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种植模式对新丰生姜生产力与土壤环境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及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法,对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和露地生姜种植模式的土壤微生物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比对,并对单位面积嫩姜的产量和效益进行测算.[结果]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的整个轮作周期内,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土壤中细菌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内都显著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同时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土壤中的Cu、Zn、As、Pb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而土壤中Ni的含量略高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旱轮作与土壤肥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旱轮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种植制度,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营养元素锰为例,针对水旱轮作中出现的土壤肥力及植物营养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藠头水旱轮作和早地种植两种耕作制度下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藠头水旱轮作比旱地种植有较多的好处,水旱轮作藠头产量比早地种植一季蓖头基础产量高605.5 kg/667 m2.形成100 kg鲜藠头需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0.392 0、0.063 6、0.464 0 kg.菖头水旱轮作耕地土壤的供肥量、化肥利用率高于旱地.施用氮肥效果最为明显,氮肥是影响藠头产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钾肥次之,磷肥的效果最差.藠头施用化学氮、磷、钾肥与其产量的关系符合三元二次方程模型.结合有经验的农户的高产高效施肥调查,建议在施用猪粪500 kg/667 m2左右的情况下,水旱轮作的水田种植藠头,施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9.1、4.5、7.5 kg/667 m2为宜.旱地种植一季菖头施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2.0、6.0、10.5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4.
水旱轮作对土壤和水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旱轮作作为我国重要的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维持农田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促进水旱轮作的应用推广,本文简要介绍了水旱轮作及相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和酶的相关变化来反映水旱轮作对土壤的影响,并总结了水旱轮作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稻田长期水旱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0 a的稻田水旱轮作(小麦或油菜一中稻)和1 a只种l季中稻(中稻-中稻即水水连作)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长期水旱轮作0~1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比1季中稻处理高23.4%,土壤收缩量小38.2%,水旱轮作有利于土壤水稳团聚体的形成,<0.01 mm土粒团聚度增大,水旱轮作消除了因长期淹水对土壤结构的不良影响;随着种植年限增加,不论哪一种耕作方式均可使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增加,土壤速效N,P,K养分差异不大;长期水旱轮作稻田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比1季中稻处理高,试验结果还表明长期水罩轮作稻田土壤pH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设施蔬菜-水生蔬菜水旱轮作模式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在春季设施蔬菜生产结束后种植水生蔬菜,实现蔬菜的水旱轮作,避免了设施蔬菜生产中的连作障碍,使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同时,由于水生蔬菜取代原有水稻的水旱轮作生产模式,667 m2增效2 000元以上,此模式在江南地区有着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下烤烟生长及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四川泸州烟区典型田、地烟生产条件,分析不同耕地利用方式(水旱轮作、旱地轮作)对烤烟生长速率、农艺性状及化学物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株高、茎围生长速率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水旱轮作田大于旱地轮作地;伸根、团棵期(49 d以前)旱地轮作烤烟叶片长、叶宽大于水旱轮作,进入旺长期后水旱轮作烤烟叶片生长加速,逐渐超过旱地轮作。水旱轮作烤烟成熟期农艺性状及物理性状表现整体优于旱地轮作。相比水旱轮作,旱地轮作明显提高了烤烟的还原糖、烟碱、钾、氯等化学指标。水田、旱地烤烟生长及品质特征在不同生育期有较大差异,可为水旱轮作和旱地轮作条件下,不同生育期栽培措施的合理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旱轮作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水旱轮作能使土壤有机质、全氮与全磷含量增加,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对水旱轮作水稻、玉米研究发现:轮作区田块在夏作成熟期细菌数量均高于连作,而真菌与放线菌数量低于连作。而针对水稻、棉花水旱轮作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从土壤生物活性角度研究水旱轮作,以期为解决棉田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9.
稻田水旱轮作是解决水稻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同时有利于提高稻田产出效益及耕地利用率,对促进贵州地区水稻种植提质增效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为贵州深入推广稻田水旱轮作模式提供参考,综述贵州山区稻田水旱轮作模式在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理化特性方面的生态效应研究,介绍目前贵州山区常见的稻田水旱轮作模式,从加强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特征特性研究、强化科技支撑与技术服务、因地制宜选择轮作模式方面提出贵州山区稻田水旱轮作模式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苦瓜—水稻—甘蓝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县采用苦瓜—水稻—甘蓝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文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