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旱直播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直播不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间产量水平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且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最高总茎数增加,分蘖成穗率降低。水稻旱直播的适宜播种量为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温度、播深、播种量对水稻旱直播出苗能力、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长白25、吉粳88为材料,分析温度、播深、播种量对旱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苗能力随着播深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提升而提高。当播种量为60 kg/hm~2时旱直播水稻产量最高,随着播量的继续增加,产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设计5种不同播种量下,考察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旱直播亩播种量在15~20千克范围,水稻群体和个体关系较合理,产量最高,品质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水稻直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今后全州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直播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播种量2.25kg水稻直播产量最高,水稻直播每667m~2用播种量宜掌握在1.75~2.5kg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播种量与行距对水稻保墒旱直播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个品种、3种播种量、3种行距处理的水稻保墒旱直播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距处理的水稻产量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分蘖力弱的品种行距15 cm、分蘖力强的品种行距20 cm时水稻产量最高;分蘖力弱的品种播种量以300 kg/hm2为宜,分蘖力强的品种播种量以2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近年直播技术在亚洲地区迅速发展,我国新疆、宁夏、黑龙江、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水稻直播面积逐年快速增加,水稻直播栽培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主栽方式。吉林省水稻旱直播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涉及水稻机械旱直播中的品种选择、播种时期、播种量、配套农机具以及病虫草防治等方面进行规范,为促进吉林省直播稻的健康发展提供科技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旱直播方式、播种量对富源4号产量及效益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农村劳动力减少和水资源日益短缺制约,宁夏引黄灌区插秧稻种植面积逐年萎缩。旱直播是一种水稻轻型栽培方式。试验通过对均行旱条播、均行精量穴播、宽窄行精量穴播3种旱直播栽培条件下富源4号不同播种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播种量在225 kg/hm2以下时有利于增强富源4号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及整精米率,提升品质;采用精量穴播方式种植较旱条播播种量300 kg/hm2时节本增效1 894.8元/hm2以上,其中宽窄行精量穴播播种量225 kg/hm2时节本增效最高,为3 818.8元/hm2。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水稻旱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旱直播、旱平水播、免耕旱直播3种水稻旱直播技术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旱直播由于在7叶1心期前没有建立水层,造成水稻分蘖高峰推迟、有效穗数不足和分蘖主茎穗的差异变大,从而影响了最终产量;旱平水播和免耕旱直播因成苗率太低,造成有效穗数不足,产量同样也受到了影响;3种直播方式的水稻产量都比常规水直播稻低。此外,为促进水稻旱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要不断完善水稻旱直播技术,特别是要抑制野生稻的萌发。  相似文献   

9.
以常规稻郑稻19和杂交稻信旱优2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直播播种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总结了豫南稻区直播稻生产适宜密度品种差异性一般规律.结果显示,在豫南稻区主推麦茬直播品种中,常规粳稻郑稻19最佳播种量为59.6 kg/hm2,杂交粳稻信旱优26最佳播种量为46.2 kg/hm2,经济播种量区间为37.8~46.2 kg/hm2.杂交稻适宜种植密度较低,常规稻适宜种植密度较高,同属性品种栽培要素不同时产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在青铜峡灌区研究了5种不同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结果表明,水稻侧条施肥技术和常规机插秧子粒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旱直播技术,产量分别提高了11.84%和9.28%。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水稻侧条施肥技术和旱穴播技术分别比旱直播技术增加了1 968.0元/hm2和1 732.5元/hm2。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旱穴播和侧条施肥为较适宜青铜峡灌区的水稻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水稻直播机螺旋槽轮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常用的水稻旱直播机械排种器以播种小麦的外槽轮排种器为主,外槽轮排种器存在脉冲现象、播种不均匀、对于水稻适应性差。