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在水溶性肥料中添加多种微量元素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问题,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对添加多种微量元素的史丹利20-20-20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在其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史丹利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的小白菜形态指标及品质指标均优于普通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及硫基复合肥料处理。史丹利20-20-20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处理小白菜整个生育期叶色浓绿,茎秆粗壮,其根长、株高、叶片数及叶片宽度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且处理间差异明显;史丹利20-20-20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处理维生素C含量,较普通水溶性肥料、17-17-17硫基复合肥料对照分别提高8.8%、15.1%,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9.4%、11.8%,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9.2%、10%,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硝酸盐含量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分别降低7.9%、10%;小白菜鲜重,较对照分别增产8.8%、13.1%,增产效果显著。综上所述,施用添加多种微量元素的史丹利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对小白菜的生长发育具有较显著促进作用,可提高小白菜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明显改善小白菜的品质,增加小白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有机肥与生物炭对旱地作物种植及环境效应的影响,利用田间小区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及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变化、小白菜产量和品质以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纯化肥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并添加生物炭的土壤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分别提高0.52%、1.46%、0.44%、19.65%、1.58%、30.31%;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95.35%、307.3%。小白菜体内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5.42%、26.24%;增产74.37%。有机无机肥配施且添加生物炭处理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小白菜地上部氮磷养分累积,提高小白菜产量,改善小白菜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纳米碳增效肥在玉米生产中的肥效效果,以玉米‘九单48’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添加纳米碳增效剂对玉米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碳对玉米生育前期影响显著,出苗后41 天相同供氮水平下添加纳米碳与不添加纳米碳处理干物质差异显著,N190+C较N190 显著提高42.4%,N150+C较N150 显著提高39.5%。到玉米生育后期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相同供氮水平下添加纳米碳的处理的玉米产量与不添加纳米碳处理差异不显著。同一供氮水平下添加纳米碳处理的肥料利用率和氮素吸收效率比不添加纳米碳的处理高,N150+C、N190 和N190+C处理氮收获指数差异不显著。N150+C处理与N190 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中N150+C处理在节肥增产方面效果显著。本试验添加纳米碳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化肥并添加适宜浓度的纳米碳有助于节约成本,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氮量对茄子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不同施氮量对茄子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陇优长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施氮水平下(0,192,231,288,384 kg/hm~2),茄子干物质积累量、产量、营养品质及各器官养分含量。结果表明,茄子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T2产量最高,为61 920 kg/hm~2。氮肥用量(x)与茄子产量(y)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数学模型为y=-0.570 9x2+290.03x+22 915,R2=0.989 9**。各施肥处理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T2最高,分别为3.433%和2.264 mg/g;维生素C以T1最高,为70.610 mg/100g;硝酸盐含量以T1最低,为311.952 mg/kg。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减少而升高,T1最高,为36.78%;磷、钾的利用率都以T2最高,分别为23.23%,33.82%。因此,适当减少氮肥用量(T2)能够使茄子产量达到最高的同时,还可显著改善茄子品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氮肥对甘蓝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为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北京地区甘蓝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60 cm土层中3个采样周期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氮肥量级增加而升高,并且随着作物的生长,0~30 cm土层中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30~60 cm土层中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60~90 cm土层中变化较小;(2)随着氮肥投入增加,甘蓝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氮肥的添加量为240 kg/hm2时产量最高;(3)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升高,甘蓝对氮素的吸收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添加氮肥处理的甘蓝对氮素的吸收量均显著高于不添加氮肥处理,并且施用氮肥的处理中甘蓝叶片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并且不同供氮水平叶片硝酸盐含量变化各不相同。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可知,氮肥的添加对0~60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较大,并且适量的氮肥添加量(240 kg/hm2)能够有效提高北京地区甘蓝的产量以及甘蓝对氮素的吸收量等。  相似文献   

6.
