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探讨蟾酥注射液对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雏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0只,设试验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和对照组,选择不同浓度的蟾酥注射液与新城疫疫苗联合使用作为试验组。分别在21、28、35、42、49和56日龄,通过β-微量法,检测血清中ND-HI抗体;通过MTT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吸光度值(OD值);通过称量体重和免疫器官重量的方法,检测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蟾酥注射液各组与对照组比较,ND-HI抗体水平、外周血T细胞转化、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和脾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蟾酥注射液能够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从而增强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蟾酥注射液对小鼠免疫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观察蟾酥注射液对小鼠的免疫细胞增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采用中药免疫药理学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蟾酥注射液作为试验组,分别与小鼠的脾淋巴细胞以及LPS或者ConA共同孵育48 h,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将蟾酥注射液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培养,检测蟾酥注射液对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的影响;将蟾酥注射液与自然杀伤细胞共培养,检测蟾酥注射液对NK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取脾细胞与蟾酥注射液共培养上清,ELSIA法检测蟾酥注射液对几种重要的细胞因子(IFN-γ、IL-2、IL-12)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蟾酥注射液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单独或者协同非特异性丝裂原(Con A或LPS)作用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或P〈0.01);蟾酥注射液单独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蟾酥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小鼠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同时蟾酥注射液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说明蟾酥注射液在体外能够显著提高几种主要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功能,研究结果显示蟾酥注射具有显著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蟾酥注射液对马立克氏病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蟾酥注射液对马立克氏病的预防作用,试验采用鸡马立克氏病动物模型来评价蟾酥注射液的预防效果。首先建立感染马立克氏病毒的雏鸡模型,然后通过蟾酥注射液对感染鸡的治疗,应用致病率、治愈率、保护率和相对增重率等指标评价药物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深入探讨蟾酥注射液对马立克病毒感染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蟾酥注射液对机体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不同浓度的蟾酥注射液作为试验组,分别与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共同孵育48 h,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用ELSIA法检测蟾酥注射液对几种重要的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12)分泌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蟾酥注射液对小鼠脾中T淋巴细胞CD4/CD8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蟾酥注射液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能够显著增强IFN-γ、IL-2和IL-12分泌;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脾中CD4+ CD8-和CD4- CD8+表型的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脾中淋巴细胞进入S期的百分率。表明蟾酥注射液在体外能够显著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功能,说明蟾酥注射能显著地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摘要:本实验研究蟾酥注射液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采用药理免疫学方法制造免疫低下的动物模型,测定脾脏重量并计算脾脏指数;ELISA方法检测IgG,IgG1,IgG2b抗体水平;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4、IL-10)水平。测定结果表明,蟾酥注射液能够增强免疫低下小鼠脾脏指数,提高抗体水平;在ConA或者LPS刺激下提高脾细胞增殖率,促进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说明蟾酥注射液在一定剂量下能够缓解氟苯尼考引起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蟾酥注射液对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的调节作用,采用中药免疫药理学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蟾酥注射液与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联合使用,作为试验组。于7、14、21、28、35、42、49、56日龄,通过静脉采集血液,采用MTT法,检测外周血T、B淋巴细胞吸光度值(OD值);采用β-微量法,检测血清中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所有试验组中,蟾酥注射液均能够显著提高外周血T、B淋巴细胞OD值,中剂量组(0.25mg/mL)T、B淋巴细胞OD值最大;蟾酥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血清中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效价,中剂量组免疫后期抗体存在时间长,抗体高峰期持续时间也长。因此,说明蟾酥注射液是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有效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7.
