投产加州鲈鱼150...  相似文献   

18.
加州鲈鱼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80年代初引入我国。加州鲈鱼肉质细嫩,肌间小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优良的经济鱼类。并且生长快,抗病抗寒力强,易饲养,适合池塘养殖。现将加州鲈龟在成龟塘套养和池塘专养技术分别介绍如下。 一、成鱼池塘套养技术 1.合理选择池塘 加州鲈鱼喜栖息于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体  相似文献   

19.
尖吻鲈温室水泥池饲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摸索出一套尖吻鲈温室淡水池饲养技术,在温室水泥池内进行了饲养试验。试验结果:1.平均体重189g的鱼种,经过近4个月的饲养,平均规格达到706.4g,饲料系数1.25,养成成活率97.5%;2.尖吻鲈的养殖优势十分明显,集中表现在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抗病能力强、单位面积养殖产量高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加州鲈鱼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因其肉质鲜嫩、口味清香、营养丰富而享有"淡水石斑"之美誉,一直被称为鱼类之上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加州鲈鱼又因其食性广、生长快、病害少、销量大、效益高而倍受广大养殖者的喜爱。因此,加州鲈鱼是当前优化调整渔业生产结构的名贵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养殖者的热情也空前高涨。2015年,江苏省金湖县以"加州鲈鱼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三新工程项目为依托,从浙江省湖州市引入加州鲈鱼种,在银涂镇薛某的0.68hm2池塘内进行养殖试验,取得了72 657元/hm2的较好养殖效益,又为当地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培育出了新的增长点。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