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归药材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红梅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437-441
【研究目的】查清当归药材资源,为当归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文献收集、标本查阅、市场调研整理及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对我国当归资源的药材基源、适宜种植区、资源分布、产量情况等进行系统总结与分析,发现部分当归药材产区近年来其资源和生产情况发生了变化,药材来源复杂并有较严重的早期抽薹情况,野生种质较难采得。另外,品种选育工作薄弱。【结论】当归药材的资源保护和优良品种选育都亟待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着丰富的卫矛科(Celastraceae)植物资源,可达14属192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而长白山区野生卫矛科植物是分布在我国的最北线的种质资源,是培育抗寒抗旱卫矛科新品种的珍贵的植物遗传资源,约有3属10种。本研究为了避免发生种质资源的混淆,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情况详细描述了各个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生境、分布、繁殖方法,同时介绍了易混淆树种及鉴别方法。为今后我国北线卫矛科植物的保护、繁育、评价等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面对蒙药材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濒危现状,应重视对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立植物规范化基地,为临床提供优质药材.文章从紫花高乌头生长分布情况、种子萌发、播种育苗、栽培、种植机械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紫花高乌头大规模人工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丹参主要产地的土壤及药材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对丹参主要产地土壤及药材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对丹参资源的重金属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以丹参主产地进行取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药材和土壤的铜、铅、镉、砷、汞进行限量检查,并进行污染指数评价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丹参主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基本不受各种重金属的污染;药材中As、Hg含量不高,处于质量安全级别内,Cd、Pb含量个别超标,而Cu含量超标现象相对普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陕西山阳高坝镇与山东沂水诸葛镇等所产丹参属于轻度重金属污染,其余产区药材均为重金属质量安全;丹参Cu含量与土壤本底Cu含量有着显著的正相关,重金属在丹参中的积累存在着协调积累的效应。说明丹参资源生产中应严格执行国家二级土壤环境标准降低土壤本底Cu含量对药材的积累,降低含As类农药的使用避免As对Cu、Pb、Hg的协同累积。  相似文献   

5.
桔梗是药食两用的大宗药材之一,近年来作为药材、食材生产及研究发展很快,但仍有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在综合近年来多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资源研究及品质评价、生殖生物学及种子质量、药效学扩展及有效成分组、化学成分与次生代谢、有效成分测定取材和药材质量标准、生产规模控制及连作障碍6个方面存在问题,以期作为进一步促进桔梗生产及深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摸清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家底,旨在为区域内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以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对云南省泸水市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栽培药用植物资源、传统医药知识及中药材市场进行调查。野外普查采用样线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信息和实物凭证,共调查40块样地200个样方套,覆盖泸水市所有乡镇,涉及自然植被面积2828.33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8.29%。通过调查,采集制作腊叶标本1002号,经鉴定和查证有明确药用功效的植物有148科545属857种。调查到重点药材113种,珍稀濒危药材15种,收集整理52个民族民间验方,调查澄清民间习用品种8种。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中药材产业发展滞后,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快研究步伐、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陈宁  孙兴  宋雪  卢博礼  陈琳 《耕作与栽培》2015,(1):33-34,51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道地药材杜仲的资源培育、种植情况、原药材、饮片及提取物、中成药、相关制品现状的研究,对杜仲产业进行SHOW分析,提出贵州省杜仲产业技术路线和发展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8.
苦参繁殖与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参为贵州苗族常用药材,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等功效。近年来,随着苦参药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野生资源日渐枯竭。为了苦参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学者们开展了多种繁殖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系统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苦参的繁殖与栽培技术进行概述,以期为苦参资源的保护、利用、野生驯化及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英 《种子》2004,23(12):61-65
本文概述了云南省林木种质资源的概况、保护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全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选择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社会可接受的开发模式是山区综合开发的关键。研究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评价了湘西干旱山区木本药材+玄参/玉米→木本药材+烤烟、木本药材+玄参/春马铃薯→木本药材+烤烟、春玉米/春马铃薯→烤烟、玄参→烤烟4种典型种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木本药材+玄参/春马铃薯→木本药材+烤烟模式具有最好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温光资源与土壤养分利用效率高、病虫害控制及水土保持效益好等方面;同时具有最好的经济效益,是湘西干旱山区极具推广价值的一种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海南菊花种质资源初步调查及其在海南发展前景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友根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509-511
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部分市县的菊花种质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以海口市的菊花品种较为丰富;其他市县的菊花品种较单一,但分布较集中;2、海南菊花的花色以黄色为主,占46.81%,其他花色数量较少,部分可作为名优品种资源予以保存。最后分析认为菊花在海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谷子生态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将16个与谷子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生态因子、栽培因子及谷子生态特性在二维座标上划类.使用了62个县的多年气象资料和1987年的农业统计资料.然后将其余48个县拟合处理划入类似区域中.将山西省谷子生态区划为:4个气候地理生态区和10个栽培生态区.对各生态区作了简要描述,提出存在的问题,为分类指导生产和科学研究,确定发展战略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安徽忍冬科野生植物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山学院生物系,安徽黄山 245041)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和发展贵州省白肋烟生产技术,对贵州省松桃县的13个白肋烟生产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发现:松涛县的白肋烟生产具备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并为此提出了进一步改造该县白肋烟生产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主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很小,而且在不同的科研院所和单位也有较大的差距。通过2005年对山西省农科院、山西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县级农技推广站的推广人员和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主体对于实现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农业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农民和政府等不同主体的利益,如何能有效的协调实施主体的利益,消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人为障碍,最终构建一个有效、灵活、客观、公正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关系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作效果。调查方法采用的是随机调查方法。根据调查结论,提出了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陕西烟叶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叶标准化生产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提高烟农收入的关键举措。笔者根据陕西烟叶主产区(陇县、合阳县、澄城县)的实地调查,分析当前陕西烟叶标准化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提出以烟草公司为龙头、以农户自主种植为基础、以烟农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烟草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建设的思路及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山东省花生施肥过程中主要养分的基追肥用量及比例现状,依据农户调查数据详细分析了不同区域花生氮磷钾基肥和追肥用量及比例,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山东省基追肥现状,提出对于氮肥应采用降低基肥用量,适当提高追肥比例的氮肥后移施肥方式或采用缓/控释肥料;对于磷钾肥应采用复混肥品种,加大基肥比例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托桂型是芍药属植物中一类特别的花型,为了对芍药托桂型品种的认辩、利用和保护提供指导,本文对我国芍药主产区山东菏泽的芍药品种进行了调查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栽培广泛的托桂型芍药品种28个,其中具有台阁现象的品种2个;在调查记载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形态学方法编制了分类检索表,并详述了其形态特征。该调查分类结果不仅为准确把握该花型不同品种提供了清晰的认辩指南,并对其它类型芍药品种的分类描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春英 《作物杂志》2011,27(2):103-105
对1991~2010年间黑龙江省审定的适于第一至第三积温带的142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与审定年份之间表现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产量呈逐年增加趋势,随着审定年份的推移,区域试验最高产量逐渐增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0.46%和7.40%,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增产幅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0.
为保护和改善河南省的农业环境,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探析了河南省农业环境状况,调查和研究分析表明: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几年来,河南省通过制定详尽的环境保护目标,加大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形势依然严峻;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宣传教育、环境立法、控制污染源、监测预报、科学施用化学物质以及综合防治等多方面提出农业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