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的广泛推广,象山县高塘岛乡133余公顷(2000余亩)海水池塘推广了梭子蟹土池原池育苗与养殖技术。由于梭子蟹苗种育于原池已经适应了池塘环境,因此原池养殖十分顺利,近3年连续获得成功,梭子蟹平均每667m^2产量达到60~75kg,再加上混养的脊尾白虾和缢蛏,产值达到8000元左右,每667m^2利润达到4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的广泛推广,象山县高塘岛乡133 hm2海水池塘推广了梭子蟹土池原池育苗与养殖技术.由于梭子蟹苗种于原池已经适应了池塘环境,因此原池养殖十分顺利,近三年连续获得成功,梭子蟹平均单产达到900~1 125 kg/hm2,再加上混养的脊尾白虾和缢蛏,平均产值达到12万元/hm2左右、利润达到6万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3.
近来,笔者在对我县缢蛏养殖业调查过程中了解,大部分养殖户为增加缢蛏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在养殖方式上采取了多种套养措施,有蛏池套养南美白对虾、东方对虾,蛏池套养梭子蟹、锯缘青蟹,蛏池套养东方对虾、锯缘青蟹等。比较少见的是后一种,养殖200亩(四个蛏池)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亩平均产蛏252.1千克、东方对虾12.4千克、锯缘青蟹35.3千克,亩平均产值3095元,亩平均纯收入超过1500元。现将其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渔业纵览     
《科学养鱼》2021,(2):85-85
2020年浙江省象山县水产养殖面积18.85万亩,其中浅海养殖6.674万亩、滩涂养殖4.1万亩、海水池塘养殖6.026万亩、淡水池塘养殖2.05万亩,水产养殖主导产业稳步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大产业。一是以梭子蟹为主的海水池塘养殖产业。全县海水池塘养殖面积60 260亩,塘养梭子蟹产量约为2 106.5吨,梭子蟹全产业链产值约20亿元。  相似文献   

5.
梭子蟹池塘人工养殖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齐鲁渔业》2003,20(5):15-15
近年来,由于人工大量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梭子蟹的自然资源逐年减少。1999年我县开始利用对虾池进行梭子蟹人工试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试验结果。2001年我县又实施省下达的海洋渔业开发项目——梭子蟹池塘人工养殖,实施面积2180亩。经过1年的养殖,亩产梭子蟹57.4 kg,起捕率达24.3%,平均规格195 g/只,总产值达223万元,亩平均效益达521元。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江苏省探索规模化池塘单养鳜鱼的可行性,1997年吴江市太湖养殖基地开展了750亩连片池塘养鳜鱼试验,按1:2的比例配置鳜鱼和饵料鱼养殖面积,养殖鳜鱼252.5亩,将5月初达2.5厘米左右的夏花养殖5月底6月初达5~7厘米时专池单养,当年上市,平均亩产207.6公斤,平均盏效益4242.7元,饵料鱼培育池497.5亩,平均亩产饵料鱼250公斤,产套养青虾35公斤,平均亩效益1820元,750亩  相似文献   

7.
一、池塘养鲤发展概况 一种新的养殖技术使我省池塘养鱼生产呈现了新格局。1987年通过三北地区养鱼技术协作,我省从北京引进了池塘主养鲤鱼新技术?当年全省实施669亩.平均亩产653.9公斤,亩利润1100元。从中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沈阳市于洪区沙岭鱼场84.8亩鱼种池,平均亩产达1158公斤.其中901池5.2亩单产1377公斤,亩利润3965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了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水产科学技术推广站在本区朱家尖镇、六横镇、虾峙镇的12000余亩海水池塘里,进行了梭子蟹与日本对虾的混养,并获得成功。2005年平均亩产梭子蟹70千克,日本对虾31千克,平均亩纯利5800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主要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海水养殖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效益亩均净增收1200元,平均亩产二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千克,梭子蟹成蟹45千克,脊尾白虾75千克,虾虎鱼15千克,亩均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市有1.8万亩高涂蓄水养殖池塘应用了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模式,平均亩产脊尾白虾75千克、雌性三疣梭子蟹50千克,亩均产值6500多元,利润2500余元。现将该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99年我县开始利用对虾池,进行了三疣梭子蟹试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试验结果。现将我县几年来养殖取得的主要技术结合有关资料总结如下:一、塘口的改造选择供排水较好的2000亩低产盐池进行改造,按照养殖塘口要求,拓宽排水沟至6米,挖深60厘米,加高池埂1.2米。建成100亩池塘8个,50亩池塘24个。二、养殖前准备3月份对蟹池进行消毒,每亩带水施生石灰150千克,然后用石棉瓦搭设隐蔽场所,供蟹栖息。接着加水,使池塘水深平均达50厘米。三、蟹苗放养5月份放养每千克900只规格的蟹苗1800千克,亩平均…  相似文献   

