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 夏、秋时节,桑树枝叶生长量约占全年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加强桑树夏、秋管理是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树单株严叶量和亩桑产叶量的关键措施。 一、及时“夏伐”,合理采叶 1.及时“夏伐”。部分蚕农由于去年蚕茧价格低,思想怨气大,桑树虽然未挖毁,但未重视对桑树实行冬(春)季修剪,放任自流。其补救办法是:要实行夏季伐条,简称“夏伐”。“夏伐”对提高今年秋季和明年春季桑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桑脚棵、桑墩子、野椹子? 桑树(主要是实生桑)根旁生出来的小桑树,群众叫它“桑脚棵”:老桑树砍伐后,根部重新长出来的小桑树,群众叫它桑墩子;桑椹落地天然野生,或猪、狗、鸟鹊,吃下桑椹、排出糞屎中的桑籽发芽长出的小桑树,群众叫它野椹子。这三种小桑树,以往大部份未很好利用栽植,任共自生自长、或被砍作燒柴,不但影响老桑树的发育,而且荒废满地,容易滋生病虫害。  相似文献   

4.
盐城市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栽植的桑树品种比较单一,原当家品种“湖桑32号”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与“育71-1”相比,枝条弯曲、产叶量低、抗虫性差等,不适应当前新的生产模式的需要。“湖桑32号”的亩平发种量一直维持在3张左右,而“育71-1”桑园亩平发种量达4张以上,但“育71-1”桑品种也有二个显著弱点:一是春季易受晚霜危害;二是桑树易发生桑疫病。所以,选择推广抗逆性强、适宜条桑育的优良桑品种,提高亩桑经济效益、减轻劳动强度是当前蚕桑生产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一、谁说桑树不能上山本省在1951年开始面向山区发展蚕桑生产、发动桑树上山的时候,群众普遍反映:“山地贫瘠桑树那能长得好”,“山上栽桑,有种无收,劳而无功”。经过几年来大量桑树上山的事实证明:桑树不仅能上山,而且在山地生长很好。草桑(毛桑、野桑)能上山,嫁接桑也能上山。张家村1955年在凤凰山脚栽的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于五十到六十年代对桑萎缩病病型进行研究,1965年把桑萎缩病分成“三种病型”。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对萎缩病“三种病型”的病原进行研究,进一步查清了“三种病型”的病原。据桑树萎缩病自然发病调查,有的桑树品种发病表现萎缩型,有的桑树品种发病表现黄化型。作者为了进一步证实桑萎缩病表现的病型同品种的关系,于1979~1987年,对萎缩病的病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盐亭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北,丘陵地貌,蚕桑生产规模较大,桑树结构以“四边桑”、小桑园为主。近几年来,成林桑死亡(桑树全株干枯或无产叶能力)、半死亡(大部分枝干干枯、基本无产叶能力)和衰败情况严重,对蚕桑生产影响很大。针对问题,我们在全县南、中、北三个区域内、桑树死亡严重的村、社中设立7个点进行调查研究,基本弄清了成林桑死亡、半死亡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早生桑应注意防止晚霜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新民  薛松 《蚕桑通报》2002,33(4):50-50
“丰驰杂交桑”、“育71—1”等早中熟桑树品种具有很多优良特性,深受广大蚕农喜爱。但是,常受晚霜危害。1995、1998和2001年都曾不同程度地遭受晚霜危害,危害程度明显高于湖桑32号。危害的规律表现为地桑、低干桑重于中高干桑;植株上部重于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头二造桑树的产叶量,对发展二化白茧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秋末“养桑”对来年头二造产量影响怎样?我们去秋今春作了一个试验调查,从调查结果看,秋末“养桑与不“养桑”,来年头二造产叶量大不一样,养桑区比不养桑区桑树发芽早,发芽齐,新梢生长快,产量高,头三造增产  相似文献   

10.
<正> 阆中县柏桠镇自1983年以来,共栽有桑树364万余株,由于放松了培护管理,病虫害蔓延,桑树生长不良。据1985年分别在“四边”桑、“小桑园”和“间作桑”中进行调查:平均株害率达41.25%,枝害率14.78%,对养蚕损失较大。为了有效地防治桑天牛的为害,从1986年以来,利用广播讲座、办培训班和科技咨询市场等方式向广大蚕农宣传桑天牛的形态特征、习性和为害性,发动群众用人工捕杀方法消灭桑天牛取得了显著效果。我们的具体作法是:从蚕桑技术指导费中抽拨部份资金,采取收购办法,在逢场天设专人收购桑天牛成虫,集中烧  相似文献   

