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区域日益突出的人口与粮食矛盾问题,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红三角"经济圈耕地所受压力的变化。结果显示:2000—2010年耕地压力呈上升趋势,2003年和2008年出现2个明显峰值,韶关市、赣州市和郴州市3地变化略有差异。这是由于受农业内部调整、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以及气象灾害的影响而导致的粮食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复种指数和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区域耕地压力上升的另一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因此,为遏制其恶性发展,确保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1)控制人口增长;(2)实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提高粮食种植的收益和农户种粮积极性;(3)改善农田条件,减少自然灾害对耕地的破坏;(4)优化农业用地结构,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粮食单产;(5)开发后备耕地资源,增加耕地数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力在哪里?要立足耕地挖潜,增加复种指数,扩大间套复种面积,推广适用技术,建设高产农田,是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重要措施。1增加耕地复种指数,扩大间套复种面积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资源不足。增加耕地复种指数是在不依靠垦殖荒地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挖掘耕地潜力,提高粮食产量。1952年我国人均耕地1866m2,1995年下降到800m2。过去40多年,我国依靠增加耕地复种指数,发展精细农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1952年耕地复种指数为130.9%,1995年复种指数为156%,增加复种指数相当于增加播种面积近2666.67万hm2…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提高粮食产量,通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选择了以粮食作物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劳动力、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受旱灾面积9项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播种面积始终是影响遂宁市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化肥施用和粮食单产是影响粮食产量减少的最主要因素;耕地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农村用电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力在下降;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始终很小。最后通过分析各影响因子,提出可供参考的关于提高粮食产量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将1999—2017年陕西省粮食产量划分为2个阶段,对2个时段的粮食产量10个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析,利用SAS统计软件实现灰色关联分析的数据处理,为提升陕西省粮食产能、增强粮食安全保障的主要途径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第一重要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村就业人数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逐渐增强;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势在必行,有较大提升空间。宏观层面上,自然因素仍是影响粮食产量的第一因素,科技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上升,最后是政策因素。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药化肥精准施用减量增效,推广粮食绿色生产方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各种作物对粮食总产量的不同影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辽宁省近26年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以及粮食平均单产和播种面积的变化,并采用逐步回归对各种作物单产和播种面积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辽宁省近26年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总产量和平均单产受气候条件影响呈波动式增加;粮食总播种面积和平均单产均显著影响着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并且粮食平均单产的变化对总产的影响要大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各种作物的产量和播种面积变化都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变化,但各种作物对粮食总产量影响的方式不同,其中玉米、水稻、高粱和小麦主要是通过单产的变化影响粮食总产量,谷子、玉米和小麦则是通过播种面积的改变来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粮食安全的河南省耕地压力动态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阐述河南省的耕地压力状况和粮食供给情况,依据统计数据,分析了1978-2012年河南省耕地、人口、粮食产量等的动态变化,计算了耕地压力指数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最后应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2013-2022年的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但由于耕地生产率的提高,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却逐渐增加,从而耕地压力指数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呈波浪式递减趋势。通过预测,2013-2022年河南省的耕地压力指数持续缓慢减小。可见,农业科技水平以及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能够减轻耕地压力,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旨在维护国家稳定,为预判粮食生产前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湖南省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关联性较强的影响因素,并建立GM(1,N)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产量。