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南省黄楼村村庄规划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新时期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以河南省商城县双椿铺镇黄楼村为研究实例,针对黄楼村村庄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根据村庄节约集约建设标准,将节地理念贯穿到整个村庄规划中,通过规划手段来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结果表明,通过规划前后的对比,黄楼村建设用地节地效果显著,规划前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41.35 h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205.52 m2/人;规划后建设用地面积为19.14 h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88.55 m2/人,建设用地面积减少了22.21 h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减少了116.97 m2/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大提高,为同类村庄规划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业要闻     
土地储备制度是调控土地市场的重要抓手。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制定发布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储备土地必须符合规划、计划,优先储备闲置、空闲和低效利用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新华社)  相似文献   

3.
建设用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可以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数据和技术支持。笔者以连云港市为例,收集了2004—2013年有关建设用地规模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BP神经网络模型对连云港市2014—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得出7年连云港市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结果。本研究得出主要结论:(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基础设施的变化以及环境的改善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建设用地的规模;(2)笔者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误差率较低、拟合效果较好且对于训练集以外的新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说明所建模型具有可靠性,可以进行预测;(3)连云港市2014—2020年的建设用地规模呈现逐年扩张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97%,连云港市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并且合理保护耕地,使得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主成分-BP神经网络模型不仅能够对影响建设用地规模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数据,因此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相似文献   

4.
为及时发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采用资料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无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从规划主要指标实施、用地结构与布局、规划实施管理和用地节约集约程度等4个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无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总体实施情况较好,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得到了维护,但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部分规划指标未能得到落实,部分新增用地布局不尽合理,同时规划的未来适应性需要进一步加强。根据结果提出了及时启动规划修改、加强规划实施管理、严格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以及开展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淮南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陈成龙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313-317
随着淮南市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在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农用地整理潜力受限条件下,充分挖掘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已成为解决用地矛盾重要途径。因此,研究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笔者在分析淮南市农村居民点特点与问题的基础上,采用人均、户均农村居民点标准建设用地标准法和城镇体系规划法对农村居民点理论潜力进行计算,再用层次分析法得到2020年淮南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9605.65 hm2。最后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后备资源、建设用地需求等因素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推动力。通过分析得出,淮南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巨大,在各种推动因素作用下,应尽快有效地对居民点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DEA模型的重庆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笔者在分析重庆市建设用地现状及变化情况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2R模型,对重庆市40个区县2000-2008年建设用地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利用效率值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重庆市各区县建设用地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效率水平在空间上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城镇体系发展格局具有一致性;在时间上,2000-2004年期间整体效率水平有所提升,但2004-2008年期间降低,与重庆市产业结构演进和建设用地供需结构变化一致;各区县经济增长中建设用地和劳动力投入均存在纯超量投入松弛,要素间配置状况不佳。最后结合重庆市未来发展提出了促进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流动加之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城镇人口对于城镇用地的需求十分强烈;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致使城镇各业用地需求旺盛。因此城镇的扩张与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和政府对城镇的投资是密不可分的。本文试图通过引用系统工程理念中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分析导致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压力机制,并构建了测算建设用地需求模型。基于黔江区2004-2008年的数据,测得黔江区合理的城镇扩张规模,避免城镇粗放型的扩张。测得黔江区建设用地增量380.92 hm2。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认识和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以1992、2000、2008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础,应用遥感与GIS技术获取了土地利用信息,分析了双流县16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对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为研究区土地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92—2008年间双流县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耕地(水田)和林地分别减少28207.249 hm2和1752.915 hm2,建设用地(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增加17034.99 hm2;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耕地(水田)和林地向建设用地(城镇、工矿交通用地)转移。(2)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4508.859×104元,但不同时段变化趋势不同,其中1992—2000年的系统服务价值下降10.59%,而2000—2008年增加16.024%。(3)林地、耕地(水田和旱地)向建设用地(城镇、工矿交通用地)的转移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为负流向,总值分别达2197.233×104元、5317.460×104元。(4)生态价值系数变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缺乏弹性,相对敏感性为:林地>耕地(水田和旱地)>水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水域的影响最大,耕地(水田和旱地)和林地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建设用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可以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数据和技术支持。笔者以连云港市为例,收集了2004—2013年有关建设用地规模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BP神经网络模型对连云港市2014—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得出7年连云港市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结果。研究得出主要结论:(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基础设施的变化以及环境的改善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建设用地的规模;(2)笔者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误差率较低、拟合效果较好且对于训练集以外的新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说明所建模型具有可靠性,可以进行预测;(3)连云港市2014—2020年的建设用地规模呈现逐年扩张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97%,连云港市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并且合理保护耕地,使得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主成分-BP神经网络模型不仅能够对影响建设用地规模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数据,因此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与经济建设要求相匹配的问题,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以呼和浩特市市区为例,结合2001—2016年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变化特征,围绕经济-社会效益目标分别运用目标规划法和层次分析法对2030年用地需求方案进行模拟预测和择优,并通过CLUE-S模型对上述2种目标的优化方案进行空间模拟和最佳用地方案决策。结果表明:(1)2001—2016年研究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增率达到94.104%,其中增幅较大的2类用地为交通运输用地和住宅用地。(2)与现状城市用地结构变化趋势不同,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标的优化方案中,增幅最大的城市建设用地类分别为商服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且2种方案的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均衡度比2016年现状值分别高出0.259、0.462,各类城市建设用地的面积构成趋于动态平衡的态势。(3)2种不同效益目标优化方案的城市建设用地预测总面积有所不同,经济效益方案比社会效益方案高出30.828 km2。社会效益优化方案在城市用地结构及布局的动态平衡度上优于经济效益方案,设定其为最佳城市用地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负面问题,因此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可以为解决即将到来的问题提供充裕的解决时间。利用昌吉市1998年、2011年2期4景TM遥感影像,对其进行解译,在此基础上应用结合MARKOV模型时间预测上的优势CA模型空间预测上的长处,运用CA-MARKOV模型进行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昌吉市2015年土地利用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昌吉市在未来土地利用中建设用地增上迅速,建设占用耕地现象将持续下去,但土地开发的持续进行将会使耕地在总量上保持缓慢增长,林地、草地等其他各类用地变化较小。通过对昌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针对建设用地飞速增上,尤其是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相关政府部门及时制定解决的方针和政策,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合理优化布局,发挥土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绿洲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山区属于生态脆弱系统类型,为明确土地利用变化对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进行有利于城乡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用地规划。本研究以韶关市仁化县为例,通过仁化县2000、2010、2020年的Landsat TM影像,运用RS和GIS软件分析仁化县近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从生态服务价值的角度分析仁化县2000—2020年的用地变化对土地系统稳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仁化县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20年间林地、耕地和草地在研究期内总体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建设用地面积逐年上升,水域面积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2)2000—2020年仁化县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呈增长趋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在0.76~0.82之间,土地利用结构稳定性增加,土地利用均衡度在0.47~0.51之间,且逐年增加;(3)仁化县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影响了生态服务价值的转变;2000—2020年仁化县整体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实际净增加39440.78万元;(4)在11个二级服务功能中,水文调节功能价值增加趋势明显,从2000年的342416.79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380556.19万元。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山区的自然资源保护、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南岸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得出重庆市南岸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客观依据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提供理论支撑。采用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测算法对至2020年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测算,然后采用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对其进行修正,获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根据整理潜力和南岸区实际情况,对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进行了规划,并制作2020年重庆市南岸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图。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青浦区生态用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用地是生态环境的载体,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频度分析法筛选指标,应用AHP-Delphi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根据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的规划目标确定了一些基准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市青浦区生态用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区生态用地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区评价等级处于Ⅲ级,具有很大的建设优化潜力,与实际调查情况相符。文中的分析指标体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靠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城市景观安全格局及其预案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ArcGIS、ENVI等为主要技术平台,采用“斑块-廊道-基质”的模式分析厦门市的景观安全格局,综合考虑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并对不同的因子赋予不同的阻力值和权重,制定低安全水平格局的城市扩张优先发展预案、中安全水平格局的协调发展预案、高安全水平格局的生态保护优先预案3种城市扩张预案,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分别建立3种预案的累积阻力表面,并对3种预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3种安全水平的适宜城镇用地面积分别为694.87、575.1、454.96 km2,可提供新的城镇用地面积分别为433.12、313.12、193.21 km2;(2)随着安全水平的提高,适宜生态的用地逐渐增加,适宜城镇建设的用地逐渐减少;(3)低安全水平和中安全水平下的城市扩张预案均可满足厦门市“十二五”规划预测的2020年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高安全水平的城市扩张在生态优先保护的前提下,建设用地需做出让步。  相似文献   

