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果形剂影响富士苹果果实形状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年生宫崎短枝富士苹果,于盛花期和幼果期,用150 ̄200倍果形剂浸花浸果,结果表明,果形剂能显著改变果实形状,并对果实有明显的增大作用,对品质的影响不大。处理好的果实,果形加长、高桩、萼突五梭不明显,与对照比,果形指数提高了0.07 ̄0.13;单果重提高了14.30 ̄45.23g;斜果率降低了17.89% ̄22.33%,差异均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以150倍果形剂在花期和幼果  相似文献   

2.
‘夏黑’葡萄果实膨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黑’是南方无核葡萄避雨栽培的主栽品种,由于其三倍体核不育性,生产上常需膨大处理。为探寻一种省力又有效的膨大处理方案,研究比较了1次膨大与2次膨大处理的方案,探讨不同处理时期、试剂配比和浓度对葡萄果实膨大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夏黑’2次膨大处理在盛花期用浓度为30 mg/L的GA3溶液浸果,15天后使用GA320 mg/L+CPPU 3.5 mg/L进行第2次膨大处理,果实穗重达400 g,粒重6.33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4%。1次处理在盛花后3天左右,使用GA350 mg/L+CPPU2.5 mg/L对果实进行1次浸果处理,穗重400 g,粒重5.56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西洋梨低温贮藏出库后常温货架期期间的品质变化问题,将采后不同处理的‘阿巴特’西洋梨果实在低温(0±0.5)℃冷藏120 天后再进行常温(25℃)货架5 天的品质研究。对‘阿巴特’西洋梨进行普通包果纸包果处理、壳聚糖涂被纸包果处理、壳聚糖涂被处理、1 μL/L 1-MCP处理、热水处理、热水+果蜡处理、果蔬洗涤剂处理、果蔬洗涤剂+果蜡处理、二苯胺处理(0.20%)、乙氧基喹处理(浓度分别为0.10%、0.20%和0.30%),研究其在冷藏后货架期间果实虎皮病和好果、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等品质变化。不同处理的‘阿巴特’果实在货架期间的外观、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均为极显著变化。1-MCP处理和热水处理的‘阿巴特’在降低虎皮病发生和保持好果率方面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1-MCP处理、果蔬洗涤剂+果蜡处理的‘阿巴特’在货架期间均提高了果实的果肉硬度,热水+果蜡处理、普通包果纸包果处理、0.20%二苯胺处理的‘阿巴特’均在货架后期保持了果实的果肉硬度;壳聚糖涂被处理的‘阿巴特’在货架初期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MCP处理在预防货架期虎皮病发生、提高好果率、保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等方面的综合效果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施用方式和浓度下,海藻发酵液对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var.cerasiforme Alef)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叶面喷施和根部浇灌两种施肥方式分别设置梯度,以清水为空白对照,壳寡糖肥料添加剂成品为阳性对照,对生长和产量、叶绿素及果实营养成分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在叶面喷施的施肥方式下,与空白对照相比,生长和产量方面,300倍稀释处理组的海藻发酵液对果形指数、单株产量的影响显著,与阳性对照效果相仿;100倍和300倍稀释处理组的海藻发酵液对叶面积显著增加;其余各处理组对单果鲜重/干重和单株果数影响不显著。叶绿素方面,各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果实营养成分方面,100倍和300倍稀释处理组的可溶性蛋白、抗坏血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其中300倍稀释处理组效果最佳;其余各处理组对可溶性糖增加不显著。根部浇灌的施肥方式下,与空白对照相比,生长和产量方面,仅100倍稀释处理组的叶面积、单果鲜重/干重、单株产量提升明显,其余处理组均无明显差异;叶绿素和果实营养成分的各项指标普遍只有100倍处理组提升显著。综上,海藻发酵液在樱桃番茄中的最佳施用方式为叶面喷施,最佳浓度为300倍稀释。  相似文献   

5.
在大棚栽培条件下,以‘翠冠’梨为试材,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CK),研究普通双层袋(处理Ⅰ)、小林双层袋(处理Ⅱ)和小林单层袋(处理Ⅲ)3种不同果袋套袋对果实品质以及果实不同部位(果皮、果肉、果核)中K、Ca、M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显著提高果面亮度(L*),其中处理Ⅰ和处理Ⅱ促进了‘翠冠’梨果实锈斑的形成,锈斑指数分别比CK提高15.2和3.6个百分点,显著降低了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处理Ⅲ的锈斑指数、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套袋降低了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处理Ⅰ和处理Ⅱ的果实单果重分别比CK减少8.3%和7.9%,处理Ⅱ和处理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CK降低0.54和0.74个百分点,且差异显著;而对果形指数、总糖、总酸、糖酸比等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套袋降低了果皮和果肉中Ca的含量。因此,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翠冠’梨应采用无袋栽培,或选用高透光性的小林单层袋(NK-1)进行套袋栽培。  相似文献   