2008—2017年与湖南省粮食产量关联度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科技因素是影响2008—2017年湖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2018—2027年湖南省粮食产量有较小波动,且农业机械总动力和财政农业支出影响较大;农业机械总动力在前后十年对粮食产量都有较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粮食产量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受农业机械总动力影响最大,维持产量水平需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三峡库区(重庆段)各区(县)城市化阶段与粮食播种面积变化驱动力分区,并明确对应城市化阶段与粮食播种面积变化驱动力分区之间的关系,笔者运用了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城市化率增长速度快,根据城市化率确定了不同时期各区(县)所处的城市化阶段;(2)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与“适度增加—急剧减少—小幅增加—小幅减少”的状态,并且区(县)差异明显;(3)粮食播种面积驱动力空间分区可分为最优型经济福利—生态安全驱动区、最优型经济福利—粮食安全驱动区、生存型经济福利—粮食安全驱动区;(4)确定了研究区城市化阶段与粮食播种面积变化驱动力分区的对应关系。此项研究有利于缓和粮食安全保障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可为研究区制定差异化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三峡库区(重庆段)各区(县)城市化阶段与粮食播种面积变化驱动力分区,并明确对应城市化阶段与粮食播种面积变化驱动力分区之间的关系,笔者运用了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城市化率增长速度快,根据城市化率确定了不同时期各区(县)所处的城市化阶段;(2)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与"适度增加—急剧减少—小幅增加—小幅减少"的状态,并且区(县)差异明显;(3)粮食播种面积驱动力空间分区可分为最优型经济福利—生态安全驱动区、最优型经济福利—粮食安全驱动区、生存型经济福利—粮食安全驱动区;(4)确定了研究区城市化阶段与粮食播种面积变化驱动力分区的对应关系。此项研究有利于缓和粮食安全保障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可为研究区制定差异化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甘肃省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甘肃省粮食生产能力及其进一步提高的途径,对未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近10年来甘肃省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等数据资料,探讨了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阐明甘肃省粮食生产的潜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在近10年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二者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波动上升,但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对粮食总产量无显著影响,单产提高是引起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生产能力是保障甘肃省粮食安全的主要出路,而提高旱地粮食单产则是实现甘肃省新增25亿kg粮食的主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中籼杂交稻区试品种产量成因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8—201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数据,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籼杂交水稻5年220个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对产量显著正相关,其中对产量贡献最大的是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在长江中下游杂交稻育种过程中,应以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为中心兼顾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协调优化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发挥中籼品种产量的潜力。综合各种分析及结合长江中下游杂交中籼的9t/hm2以上的的高产组合,得出其产量结构是:有效穗数达到255万/hm2左右,株高在122cm以下,每穗总粒数达到180~20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7g左右。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地区循环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进一步开展循环农业的相关研究及制定相关政策,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系统阐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该地区循环农业具有历史悠久性、结构复杂性、模式多样性、技术先进性、功能高效性、发展可持续性等显著特征。并指出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着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劳力缺乏、意识淡薄、机制缺失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进循环农业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1)提高认识;(2)制定规划;(3)完善制度;(4)增加投入;(5)培养人才;(6)扩大规模;(7)延长链条;(8)加强研发。  相似文献   

13.
针对特定油菜品种进行多区域多年份的数据分析,以期更好地揭示油菜株型特性与产量性状相关关系。选择近10年间长江中下游广为应用的5个优质杂交油菜代表性品种,以长江中下游国家新品种区域试验数据为依据,分析各品种在特定区域、不同年份的主要株型特点及产量相关因子的相关关系。5个品种的株型均符合高产品种特点,其分枝高度占比平均为0.34~0.39,主花序长占比0.34~0.37,且品种间不存在差异,表现出角果层密度与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和0.22)。另一方面,虽然长江中、下游两个种植区产量及株型等其他性状普遍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株高、分枝起点和角果层密度均发生极显著改变,但年度间小区产量差异并不显著。跟踪并分析多年多环境下高产品种的株型性状变化及产量表现,可为优质高产品种培育提供更有效的试验依据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2—2021年间国家小麦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组212份参试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区试结果,分析其近10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域小麦产量和穗粒数先减后增、有效穗数明显减少、千粒重和株高不断增加、生育期基本保持平稳。