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春兰名品杂交后代快繁与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决采用传统方法繁殖春兰速度慢的问题,对春兰名品‘集圆’与‘如意素’杂交获得的根状茎进行增殖与分化研究。设置不同的基本培养基、6-BA、NAA、IBA,探讨其对根状茎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为春兰杂交根状茎的最适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MS+NAA 5.0 mg/L+6-BA 0.5 mg/L,1/2MS+NAA 0.5 mg/L +6-BA 2.0 mg/L对根状茎的分化效果最好。组培快繁与分化是加快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2.
‘菱花湛露’牡丹鳞芽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牡丹的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的依据,建立牡丹品种‘菱花湛露’的组培快繁体系,以‘菱花湛露’的鳞芽为外植体,以MS、改良MS、WPM、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经试验对比筛选出‘菱花湛露’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WPM+6-BA 1.5 mg/L+NAA 0.5 mg/L+GA3 0.1 mg/L+蔗糖 25 g/L+琼脂6 g/L+AgNO3 10 mg/L,增殖系数可达3.7;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WPM+IBA 10 mg/L+蔗糖35 g/L+AgNO3 10 mg/L+活性炭(0.1%)时,生根率为47.9%。  相似文献   

3.
以紫叶加拿大紫荆(Cercis canadensis ‘Forest Pansy’)当年生嫩枝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如6-BA、IBA、NAA、TDZ对试管苗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增殖培养基为DKW+TDZ 0.03 mg/L+PVP 0.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 + IBA 25 mg/L+AC 0.6 mg/L。此体系中增殖系数可达4.27,生根率73.3%。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一种南果梨离体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以南国梨茎尖为材料,以MS基本培养基添加6-BA、NAA、IBA进行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取材时间为4月上旬;最佳预处理为GA3 0.1 mg/L预处理一周;最佳灭菌时间为0.1% HgCl2溶液灭菌8~10 min;不同品种的南果梨茎尖增殖和生长能力不同;‘大红南果梨’的最适继代培养基为:MS+BA 4.0 mg/L+NAA 0.4 mg/L;IBA促进生根,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4 mg/L,GA3抑制生根;试管苗移栽的最适基质为珍珠岩:草炭土:河沙=1:1:1,成活率可达93.3%。  相似文献   

5.
4个梅花品种的胚培养及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存和扩繁梅花种质资源,试验筛选4个梅花品种,取胚进行胚培养,旨在建立梅花胚培养的无菌体系。以梅花(Prunus mume Sieb. Et Zucc.)天然杂交的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初步探索‘淡寒红’、‘南京红须’、‘双碧垂枝’、‘粉瓣’等梅花品种的胚培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叶片建立了高效的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结果表明:胚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2 mg/L,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 mg/L,最适的叶龄为幼叶时期。梅花的胚培养中,不同品种的萌发率具有一定差异,难易顺序是单瓣品种群<垂枝品种群<朱砂品种群。  相似文献   

6.
以鸡蛋花幼嫩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初代启动培养、增殖及生根培养方案的筛选,建立了鸡蛋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启动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02 mg/L,外植体诱导萌发率达83.33%;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5 mg/L,培养基MS+6-BA 2.00 mg/L+NAA 0.05 mg/L适宜继代增殖,30 d的增殖系数为8.73;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NAA 1.0 mg/L,生根率达98.1%。因此,本研究为鸡蛋花培养育苗与品种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陆地棉子叶节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高效的棉花子叶节再生体系用于遗传转化,以3个陆地棉品种的子叶节为材料,对棉花子叶节再生体系进行了优化,特别对子叶节诱导生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子叶节丛生芽诱导中,不同材料的最佳诱导培养基存在差异,‘百棉1号’适宜的培养基为MSB+1.0 mg/L 6-BA +0.5 mg/L IBA;‘百棉2号’适宜的培养基为MSB +2.5 mg/L 6-BA +2.5 mg/L KT;‘珂字312’适宜的培养基为MSB +2.0 mg/L 6-BA,每个外植体可以得到3~4个芽,且大部分芽都可以伸长。生根培养基为MSB+0.5 mg/L NAA。  相似文献   