11.
张芳 《江苏蚕业》2009,31(2):45-45
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江苏省农林厅植保站于2009年6月17日~20日在盐城生物工程高等学校联合举办了桑树病虫害测报技术培训班。全省共有32个市、县(市、区)84名学员参加了培训。省农林厅蚕桑处胡建副处长作了蚕桑生产态势与工作思考的报告。省植保站朱叶芹副站长对我省桑树病虫测报工作提出“四化”的长远目标和“四个一”的近期要求,即测报技术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和可视化;一名专门负责桑树病虫害测报工作的技术人员、一盏虫情测报灯、一块系统调查田和一篇测报技术总结。南京农业大学翟保平教授作了“害虫预测预报原理与方法培训”;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王建新研究员作了“暴发性桑病虫灾害预警与防治技术探讨的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吴福安研究员作了“桑园用药技术规范及桑园用药研究进展报告”;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浦冠勤教授、谢立群副教授分别作了“桑疫病及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与桑螟调查与预测讲座”;盐城生物工程高等学校蔡国祥副教授作了桑瘿蚊预测预报及防治研究进展的讲座。省植保站于淦军研究员作了“农药使用与管理基础知识的讲座”。这次培训是全省蚕桑系统十多年来首次组织的桑树病虫害测报技术培训。学员们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认真听老师专家讲课,虚心向专家请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次培训将对江苏省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起到了很好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桑树浑身都是宝”,桑白皮、桑枝桑叶、桑葚,乃至桑树的寄生物——桑寄生,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中桑葚和桑叶还可供人类食用,是药食同源的代表性植物。此外,大量研究发现桑树可开发作为畜禽饲料。在1998年,国内研究人员从全国28个桑树地方品种中选育出了一种具备杂交优势的饲料桑,并命名为“蛋白桑”或“饲料桑”。蛋白桑生命力顽强,生长快速,营养成分丰富,且有良好的药用、饲用及生态价值,具备良好的饲料开发资源与利用前景。与此同时,蛋白桑可以调控多种畜禽的营养代谢过程,改善肉品质,并增强畜禽的抗病能力。本文重点对蛋白桑作为畜禽饲料的优势以及在生产中应用效果的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期为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合理开发和应用蛋白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正> 桑树细菌性青枯病又名“枯萎病”,俗名“瘟桑”,近年来在镇安山区已有发生。这种病害在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使成片桑树枯死,叶不能用,给蚕桑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一、病状:1989年7月在县蚕桑站桑园,发现一株幼令桑的枝条上,部分叶片生长异常,叶尖、叶缘失水,然后变褐、  相似文献   

14.
陕桑“305”是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育成的一个新的高产型多倍体桑树品种。该品种自2000年引入安康蚕区示范试验和推广以来,以其显著的丰产性(示范田平均667m^2产2000kg以上)深受广大蚕农欢迎。目前,全市已累计推广陕桑“305”桑树约0.67万hm^2,并不断扩大,该品种已成为安康市桑树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之一。为了促进陕桑“305”的生产应用,使优良桑树品种更好的服务于蚕业生产,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现就陕桑“305”的栽培与管理,提出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徐林生 《四川蚕业》2009,37(3):35-35
<正>从桑树夏伐到落叶这段时期内,是桑树病虫害繁殖最快、为害最严重的时期。近几年来,由于夏秋气候恶劣等原因,桑树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桑螟、桑尺蠖、野蚕、桑毛虫、桑天牛、红蜘蛛、桑蓟马等虫害  相似文献   

16.
“桑产业”是桑树开发利用新领域,饲料桑、食药桑和生态桑是广西重点开拓的三大途径,通过介绍和分析三大途径的特点和方向,以期为广西“桑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桑细菌性疫病”中名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桑细菌性疫病我国1958年时称桑细菌病,后改为“桑黑枯型细菌病”;旋又改“桑细菌性黑枯病”、“桑疫病”等,以上名称均值得商榷,笔者提出应改为“桑烂头疫病”。看法如下: 一“桑细菌病”。把此病称“桑细菌病”,似太笼统。随着科技的发展,桑树上由细菌致病并已定名的有三种:即黑枯型细菌病Pseudomoonas mori(Boyer et lambert)Stenvens;新梢软腐病Erwinnia carOtovora Var carotovora(Jones)Dye;和桑细菌性立枯病Klebsiella morieolum(Yendo et Higuohi)Tomirtaga et Nishiyama?所以“桑  相似文献   

18.
桑病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平 《四川蚕业》2001,29(3):28-29
<正>我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是多云雾、少日照、湿度大、风力小的地区,易发生多种桑树病虫害。近几年来,我县通过桑树病虫普查统计,常见的桑树病害有10种,虫害有33种,其中为害成灾的桑病有三种:桑细菌性黑枯病、桑褐斑病、桑断梢病;成灾性害虫有八种:桑瘿蚊、桑螟、金龟子、桑蓟马、桑尺蠖、卷叶蛾、桑粉虱、红蜘蛛。我县在七十年代前桑树大多比较零星分散,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丹阳市对饲料桑产业的探索,进行桑树草本化栽培、饲料化开发、多元化利用的尝试;构建了蚕桑产业转型的基本思路“桑树—饲料—禽畜—粪便—桑树”生产模式,探讨了桑叶作为禽畜饲料的可行性.丹阳市云阳镇田园圣树专业合作社按高产栽培标准栽植饲料桑20 hm2,饲养蛋鸡1.5万只,其中桑园散养蛋鸡5 000只,全年收获鲜桑饲料900 t,产蛋180万枚,产值近300万元.同时,介绍了饲料桑的品种、饲料桑栽培和特点、饲料桑栽培与收获等技术,这一模式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桑树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桑树品种的优劣影响整个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蚕桑生产主产区,如何优化桑树品种结构,引进和推广新桑品种尤为重要。2002年笔就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的丰产性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