今后,长江中下游麦区产量应当在保持现有产量结构的基础上,注意提高千粒重,适当降低穗粒数,培育早熟品种为主,更有利于该麦区产量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水稻新品种的主要特性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订水稻品种改良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归纳统计的方法,对“十一五”期间国家审定的288份水稻新品种进行特征性状统计分析、不育系的配组分析及品质、抗性分析。结果显示,6个生态类型的水稻品种间形态差异比较大,其产量相关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也有较大差别;长江中下游单季稻生育期长和较大穗形是其高产的重要因素,在其现有穗型大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有效穗数可进一步提高产量;长江中下游早稻和北方粳稻的有效穗数最多,进一步增产应在稳定其较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增加单穗粒数。北方粳稻和南方双季晚籼稻品质较好,而双季早稻的垩白粒率较高,具有较大的改良空间。国审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好,而对稻飞虱抗性普遍较差,因此,在今后水稻新品种培育中,在稳定提高稻瘟病抗性育种的同时,应重点加强稻飞虱的抗性育种。优秀不育系在杂交稻选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Ⅱ-32A、‘协青早A’等一批老不育系仍然大量应用外,‘天丰A’、‘五丰A’、‘川香A’等一批新的强优势的不育系脱颖而出。两系杂交稻由于‘株1S’、‘准S’等一批实用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对推动中国“十一五”水稻育种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根据生产实际和气候特征,因地制宜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1979—2014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和西北地区气象站点数据及粮食产量数据,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明确粮食产量与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流域地区和西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增幅均值分别为0.30℃/10 a、0.37℃/10 a、0.38℃/10 a和0.48℃/10 a,与粮食产量相关性显著;年平均气温空间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呈降低趋势;由于热量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各地区年降水量变化差异显著,但与粮食产量相关性不显著。粮食作物应以优质、高产、多抗以及适宜于机械化生产为原则,采用传统育种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育种策略,重点提高东北地区水稻品种的耐涝性和抗倒性,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地区水稻品种的耐高温性,西北地区晚稻品种的耐低温性,以及各地区小麦和玉米品种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小麦新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稳定性,应用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线性回归Eberhart-Russell模型分析法、适应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新育成的13个小麦品种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对照品种扬麦20增产2%以上的小麦品种有8个,占61.5%,但丰产稳产的小麦品种较少,只有微红225和扬辐麦2049,仅占15.4%。用高稳系数法评价小麦新品种的丰产稳产性是可行的,将高稳系数法与3种稳定性参数法相结合则更能准确反映小麦新品种的丰产稳产性。  相似文献   

18.
早春覆盖对长江中下游绿芦笋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不同覆盖方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绿芦笋早春生长的影响,促进嫩茎提早萌发,以芦笋品种‘井冈701’为试材,研究了地膜、小拱棚、稻草、草木灰等覆盖方式对芦笋嫩茎萌发、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拱棚和单层地膜均能显著提高地温,促进嫩茎提早萌发与采收,并能大幅提高前期产量和春季总产量,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其中小拱棚处理效果最佳,可提高地温2.1~6.7℃,比对照提早20天采收,产量比对照提高18.57%,每666.7 m2收益比对照提高了136.67%。稻草覆盖对芦笋的生长、产量和效益的促进作用较小,而草木灰则不能显著提高相关指标。试验筛选出了一种能使早春绿芦笋采收时间大大提前,且产量显著提高的简便农艺方法,对于促进本区域甚至全国的芦笋均衡供应以及提高芦笋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探寻稻麦两熟区高产优质高效的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组合,从2001年开始,在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进行田间连续定位试验。设置稻麦双季免耕与秸秆还田(NTS)、麦季免耕与秸秆减量还田(RNT)、稻季免耕与秸秆减量还田(RCT)、稻麦双季翻耕与秸秆还田(CTS)、稻麦双季少耕与秸秆减量还田(MTS)以及稻麦双季翻耕无秸秆还田(CT,对照)6个处理。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组合下2009-2018年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明确其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秸秆还田显著提高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其中MTS处理下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29.64%和19.76%,具有明显的养分积累效果;但连续免耕不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RNT和RCT处理小麦产量较高,分别比NTS处理增加了16.33%和10.34%;同时RNT处理小麦的加工品质及面条质量也有提高趋势。因此,麦季免耕与秸秆还田结合的耕作模式有利于提高中弱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可作为该地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小麦优先选择的耕作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三大平原气候条件,结合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储藏特点,分别提出了适合我国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农户储粮减损的集成技术,旨在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储粮损失巨大的问题,为农户安全储粮提供了技术保障,从而达到农户储粮减损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