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摘要:采用参与式小组和个体访谈,对我国东、中、西部农村科普试点关键人物和典型农户进行了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农村科普传播者包括政府、科技团体、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专家、示范户、志愿者等;基本建立了县域农村科普投入、检查和激励机制,搭载了农村科普传播平台;政府主导传统农业技术推广基础上和政府引导下多载体服务型农村社区群众性科普模式为目前我国农村科普主要模式,但科普方式及内容等仍缺乏长效机制。根据研究结果,“公益”和“产业”双轨运行的农村科普模式将是目前适应新农村发展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晔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5):274-277
针对提升农村妇女科学素质重要性、紧迫性与农村科普资源稀缺性、方式手段落后的现实矛盾,本研究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面分析影响和制约农村妇女科学普及效果的深层次原因,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和思考科普工作,围绕农村科普的发展趋势、目标人群、重点内容、方式途径、运行机制、团队建设展开探索,提出科普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必须大胆探索实现科普现代化、科普信息化,进而整体提高农村妇女科普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各地区纷纷响应政府号召,主动作为,落实各项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明显的成效。然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公共管理事业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成为了阻碍我国农村现代建设与发展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农村地区在经济建设方面开展公共管理提升工作的迫切性,深入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几点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作为社区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重要载体。但农民素质偏低直接影响了当前农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农村社区教育、不断提高农民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10年工作会议于2010年4月28日在山西太原召开。会议由林汝法理事长主持。谭学良秘书长作了工作汇报,从开展科技下乡、为企业服务、开展学术论坛、科普  相似文献   

6.
不同尺度下发展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概念、特点,指出加强农村社区教育的紧迫性。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现状,指出现阶段农村社区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化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滞后,社区教育没有充分发挥技能培训和德育的作用,并据此提出了宏观尺度、中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下发展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7.
援疆动态     
《新疆农垦科技》2014,(6):I0004-I0004
杭州市援疆指挥部推进建设“农村文化大礼堂” 为贯彻落实关于建设“农村文化大礼堂”工作的指示精神,丰富阿克苏市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维护阿克苏市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杭州市援疆指挥部深入调研。积极谋划,迅速实施,“农村文化大礼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一批观光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不仅起到了科技示范、科普宣传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农业发展开辟出一条综合发展之路。2013年我场在原有的果树示范基地基础上,通过改造建成集休闲、观赏、采摘、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中国淮猪资源文化科普园,该基地现被评为乡村旅游AAA级旅游基地。在进行基地建设时,我场在原有的道路两旁新建长廊两座。现将葫芦长廊建设和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县级科普工作力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大科普工作力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首要任务。针对当前科普工作现状,列举了科普工作三个方面问题:体制健全,职能弱化;科普经费不足,工作手段简单;科协自自身发展有限。提出了科普工作四个方面的思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科普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深化科普工作的形式,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建立科普工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产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孔有利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420-426
内容摘要:我国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取代了已存续五十多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本文以江苏省陈巷村股份合作社为例,对这种新型的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产权结构分析。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产权较明晰,股东拥有所有权、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股东权益不因迁移而被剥夺,集体资产不因社区合并而被简单合并或平调。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原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比具有诸多制度绩效;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有利于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有利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农村人口流动和农村城镇化。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1.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通过实地调查,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苏州的新农村建设加快了苏州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已逐步形成了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区域分明、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社会文明、镇村管理民主的具有苏州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其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及其前瞻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凤仙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451-454
随着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老年人口养老、贫困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作为农村基本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缓解农村老年人贫困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通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梳理,分析一些前瞻性问题,以期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推广,有效实现其预定目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民收入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也是我国“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脉,寻求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研究的目标。本研究采用数量经济和事实调查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农民收入结构和数量的现状,构建合理的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农民收入来源途径增多,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到以二、三产业为主要增收手段的变迁,政府财政补贴也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纯收入比例。因此导致正处于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民,人均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收入来源途径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力求为黑龙江省和全国农民增收探索更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question and an urgent social task to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nt on how to construct concentrative residence and manage the human habitat environment in the fast industrializing and typically urbanizing are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uman habitat envi- ronment in the rural area of southern Jiangsu, discussed the methodologie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rural con- centrative residence, researched the human habitat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technologies, and put forward the resolution of the recycling community for the rural inhabitation, which aimed at demonstrating the practicing in rapidly urbanizing regions.  相似文献   

15.
大众化视野中地方大学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地方大学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梳理了大众化过程中地方大学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机遇与挑战以及新农村建设对地方大学的需求,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快速提升根本要素是农民素质的提高,即人力资本的投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则是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基本手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正是促进这一转化的重要途径,地方大学作为大众化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必须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本服务、科学研究与开发服务以及文化服务等产品服务,并在服务的过程中,寻找机遇,突破困境,促进发展,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6.
孟鹤  刘娟  郭强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6):276-282
信息化建设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快速推进为科技服务向纵深发展创造了机遇,为了解互联网在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中应用的现状和成效,并分析其进一步广泛应用还面临着哪些制约因素,面向全国14个省级地区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互联网应用于中国农村基层科技服务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并取得了成效,但在信息内容、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受众信息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最后以实证研究结论为依据,从网络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传播方式建设、农村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农民信息素质提升等方面提出推进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法国乡村景观环境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丽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194-196
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作为最大的聚居地,对其景观环境开展深入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中国乡村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借鉴法国乡村景观环境建设的实践操作模式,提出启示性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为促进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和实践基地3个方面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园区是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需求,以现代农业科技的组装、继承与示范、推广为手段,通过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的高度集中与高效管理的新型组织形式。我国农业科技园区从1994年开始建设以来,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到底有多少影响?在此,通过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其对周边农村经济的影响,来探讨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作用和存在问题,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