为达到水稻旱直播的播种量可调范围大、播种均匀稳定的要求,在现有外槽轮排种器的基础上,设计一种适于水稻直播要求的螺旋槽轮排种器,并对螺旋槽轮排种器进行了试验,研究了排种轴转速与播种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螺旋角度对排种均匀性影响、螺旋排种轮开度对播种量的影响、稻种对播种量的影响等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轮转速与播种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986;螺旋槽轮开度与播种量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995,说明通过调节螺旋槽轮开度和排种轴转速能调节播种量,当拖拉机行走速度3.25m·s~(-1),每公顷播种量最大能达到439.35kg、最小达到103.35kg,实现了105~435kg大范围播量调节高速作业。该研究为进一步的样机设计制造和优化改进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探索荔波县杂交水稻在单季中稻直播栽培条件下的最适播种量,开展了杂交水稻直播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为15.00、17.25 kg/hm~2,产量均可达10 500 kg/hm~2以上。说明播种量增加到一定量后,随着播种量增加,产量逐渐减少,杂交水稻在荔波县直播播种量在15.00~17.25 kg/hm~2之间最适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稻直播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直播水稻近年来在当阳市呈发展态势。为掌握水稻新品种鄂香2号在当地作一季中稻直播栽培条件下的适宜播种量以及配套技术,为鄂香2号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进行了鄂香2号作一季中稻直播播种量试验。试验设三个播种量处理,分别为45kg/hm^2、52.5kg/hm^2和60kg/hm^2,三次重复。结果表明,直播播种量45kg/hm^2、52.5kg/hm^2、60kg/hm2实打产量分别为6579kg/hm^2、7404kg/hm2和6253.5kg/hm2;直播播种量以52.5kg/h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开展仲丁灵不同施用方法、不同施用量处理试验,对水稻旱直播出苗及田间杂草封闭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仲丁灵不同施用方法处理对水稻旱直播出苗影响不显著,不同施用量处理对水稻旱直播出苗有极显著影响;仲丁灵不同施用方法、不同施用量对水稻旱直播田间稗草数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分析得出水稻旱直播土壤药剂封闭由目前的封闭后灌水改为先灌水后封闭,仲丁灵施用量以1 125~1 500 mL·h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稻主产区直播稻面积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水稻直播机械的推广,机械化直播将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生产上尚没有纯粹以直播育种方式选育的适宜直播的品种,更未开展直播稻的联合品比试验。本研究以扬籼优713、黄华占为试验材料,设机条播和撒播2种播种方式,分别设定4个播种量,探索直播稻品比试验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表明,无论是机条播还是撒播,都可进行品比试验,机条播方式更为适宜;采用机条播的方式进行水稻品种直播品比试验,常规籼稻适宜播种量为3~4 kg/667 m~2,杂交籼稻适宜播种量为1.5~2.0 kg/667 m~2。结果可为今后开展水稻机械化直播品比试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早稻旱直播播种量多少对秧苗数量和秧苗素质影响极大,不论秧苗的生理功能还是产量性状等方面都与播种量有关。于2013年早春进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旱直播播种量:常规稻37.5~45.0 kg/hm2、杂交稻22.5~30.0 kg/hm2,在生产上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张平 《上海农业科技》2011,(4):31+34-31,34
水稻旱直播是将水稻种植环节旱作化、实行水稻旱种水管的一种轻型栽培模式,具有省工、省钱、节能、增效等优势,是目前最为简便的水稻种植模式。海丰农场利用农场现有农业机械,在农场代表性田块先后开展了水稻机械旱直播立苗、化除、播种密度等试验以及相关技术研究,初步形成了适合海丰农场水稻机械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为海丰农场及周边发展水稻机械旱直播、实现水稻高产高效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稻保墒旱直播幼苗旱长栽培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水稻保墒旱直播幼苗旱长栽培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宁夏已审定通过的生育期在140~150天的水稻品种,应用水稻保墒旱直播幼苗旱长技术都能正常成熟,表现较好的品种有富源4号、宁粳29号、宁粳30号、宁粳31号、宁粳16号。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旱直播具有减少育苗环节、节省投入成本、降低用水量的优点。受大连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影响,庄河地区水稻旱直播田面积大幅增加,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将庄河地区水稻旱直播栽培及除草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闫益庚  陈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4):123-124
通过对吴忠市利通区不同水稻机械种植方式成本及产量对比试验,探索适合利通区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发展模式,为利通区推广水稻机械精量旱穴播种植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在宁夏引黄灌区使用精量旱穴播技术种植水稻,与常规旱直播稻相比,群体结构更加合理,个体发育更加充分,最终产量较高,值得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