不同配方营养液对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培的方法,对不同营养液配方种植的小白菜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浓度为4 ̄8mmol/L时,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小白菜鲜重和硝酸盐含量,但维生素C含量反而减少。提高营养液配方中磷、钾含量,对小白菜产量的增加及硝酸盐含量的降低影响不大,但有利于提高小白菜的维生素C含量。建议小白菜无土栽培基质种植氮浓度为8mmol/L以上,磷、钾浓度也要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7.
水溶性螯合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水溶性螯合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从试验结果看,螯合肥灌溉施用对小白菜增产效果明显,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但灌溉施肥溶液浓度过低时,也会造成供肥不足导致减产。螯合肥灌溉施用的方式可以改善作物的品质。与施用普通化肥对照相比,螯合肥灌溉施用800mg/kg小白菜叶片中维生素C含量增加,且硝酸盐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比对照下降了51.3%  相似文献   

8.
刘娜  周芹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5):37-42
为了提高氮肥利用率,提高甜菜产质量,推广缓释肥料的使用。采用HI003为试材,研究了缓释肥料和普通肥料对甜菜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重、蔗糖含量、块根产量和含糖率、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料处理比普通肥料处理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8月5日样品中,缓释肥料处理比普通肥料处理叶绿素含量提高12.22%,9月5日样品中,单纯缓释肥料处理比普通肥料处理叶绿素含量提高9.72%。在生育期前期,普通肥料处理的干物质重高于使用缓释肥料的处理;在生育后期,使用缓释肥料的处理的干物质重高于普通肥料处理。缓释肥料和普通肥料对甜菜叶片和块根蔗糖含量影响不显著。缓释肥的施用降低了甜菜生育期土壤脲酶活性。缓释肥料处理比普通肥料处理提高了甜菜块根产量和含糖量,三种处理中,普通肥料:缓释肥料=1:1,产糖量最高,效果最好。初步试验表明,缓释肥料对于甜菜的增产效果明显,有必要进一步对缓释肥料类型进行筛选,减少肥料使用量,减少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包膜尿素对甜瓜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基质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对甜瓜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包膜尿素-次性接触施肥于幼苗根部.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处理的甜瓜产量显著(P<0.01)高于常规施氮处理,增产19.2%-19-4%;相比常规施氮,施用包膜尿素显著降低了果实硝酸盐含量(P<0.05);常规施氮处理的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在追肥前后出现较大波动.而包膜尿素处理在甜瓜生长期间均比较稳定;甜瓜植株氮素吸收曲线与包膜尿素氮素释放规律吻合;施用包膜尿素较常规施氮提高氮肥利用率1.1~20.6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施用包膜尿素能实现增产、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改善品质的目的,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10.
氮肥后移对烤烟氮素吸收、利用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氮肥追施比例对烤烟氮素吸收、利用、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以烤烟品种NC55为材料,运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了不同基追肥比例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氮肥追施比例,烟株各器官及整株对基肥氮的吸收量减少,追肥氮的吸收量增加;当追肥比例为50%时,整株对肥料氮的吸收量最高。随追肥比例增加,烟株各器官对土壤氮的吸收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追肥比例大于30%时,茎秆、叶片及整株的土壤氮吸收量显著降低。随氮肥追施比例增加,基肥氮的利用率提高,追肥氮的利用率降低,肥料氮的利用率先增加后降低,以追肥比例为50%时最高。增加追肥比例提高了烟叶感官质量,以追肥比例50%时最好,追肥比例再增加,品质降低。本试验条件下,氮肥追施比例为50%是兼顾氮素利用和品质的最佳处理。本研究为烤烟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3种水稻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比较3 种水稻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的效果,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3 种水稻缓/控释肥A、B、C处理后水稻叶片叶绿素SPAD值、生物量、植株吸氮量、土壤有效氮、产量、氮素农学利用率等指标。