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多效唑对大丽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多效唑对大丽花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高生品种‘陇上雄鹰’盆栽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株高30 cm时,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大丽花进行一次喷施处理,研究了大丽花叶片内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在多效唑处理条件下,‘陇上雄鹰’叶片内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较对照均显著增加,SOD、POD和CAT活性也明显提高,丙二醛含量减少;且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加,作用效果增强。其中以125 mg/L多效唑处理效果最显著,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0.75 mg/g、17.90 mg/g、22.13 μg/g和29.92 μg/g;SOD、POD和CAT活性较对照提高1.97、1.75和1.80倍,丙二醛含量减少30.70%。说明喷施多效唑可显著影响大丽花生理特性,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促进发育,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2.
干旱和盐胁迫对花生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干旱和盐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及衰老特性的影响,以花生品种花育2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究了开花期干旱和盐胁迫对花生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D)、盐胁迫处理(S)和旱盐共同胁迫处理(DS)均增加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脯氨酸、O_2~(-·)、MDA的含量。S处理和DS处理降低了叶片中SOD、POD、CAT活性,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持续降低;而D处理使叶片中SOD、CAT活性有所提高。复水10 d后,D处理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游离氨基酸、O_2~(-·)、MDA的含量较复水前下降,除可溶性蛋白外,D处理叶片SOD、POD活性和上述指标与CK差异不显著,但DS处理叶片中的SOD、POD、CAT活性、O_2~(-·)、MDA含量与S处理均差异显著。收获期,D处理单株产量和出仁率与CK差异不显著,但DS处理的单株产量和出仁率与S处理差异显著。分析DAT9的数据得出:干旱和盐胁迫对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但对SOD、POD、CAT活性和O_2~(-·)、MDA含量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旱盐互作抑制了SOD、POD、CAT活性,加剧了对植物细胞膜的过氧化作用,MDA含量增加,最终降低了花生产量和出仁率。因此,盐胁迫下种植花生应及时补水,避免开花期干旱,减少盐胁迫、干旱胁迫和旱盐互作对花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黄檗茎段不定芽分化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黄檗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不定芽分化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将黄檗无菌苗的茎段接种到MS+1.5 mg/L BA+0.5 mg/L NAA+20 g/L葡萄糖的培养基上,于20天左右大量形成不定芽,30天左右形成小苗。通过比色法,对茎段不定芽再生过程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表明,在不定芽形成过程中,SOD酶活性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其他2种抗氧化酶(CAT和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定芽形成的高峰期之前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随后则呈下降趋势。实验表明,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与不定芽再生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低温锻炼对草莓组培苗抗寒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草莓组织培养苗经4℃低温锻炼后抗寒性明显增强,SOD、CAT、POD和APX活性明显提高,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同时,低温锻炼对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表现为MDA含量的增加。脱锻炼后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及MDA含量略有下降,但仍高于未锻炼植株。这些变化是草莓组织培养苗适应低温逆境的生理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光周期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膜脂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以25℃和10℃ 2种温度处理黑夜补光0,3,6,9,12 h的黄瓜幼苗,研究不同光周期对黄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温度处理条件下,黄瓜幼苗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CAT和POD活性都是随补光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和MDA含量随补光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与25℃相比较,低温(10℃)处理降低黄瓜幼苗叶绿体色素含量,提高电解质相对渗漏率,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CAT和POD活性;其中,光周期越长,黄瓜幼苗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和MDA含量的变化幅度越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CAT和POD活性的变化幅度越大。延长光照时间可通过促进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来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从而增强黄瓜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6.