6.
以缺铁平邑甜茶(M.hupehensis Rehd)为试材,用富铁苹果发酵液进行恢复试验。结果表明:对一年生平邑甜茶幼苗,T3处理(稀释300倍发酵液+FeSO4)较T1处理(去离子水对照)明显提高了平邑甜茶幼苗CAT、POD的活性和MDA、可溶性糖含量,且T2处理(稀释100倍发酵液+FeSO4)比T4处理(稀释500倍发酵液+FeSO4)作用明显;对于三年生缺铁苹果树来说,A3(发酵液+ FeSO4)处理较A1(浇去离子水对照)、A2(FeSO4 溶液)处理明显提高了CAT、POD的活性和MDA、可溶性糖的含量。 总体上,稀释300倍发酵液+FeSO4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魏天军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118-121
以生长后期全红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真空渗透Ca2+和植物激素对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以及硬好果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2+和Ca2++植物激素真空渗透显著降低了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的氧化分解,贮藏结束时(60天)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33.1%;处理的硬好果率平均达90.9%,比对照净增加了30.4%,但处理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同时,Ca2+和Ca2++植物激素真空渗透对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溶性总糖含量和可溶性果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全红灵武长枣真空渗透Ca2+和Ca2++植物激素后有大约5%的枣果裂口,影响了果实的外观。  相似文献   

8.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分别用9.0 μg/L ClO2气体密闭熏蒸30 min和2.8 g/L L-半胱氨酸溶液处理葡萄,并通过测定果实的质地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研究不同化学保鲜剂对葡萄采后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8 g/L L-半胱氨酸处理能有效维持常温贮藏葡萄果实的硬度、弹性、咀嚼性、胶着性、凝聚性、回复性等质地性能和果实的色泽等感官品质,并可有效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含量的下降,同时可抑制果实MDA含量和PPO活性的增加,并保持较高的POD活性。因此,2.8 g/L L-半胱氨酸处理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质地、色泽、营养品质,并能有效提高采后葡萄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9.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和Ca、Mg、K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于盛花后25、35、45、55d对‘红富士’苹果进行套袋(果袋为内层红色袋、外层外灰内黑双层纸袋)处理,结果表明,早期套袋有提高果实单果重的趋势,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硬度和可滴定酸影响不大。果实成熟时,不同时期套袋对果肉Ca、K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早期套袋增加果肉Mg含量,降低Ca/Mg比值。同时,在盛花后35d进行3种果袋(内层白、外层外灰内灰双层纸袋;内层黑、外层外灰内黑双层纸袋;内层红、外袋外灰内黑双层纸袋)处理表明,与对照(不套袋)相比,套袋使果实单果重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Ca含量、Ca/K影响不显著;而内袋红、外袋内黑外灰双层纸袋处理的果实M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内袋黑、外袋内黑外灰双层纸袋的果实K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并且上述两种果袋处理的果实Ca/Mg比值显著低于对照,其余果袋对品质和Ca,Mg,K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套袋提高短枝型苹果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枝型红富士苹果套袋可极显著地提高果实着色指数、降低果面锈果率和胴部裂果指数,并减少贮藏前期烂果率,但果实上斑点(生理病斑),梗洼锈果率比对照增多。金矮生套袋可降低锈果率60%和贮藏前期的烂果率31%。新红星套袋可使果实果着色均匀亮丽。套袋对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硬度的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不同沼肥用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 要 本研究于2010-2011年进行,通过沼肥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沼肥施用量对番茄株高、单株结果数、果实成熟率、成熟单果质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沼肥用量的增加,番茄的株高、单株结果数均有明显改善,但番茄果实成熟率以及成熟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在T4(沼肥525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处理时番茄产量达到最高,为84375 kg·hm-2。番茄中Vc、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在随着沼肥用量增加而呈现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值均出现在T5(沼肥600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处理,分别为127.37 mg·kg-1和6.03%。番茄中硝酸盐的含量却随着沼肥用量的增加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求设施栽培条件下追肥水平对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连续2年在‘巨玫瑰’葡萄果实膨大期开展不同追肥量的施肥试验,对果实品质指标、肥料吸收指标、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过300 kg/hm2的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的平均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等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施肥量对叶柄的氮、磷、钾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且施肥后虽然能比对照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但施肥量超过300 kg/hm2后,增加施肥量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影响。综合以上结果认为,设施栽培条件下‘巨玫瑰’葡萄的适宜施肥水平应为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3.
采用磷酸二氢钾(0.2%)+蔗糖(0.3%)、赤霉素(30 mg/kg)、以色列专用肥(0.3%)、硼酸(0.3%)对温室栽培的‘灵武长枣’进行喷施处理,测定灵武长枣的枣吊加长生长、直径生长、坐果率及叶片净光合速率等,研究外源药剂处理对灵武长枣生长与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以上试剂对灵武长枣枣吊加长生长、直径生长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喷施赤霉素(30 mg/kg)、以色列专用肥(0.3%)使坐果率分别提高了3倍和2.6倍,喷施以色列专用肥(0.3%)、硼酸(0.3%)使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且以色列专用肥(0.3%)可显著提高果实着色率。设施栽培‘灵武长枣’生产中可在花期、果实膨大期喷施以色列专用肥(0.3%),以提高坐果率与果实着色率。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灌溉量对水分利用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在分析7年生‘骏枣’生育期不同灌溉处理耗水量的基础上,探讨滴灌条件下不同处理的灌水量对‘骏枣’水分利用率、果实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确定典型干旱沙漠区适宜红枣生长的土壤水分下限。结果表明:(1)当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65%时,灌水生产效率和水分利用率均最高。(2)灌溉后土壤含水量下限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55%时,产量最高。(3)在一定范围内,灌水量越少,果实可溶糖含量越高,果品等级越高。(4)应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相关指标对灌溉量的应用效果表明,在干旱沙漠区‘骏枣’的土壤含水量应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5%左右,既能保证红枣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生理需求,又能使灌水生产率达到最大、红枣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5.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2次套袋中套小袋时期对梨果实内在品质及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说,与CK相比,‘翠冠’梨成熟时,果实单果重增加;果实硬度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CK相比,4月22日套小袋、5月12日套大袋的A处理含量高(C黑除外);果皮厚度厚;果点密度增加;果点直径减小;果面亮度增加;套黑袋的果面绿色度极低,果面黄色度也低,套白袋的果面偏绿、偏黄。同处理套黑袋的比套白袋的单果重小,果实硬度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皮厚度厚,果点密度增加,果点直径小,果面亮度亮,绿色度低,黄色度低。总之,A处理效果较好,与CK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硬度较高,A白果实单果重大,A黑果实单果重较大。  相似文献   