结果显示:3 种缓/控释肥都具有较好的供肥能力,经肥料A、B、C处理后,与未施氮的对照相比,开花期土壤有效氮分别提高了39.79%、46.31%、43.05%,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34.72%、53.09%、41.38%;肥料A、B、C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为15.0、22.9、17.8 kg/kg。3 种缓/控释肥均能明显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进水稻植株氮吸收,从而促进水稻生长,提高其生物量和产量;一次性施用能满足水稻整个生育期的肥料需求;3种缓/控释肥的综合效果优劣次序为肥料B>肥料C>肥料A。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浅埋滴灌下不同氮肥追施方式玉米花后光合特性、氮素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差异,以氮肥一次性追施(CK)和氮肥分期追施(NFQ) 2种氮肥追施方式的玉米为研究对象,对其花后叶源特性、光合特性、氮素利用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18—2020年NFQ花后叶源特性显著优于CK,其叶面积指数、叶绿素SPAD值和叶片氮素含量分别平均较CK提高了6.35%、11.02%和5.34%。NFQ花后光合特性亦显著优于CK,其净光合速率、瞬时光能利用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瞬时羧化速率分别平均较CK提高了6.98%、4.28%、20.49%和12.73%。NFQ氮素积累转运量均显著高于CK,其氮素积累量和转运量分别平均较CK提高了23.73%和19.29%。NFQ产量均显著高于CK,试验年份平均增产9.40%,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显著提高是增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认为,西辽河平原井灌区玉米生产的适宜氮肥追施方式为拔节期、大口期、吐丝期按3:6:1比例追施。  相似文献   

13.
麦秸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粳稻品种扬粳9538种植于大田, 进行了麦秸还田与不还田、实地氮肥管理(SSNM)和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等处理。结果表明, 在相同氮肥管理条件下, 与秸秆未还田相比, 秸秆还田后植株中N含量及N、P、K积累量在生育前期较低, P、K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均较高; 秸秆还田提高了氮肥利用效率, 增加了N、P、K的收获指数。在秸秆还田量相同条件下, 与FFP相比, SSNM降低了N、P的吸收量, 提高了抽穗至成熟N、P、K的转运率, 增加了N和P收获指数。表明秸秆还田和SSNM可以提高水稻N、P、K的吸收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和氮肥效率的影响,旨在了解超高产夏玉米(≥ 12 000 kg hm-2)的氮素吸收和转运特性,为实现夏玉米超高产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夏玉米施氮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9.62%~15.95%,氮肥后移比习惯施氮增产2.27%~5.33%。超高产夏玉米吐丝后氮素吸收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40.30%~47.78%,保证后期氮素养分充足供应对于夏玉米达到超高产水平至关重要;氮肥后移可促进超高产夏玉米后期的氮素吸收积累,降低夏玉米茎和叶片氮素的转运率,显著增强灌浆期夏玉米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灌浆期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蛋白质产量;氮肥后移比习惯施氮的氮肥利用率提高1.88%~9.70%、农学效率提高0.96~2.21 kg kg-1,以“30%苗肥+30%大喇叭口肥+40%吐丝肥”方式施用氮肥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15.
液态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棉花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优化新疆北疆地区滴灌棉花施肥技术,于2016 年进行了氮肥、液态有机肥配施田间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置3 个施氮水平及对照处理。测定了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可溶性蛋白含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氮肥减量20%并配施液态有机肥时,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棉花的生理特性及产量均表现最优,其产量比单施氮肥的处理增产48.25%,比氮肥未减量或减量40%且配施液态肥处理的平均产量提高16.61%。施用液态有机肥能有效改善植株的生长状况,提高群体叶面积指数,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特性,从而促进棉花增产。  相似文献   

16.