AM真菌对油蒿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油蒿是鄂尔多斯高原南部毛乌素沙地的重要固沙植物和荒漠草原优势植物,本试验系统研究了AM真菌对油蒿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促进了油蒿生长,改善了油蒿叶片水分状况,增强了叶片细胞质膜的稳定性,使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保护系统(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CAT活性)功能增强,但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抗性烟草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利用光合培养箱控制烟草生长环境的温度,采用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方法,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各时期烟草品种根系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量。研究表明,受到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后,不同抗性烟草品种根系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羟脯氨酸糖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当温度为25℃时,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幅度最大,温度为35℃时变化最小。因此,35℃高温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活动影响最大,SOD、POD、CAT活性及羟脯氨酸糖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与烟草抗南方根结线虫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水稻苗期生理生化特性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15个水稻品种,在干旱棚内通过苗期水分胁迫,研究了可溶性糖、脯氨酸、氨基酸(AA)、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等物质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下水稻体内可溶性糖、脯氨酸、AA、GSH、AsA、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增强.相关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AA、GSH、AsA和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的相对值与稻苗反复干旱存活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水、旱条件下可溶性蛋白、AA、GSH、AsA和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的相对值可作为水稻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AsA、MDA和GSH 3项指标的相对值与稻苗反复干旱存活率的最优回归方程,利用最优回归方程对所选用的15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抗旱性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耐冷性品种吉粳81和非耐冷性品种长白9为供试材料,通过不同的磷肥施用量,研究低温胁迫下磷营养对水稻质膜透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2个水稻品种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含量均先降低后升高,而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通过对比常温对照发现,低温下适当增磷可明显提高2水稻品种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幅度,减缓电解质外渗率和MDA含量的下降幅度。研究还表明,低温增磷对提升非耐冷品种长白9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含量效果更明显。因此,通过体外增施磷肥可明显提高叶片质膜透性及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抗寒性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温胁迫对蝴蝶兰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40℃/30℃(d/n)高温条件下分别进行0d、2d、4d、6d 的处理,观察了蝴蝶兰幼苗的形态变化,研究了蝴蝶兰兰幼苗叶片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加快,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明显加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高温胁迫2d,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迅速上升,但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并不大,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也较小,与对照处理的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蝴蝶兰幼苗可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来提高其耐热性。之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显著下降,相对电导率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1.
甜樱桃嫁接苗与组培苗枝条抗寒生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自然休眠期间甜樱桃枝条内抗寒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筛选樱桃抗寒性的主要鉴定指标,并比较嫁接苗和组培苗休眠期间抗寒性的差异,以甜樱桃嫁接苗(早红宝石/大窝娄叶)和组培苗(早红宝石)为研究对象,对自然休眠过程中的一年生枝条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花青素、丙二醛(MDA)等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自然休眠过程中,枝条韧皮部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及MDA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且体内保护酶SOD活性先增强再减弱,枝条韧皮部厚度与枝条电导率呈负相关,这些均可以作为樱桃抗寒性鉴定的指标,休眠期嫁接苗和组培苗抗寒生理指标多数取样点差异不显著。自然休眠过程中嫁接苗和组培苗枝条抗寒生理指标在休眠过程中出现相似的规律,嫁接苗与组培苗的抗寒性差异不显著。