16.
韩伟  徐珊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6):82-90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区,以土地利用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和敏感性分析方法,阐释所选研究区域范围内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表现特征。通过改良和调整哈尔滨市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应单位面积以及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和系数表,对哈尔滨市2005—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基本分布格局展开全面系统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20年,哈尔滨市的耕地总面积与建设用地总面积有较小幅度的增加,同时林地的总面积呈现出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数量变化发生幅度相对较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2)哈尔滨市的总体ESV数据测算水平呈现出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哈尔滨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来源主要在于林地、耕地和水域3种用地类型。哈尔滨市现有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挥状态集中展现在水源涵养层面、土壤保护层面和废物处理层面上。在针对研究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过程中,要重点性关注以及保护林地、耕地和水域等具备较高水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的土地利用类型,还要开展具备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特点的利用行为规划环节,支持助推哈尔滨市各空间区域多样化土地利用类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庆阳市西峰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西峰区1997—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对西峰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通过SPSS对1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经济学中的空间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绘制洛伦兹曲线,分析西峰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西峰区土地利用结构分布比较均匀。从空间尺度上看,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利交通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这2种地类分布最不均匀。从时间尺度上看,耕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分布离散程度增大,分布趋向分散,而园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和水利交通用地分布趋向均衡。  相似文献   

18.
Urbanization in China is at an essential point in its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initial stage to accelerating stage. With quick expansion of city scale and large occupation of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and resource shortage and people's living needs become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t has great affection on the grand plan of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How to adjus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 the land resource,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urban land, perfect and complete the protection system of land resource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urban land use. In order to conserve land resource and find a sustainable way for development of people's living and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he above mentioned problem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for urban construction and important subject of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耕地压力指数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及其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和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对吉林省2003—2012 年间的耕地利用压力指数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动态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人口不断在增加,未来人口会出现增加趋势,即使在规定未来十年内人们的人均食物需求量也会不增加的基础上,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加幅度越来越小,以及大量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使得耕地压力指数有过大的趋向,而且2017—2027 年吉林省的耕地压力指数处于上升的趋向,即使耕地压力不是很明显,但仍不可忽视。过大的趋向,而且2017-2027年吉林省的耕地压力指数处于上升的趋向,即使耕地压力不是很明显,但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