筛选低氮高效基因型红甜菜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污染的有效途径。采取液体培养方法,设置低氮(1.5 mmol/mL)、正常氮(5 mmol/mL)、高氮(10 mmol/mL)3种氮素水平处理,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育种品系,通过生长指标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来确定评价指标,并筛选出耐低氮基因型。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茎叶氮含量、茎叶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整株氮累积量、氮生理利用效率、整株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差异性显著,变异系数分别为0.169~0.217和0.110~0.271。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主成分培养情况基本相同,第一主成分是由根系氮含量、根系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整株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整株氮含量、氮生理利用效率决定,第一主成分所占的方差贡献率较大。综合红甜菜氮素吸收累积变异特征及因子分析,将茎叶氮含量、茎叶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整株氮累积量、氮生理利用效率、整株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作为初步筛选红甜菜氮高效综合评价指标。再根据隶属函数法计算出的氮效率综合值和采用欧氏距离平方拟合的分层聚类分析,将整株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作为筛选氮高效综合评价指标。最终筛选出对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材料(低氮高效型‘YeginaS2’、低氮低效高氮高效型‘CYCLHDAR’),结合其株高、叶面积、叶柄长、根长等形态特征、干物质量及根冠比等实用特征,分析不同基因型红甜菜对土壤氮素吸收利用特点,进一步验证对增施氮肥反应敏感的低氮高效型、低氮低效高氮高效型品种。  相似文献   

17.
Most methods used to estimate N status require collection,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soil and/or plant tissue samples. In this study,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of cereals, determined in the field with a portable chlorophyll meter (Minolta SPAD-502), was used to predict N availability of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L.), barley ( Hordeum vulgare L.), oats ( Avena sativa L.) and rye ( Secale cereale 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ccurate nitrogen (N)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chlorophyll content have both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dvantages. Determination of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with a chlorophyll meter accurately indicated plant N status allowing N fertilizer requirement to be accurately determined and resulting in increased N uptake efficiency. Applying N fertilizer on this basis improved production economics and improved physical input-output ratio during grain yield formation. Using a chlorophyll meter, responsive and non-responsive categories can be determined at the stage of maximum number of florets per ear primordium (Zadoks' GS 37-41) and at pollination (i.e. pollen grains on well-developed stigmatic hairs, GS 52-58).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玉米对氮肥施用后的肥效反应时间,以期实现玉米高产精准施肥.结果表明:随施氮肥方式的不同,施肥后8~11d玉米叶片性状才会表现出肥料效果的发生,其中以氮肥表施的滞后时间最长,氮肥施后覆土次之,氮肥兑水施用的肥效滞后时间最短;玉米叶片性状的叶长、叶宽、生长速率及叶绿素含量指标中,叶绿素含量指标反应时间为8~11d、叶片生长速率指标为10~13d、叶长指标为11~14d,叶宽为11~15d,通过叶绿素仪测定叶绿素是确定肥料发生时间较好的方法,而通过叶片外观性状诊断较为迟缓.  相似文献   

19.
麦秸还田及氮肥管理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以水稻武香粳14和扬粳9538为材,大田设麦秸还田与不还田、不施氮肥、习惯施肥法(FFP)和基于叶绿素仪(SPAD)测定值的氮肥管理(SSNM)等处理。结果表明,SSNM较FFP氮肥施用量减少40.0%~41.7%,而产量平均增加3.81%。秸秆还田的较秸秆未还田的产量平均增加2.49%。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以秸秆还田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与秸秆未还田或FFP相比,秸秆还田和SSNM降低了生育前期的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但抽穗及以后差异较小);提高了茎蘖成穗率、结实期叶片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说明秸秆还田和SSNM有利于生育后期群体光合生产和提高物质生产效率。秸秆还田和实地氮肥管理提高了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效率。对秸秆还田和SSNM的产量、生育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百泰不同喷施浓度对棉花叶绿素、养分含量的影响,笔者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百泰于棉花初花期和花铃期进行喷施,并于喷药后测定全株及根、茎、叶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和棉花功能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结果表明:适当浓度(450~750 g/hm2)喷施对叶绿素积累及根、茎中全氮、全磷含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会降低棉花叶片中全氮含量;不论是棉花根系、茎秆还是叶片中,不同浓度间百泰喷施对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过量喷施(1050 g/hm2)与清水处理间对养分差异不显著。一定浓度的百泰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可以促进叶绿素的积累和氮、磷元素的吸收,达到以药促肥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