因此,考虑组培苗可以在嫁接苗栽培区试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甜菜纸筒苗抗旱性生理指标的差异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的纸筒苗的抗旱性差异,提高甜菜纸筒育苗水平,选取不同处理的纸筒苗,在相同时间干旱处理后,测定叶片中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研究表明,强壮的纸筒苗在相同时间的缺水条件下,比弱苗具有较低的电导率、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壮秧剂的使用也提高了纸筒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了叶片的电导率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对于提高纸筒苗的抗性有明显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电导率、过氧化物酶、可溶性糖可以作为纸筒苗的抗旱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黄柏苷对黄檗种子休眠程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黄酮类化合物黄柏苷与环境温度、种子休眠程度的相关性,探讨黄柏苷在温度信号介导中可能存在的作用。以高效液相法检测不同生长地及年度黄檗叶片中的黄柏苷含量、滤纸培养法检测黄檗种子发芽率确定其休眠程度并持续监测生长地气温;通过在黄檗繁殖器官上喷施黄柏苷,考察黄柏苷对种子休眠程度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地花期均温相差3℃,黄檗叶片中黄柏苷含量均值相差54.46 mg/g,层积30天种子发芽率相差40.45%;不同年度间花期均温相差1.16℃,黄柏苷含量均值相差4.83 mg/g,层积30天种子发芽率相差23.07%;喷施黄柏苷,可使种子休眠程度显著加深,种子发芽率降低57.34%。研究结果提示三者之间存在环境温度越低,黄檗叶片中黄柏苷含量越高,黄檗种子休眠程度越深的关联,温度对黄檗种子休眠程度的调控可能是通过调节黄柏苷含量,经过某种体内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以转rd29A基因国槐株系及其受体亲本植株为材料,在NaCl胁迫下,分别在处理后不同时间测定了耐盐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在0.6%NaCl胁迫下,国槐植株内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都随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受体亲本植株材料相比,转基因株系的可溶性糖、和细胞膜稳定提高,丙二醛、脯氨酸含量降低。说明转rd29A基因的国槐植株耐盐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引发剂对黄檗种子休眠解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艳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2):209-216
黄檗种子具休眠特性,且休眠程度因种子产地和年份不同有较大差异,常规低温层积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解决黄檗种子的萌发率低的问题,探究最有效的打破种子休眠方式,采用了各种化学引发剂浸种处理,以及协同4℃或8℃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NAA、6-BA、KNO3、PEG6000溶液浸种可部分解除种子的休眠,并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用引发剂溶液浸种后4℃层积30天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其中GA3(1000 mg/L)、NAA(80 mg/L)、6-BA(400 mg/L)、KNO3(1.0%)、PEG6000(20 g/L)溶液浸种后4℃层积30天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分别将黄檗种子发芽率分别从11.50%升高到91.00%、94.00%、97.00%、94.50%、83.00%。引发剂可有效打破黄檗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并能缩短低温层积时间。  相似文献   

16.
陕南柑橘在近年来持续受到周期性大面积冻害,本研究对不同柑橘砧木幼苗抗冻性进行比较,为陕南地区抗冻柑橘砧木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以‘枳壳’、‘大叶香橙’、‘香橼’3种柑橘砧木幼苗为试材,研究-7℃冷冻胁迫对柑橘砧木幼苗形态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比较3种柑橘砧木的抗冻能力。结果显示:-7℃冷冻处理36 h后,3种柑橘砧木幼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失水萎焉,与对照组相比,植株鲜重和干重、叶片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大叶香橙’增加最高,分别为1.28倍和1.59倍。另外,与对照组相比,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升高趋势,但脯氨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枳壳’和‘香橼’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升高。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枳壳’抗冻能力最强,‘香橼’次之,‘大叶香橙’最弱。-7℃冷冻胁迫对柑橘砧木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均有明显的影响,根据综合分析结果,柑橘砧木‘枳壳’和‘香橼’品种可在陕南地区实践栽培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3种边坡绿化植物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对比植物的抗旱性,对北京地区3种边坡绿化植物进行了盆栽干旱胁迫试验,研究了7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剧,3种植物的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明显降低,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土壤含水量低于4%时,许多苗木死亡,干旱胁迫20d后,紫穗槐、火炬树和荆条叶片含水量分别下降18.85%、15.52%和12.28%,相对含水量分别下降42.06%、29.63%和16.42%,叶绿素总量降幅分别为59.17%、63.29%和45.67%,荆条光合速率受干旱影响最小,紫穗槐受影响最大,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幅度分别为85.80%、25.29%和34.56%,脯氨酸含量分别上升到0d时的7.34倍、4.29倍和5.02倍,叶片相对电导率分别上升38.69%、14.17%和25.93%。比较与土壤含水量相关性高的指标,荆条体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其次为火炬树和紫穗槐。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银槭幼苗的耐盐能力,以银槭的1年生播种苗为试材,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银槭的生物量、光合性能、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POD、SOD酶活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银槭的生长;使得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降低;可溶性糖、MDA含量增加;POD、SOD活性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通过对这些耐盐性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最终确定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生物量可以作为银槭耐盐性评价的参考指标,并指出银槭的耐盐范围在0.4%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