12.
三疣梭子蟹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志洲 《海洋渔业》1999,(3):129-130
<正> 三疣梭子蟹广泛分布于我国近海,而以东海、黄渤海产量较大。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梭子蟹自然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1994~1998年我们在杨岐垦区虾塘进行示范养殖,1998年100亩示范池,共收获梭子蟹6350kg(其中雄蟹2100kg,雌蟹4250kg),产值46.65万元,利税31.65万元,平均亩产63.5kg,投入产出比1:3.1,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梭子蟹池塘养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面积、水深、底质的池塘,设置不同的隐蔽物,采用不同的放养密度,放养不同规格的苗种,调节不同的透明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梭子蟹养殖池塘以面积在5亩~30亩、水深在1.5m~2.0m、底质为泥沙质和沙泥质,养殖效果较好;幼蟹规格为720只/kg时,亩放养2000只~2500只,单产较高;随着放养密度增大,成活率逐渐降低;放养苗种规格越大,养殖成活率越高,试验条件下,放养规格为1000只/kg的苗种,单产最高;透明度为30 cm~40 cm的池塘,平均单产、成活率均较高,设置隐蔽物对防止梭子蟹互相残杀效果不明显;透明度大于40 cm时,设置隐蔽物的池塘养殖梭子蟹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池塘、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浙江省象山县水产养殖面积18.85万亩,其中浅海养殖6.674万亩、滩涂养殖4.1万亩、海水池塘养殖6.026万亩、淡水池塘养殖2.05万亩,水产养殖主导产业稳步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大产业。一是以梭子蟹为主的海水池塘养殖产业。全县海水池塘养殖面积60 260亩,塘养梭子蟹产量约为2 106.5吨,梭子蟹全产业链产值约20亿元。  相似文献   

15.
池塘循环海水高效养殖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塘循环海水高效养殖是一种正在探索中的新的集约化养殖模式,2000年进行的南养白对虾高产养殖试验,对虾平均亩产达到1040公斤/亩,最高达到1482公斤/亩,平均成活率为82.3%,铒料系数1.57,亩利润3.72万元。结果表明池塘循环海水高效养殖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水产养殖示范户陈文全,为了探索河蟹套养新模式,在现有河蟹池塘养殖基础上大胆探索套养罗氏沼虾和部分青虾进行养殖,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2014年河蟹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产值242600元,亩纯利润4161元,套养罗氏沼虾亩平均增加效益1429元。现在将其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8亩,东西向长190米、南北向宽100米,沙质土壤,池塘坡比1∶2.5,沿池埂四周向池内有4米宽环形深沟,比塘底深30厘米,夏季平均水深能达到1.2米,池塘中间浅滩面积占池塘面积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海水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江苏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13.3hm^2(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技术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月~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份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每667m^2净增收1200元,平均每667m^2产Ⅱ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kg,梭子蟹成蟹45kg,脊尾白虾75kg,虾虎鱼15kg,每667m^2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项目利用2hm2(30亩)虾池,进行对虾、海鲋鱼、菲律宾蛤仔、梭子蟹混养,常规养殖管理,养殖8个月,净收入4.89万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1池塘的选择选择池塘养殖时必须根据菲律宾蛤仔与梭子蟹的生活习性,地质适宜,以软泥沙质为好,要求进、排水方便,养殖水源水肥无污染,水位保持1.3 m以上,盐度不低于20。  相似文献   

19.
潘明芳  孙本彦 《河南水产》1998,(4):12-12,14
1995—1997年在夏邑城湖渔场利用39~#、40~#池为示范塘,进行了新建池塘高产养鱼综合防病技术试验。试验池平均亩产531.5千克,亩效益1084.3元。1 池塘条件与养殖模式1.1 池塘条件:试验池选择长方形、东西走向的39~#、40~#两口池塘,面积分别为7亩、8亩。池深3.0米,水深可达2.5米,水源为地下水,pH值7.5—8.5,每口池塘配有3千瓦增氧机一台。  相似文献   

20.
小型水库池塘化养殖技术是应用池塘精养技术进行的水库精养高产技术,亩产量可提高到300公斤以上,效益增长4—5倍,使小型水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汉中市金寨乡顺池水库面积80亩,采用以吃食鱼与肥水鱼并重的养殖模式,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养殖,1990年底产成鱼24600公斤,产值110760元,获纯利润40200元,平均亩产307.5公斤亩获利润502.5元。共喂精饲料3万公斤,共施磷氮化肥25.2吨,饵料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