8.
《种子》2018,(12)
为缓解北苍术种苗短缺以及保护种质资源,本试验采用组培快繁技术建立了北苍术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以北苍术幼嫩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方法及激素类型对北苍术组培苗快繁影响。结果表明:使用75%酒精消毒30s,0.1%氯化汞加吐温20消毒15min,消毒效果最好;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5mg/L;最适宜的伸长培养基是MS+GA30.8mg/L+IBA 0.1mg/L+NAA 0.1mg/L,组培苗伸长高度、长势均为最好;MS培养基即可作为北苍术茎段组培苗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大田甜叶菊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丛生芽诱导、增殖培养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建立了甜叶菊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带腋芽茎段是甜叶菊组培快繁最适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1 mg/L,平均诱导率为88.1%;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KT 4.0 mg/L+NAA 0.05 mg/L+GA30.2 mg/L,单芽平均增殖个数为4.1;不定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生根率为95%;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70%以上。本试验研究结果为甜叶菊组培苗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黄花矶松组织培养及培养基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选用种子培养的黄花矶松无菌苗的子叶、茎段、下胚轴作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及其适宜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生长素2,4-D对不定芽诱导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其浓度为1.5 mg/L时诱导率最高,子叶是诱导不定芽的良好外植体,最适培养基为MS+ 2,4-D 1.5 mg/L+ 6-BA 2.0 mg/L+ NAA 1.0 mg/L。黄花矶松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 NAA 1.0 mg/L,而且是以丛生芽的方式进行增殖的;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 MS+ KT 1.0 mg/L+ IBA 1.0 mg/L。  相似文献   

11.
以切花玫瑰红唇的带腋芽茎段为材料,研究HgCl2灭菌时间、茎段粗细度、基础培养基、6-苄氨基腺嘌呤(6-BA)、α-萘乙酸(NAA)、赤霉素(GA3)、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活性炭(AC)对切花玫瑰组织培养的影响,分析筛选出了一套能够育出具有优良综合素质切花玫瑰种苗的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切花玫瑰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切花玫瑰组织培养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玫瑰的分化、增殖、生根和生长等植物形态发育的影响;外植体的最佳灭菌方法是用0.20% HgCl2灭菌8min;初代的适合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GA3 2.0mg/L;增殖继代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01mg/L+GA3 1.0mg/L;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0.5mg/L+IBA 1.0mg/L+AC 0.1%。该技术可推广应用于切花玫瑰工厂化组织培养育苗。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杨叶片为外植体,研究新疆杨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建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0.5 mg/L 6-BA+0.5 mg/L 2,4-D;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0.1 mg/L TDZ+0.3 mg/L IBA,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1.0 mg/L 6-BA+0.3 mg/L IBA,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0.5 mg/L IBA,新疆杨组培苗在生根培养基上形成的根条数多,苗体健壮,生根率达到100%。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新疆杨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其转基因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樱桃的优良杂种优系F8、F10(Prunus.avium L.×Prunus . pseudocerasus L.)以及H8、H10(Prunus. cerasus L ×Prunus.pseudocerasus L.)为材料,MS和F14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3-吲哚丁酸(IBA) 、赤霉素(GA3)进行杂种樱桃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F14+6-BA (0.3~0.5)mg/L+GA30.1(单位下同)适合各个杂种优系初代培养诱导出植株,F14+6-BA (0.5~1.0)+IBA (0.1~0.3)+GA30.1能够很好的促进各个杂种优系分化不定芽,1/2MS+IBA0.5(或NAA 0.8)是各个杂种优系的最佳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平欧杂种榛的继代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传统榛子繁育方法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平欧杂种榛‘辽榛7号’为材料,采用离体培养的方式对其继代培养中基本培养基及其激素配比进行研究,以期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榛子扩繁技术.结果表明:(1)与DKW培养基、NRM培养基和WPM基本培养基相比,选用改良NRM培养基作为平欧杂种榛组培苗继代培养的基本培养基;(2)选择2.5 mg/L6-BA和0.01 mg/LIBA作为继代培养的激素组合,隔代降低其浓度至6-BA 2.0 mg/L和IBA 0.005 mg/L有利于促进组培苗的增殖;(3)根据组培苗生长状况,添加TDZ的适宜浓度范围为0.001~0.01 mg/L,其中以0.005 mg/L的增殖效果最好;(4)培养基中添加多胺对组培苗茎段增殖具有良好的效果,但GA3的作用不明显,同时添加GA3和多胺,其增殖效果较单独添加GA3好,但较单独添加多胺差.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从分子水平揭示‘赞皇大枣’的遗传变异,以期为‘赞皇大枣’新品种选育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利用SSR标记对395份‘赞皇大枣’样品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通过分析样品的指纹图谱数据,来评价样品间的遗传关系。16对SSR标记共扩增出5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2~9不等,平均每位点3.2个。产物片段大小范围为104~304 bp。稀有等位基因为1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5%。395份样品中共得到28种两两相异的‘赞皇大枣’指纹图谱数据,即28种不同的基因型。对28种基因型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它们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7500~0.9804之间,平均值为0.9047。在遗传相似系数0.90处这些基因型被划分为5个类群。结果表明,‘赞皇大枣’群体内存在较丰富的的遗传变异,还有较大的选育出新品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大量栎叶绣球的无菌苗,本研究以栎叶绣球‘雪花’(Hydrangea quercifolia’Snow Flake’)的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处理。结果表明,最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5 mg/L6-BA+0.2 mg/L NAA,出愈率约为80.7%;最适宜的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2 mg/L 6-BA+0.1 mg/L IBA,诱导率约为90.3%;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MS+2.5 mg/L 6-BA+0.1 mg/L IBA,增殖率约为5.2;最佳的壮苗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15/0.2 mg/L IBA,幼苗平均高度约为4.57 cm;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0.4 mg/L IBA,平均生根率约为88.3%,平均根长约为6.5 cm。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栎叶绣球‘雪花’的再生体系,为其扩大繁殖和之后的遗传转化研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7.
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幼嫩的阜平大枣无芽茎段为试材,研究了灭菌时间、暗培养、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无芽茎段诱导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芽茎段以灭菌8-10分钟为宜,暗培养21天最佳,在MS基本培养基上附加6-BA 1.0mg.L-1,,IBA 0.1mg.L-1再生率和平均出芽数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分别为85.42%和 3.23,而且不定芽经培养后生长成枣头一次枝。  相似文献   