16.
此研究为国家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棉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的建立而设。以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Cry1Ac+Cry2Ab)棉为观察品种,非转基因棉‘赣棉11号’为对照品种,进行棉花生育性状、产量性状上生物学特性表现对比。结果表明,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棉与非转基因棉相比,前者株高生长超速介于显著与不显著之间,增长幅度在3.3~4.7 cm之间;单株成铃数增加显著(增12.5个);第一果枝高度提升显著(上升3 cm);总果节数增加显著(增10.2个);主茎节距拉长显著(0.5 cm);叶色加深显著;籽棉增产极显著(增267.0 kg/hm2);皮棉增产极显著(增118.35 kg/hm2);霜前籽棉减产极显著(减220.95 kg/hm2);霜前皮棉减产极显著(减88.5 kg/hm2);单铃重下降极显著(低0.54 g);单铃籽棉重下降极显著(低0.44 g);单铃皮棉重下降极显著(低0.18 g);籽指上升极显著(升1.65 g);纤维整齐度指数上升显著(高1.025%);马克隆值升高显著(高0.787);发芽率提高极显著(增2.75%)。结果说明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棉的一些生育性状、产量性状较差,总产性状较好,纤维品质上整齐度较好,推广种植性一般。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不同钾水平下常规棉与转基因棉在农艺性状和钾效率方面的差异,通过营养液对常规棉‘鄂抗8号’(E8)和转Bt基因抗虫棉DP410B(转)进行了苗期培养,分别设低钾(K1,2 mg/L)与适钾(K2,20 mg/L)2个处理,对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钾含量和钾积累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钾水平下,转基因棉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常规棉E8;转基因棉干物质较多地分配到根系,而E8较多的积累在叶片中;各器官的钾含量和全株钾积累量均表现为转基因棉DP410B大于常规棉E8;钾在各器官的分配也有差异,适钾时常规棉E8根、茎中积累的钾占总钾的比例均低于转基因棉,而叶片中积累的钾占总钾的比例高于转基因棉,低钾时2个品种各器官的分配比例相同。常规棉E8钾效率系数是转基因棉DP410B的1.31倍,E8的钾利用指数也较高,表现为:E8K1(1.77) > 转K1(1.19) > E8K2(0.43) > 转K2(0.33),说明常规棉E8较耐低钾胁迫,且具有较高的钾利用效率,但是其增长潜力(3.75)比转基因棉DP410B(4.41)小。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涂膜对芒果采后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壳聚糖涂膜保持芒果采后品质的相关生理机制,以‘台农1号’芒果(Mangifera indica L.‘Tainong No.1’)为材料,研究了1.0%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芒果在常温(28~30℃)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壳聚糖涂膜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和病果率,延缓了果皮颜色的转黄,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并且,壳聚糖涂膜有效保持了果实品质,能够显著延缓芒果可滴定酸(TA)含量的降低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升高,维持芒果果实较高的Vc含量;同时,壳聚糖涂膜也提高了芒果果实贮藏后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并抑制MDA含量的积累,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延缓了采后芒果的后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