马立克氏病肿瘤相关的表面抗原是MD肿瘤细胞和MD成淋巴细胞系细胞表面存在的特异性抗原,在此综述了马立克氏病肿瘤相关的表面抗原的细胞分布、分离纯化,理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马立克氏病肿瘤相关的表面抗原在马立克氏病的肿瘤免疫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肉仔鸡饲料中添加中药蟾酥免疫增强剂后,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免疫器官中免疫活性细胞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中药蟾酥免疫增强剂组雏鸡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等免疫器官的重量和指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各免疫器官不同区域的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数也明显增多,说明中药蟾酥免疫增强剂对肉仔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增免散”对免疫抑制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将30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中药“增免散”组、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组 左旋咪唑组、环磷酰胺 “增免散”组,6日龄用鸡新城疫LaSota疫苗免疫点眼滴鼻,14、21、28、35日龄测定鸡血液ND抗体效价、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等,探索中药“增免散”的免疫增强机理。结果表明:中药“增免散”不但能显著提高Lasota活苗接种雏鸡的特异性HI抗体水平,延长其持续时间,能促进雏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能显著增高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并对雏鸡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对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有部分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机体免疫力的高低直接决定机体的抗病力和生产力,中草药在免疫促进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越性,能够特异性地或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本次试验分别给免疫新城疫疫苗的雏鸡添加不同剂量(1ml/L、2ml/L、4ml/L)的玉屏风口服液并连续测定各组雏鸡的ND抗体水平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各个给药组雏鸡的ND抗体水平和免疫器官指数均有一定的提高。其中,中剂量组(2ml/L)效果最好,显著优于其它组和对照组。提示玉屏风口服液对雏鸡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MDVGA株感染1日龄SPF雏鸡,饲养至发病后获得MD肿瘤细胞,采用木瓜蛋白酶消化法从MD肿瘤细胞上提取马立克氏病肿瘤相关的表面抗原,经间接荧光抗体染色和间接ELISA鉴定,证明获得的粗提物中含有马立克氏病肿瘤相关的表面抗原,为进行马立克氏病肿瘤相关的表面抗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鸡马立克氏病二价疫苗免疫鸡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培红  周蛟 《华北农学报》1990,5(1):111-116
1日龄雏鸡接种鸡马立克氏病二价疫苗(SB-1+HVT)3000PFU,而后18日龄攻以MDBJ-1血毒.定期剖杀三例并观察大体或显微MD组织病变.直至98日龄,在鸡内脏和外周神经等组织中始终可见到网状细胞或淋巴细胞的轻度增生.二价疫苗与HVT冻干苗、SB-1单价苗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眼观病变及组织淋巴细胞增生的出现,病灶范围和病变程度,经二价疫苗免疫的鸡较其他免疫鸡表现轻微.通常二价疫苗仅仅产生长期的轻度非致瘤性组织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黄龙疫苗(HB-1)对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及番茄病毒病、早疫病的防治效果,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测定不同浓度HB-1对番茄表观性状及叶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测定HB-1对番茄病毒病及早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生测试验中,HB-1稀释1000、2000、3000倍液均可显著提高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其中2000倍处理条件下,POD活性比对照提高7倍以上,诱抗效果极为显著;HB-1在稀释1000~3000倍条件下,可明显提升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和叶片数,促进番茄幼苗生长。田间试验中,HB-1稀释800倍液对番茄病毒病和早疫病防治效果分别达96.40%和70.30%。表明HB-1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番茄病毒病及早疫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且可明显促进番茄幼苗生长,诱导提高POD活性,适用于番茄病毒病及早疫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开发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是探讨通过不同途径给羊接种布鲁氏菌S2菌苗后抗体消长规律,以及用不同方法检测菌苗抗体结果的符合程度。[方法]选取44只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的北京土种绵羊进行单次免疫,分为注射组20只,50亿/CFU/只;灌喂组24只,100亿/CFU/只。在免疫后的第3周,7周,13周,17周,21周,25周采血分离血清,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微量凝集试验(MA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这44份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注射组在第7周仍能保持一定的抗体水平,直至第25周仍能检测到抗体,而灌喂组在第13周阳性率已为0。3种检测方法与ELISA比较κ值分别为:κRBPT VS ELISA=0.805,κSAT VS ELISA=0.760,κMAT VS ELISA=0.899。[结论]肌肉注射比灌喂接种方式有更高的抗体阳性率,且该抗体能维持半年。微量凝集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检测肉种鸡开产前免疫两不同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性关节炎四联灭活疫苗(ND-IB-IBD-Reo四联苗)后的抗体水平差异,在鸡群20周龄分别用A、B疫苗免疫,免疫后28 d和56 d 用HI检测ND抗体水平和ELISA检测IB、IBD和Reo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后28 d和56 d,B疫苗的IBD和REO抗体效价效价显著高于A疫苗(P﹤0.05),ND和IB的抗体效价虽较A疫苗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B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优于A疫苗,该研究为肉种鸡ND-IB-IBD-Reo四联灭活疫苗的筛选和合理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