18.
为完善及优化桃叶卫矛组培繁殖再生体系,解决以腋芽萌发为再生途径进行组培增殖时增殖系数小的问题,以桃叶卫矛幼嫩茎段为材料,分别用20%的次氯酸钠和0.10%的升汞进行消毒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8、10、12 min获取其消毒最佳方案;以桃叶卫矛茎段为材料,通过调节6-BA和NAA浓度,诱导桃叶卫矛茎段产生愈伤组织;以桃叶卫矛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6-BA和NAA正交试验诱导产生不定芽;以桃叶卫矛不定芽为材料,调节6-BA和NAA浓度,提高继代增殖系数;以桃叶卫矛继代增殖苗为材料,调节IBA和NAA浓度,获取桃叶卫矛生根苗。研究结果表明:(1)桃叶卫矛幼嫩茎段消毒最佳方案为20%的次氯酸钠处理12 min,污染率2%;(2)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0 mg/L 6-BA+ 0.10 mg/L NAA,诱导率80.00%;(3)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0.5 mg/L 6-BA+ 0.10 mg/L NAA,诱导率91.11%;(4)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0.10 mg/L NAA,增殖系数6;(5)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 IBA 0.3 mg/L,生根条数平均为5条。本研究利用桃叶卫矛无芽茎段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将继代增殖系数提高至6,且完成了桃叶卫矛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异株’荨麻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既有食用价值,也具药用价值,研究‘异株’荨麻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很有意义。本研究以‘异株’荨麻的嫩梢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次氯酸钠配合乙醇灭菌技术对异株荨麻的嫩梢茎段进行灭菌,在对异株荨麻外植体的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异株’荨麻快速繁殖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该体系为:2%次氯酸钠5 min+75%乙醇0.5 min为最适灭菌方法;最适初代培养基为MS+0.25 mg/L 6-BA+0.25 mg/L IBA+0.25 mg/L KT+0.25 mg/L反-ZT+0.7%琼脂+3%蔗糖;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2/3MS+0.5 mg/L 6-BA+0.3 mg/L IBA+0.25 mg/L反-ZT+0.7%琼脂+3%蔗糖;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0.5 mg/L 6-BA+1.0 mg/L NAA+0.7%琼脂+3%蔗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能够将毛白杨优良资源应用到北纬41°以北地区,为我国北方生态防护林建设提供优良苗木,特进行高抗寒性毛白杨杂种—‘蒙树1号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方法]利用‘蒙树1号杨’切枝水培嫩芽为外植体,开展了最佳消毒剂和消毒时间筛选,以及无菌苗茎段增殖、叶片分化、生根培养和玻璃化苗恢复培养研究。[结果]嫩芽在0.10%升汞中灭菌5 min效果最佳,外植体污染率为15.60%、萌芽率达77.70%;最佳茎段增殖培养基为MS + 0.20 mg/L 6-BA + 0.05 mg/L NAA,平均分化出芽4.21个;不定根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 MS + 0.50 mg/L IBA + 0.20 mg/L NAA,生根率达93.90%;玻璃化苗在MS + 0.2 mg/L 6-BA + 0.05 mg/L NAA + 30 g/L蔗糖+8 g/L琼脂培养基中恢复效果最好,恢复率达82.38%。[结论]‘蒙树1号杨’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为毛白杨体细胞多倍体育种及我国西北地区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